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秦华礼)_第1页
应急救援预案(秦华礼)_第2页
应急救援预案(秦华礼)_第3页
应急救援预案(秦华礼)_第4页
应急救援预案(秦华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东北大学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110004电话:024-2390265913324016135Email:qhlsafety@126.com秦华礼应急体系建设与预案编制一.应急体系建设二.应急预案编制三.应急演习内容提要第一部分应急体系建设紧急情况(Emergency,Crisis)

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

1)不确定性(偶然性)2)必然性3)突发性4)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5)应急行动的复杂性

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MIC)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余毒气的影响。恢复(Recover)准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预防(Precaution)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阶段内容与措施预防

无论事故是否发生,企业和社会都处于风险之中。安全规划应急教育监测预警安全研究制定法规、标准灾害保险税收和强制等激励措施准备

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急能力。应急方针政策应急预案(计划)应急通告与警报系统应急医疗应急中心应急资源制定互助协议应急培训与演习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阶段内容与措施预防

无论事故是否发生,企业和社会都处于风险之中。安全规划应急教育监测预警安全研究制定法规、标准灾害保险税收和强制等激励措施准备

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行动,目的是提高应急能力。应急方针政策应急预案(计划)应急通告与警报系统应急医疗应急中心应急资源制定互助协议应急培训与演习阶段内容与措施响应

事故即将发生或发生期间采取的挽救生命和财产,稳定和控制事态一系列行动。启动应急报警系统启动应急救援中心报告有关政府机构提供应急援助对公众发生紧急公告疏散与避难搜寻与营救恢复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包括短期恢复和长期恢复。清理废墟损害评估消毒、去污保险赔偿灾后重建预案复审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工业事故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生命线事故巨大工程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事件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紧急情况)日常期警备期响应期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重建与恢复期预防对策强化意识宣教培训编制预案组织演习能力评估早期发现预测预警警报发布启动准备紧急联络后果预测预案启动救援展开事故后果判定救援效果把握扩大应急对策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受灾情况分析生活物资管理恢复对策、规划避难所运行安置生活恢复生产恢复生态恢复过程总结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与应急支持系统构成安全生产灾难分级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00人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3)超出省(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5)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需要国务院安委会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安全生产灾难分级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

级响应:(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2)超出市(地、州、盟)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3)跨市、地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4)省(区、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安全生产灾难分级标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2)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3)发生跨县级行政区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4)市(地、州、盟)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原则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全国约有12万消防官兵、2600个消防中队,特勤消防共47个大队和279个中队。(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三级管理体系: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

(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按国家、省、市、县分层次组建国家林业局防火办省、市、县设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武警森林部队(近20000人,7个总队)。省、市森林消防队伍

(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部海事局)沿海十一省级搜救中心,下设搜救分中心专业救援力量:北海、东海、南海三大救助局

(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拟在全国建立13个区域矿山救援基地(3个非煤救援基地在建)援救大队71个、救援中队425个、救援小队1435个,救援人员14328人

(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依托于化工企业职防院的八个区域抢救中心(吉林、沈阳、大连、济南、青岛、上海、株洲、天津等城市),约150多人。(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救援人员约4千多人,救援列车170余列,轨道起重机约200台。(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公安警察2500多人,空中警察和消防人员各约2000人,医务人员1400多人,机场专用消防车120多辆,机场辅助消防车60多辆。(1)部门特色明显,应急指挥职能交叉(2)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3)应急装备数量不足和落后,救援能力差(4)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5)应急预案操作性差

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实行政府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增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体系标准化、国际化;重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紧急状态法应急条例政府令标准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财务经费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第二部分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在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包括在应急准备、应急行动和现场恢复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明确了事故发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么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应急预案有着多种不同称呼:Emergencyplan,Emergencymanagementplan,Emergencyresponseplan

应急预案,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包括内容(1)事故预防:(2)应急处置:(3)抢险救援: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的发生。(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对人员及财产的影响,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应急预案的作用(1)应急救援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2)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相应,降低事故后果。(3)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4)应急预案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5)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现状(1)应急预案内容不完整。(2)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3)各种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4)应急预案缺乏演练,难于事前评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5)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办法,难以做到随机应变。(6)应急预案没有与生产经营单位活动密切结合。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应急预案要有针对性(1)针对重大危险源(2)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3)针对关键的岗位和地点(4)针对薄弱环节(5)针对重要工程2、应急预案要有科学性3、应急预案要有可操作性4、应急预案要有完整性(1)功能完整(2)应急过程完整(3)适用范围完整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5、应急预案要合法合规6、应急预案要有可读性(1)易于查询(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3)层次及结构清晰7、应急预案要互相相接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1)分级、分类制定应急预案内容。(2)做好应急预案的衔接。(3)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应急预案内容。

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法Why?What?Who?How?几起重大事故应急缺陷分析事故名称事故起因应急缺陷应急管理主要问题准备阶段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1、特大火灾违章操作,电线短路点燃棉堆,火灾后厂房倒塌没有应急预案第一反应失效应急人员安全保护不够,公共关系协调不足风险(后果)预测不足,缺乏功能转换或关闭程序应急管理薄弱,缺乏预案2、特大井喷钻杆没安回压阀井喷失控,高浓度硫化氢与天然气喷出缺乏安全规划,风险评价不足应急响应延迟,第一反应(点火)不够人群疏散不力,统一指挥力度不够事故案例总结分析不够应急管理缺陷,应急预案不完善3、氯气泄漏爆炸设备陈旧失修,氯气泄漏处置不当,液氯贮罐爆炸缺乏安全规划,隐患治理不力两次小爆炸后预警不足应急决策技术支持不够,应急管理程序失当事故案例总结分析不够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故障4、液氯槽车毒气泄漏运载液氯槽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液氯泄漏危险化学品监控不力信息系统不畅应急指挥系统不健全应急资源不足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1.编制预案的必要性

有利于做出及时、有效、有序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损失;有利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成为各类事故的应急基础;提高风险意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重特大事故的惨重教训;“预防为主”方针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各类事故概况每年每月每周每天事故起数1000,0002740死亡人数140,000380因工伤残700,00019003-9人重大事故7.210以上特大事故2.530人以上特重1.2经济损失2千亿1994年6月16日,珠海市裕新织染厂发生大火,11小时后大火基本扑灭,现场留下一个中队扑灭余火,因力量不足,厂方组织没有接受任何灭火培训的400多名工人进入现场。厂房突然倒塌,造成93人死亡。

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仅采用80条棉被紧急堵漏,未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事故,先后发生4次大爆炸,10万人恐慌大逃亡,数千辆汽车交通堵塞。7名消防战士和5名液化气站工作人员壮烈牺牲,伤32人。

1999年

“11.24”海难,因天气恶劣及各种原因,长达7个小时救援都未成功,“大舜号”最终沉没,死亡282人。

2003年12月23日,在重庆开县发生的天然气井喷事故导致243人死亡。

2007年5月11日13时30分许,中国化工集团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昨日上午11点30分,沧州市委宣传部在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爆炸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重度伤14人,中度伤4人,轻伤60多人,转移7000人。

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爆炸现场全景

工厂内一片狼藉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和失踪。

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遇难。

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71人死亡。

2005年12月7日,河北唐山恒源实业有限公司(原刘官屯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时井下有176人作业,其中68人生还,91人死亡,17人下落不明。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股份公司101厂双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6人死亡,2人重伤,疏散群众1万余人,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对下游水域哈尔滨等沿江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后果严重度发生频率极显著轻微不显著预防措施保护措施显著应急风险(R)=可能性(F)×严重度(C)应急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第68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50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令)第7条: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紧急状态法》2.应急预案的分类

(3)按灾害种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卫生事件突发社会事件(1)按行政区域分国家预案省预案市预案企业预案(2)按责任主体分政府预案企业预案2.应急预案的分类(续)

(4)按功能类别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综合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n……核心内容明确可能的事故及后果;应急各方的职责;应急资源(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应急措施;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其他,如应急教育、培训、训练、演习、预案的管理、法律法规的要求等。3.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和要素

1方针与原则2应急策划

2.1危险分析2.2资源分析2.3法律法规要求3应急准备

3.1机构与职责3.2应急设备与物质3.3应急人员培训3.4预案演习3.5公众教育3.6互助协议4应急响应4.1接警与通知4.2指挥与控制4.3警报和紧急公告4.4通讯4.5事态监测与评估4.6警戒与治安4.7人群疏散与安置4.8医疗与卫生4.9公共关系4.10应急人员安全4.11消防和抢险4.12泄漏物控制

5

现场恢复(事故调查)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本地区潜在重大危险情况(数量、种类及分布)等;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对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构成的严重威胁;周边地区重大危险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行政区域划分及工业区等功能区布置情况;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重点突出,反映本地区的重大事故风险;共性与个性的结合;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4.预案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五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指定小组领导,制定编制计划,划分工作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5.编制过程综合预案=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标准操作支持附件6.预案的基本结构由最高职位负责人签署,可援引国家、地方相应法规依据和授权规定,宣布预案生效。其目的是要明确实施应急预案的合法授权,保证应急预案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在预案发布令中,最高职位负责人应表明其对应急工作的支持,并督促各部门完善部门准操作程序,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由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签名,表明其对应急预案编制的参与和对有效实施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的承诺。

体现优先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以及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目标。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简要列出危险分析的结果以及当地的地理、气象、人文等有关信息。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包括量大或使用范围广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工艺危险性分析;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潜在的重大事故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区域分布、人口、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等;常年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及其他可能对事故造成影响的气象条件;重要保护目标的划分与分布情况。有关危险分析的详细情况可提供相应的附件。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1.对应急资源管理、调度、经费保障、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2.描述可用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其来源的总体情况,包括: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上级救援机构或邻域可用的应急资源。有关应急资源的详细情况可提供相应的附件。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领导和管理机构

负责维护应急救援体系正常运转的部门,全面负责应急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急中心:

迅速获取、显示、分析、预测、传递有关信息,提供通讯联络手段,统一调配应急资源。是调度指挥、网络与通讯、监控、数据、信息发布的集合体。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各应急有关部门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规定相应的内容、方式、频次、效果评估及其负责部门等公众教育: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的性质与危害;事故警报与公告的含义;疏散路线和程序;自救与互救基本知识,简易消毒方法等;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应急训练:基础培训、专业训练、战术训练等。应急演习:形式:桌面演习,实战模拟演习。规模:单项演习、组合演习、全面演习

应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力量在人员救助、协助发出警报、疏散安置、维护秩序、物资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列出有关正式助协议,明确可提供的互助力量(消防、医疗、检测)、物资、设备、技术等及其联络方式。明确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审查、批准的规定与程序;建立预案的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已修改的页码、签名等;建立预案的发放登记记录;基本预案预案发布令应急机构署名页方针与原则危险分析应急资源机构与职责教育、训练与演习与其他预案关系互助协议预案管理术语与定义法规及参考文献应急功能设置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针对每一应急功能,明确:负责部门和支持部门;目标和任务要求;所针对的形势和可能的意外情况;行动程序;资源。应急功能设置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建立接警和事故通报程序(1)24小时报警(应急响应)电话(2)准确接警可预先设计和准备事故基本信息表,以快速获取所需的事故信息,明确事故地点、类型、涉及的危险物质、伤亡情况、范围和事态控制情况等;(3)初始启动将事故信息迅速通报给有关人员、当地及上级有关应急部门、政府机构、相邻地区等。列出所有通知对象的电话清单或无线频率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

日期和时间;

接收人员的姓名;¨

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事故发生时间,位置(部位);¨

事故类型(例如,泄漏、爆炸、火灾);¨

对健康可能的影响/紧急医疗信息;¨

伤亡人数及发生位置;¨

现场援救情况?是否需要援救?¨

现场人员及周围人口;¨

泄漏物质的名称或危险物品名号,并尽可能提供下列内容:◦

是否可以获得材料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

载货清单、运输发货运单;◦

托运人、制造商是谁;◦

容器类型(例如,卡车、机动轨道车、管道、圆筒);◦

标志、标签信息。¨

物质的特性(例如,颜色、气味、物理影响);¨

物质目前的物理状态(例如,气态、液态、固态);¨

可能泄漏的物质总量;¨

区域内其他的危险物质;¨

已泄漏出的量/泄漏的持续时间;¨

是否已经大量地进入了大气、附近的水源、下水道、或土壤¨

泄漏是否发生在一个受限空间;¨

蒸气团或烟雾的移动方向、高度、颜色、气味;¨

气象条件(风向、风速、反风);¨

对污染物扩散有重要影响的当地地形条件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现场指挥部和指挥系统的建立程序;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现场指挥与应急中心指挥的衔接;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响应级别。事故总指挥安全信息联络行动部策划部后勤部资金/行政部现场指挥系统的构成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不同的响应级别应规定:事故的通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资源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紧急情况分级:(1)一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的政府部门协同响应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通常是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谁有权、什么情况,启动警报系统可用和备用的警报装置的类型和位置、覆盖的地理区域。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规定;如何发出警报;紧急公告的发出途径,包括与广电、媒体的协调;特殊情况考虑:警报盲区或某些人置之不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及特殊地点。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城市相邻地区。除了警报器和紧急广播系统外,使用机动方式(如广播车,警笛)协助发出警报或挨家挨户通报的情况。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为保证紧急公告发布的迅速准确,应预先准备多个填空式的紧急广播公告样本,例如:事故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公告,可要求市民保持镇定、采取有关的自我保护的措施、或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和指令。疏散公告,包括疏散的时间、范围、路线、交通工具、集合地点等。紧急状态解除公告.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主要通讯手段事故现场内外部门间通讯程序的建立如何保障通讯畅通,备用通讯手段;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政府外援机构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监测内容监测和评估结果的报告程序;监测点的设置及现场工作程序;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可能的监测:危险物质性质泄漏、溢出等事故规模、浓度和扩散范围的监测,确定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污染的监测;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监测;对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的监测;污染物质滞留区的检测。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主要任务: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保证与现场应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事故危险区,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通过通道;指引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情况的应急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附近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除上述职责以外,警戒人员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等。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针对不同的疏散规模或现场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明确需要进行人群疏散可能紧急情况;预防性疏散,列举有可能需要疏散的地区;对疏散人群数量、所需的警报时间、疏散时间、距离以及可用的疏散时间的估测程序;对疏散路线、交通工具、搭乘点、目的地(及备用方案)所作的安排;对疏散人群的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道路安全等所作的安排;对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的考虑;对人群疏散行动进行跟踪、记录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紧急疏散注意事项1.迅速判明方向和安全区;2.做好个体防护,开展互助互救工作;3.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群到安全区,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哨位和风向标志,指明方向;4.人员登记,查清事故区域的人员是否全部撤出。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什么条件下需要启用临时安置场所;可用的临时安置场所;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供应医疗、消毒、卫生、治安、人员登记等的安排;需要进行安置的人群的数量估测程序;特殊人群照顾安全等;临时安置场所与应急中心、公共信息等组织的通讯保障;规定每个临时安置设立清晰、可识别的标志和符号。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急救资源,如急救中心,救护车和现场急救人员的数量;医疗资源,如医院、职业中毒治疗医院及烧伤等专科医院;特殊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急救和医疗人员掌握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的培训安排;建立现场急救站的程序;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送医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对危险性化学品或者感染性疾病受害者隔离、消毒和治疗程序;死亡原因确认、身份识别;记录汇总伤亡情况,协助公共信息机构发布;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防护措施以及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接待、安抚死者及受伤人员的家属。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2002年ILO安全卫生日主题“关注应急人员的安全”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包括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有关培训确认等。行动计划的安全审查程序;现场行动的安全监测;行动人员通讯故障的联络规定;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在收集到事故现场更多的信息后,重新评估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应急人员和设备消毒设施及程序。对应急人员有关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安排。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消防与抢险的指挥与协调;消防力量分布情况;消防车、供水方案或灭火剂的准备;可能的重大事故地点的消防供水及消防设施情况针对可能事故的性质,所采取的扑救对策和方案;堵漏设备、器材及堵漏程序和方案;破拆、起重(吊)、推土等大型设备的准备。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火源控制措施(若可能形成易爆混合气体)◆泄漏源控制措施工艺控制(关闭阀门、局部循环、改走副线等)堵漏(可接近性、大小、压力、物质特性)◆泄漏物控制措施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用泵或吸附材料收容◆明确可用的收容装备(泵、容器、吸附材料等)、洗消设备(包括喷雾洒水车辆)及洗消物资,建立洗消物资供应企业的供应情况和通讯名录。

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现场恢复将事故现场恢复至一相对稳定、安全的基本状态。应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公共设施的基本恢复;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的程序;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损失评估。特殊风险

特殊风险是针对处置手段特殊,需要对其应急功能(行动)作出特殊安排的重大事故风险。——识别评价对公共安全威胁的最大特定风险。(如洪水、地震、危险化学品、矿山、大面积停电等)——按应急的四个主要过程描述应急活动:准备阶段,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按相关部门在应急过程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明确其职责:指挥、运行、技术支持、后勤保障、财务行政标准操作程序(SOP)(1)相应的责任部门组织编制,预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并备案;(2)内容包括程序的目的、执行主体、时间、地点、任务、步骤和方式,以及所需的检查表和附图表。(3)采用统一格式,语言简洁明了;(4)描述应急准备、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阶段中规定的各项任务;(5)与应急预案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协调一致;(6)规定保存执行程序时的记录及样式和期限。部门标准化操作程序(SOPS)结构1.机构人员2.职责和任务3.技术装备和能力4.行动检查表责任行动记录应急准备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共用检查表分类检查表支持附件:(1)危险分析附件(2)通讯联络附件(3)法律法规附件(4)应急资源附件(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6)技术支持附件(7)协议附件(8)其他支持附件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及影响范围;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与分布;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与分布;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其他危险分析资料等。应急机构、人员专家名录广电、新闻媒体;周边地区应急机构上级部门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分布;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医疗救护能力信息;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物资、数量、联络方式及储存地点通讯系统;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避难及被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分布等。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危险化学品数据库;事故案例库;急救手册;其他技术支持附件。7.预案的评审评审周期评审准则评审类型评审检查表1.定期评审和修订。(如一年)2.不定期评审和修订。培训和演习中发现的问题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经验与教训国家或地方有关应急法规发生变化本地区(单位)或周边危险源及环境的变化。评审周期兼容性符合性实用性功能(职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通讯信息准确职责描述准确适应危险性质及种类准确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符合实际和法规标准要求与有关预案一致或兼容可操作性或实用性评审准则完整性准确性可读性评审准则适应范围完整评审类型评审人员评审目标内部评审预案编制成员预案语句通畅、内容完整。外部评审同行评审有编制成员类似资格或专业人员听取同行对预案的客观意见社区评审社区公众、媒体改善预案完整性;促进公众对预案的理解和为社区接受。

上级评审对预案有监督职责的个人或组织对预案中要求的资源予以授权和做出相应的承诺政府评审政府部门的有关专家确认预案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上级政府规定要求;确认预案与其他预案协调一致;对预案进行认可,予以备案。

评审类型A基本预案评审

A1预案发布

A2应急组织机构署名

A3术语与定义

A4相关法律法规

A5方针与原则

A6危险分析

A7应急资源

A8机构与职责

A9教育、培训与演练

A10与其他应急预案关系

A11互助协议

A12预案管理B应急功能设置评审

B1接警与通知

B2指挥与控制

B3警报和紧急公告评审项目(共31项)

B4通讯

B5事态监测与评估

B6警戒与管制

B7人群疏散

B8人群安置

B9医疗与卫生

B10公共关系

B11应急人员安全

B12消防和抢险

B13泄漏物控制

B14现场恢复C特殊风险管理

C1特殊风险

C2特殊风险应急功能设置D标准操作程序

D1标准操作程序编制

D2标准操作程序格式

D3标准操作程序内容将31项评审项目进一步分解,以检查表方式共列出158个二级评审指标,形成应急预案检查表。评审检查表采取文件评审与现场抽样检验相结合的形式,逐条判断二级评审指标的符合程度。指标符合程度分为:“Y”,基本符合;“P”,部分符合;“N”,不符合;“N/A”,不适用。第三部分应急演习应急演习的必要性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提高社会应急意识。应急演习类型

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1、桌面演习目的: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预案和程序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形式通常在会议室举行;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主要特点:是口头“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图片模型文字说明桌面演习场景与道具2、功能演习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单项演习: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与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组合演习: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与医疗、药品发放;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

3、全面演习参与部门多使用道具齐全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应急预案、程序的制定及有关应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所面临的风险性质和大小。演习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关键部门对应急演习工作的态度。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应急演习的规定。选择演练类型应考虑的因素无论选择何种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相适应。循环往复桌面功能全面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执行具体应急任务如抢救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获取或管理资源与其他应急人员共同控制事态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和所承担的任务及行动程序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习情景,控制应急演习进展的人员。确保演习充分和演习进度;确保演习既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演习人员的疑问,解决演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演习过程的安全。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模拟受害或受影响人员。扮演、替代某些未能参加演习的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习;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观察重点演习要素并收集资料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习经过观察行动人员的表现并记录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根据观察,总结演习结果并出具演习报告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有关部门外部机构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

应急演习过程策划与准备演习实施演习总结成立演习策划小组确定演习日期确定演习任务和参与范围编写演习方案确定演习现场规则准备分发工作文件指定和培训评价人员安排后勤工作讲解演习方案与演习活动1、策划与准备确定演习任务与范围需求分析——确定应急演习的一组重点内容;确定参与部门范围,进行职责分配(签定协议)A类1:应急动员2:指挥和控制3:事态评估4:资源管理5:通讯6:应急设施、装备与显装置7:警报与紧急公告8:公共信息B类9:公众保护措施10:应急人员安全11:交通管制12:人员登记、隔离与去污13:人群安置14:紧急医疗服务C类15:24小时不间断应急16:增援(国家、省及其他地区)17:事故控制与现场恢复18:文件化与调查A类目标:目标1~8,是演习核心目标,反映城市有效应对重大事故所必需的应急准备能力。所有承担相应职责组织都应参加该类目标(两)年一次的全面演习。B类目标:目标9~14,反映城市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两)年一次的全面演习应有部分组织进行该类目标演习。B类与A类不同点在于所有应急组织都应在每二年一次的演习中演习A类目标,而B类目标要求每六年进行一次所有有关组织参加的演习即可。C类目标:目标15~18,反映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能力。承担相应职责的应急组织应当至少每六年演习一次。演习目标(任务)分类及频次编写演习方案

演习计划情景说明书序列情景事件总清单评价计划演习控制指南演习人员手册通讯录等。演习方案的编写应以演习情景设计为基础。

情景设计是针对假想事故的发展过程,设计出一系列的情景事件,目的是通过引入这些需要应急组织作出相应响应行动的事件,保证演习不断进行,从而全面检验所确定的演习目标。

情景事件主要通过发布控制消息来通知演习人员。消息的类别:演习前预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