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真题-无答案_第1页
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真题-无答案_第2页
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真题-无答案_第3页
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真题-无答案_第4页
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真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神经内科模拟题2021年(93)(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包括A.超敏C-反应蛋白B.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C.分泌性磷脂酶A2D.血清淀粉样相关蛋白E.纤维蛋白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的适应证包括A.感觉性周围神经病B.臂丛损害C.脊髓前角损害D.脊髓后索病变E.脊髓丘脑束损害.运动神经轴索损害时可出现的电生理改变包括A.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减低B.F波异常C.肌电图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D.传导阻滞E.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关于肌电图检查中的H反射,叙述正确的有A.是脊髓单突触反射B.只反映感觉神经的功能C.只反映运动神经的功能D.常用于诊断S1神经根病变E.上肢H反射的检出率较低.关于药物遗传多态性,叙述正确的有A.可表现为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B.可表现为药物转运蛋白的多态性C.可表现为药物作用受体或靶位的多态性D.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导致了许多药物在治疗中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E.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BAEP波峰峰间潜伏期测量意义是a.I〜m波峰间潜伏期代表低位脑干的传导时间m〜v波峰间潜伏期代表高位脑干的传导时间

I〜V峰间潜伏期代表整个脑干听觉通路的传导时间d.I〜m峰间潜伏期代表听觉传导通路外周段传导时间E.I波峰潜伏期代表听觉传导通路外周段传导时间7.关于DWI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有A.是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方法B.有助于缺血半暗带的检出C.是颅内肿瘤的辅助诊断手段D,可用于脑白质病的研究E.可用于评估病变内的组织代谢情况8.易栓症的发病机制包括A.抗凝蛋白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凝血因子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C.纤溶蛋白的遗传性/获得性缺陷D.代谢缺陷疾病E.获得性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抗凝蛋白缺乏.关于磁刺激技术,叙述正确的有A.包括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B.包括重复磁刺激技术C.可用于语言中枢的定位D,可用于检测锥体束的功能E.可用于检测脊髓丘脑束的功能10.关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有I波起源于听神经II波起源于蜗神经核,部分为听神经颅内段c.m波起源于上橄榄核D.V波起源于大脑皮质E.各波的起源不清楚11.肌电图检查中,H反射和F波的主要鉴别点包括A.刺激量不同B.检测的通路不同C.波形的可重复性不同D.两者均反映运动神经功能E.两者均反映感觉神经功能.脑波的位相关系A.以基线为准,某一脑波的波峰向上时为负相波B.以基线为准,某一脑波的波峰向下则为正相波C.以基线为准,某一脑波的波峰向上时为负相波D.以基线为准,某一脑波的波峰向下则为正相波E.者B不对.颈部血管超声常用探头为A.线阵式探头B.凸阵式探头C.脉冲探头D.1MHz探头

E.笔式探头.广义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DWIFLAIRPWIBOLDMRS.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有关的抗体包括A.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抗体B.乙酰胆碱受体调节抗体C.乙酰胆碱受体封闭抗体D.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E.抗横纹肌抗体.颈椎病可以选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A.神经传导和F波测定B.肌电图C.重复神经电刺激D.躯体感觉诱发电位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关于神经电生理检查,叙述正确的有A.神经传导测定检测的是周围神经AS类纤维的功能B.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测的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C.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反映的是周围神经-脊髓后索-丘脑-感觉皮质通路的功能D.视觉诱发电位反映视通路的功能E.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映前庭神经功能.肌电图检查中,瞬目反射的临床应用范围包括A.三叉神经病变B.面神经病变C.听神经病变D.脑干病变E.锥体束病变.根据脑波节律出现的持续时间将其分为A.持续时间在1s以内为短程B.持续时间在1〜3s为中程C.持续时间在3s以上为长程D.持续时间在3s以内为短程E.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为长程.颈部血管超声可探测下列哪些血管A.颈内动脉B.颈外动脉C.锁骨下动脉D.椎动脉E.颈总动脉.脑血管造影的分期包括A.动脉期B.静脉期C.毛细血管期D.窦期E.延迟期.关于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培养是最常用的病毒分离方法B.光学显微镜检查组织或脱落细胞中可发现特征性病毒包涵体C.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组织细胞内病毒抗原是一种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D.血清学试验:双份血清抗体增高4倍以上,为机体对现症感染产生抗体E.利用核酸杂交技术和PCR技术可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如怀疑为多发性硬化,可选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A.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视觉诱发电位C.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D.躯体感觉诱发电位E.肌电图.面肩肱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肌电图表现为A.运动单位时限缩短和波幅降低B.病理干扰相C.正常D.运动单位时限和波幅正常,多相波100%增多E.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关于肌电图检查中瞬目反射各波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A.瞬目反射由同侧R1和R2以及对侧R2(R2’)组成R1称为早电位(或早成分),参与单突触反射R2称为晚电位,参与多突触反射D.刺激的对侧只能记录到R2电位而不出现R1E.刺激的对侧只能记录到R1电位而不出现R2.a节律的特点a节律是正常成年人脑电图的主要背景特征,通常在枕部最明显,呈纺锤形a波以正弦波为主,频率为8〜13Hz,变化范围>2HzC.当一个人处于清醒闭眼的放松状态时a波最明显,当眼睛睁开时a节律衰减D.两侧半球对应区频率差不可以超过0.5HzE.两侧半球对应区频率差可以超过0.5Hz.CSF功能包括A.缓冲保护B.调节颅内压C.提供营养物质D.清除代谢产物E.合成神经递质.大脑前动脉的供血范围包括A.尾状核头胼胝体前2/3

C.苍白球D.内囊前肢E.脑干.肌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包括A.前角细胞病变B.神经根病变C.神经丛病变D.周围神经病E.脑干病变.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应做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A.肌电图B.神经传导C.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D.视觉诱发电位E.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肌炎恢复期的肌电图可表现为A.运动单位时限和波幅正常,多相波100%增多B.无自发电位C.复合重复放电D.束颤电位E.肌颤搐电位.关于肌电图检查中的瞬目反射,叙述正确的有A.右侧刺激同侧R1和R2以及对侧R2潜伏期延长,而左侧刺激正常,提示右侧三叉神经病变B.右侧刺激同侧R1和R2以及对侧R2潜伏期延长,而左侧刺激正常,提示右侧面神经病变C.右侧刺激同侧R1和R2潜伏期延长,而对侧R2正常,左侧刺激R2延长,提示右侧面神经病变D.右侧刺激同侧R1和R2潜伏期延长,而对侧R2正常,左侧刺激R2延长,提示左侧面神经病变E.右侧刺激同侧R1和R2潜伏期延长,而对侧R2正常,左侧刺激R2正常,提示右侧面神经病变.儿童正常脑电图的特征A.出生后第2个月或第3个月开始出现头后部节律性活动B.最初为节律性5波,渐被0波替代,3岁时可见相当好的节律性的0波6岁以后a节律占优势,a波的频率亦增加10岁以后形成稳定的aa节律18岁以后形成稳定的a节律.导致脑脊液蛋白升高的疾病有A.蛛网膜下腔出血B.良性高颅压C.病毒性脑膜炎D.神经梅毒E.吉兰-巴雷综合征

.关于亚急性期脑梗死,叙述正确的有A.一般来说脑梗死后72h至10d内为亚急性期B.此期坏死脑组织开始吸收C.CT上梗死区域密度逐渐升高D.脑水肿一直加重直至慢性期E.此期有时可见“迷雾效应”.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的常见适应证包括A.肌肉病变B.重症肌无力C.兰伯特-伊顿综合征(Lambert-Eatonsyndrome)D.周围神经病E.臂丛神经炎.诊断脑死亡可选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A.肌电图B.神经传导速度C.脑干听觉诱发电位D.视觉诱发电位E.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的肌电图可表现为A.大量纤颤电位和正锐波B.大量束颤电位C.募集电位病理干扰相D.募集电位单纯相E.复合重复放电.在脱髓鞘疾病的病理诊断中,显示髓鞘脱失的染色方法有Bodian染色Holzer染色LuxolFastBlue染色PTAH染色Weil染色.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的脑电图特点是A.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B.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C.在中央颞区可见单个的或成簇出现的尖波或棘波D.异常放电与睡眠密切相关E.异常放电与睡眠无密切相关.导致脑脊液糖降低的疾病有A.细菌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真菌性脑膜炎D.脑膜癌病E.脊髓压迫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包括A.前交通动脉开放

B.后交通动脉开放C.眼动脉侧支开放D.椎动脉到锁骨下动脉盗血E.皮质软脑膜侧支代偿.关于脑出血慢性早期的MRI信号,叙述正确的有A.血肿内部在T1WI上呈高信号B.血肿内部在T1WI上呈低信号C.血肿内部在T2WI上呈高信号D.血肿内部在T2WI上呈低信号E.血肿外围在T2WI上呈低信号.关于肌电图中的F波,叙述错误的有A.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功能B.是反射C.有助于诊断神经根病变D.有助于诊断感觉性周围神经病E.其潜伏期受运动神经末端传导的影响.肌电图检查静息时自发电位包括A.正锐波B.纤颤电位C.束颤电位D.插入电位E.终板电位.臂丛损害的常见电生理改变包括A.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B.募集电位病理干扰相C.下肢肌电图异常D,受累肌肉神经源性损害E.可见异常自发电位.在神经病理的研究和诊断中,为显示成熟神经元常选用的抗体有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抗体B.磷酸化Tau蛋白的抗体C.神经细胞核抗原(NeuN)的抗体D.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的抗体E.神经丝蛋白(NF)的抗体.神经传导的测定下列哪项描述正确A.如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而波幅改变不明显,常提示其病变以脱髓鞘损害为主B.如传导速度减慢不明显而波幅明显降低,则提示其病变以轴索损害为主C.如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而波幅改变不明显,则提示其病变以轴索损害为主D.如传导速度减慢不明显而波幅明显降低,常提示其病变以脱髓鞘损害为主E.复查对病变的发展及预后的判断有益.脑脊液细菌涂片描述正确的是A.细菌革兰染色B.结核菌抗酸染色C.隐球菌墨汁染色

D.细菌抗酸染色E.结核菌革兰染色.关于动脉瘤,叙述正确的有A.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准确的方法B.增强CT有助于鉴别动脉瘤内是否有血栓形成C.怀疑动脉瘤时首选脑血管造影检查D.完全血栓形成型动脉瘤T1WI、T2WI可见血管流空影E.动脉瘤破裂最常见的表现为硬膜下出血.关于颅内疾病增强扫描,叙述正确的有A.由于存在血-脑脊液屏障,正常颅脑增强扫描颅内各部位均无强化B.强化程度与病变内血管丰富程度有关C.同一病灶在不同时期可呈现不同的强化方式D.病灶强化程度与扫描时间关系不大E.脑肿瘤强化越明显,恶性程度越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的适应证包括A.听神经病变B.蜗神经核病变C.脑干病变D.锥体束损害E.皮质脑干束病变.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可出现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有A.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B.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C.传导阻滞D.异常波形离散E.早期失神经电位.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包括A.正中神经传导异常B.拇短展肌神经源性损害C.尺神经传导异常D.桡神经传导正常E.桡侧腕屈肌神经源性损害.基因诊断的途径主要包括A.DNA检测UB.基因连锁分析C.mRNA检查D.蛋白印迹分析E.免疫组织化学.关于VEP描述正确的是A.一侧视神经损害是全视野、半视野刺激均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