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_第1页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_第2页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_第3页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_第4页
2019年领军高考化学清除易错点专题07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点07金属及其化合物瞄准高考(2018课标I)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炭黑等漉浦L含炭黑等漉浦L含Li、P、R等滤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答案】D【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aLi,E正确sC、得到含Li、P、Fe的滤洒,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写L淀”反应的金属离子是Fe3+,C正确sD、硫骏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口答案选口。(2018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Al。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答案】D【解析】A项,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B项,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1。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C项,Al2O3的熔点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D项,CaO能与水反应,用于食品干燥剂,CaO用于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答案选D。4.(2018课标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与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A.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正确口E.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此时溶灌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选项E错误。C.用粕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灌中一定有瓯选项C正确口口.蒸储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沌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潮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2018天津)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jFe(CN)J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JC6H50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答案】B【解析】A.某溶液中滴加K[Fe(CN)]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2+,但是无法证3 6明是否有Fe3+。选项A错误。B.向CHONa溶液中通入CO,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65 2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得到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选B正确。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虽然有ZnS不溶物,但是溶液中还有Na2s,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后,Cu2+一定与溶液中的S2-反应得到黑色的CuS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转化。选项C错误。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再加入盐酸时,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硝酸钡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钡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原溶液有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2017天津)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4【答案】C【解析】A、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s凤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酬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E正确s6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烧碱可与镶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口正确◎故选锁定考点一.钠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物质氧化钠过氧化钠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化学式NaO2NaO22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氧兀素的化合价-2-1稳定性较稳定稳定与HO反应的方程式2NaO+HO=2NaOH2 22Na2O2+2H2O=4NaOH+02T与CO,反应的方程式2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氧化性、漂白性无有用途制NaOH呼吸面具、漂白剂2.重要的钠盐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CO23NaHCO3

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固体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易溶,但比碳酸钠小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2NaHCO3=Na:CO3+H:O+CO:t主与H+反应CO23+H+=慢CO2f+HO2H++HCO-=CO3 2快f+HO2要Ca(OH)2过量性与碱反应Ca(OH)2Ca2++CO2-=3CaCO3;Ca2++OH-+HCO-=CaCO3 3Ca(OH)2少量;+HO2Ca2++2OH-+2HCO-=CaCO;+2HO+CO23 3 2 3质氯化钙Ca2++CO2-=3CaCO3;不反应盐硫酸铝2A13++3CO2-=3CO3 2(OH)3f+AlA13++3HCO-=A1(OH)3J+3CO2f主要用途制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发酵粉,制药,灭火剂相互转化Na;C0:溶液申通A0_ ・ NaHCO二固体加热、溶镶中加工二铝1.镁和铝_金属项目、镁(Mg)铝(A1)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原子半径1.60X10-10m1.43X1O-iom化合价+2+3物理性质镁和铝都是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的银白色金属,但镁和铝相比较,铝的硬度比镁的稍大,熔点和沸点都是铝比镁的高

单质性质活泼性较活泼:较活泼:抗腐蚀性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搞腐蚀性能与02反应2Mg+02=2MgO4A1+3O2=2A12O3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C12^MgC12Mg+SMgS2A1+3C1.点-2A1C12 32A1+3S△A12s3与酸反应Mg+2H+=Mg2++H2f2A1+6H+=2A13++3H2f与水反应AMg+2H20—Mg(OH)2+H2f不反应与碱反应不反应2A1+2NaOH+2H2O=2NaA1O2+3H2f与氧化物反应占燃2Mg+CO2三丝2MgO+C2A1+Fe2O3高温2Fe+A12O3结论镁、铝均为较活泼的金属,但镁的金属性强于铝解释核电荷数镁小于铝,而原子半径镁大于铝,故核对最外层的电子引力镁小于铝,即A1比Mg难失电子,金属性弱于Mg主要用途镁合金汽车、飞机制造、照明弹等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2.MgO与A12O3的比较MgOA1O23物理均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性质熔点高(MgO>A12O3),是优良的耐火材料化学与热水反应MgO+H2O=^=Mg(OH)2与水不反应

性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质MgO+H+=Mg2++H2OA12O3+6H+=2A13++3H2OAlO+2OH-=2A1O-+HO23 2 23.Mg(OH)2与Al(OH)3的比较Mg(OH),2A1(OH)3物理性质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稳定性不稳定性碱性两性制备Mg2++2OH-=Mg(OH)JMg2++2NH・HO3 2=Mg(OH)J+2NH:A13++3NH3•H2O=A1(OH)3;+3NH4+不用强碱A1O-+CO+2HO=A1(OH);+HCO-2 2 2 3 3不用强酸三.铁1.铁原子结构和性质:铁是过渡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⑴‘,位于第四周期,第皿族,主要化合价:+2、+3。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化学性质性质铁与非金属反应2Fe+3C1点燃2FeC1 Fe+S_FeS2 33Fe+2O2点燃Fe3O4 Fe+I2=FeI2与盐酸反应Fe+2HC1====FeC12+H2f遇冷浓硝酸、浓硫酸钝化;与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H2,且氧化性酸过量时生成Fe3+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CuSO4+FeFe+2Fe3+=3Fe2+

与水反应c , C/、高温 c ,3Fe+4H2O(g) Feg+4H22.铁的氧化物物质FeOFe。(铁红)Fe3O4(磁性氧化铁)化合价+2+2+2、+3色、态黑色粉未红棕色粉未黑色晶体水溶性均不溶于水和H+反应FeO+2H=Fe++HO2FeO+6H+=2Fe3++3HO23 2FeO+8H+=2Fe3++Fe2+34+4HO2与CO的反应高温FexOy+yCO xFe+yCO2稳定性在空气中氧化为Fe3O4空气中稳定在空气中稳定制备高温熔融,过量的铁与O2反应:2Fe+O2-2FeO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会Fe2O3+3H2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型FegFeg中有1/3的Fe是+2价,有2/3的Fe是+3价,可写成FeO-Fe'j但不能认为Feg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3.铁的氢氧化物物质氢氧化亚铁(Fe(OH))氢氧化铁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水溶性难溶于水与酸反应Fe(OH)+2H+=Fe2++2HO2 2Fe(OH)+3H+=Fe3++3HO3 2与强氧化酸反应3Fe(OH)2+10HNO=3Fe(N(3)3+NOf+8HOFe(OH)+3H+=Fe3++3HO3 2稳定性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颜色变化:白色一灰绿色一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较稳定空气中久置会部分失水成铁锈受热易△分解2Fe(OH):; Fe式%+3H,O实①煮沸蒸馏水,赶走溶解的氧气②煮沸NaOH铁盐与可溶性碱反应验室制备溶液,赶走溶解的氧气③配制FeSO4溶液,加少量的还原铁粉④用长滴管将NaOH溶液送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Fe2++2OH-=Fe(OH);2Fe3++3OH-=Fe(OH);34.Fe2+、Fe3+离子的检验方法方法Fe2+Fe3+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黄色加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产生红褐色沉淀加SCN-溶液无现象变红加苯酚溶液无现象变为紫色Fe2+、Fe3+离子的应用:⑴共存问题①Fe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与强氧化性离子共存,如:NO、MnO、ClO等。不能3 4发生复分解和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如:OH、CO;、HCO3、S2、SO;等。②Fe3+:不能与还原性离子共存,如:I、S2、SO;等。不能与发生复分解和双水解反应的离子共存,如:OH、CO;、HCO3、A1O2等;不能与SCN共存;不能与苯酚共存。⑵分离与提纯①FeC12(杂质FeC13),加入铁钉或铁粉后过滤。②FeC13(杂质FeC12),通入C12或滴加氯水或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离子方程式:2Fe2++HO+2H+^=2Fe3++2HO22 2小题快练1.某工厂冶炼钛精矿得到钛渣,钛渣的成分及含量(质量分数)为:TiO251.00%、A12O319.34%、MgO7.20%、CaO4.00%、SiOJ8.46%,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以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和某型分子筛(化学式为Na4A14Si4O16・9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钛渣中的TiO2、Si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滤液①中溶质只有NaAlO2、NaOHC.步骤②中加入盐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2TiO3+2H+^H2TiOj+2Na+D.步骤③中加入适量Na2siO3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AlO2+4Na2SiO3+13H2O^=Na4Al4Si4O16-9H2O;+8NaOH【答案】B【解析】A.钛渣中的TiS属于两性氧化物,院6属于酸性氧化物,均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选项A正确sB.钛渣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共熔后得到的残渣主要为硅酸钙和硅酸镁,根据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可知,二氧化硅过量,共熔物加水过滤后得到N④TiCh和滤'液,则滤,液①中溶质有NaAKh、NaOH.N^SiO3,选项B不正确sC.步骤②中加入盐酸时N园TiS与盐酸反应生成HYTKh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TiOi+2H+=田”。3H小3+,选项C正确jD.步骤③中加入适量N^SiO^时偏铝酸钠和硅酸钠反应生成Na4Al<Si4OiC5VHaO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i+《NazSiCh4-13HaO=Na(Al<Si4Oi<5 2cH十SNaOH,选项D正确。.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将FeCl2样品溶于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原FeClJ样品已变质B将Na2sO3样品溶于水,滴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N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Na2sO3样品已变质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3滴稀硫酸,再加入10%的H2O2溶液滴入稀硫酸未见溶液变蓝;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立即变蓝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强于I2D向5mL0.5mol/LNaHCO3溶液中滴入2mL0.5mL1mol/L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有无色气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BaCl2 BaCOj+NaCl+CO2f+H2O【答案】B【解析】A.已经变质的FeCh溶灌中,混有铁离子,滴加KSCN溶港,溶灌变红,则说明FeCh已完全变质,选项A正确s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氧化为硫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钢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硫酸钢,选项E不正确sC、酸性条件下碘离子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性强于以选项C正确」D%向5niLS5mol/LNaHCS溶洒中滴入NnLSniLlmclZLBaCh溶满,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钢、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S+EaCh^BaCOU+NaCHCST+mO,选项D正确。.向含有c(FeCl3)=0.2mol/L、c(FeClJ=0.1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D.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答案】D【解析】A.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选项A错误;B.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选项B错误;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选项C错误;D、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Fe3++8OH-=FeO(胶体)+4HO,选项D正确。34 2.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标现象A.向足量含淀桥的Fel2溶液中谪加2滴氯水溶液变蓝还原性zF>Fe2+B.向FeClz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a粉末出现红耦色沉淀和无色气体FeCl2溶液部分变质C.向铜粉中加入0.Imol/LFeCl3溶液溶液变苴,试管廉部有国体3Cu+2Fe3+2Fe4~3G?+D.白铁皮(标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拄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sCFelCN%]灌液无明显现机该过程未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人滴加2滴氯水后,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先被氧化为碘单质,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可以得出结论还原性:工,FHSA正确sB一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为铁离子,不能证明氯化亚铁溶浦是否变质,B错误sC金属铜的还原性小于铁,铜不能把铁离子还原为金属铁,正确反应为:g2Fe3+=2FW++Cu*C错误?Q锌的活泼性大于铁,因此锌做负极失电子,而铁被保护,发生了原电池反应,所以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铁氧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D错误。.在含有Fe3+、Fe2+、Al3+、NH+四种离子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固体,充分反应后,4 22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A.Fe3+ B.Fe2+ C.Al3+ D.NH+4【答案】C【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铝离子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铵根离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氢氧化铁沉淀溶解生成铁离子,但铁离子数目比原来多,偏铝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铝离子数目不变。所以铁离子数目增加,亚铁离子数目减少,铵根离子数目减少,铝离子数目不变。.在工业上,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错误的是A.加热法冶炼汞 B.电解法冶炼铝 C.电解法冶炼铜 D.热还原法冶炼铁【答案】C【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用电解方法,比较活泼的金属用还原法冶炼,如铁或铜,不活泼的金属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如汞银等。故选C。.下列有关NaHCO3的应用错误的是A.用作抗酸药B.用作净水剂 C.用作发酵粉 D.用作灭火剂【答案】B【解析】A.碳酸氢钠具有弱碱性,能和酸反应,所以可以用作抗酸药,故正确sB.碳酸氢钠没有净水作用,不能用作净水剂,故错误;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用作发酷超,故正确;D_碳酸氢钠和硫酸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故正确。.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山^儿口/夕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01mol/LH£O4溶液4mL,第一只试管中褪色时间长。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生的气体为乙快C.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入0.01mol/LFeCl3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0.01mol/LCuCl2溶液2mL,试管①产生气泡快。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D.检验FeCl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O3 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答案】D【解析】A,两支试管中KMnO4溶液和H£O4溶液的浓度都不相同,无法说明反应速率的不同是H2c2O4浓度不同引起的,A项错误;B,电石的主要成分为CaC2,电石中还含有CaS、磷化钙等,CaS、磷化钙等与水反应产生的H2S、PH3等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一定产生乙快,B项错误;C,试管①产生气泡快,说明试管①反应速率快,加内6酊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C项错误;D,Cl-、Fe2+都能被酸性KMnO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44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Fe2+,D项正确;答案选D。.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明矶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浓硫酸在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运输C.化学药品着火,都可以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X10-6m的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答案】B【解析】A项,明帆可用于自来水净化,是利用铝禽子水解生成的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明帆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A错误sB项,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浓硫酸在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运输,故B正确」C项,化学药品着火,不一定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例如金属钠着火就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故C错误」D项,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Inm-lMtim之间的混合物,PM26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工5握10一%很[!Z5xl(P1mo的颗粒物,不属于胶体,故口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结论A先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某溶液中存在Fe2+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C向碳酸钙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D将MgCl2溶液在氯化氢的气流中蒸发、结晶、过滤制备氯化镁晶体【答案】D【解析】A,先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加氯水后的溶液中含Fe3+,Fe3+可能是原溶液中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得到的,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Fe2+,A项错误;B,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说明AgCl转化成AgI,根据沉淀转化的一般原则,Ksp(AgCl)>%(AgI),B项错误;C,CaCO3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发生了反应CaCO+2HCl=CaCl+COf+HO,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得出酸性:HClHCO,3 2 2 2 2 3HCl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得出Cl和C非金属性的强弱,C项错误;D,在MgCl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MgCl2+2H2O=Mg(OH)2+2HCl,在HCl气流中蒸发,抑制MgCl2的水解,制得氯化镁晶体,D项正确;答案选D。11.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其它反应物省略),则X、Y、Z可能是

①Na、Na2O、Nag②AlCl「Al(OH)3、NaAlO2③Fe、FeCl2>FeCl3④NaOH、Na2cO3、NaHCO3⑤C、CO、CO2A.②④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若国为Na,W为S,则丫为NMD,Z为NazQj,Na与5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aiO在有氧气并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Na与6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故①正确s②若X为AlCh,W为NaOH,则丫为秋0取,£为NaA15,AlCb与少量的NaOH反应生成秋。取和NaCl,秋。取和NaOH反应生成NaA15和比0,AlCk与过量的NaDH反应生成NaAlCh、和NaCl,故②正确S③若X为我,W为Ch,则氏和Ch反应只生成Fee%故③错误S@若X为NaOH;W为CO2,贝"Y为Na2co3,Z为NaHCft,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