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_第1页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_第2页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_第3页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_第4页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小学科学课标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实验室更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阵地。所以我首先来介绍一下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一、实验室的规划设计要点1、设在教学区,靠近教室的地方2、符合学生实验室水电设置的专门要求3、除学生实验室外还应就近配备仪器室、准备室、标本陈列室等附房4、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置小气象站和种植、养殖实验基地

二、小学科学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工作要建、管、用一起抓,其中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水、电都集中控制,保证安全,便利检修注意安全用电,经常检查电路;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定期保养并做好记录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确保消防器材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1、设施设备的管理

设施设备的管理仪器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柜门定位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二是分类定位标签。国家教发颁发的中小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把中小学仪器分成九大类:0—计量仪器;1—通用仪器;2专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

仪器编号每种仪器都有一个编号,小学仪器由三位数字确定:首位为大类编号;后二位为顺序号;大类编号就是我们刚才讲的9种,同一种仪器用顺序号区别具体仪器。小件仪器和大类编号为“6”、“7”的玻璃仪器和药品等易耗物品不必编号。化学药品另行贴上写有试剂分子式的标签;配制的化学试剂瓶贴有写分子式的标签。2、仪器管理仪器管理要分类存放1、仪器的分类:

化学药品与仪器单独存放

演示仪器可以与分组实验仪器相对分开标本、模型可设专门的陈列室或模拟生态标本室供学生课余参观学习。仪器室与学生实验室相近2、仪器的存放:仪器在橱内存放要附合横平竖直、高里低外、轻上重下、特殊仪器专橱存放等要求。

仪器管理

因仪器繁多,且由各种材料制成,在存放时许多有特殊要求,仪器存放应注意:符合仪器自身特点: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置“零位”。电表的存放要短路保护。带内电源的仪器、仪表使用后应取出电池存放。磁铁存放时要使磁路闭合,以防消磁。传动式皮带、胶带、弹簧发条使用后要解除形变。乳胶制品放滑石粉浸制标本存放时加液孔向上,当发现液体混浊或液面低于标本时应更换或添加福尔马林液体(30%~40%的甲醛溶液)。剥制标本不能与浸制标本混放,晴好天气可搬到室外晾晒;橱内放硅胶、樟脑或合成樟脑。骨骼标本:放干燥通风的橱内,避免阳光直射,以防骨骼发黄,关节脱胶。使用时轻拿轻放,防骨骼脱开和细小骨骼断裂。昆虫标本:经常检查盒角的樟脑是否需要添加。仪器管理

配件较多的仪器要防止失散,可用专盒存放放置显微镜时可从箱内取出,套上布袋,镜头分类放入干燥缸或干燥盒内。显微镜不可置阳光下晒,不可与化学试剂放在一起,不要在阴湿天擦拭显微镜,机械部分不可涂油,传动部分只可涂少许润滑脂,维修与保养显微镜时最好用专门的工具与材料。挂图折叠后编号按使用顺序存放。实验室多余或暂时不用的仪器可经保养入箱,同时列清单备查。仪器管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仪器的防尘和除尘橱内仪器的防尘:

1、加强橱的密封性能;

2、在精密的仪器上盖布;

3、将镜头等精密部件放入密封的容器内。

仪器使用完毕入橱前进行必要的除尘处理,一年中确保对所有仪器进行一次除尘保养。防尘、防潮、防腐蚀、防霉变、防锈蚀、防形变、防虫蛀、防震仪器管理

仪器的防潮:保持环境干燥,潮湿天气尽量少开门窗。精密的光学仪器放密封盒内,并放干燥剂;电子仪器定期通电驱潮;静电实验仪器用专箱存放,并加干燥剂;

仪器的防腐蚀:化学仪器与药品分开存放;放硫酸等强酸的橱板垫上玻璃板,数量较多的强酸入箱放在橱外;化学实验后的天平等仪器及时擦试;蓄电池充电、添液时注意电液溢出。物理的万用表、电池盒等使用完后要取出干电池,防止电液折出腐蚀电路。仪器的防霉变:电器设备定期通电;干燥天气打开门窗通风;光学镜头擦试保养后放入封密容器并加入干燥剂,定期检查干燥剂是否失效仪器管理

仪器的防锈蚀:仪器的金属部件在使用完毕后应先擦试,后涂上机油或凡士林再入橱;化学实验室的铁架台每年油漆一次;运动部件要涂机油,精密仪器涂钟表油,旋钮部件涂黄油,转动部件加润滑油。仪器的防形变:仪器在橱内放置要做到放平竖直;保持橱内仪器干燥;仪器存放做到不挤压,不堆放。传动皮带使用后松下,弹簧和发条用完后要完全松开;天平不用时在托架上垫上橡胶垫圈,以免刀口长期受压变形。仪器的防虫蛀:毛皮与剥制标本放入樟脑丸,并定期检查,干燥的晴好天气放到室外凉晒。仪器的防震:轻拿轻放仪器,尤其是生物的骨骼标本、物理和化学的玻璃仪器;小件仪器搬运时放入盒内;投影仪、液晶投影关机后待机器完全冷却后再搬动。仪器管理仪器管理仪器借还按制度执行借还规定,需借用仪器时先办手续,归还时应对仪器验收后作记录非教学用借用仪器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借出仪器应及时收回仪器报废报废条件:性能达不到实验需要;损坏并无法修复;无修理价值报废仪器处理:拆零部件使用;用于兴趣小组提供学生拆装;作废品处理。实验室工作的任务

1、协助科学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2、整理与积累实验室有关资料,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协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3、科学、规范地管理好实验仪器,正确保养、及时维修仪器确保实验正常开出。

4、在仪器的摆放、分发仪器的状态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注重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

5、保持实验室整洁,营造良好的科学实验环境。3、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直接影响仪器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影响师生的人身安全;影响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防止实验中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安全地进行实验是实验室的重要工作。要做到“安全第一”,“安全为了实验”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失窃、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烧伤和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的其他伤害。4、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安全与防范安全用电实验室电源要求:设总配电盘;装漏电保护器;布线及用电插座、照明灯光等符合安全供电标准;有接地良好的地线。操作要求:保持电线干燥,平时断开总闸,不用湿手操作电器。防止触电与火灾的注意点:

1、供电线路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定期检修用电设备和电路。

2、检修时切断电源,使用工具绝缘性能良好。

3、使用符合要求的保险丝。

4、学生实验需要用电时才供电,加强学生安全用电教育。

5、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采取正确方法救治(先切断电源,后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院救治。防范措施仪器与药品存放时注意防火电器设备使用与电路设计中注意防火消防设施的配备加强化学基本操作训练,防止事故发生出现火灾的处理电器设备与用电线路着火;切断电源,隔绝空气。酒精等有机物着火;用湿布或砂子盖灭。衣服着火;用湿布压灭或就地打滚。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试剂着火;用砂盖灭比水轻的有机溶剂着火;用砂土或灭火器。反应器内着火。先停火后朴灭,不可堵塞容器口。防火防盗加固实验室门窗。安装防盗设施,如安装探头尤其要做好化学试剂和化学危险品的防盗工作。离开实验室时随时关锁实验室门窗。防污染主要是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和实验中产生的噪声。设计实验室时有防污染的措施;实验室、准备室、药品室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实验中化学废液的处理要求:桌上的废液瓶,讲台边有废液缸,实验室旁建废液池;废液池常洒石灰进行消化处理。预防实验中的意外伤害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安全用品,如消防设备和有关器材。实验教师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如掌握实验的特点和试剂的特性,妥善保管好试剂;消除实验中的不安全的因素。掌握出现伤害事故的救护常识和处理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包括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和出现事故的处理方法。加强学生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许多安全事故是由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的。加强对实验仪器的检查,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事故及采取必要措施。2.小学科学的知识领域

(1)生命世界(2)物质世界(3)地球与宇宙世界2.小学科学的认识领域(1)生命世界交流:请说出生命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生命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遗传现象●适应与进化2.小学科学的认识领域

(2)物质世界

交流:请说出物质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质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利用●位置与运动●常见的力●简单机械●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热现象●简单电路●磁现象●能量转化2.小学科学的认识领域

(3)地球与宇宙世界交流:请说出地球与宇宙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地球与宇宙世界认识领域的基本内容●地球概貌●物质●物质的利用●昼夜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地表的变化●四季的变化●银河系●太阳系●太阳●月球●宇宙世界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三种水平:听科学看科学做科学我们的目标是做科学“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讲给他们听做给他们看的事情。”开展科学实验课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方法的设计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是实验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实验材料的缺乏,或者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太多的话,势必会影响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发展。所以开展实验课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什么是有“结构的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的前提,它是美国教育家兰本达女士在她创立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中提出来的,可以指具体的实物(包括模型、标本等),而且常常是多种实物的有机组合,当然也可以指虚拟的情境

。1.科学性2.趣味性3.启发性4.适应性——指材料应该蕴涵着比较典型的科学概念,孩子们通过使用这些材料,能揭示有关自然现象之间的科学规律。——指提供的材料富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能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

——指提供的材料能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能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指提供的材料准备合理,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有结构的材料要“多性”齐备

1.学校购买2.教师制作3.学生收集——指学校根据省(市)下发的学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购买相应的器材,当教师为某个探究主题准备材料时,可以从现成的器材中选用一部分。——指教师自己设计并加工制作替补器材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某个探究主题从身边寻找、收集材料(大多是他们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探究。有结构的材料要“多方”准备

1.学校购买学校购买的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温度计的使用1.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要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注意事项: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量筒20304050mL10量杯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一般用量筒。使用时,应使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人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则读出的体积数大于实际体积数;若仰视,则读出的体积数小于实际体积数。量筒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要看清凹液面和量程。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15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2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0mL或100mL的量筒。

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向指定仪器中滴入时,应在仪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放、乱放、平放,应放在指定位置不要伸入容器内,一般要做到悬空垂直。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天平的使用方法(1)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天平.注意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2)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平衡螺母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4)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必要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选砝码的原则先大后小.(5)观察指针情况,判断横梁平衡(6)读出砝码总质量数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7)被测物的总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游码所对刻度值(8)测量完毕,将砝码装回砝码盒,游码归零。演示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在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手画图),观察时要两眼同时睁开,不要睁一只闭一只,因为这样易于疲劳。2、目镜和物镜的使用

一般都是用一个放大倍数适中的目镜(10×)和最低倍的物镜开始观察,逐步改用倍数较高的物镜,从中找到符合实验要求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使用转换物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到正确的工作距离(成像最清晰)。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同高调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⑴、不能用手接触药品;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许将鼻孔凑到容器口,要用手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品尝任何药品。⑵、节约药品:一是按照规定取用;二是没有规定,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⑶、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⑷、实验时注意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橡胶手套)2、固体药品的取用:常保存在广口瓶中粉末状:药匙或纸槽;块状:镊子。一平二送三慢竖。(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壁上、防止打破试管)用过的药匙和镊子要立即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3、液体:常保存在细口瓶中。取少量时,用胶头滴管;取大量时,可直接倾倒;定量时,使用胶头滴管和量筒。注意:瓶塞倒放在桌子上(防止弄脏污染瓶中药品),试管口稍倾斜,药品瓶的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倒入试管内。倒完之后,立即盖好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且标签向外。教师制作展示一些小制作:制作抽水马桶(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制作鸡蛋不倒翁(物体的稳定性)自制烧杯、漏斗、酒精灯等,制作叶脉标本(三上植物的叶),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现场用用这些仪器,我们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一课讲到了叶脉,但是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如果我们带一些漂亮的叶脉标本去,或者直接教他们制作叶脉标本我想效果一定会很好,所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制作叶脉标本。往烧杯里放入10克Na2CO3和14克NaOH,加入400ml水配制而成溶液,用玻璃调匀,加热沸腾,然后将干净的叶片投入烧杯,为了将叶片煮匀称并防止叶柄煮坏,可以把叶柄用棉线绑住吊着放进烧杯,叶片浸入溶液,叶柄则悬在溶液之上,浸煮时间要适当。根据火力的大小和叶片的质地,一般煮10-30分钟即可。在方盘内放1/3的水,将煮蚀的叶片放入盘中,用牙刷顺叶脉方向轻刷,即由叶基向叶尖,由叶中向叶边缘刷,正、反两面都要刷,刷去腐蚀的叶表皮与叶肉,并适时换水。用漂白液(漂白粉8克溶于40ML水中,K2CO36克溶于300ML沸水中,泠却后将二者混合)或H2O2水浸泡标本48小时左右,然后清洗干净。将漂白、清洗后的标本于干燥箱中稍加干燥(约10分钟),然后用洋红、亮绿、橙黄等染料将叶脉标本染成所需要的颜色,再烘干至八成,再系上标签夹入书中,若做工艺品用,可系上丝带,亦可过塑。1.一步到位式

2.适时分发式

3.学具开取式

4.超市选购式

——教师将探究所需的材料课前一次性地分发到实验桌上。——教师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在适当的时机把为某个探究主题所准备的材料分批发给学生。——教师把探究材料分袋装成学具包课前分发到实验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探究的需要让学生适时打开学具包拿取袋中材料,用完又及时装袋。

——教师把探究材料集中在教室的某一区域,悬挂“材料超市”的醒目招牌,像商品超市那样分类摆放材料,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自由地到“材料超市”选取材料进行探究。有结构的材料要“多样”呈现

介绍几节课选用的不同的实验方法准备好材料就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就是实验方法的设计。我们要根据内容来设计不同的实验空气占据空间拿一个不透风塑料袋子,打开袋子口,用力在空气中一招,缩紧袋子口,袋子是鼓鼓的,里面是空气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注射器壶嘴高度的秘密连通器原理《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在《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中,材料要求指向“物体里喷出气体、液体或固体,物体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概念。我为学生提供的有喷气能飞的气球、喷气能跑的小车、喷气能前进的小船、喷水能旋转的瓶子。这一组材料有气球、车、船、瓶,看起来毫无关联,我把这些材料都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设计实验,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一步到位式,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没联系,但驱动原理相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发现这个共性。学生操作这些探究材料时就会会发现:它们内部都喷出气体或液体,它们的运动方向都和喷出物体的方向相反。这样,这些材料集合在一起就具有了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揭示了反冲现象的概念。学生通过操作受到了启发,从而对反冲这一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在第一个班上这课时,我给他们准备了三组材料,第一组:一些肯定会下沉(螺帽、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回形针、光盘等);第二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第三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请学生根据研究的需要自己选择先用哪一组材料,再用哪一组材料。有孩子把所有的材料都放进了水里;有孩子在每组材料中各抽取一些放入水里比较沉浮------但似乎没有学生想请教教师或提出问题,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于把五花八门的材料以各种形式放进水里。最后的交流使我有些难过,学生对材料的“探究”并没有使他们对“沉和浮”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有较深的了解,仍旧停留在“没有关系,好象有一点点”的阶段。在第二个班上这课我换了种方法,教师发给每个合作组一些肯定会下沉(螺帽、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回形针、光盘等)。学生开始猜测,这些材料中大的会沉,小的会浮,或者是轻的浮,重的沉,但实验后孩子们却发现结果却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他们模糊地认为其实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看到学生产生矛盾和疑问再提供给每个合作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惊喜地发现,原来在这组材料中,轻的浮,重的沉。看来和轻重还是有关系的。“沉浮和大小呢?是不是也会有关系呢?”有学生发问。再提供给每个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原来在这组轻重一样的材料中,大的浮,小的沉。“哦,原来跟轻重、大小还是有关系的。”“是越小、越重的就越容易沉。”“那轮船怎么会浮呢?”最后,孩子们带着“似乎明白了”的满足和新一轮的疑惑结束了一节科学课的探究旅程。虽然用的材料一样,但效果明显不同。因为把材料全给学生他们看不出这三组材料的结构,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使得学生无法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模糊的状态。而这课采用适时分发材料就始终牵制着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使学生的思维伴随着对这些材料的操作不断推进。《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这节课我是从玩手影游戏作为切入点从而发现问题——光为什么能使物体产生影子?再用多媒体出示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光是怎样传播的。学生产生了兴趣我再来给他们介绍器材,这节课我给他们准备了四组材料,一个共用材料手电筒,第一组是一根塑料管,第二组是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第三组是打火机、凤尾夹、蚊香和透明杯子,第四组是装水(混入粉笔灰)的矿泉水瓶这里我采取的方法是超市选购式,把这些材料都放在实验室一角陈列好,让小组先讨论要的材料,然后派一名同学上来取用材料,我发现学生不管选用哪组器材基本上都能成功完成实验。不给固定的材料而是像超市的商品一样让学生有所选择,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要上好科学课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科学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少讲也不能讲错。下面我也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1、木材的密度一定比水小?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附近的原始丛林中的蛇纹木,密度高达1360Kg/m3。2、合金一定是金属混合而成的?正确的表述是: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至少有一组分为金属)混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3、认为绝缘体是不导电的物体

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导电的物体,在电场强度很大、加热、潮湿等情况下绝缘体的导电性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告诉儿童在进行电学方面的实验时必须高度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以为通过用干电池组成的电路判断某材料不导电,就认为该材料在任何电压下都能可靠地绝缘,千万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