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小麦病虫草害种类很多,病害有31种,为害较重的有10多种,虫害有117种,为害较重的有30种左右。主要虫害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粘虫、和麦叶蜂等,其中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小麦病虫草害害种类很多,就山东而言,病害有31种,为害较重的有10多种,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全蚀病、丛矮病、黄矮病、赤霉病、还有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和土传花叶病,其中以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危害较重。虫害有117种,为害较重的有30种左右。主要虫害有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粘虫、和麦叶蜂等,其中以麦蚜发生面积最大,为害最重。接下来详细讲解小麦纹枯病和小麦金虫针。1•小谨病虫害:小麦纹枯病症状小麦不同生育期都可受纹枯病侵染,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小麦出苗后,基部第一叶的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蔓延至全叶鞘。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发病后,叶片逐渐枯黄。冬前随小麦生长,病害逐渐向上部叶鞘蔓延。第二年小麦返青后,病害又随小麦生长开始蔓延。病株率病茎率不断上升,麦苗叶鞘上出现浅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部灰色,边缘褐色,有的病斑纵列。小麦拔节后,症状趋于明显,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的云纹斑,当病斑扩大相互愈合后形成“花秆”。后病菌由叶鞘侵入茎秆,在茎秆上先是形成淡褐色短条斑,后发展成梭形斑,当病斑蔓延及整个节间时,常引起茎秆坏死变软,植株失水枯死,有的形成白穗,易倒伏。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霉状物,后由白变褐,形成不规则的小颗粒,即菌核。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有性态属担子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小麦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病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夕卜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横向扩展期指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严重度增长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猛增,这时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病情指数升级。枯白穗发生期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度、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厅白穗。发病适温20工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防治方法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1)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⑵药剂防治播种前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羟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生长期喷雾防治第一次冬前小麦分蘖期,(播后30天),第二次起身拔节期药剂可用唑类药及井冈霉素防治。2•小豪病虫害:金针虫金针虫,成虫俗名叩头虫,幼虫别名铁丝虫。金针虫种类很多,主要有钩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为害症状金针虫食性很杂,为多食性害虫,沟金针虫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玉米、红薯、棉花、豆类及等禾谷类作物。成虫取食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但其地上活动短,食量小,为害很轻。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严重为害小麦、玉米、高粱、豆类、棉花、和蔬菜等,主要食害新播下的种子和嫩芽、根茎等地下部分,且可钻进根茎内部取食。春季麦苗被害后,地下根部常咬成乱麻状,主茎钻咬成小孔,致使地上部分心叶萎蔫,以致枯黄,秋季为害较轻。形态特征沟金针虫:幼虫体长20-30mm,金黄色,体较宽,略扁平,体背中央条细纵沟,尾节两侧各有3个齿状突起,末端2分叉,每叉内侧各有一小齿。细胸金针虫:幼虫体长约23m,淡黄色,细长圆筒形,尾节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一褐色圆斑,并有4条褐色纵纹。发生规律沟金针虫沟金针虫在山东3年完成一代,以幼虫或成虫越冬。越冬深度幼虫一般为20-55cm,有的近100m,成虫为13-20c叭越冬成虫次年春暖后出土,10c地温超过12°时,成虫进入出土盛期,白天躲在麦田表土和杂草、石块下,夜间爬出活动取食,交尾产卵,雌虫不会飞翔,行动迟缓,故一般在原发生地繁殖,卵产在3cm深处土中,卵期35-42天,孵化后的幼虫越冬2次,历经3个龄期,每个龄期近一年,老熟幼虫第三年8月间化蛹,蛹期20天左右。羽化后,成虫不出土,即在土室中越冬。幼虫一年中两次上移为害。春季小麦开始返青时,越冬幼虫开始上移,低温稳定在12工时,幼虫全部上移至表土层,进入为害盛期。5月份低温地温升至18.2-23SC时,幼虫陆续下移越夏。9月上中旬幼虫又缓慢上升,小麦播种后幼虫上移到4-13m土层,为害秋苗根系,但为害较轻,11月以后幼虫下移越冬。细胸金针虫喜低温,土温在7-11C时活动最烈,土温超过17C时,就向土壤深处移动。土壤湿度越大,有利于细胸金针虫的生长发育,所以,沿河库边地区分布多。防治方法1)播种期防治金针虫5头/m?应进行防治,拌种或种衣剂包衣。2)苗期防治当田间麦苗受害株率达到3%时,应进行防治。50%辛硫磷乳剂500克兑水500-800kg,顺麦垄浇灌。或3%辛硫磷颗粒剂1.5-2kg兑细土50kg,顺麦垄撒施。是药后,可结合浇水,效果会更好。春季成虫为害期亦可如此防治。3)农业防治深耕细耙、适当晚播。小麦的病虫害还有:小麦全蚀病: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70千克,用拧掉旋水片的喷雾器顺垄喷浇小麦根部,效果十分明显,并可兼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20%粉锈宁40~50克,对水50-60公斤,拔去喷头对准小麦茎基部喷施,每隔15天一次,连喷两次。也可用50%强力杀菌剂50毫升、迦姆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对水60-70公斤,在发病始期喷雾。小麦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眯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0-60公斤喷杀。小麦红蜘蛛:每亩用2%阿维菌素15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并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34:2024 EN-FR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3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otor-compressors
- 大一创新管理学
- 2025年元旦节才艺展示活动方案
- 护理查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讨论与护理措施
- 2025城市更新行业前景
- 2025年财务个人工作方案及支配
- 2025年老师培训方案总结演讲稿
- 2025年中秋节策划方案演讲稿
- 品质管理与现场改善
- S管理职员行为规范培训
- 公司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眼科疾病课件
- 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QC小组改善PDCA项目汇报书
- 作业设计(格式模板)
- 2024年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课件
- 交通管理扣留车辆拖移保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读书分享
- 瘦金体简体常用2500字钢笔字帖
- 光伏发电站项目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 河南省周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部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