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隋唐五代的法制
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
第一节隋朝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唐朝立法概述
第三节唐律篇目简介
第四节唐朝的刑法
第五节唐朝的民法
第六节唐朝的司法制度
第七节唐律的特点与地位
第八节五代的法制1
第一节
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主要立法
二、《开皇律》
三、《大业律》
四、隋朝的司法及法制教训2一、主要立法1.立法指导思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以轻代重”,“慎狱恤刑”。2.文帝于开皇元年命尚书左仆射高熲(囧)等人“上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制定新律。开皇三年,命苏威、牛弘削死罪81条、流罪154条、徒杖1000多条,定名为《开皇律》12篇500条。还有《开皇令》27篇30卷。3.隋炀帝弑父兄继位后,为笼络人心,标榜宽刑,于大业3年命牛弘等人修订完成《大业律》18篇、《大业令》3
二、《开皇律》
1、内容及特点
2、封建五刑的确立、等级、意义
3、五刑与阴阳五行
4、开皇律的历史地位41、内容及特点(1)继承《北齐律》12篇500条的体例,并加以调整和完善。(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①总则在前,分则在后;②重者在前,轻者在后;③实体在前,程序在后(2)确立新五刑:死流徒杖笞为基本刑罚。①减少条数,删除死流徒杖罪1000余条,全律仅剩500条②死刑只留斩、绞二种,废除枭首、车裂③减少流刑距离,废除附加鞭刑,增加劳役刑④减少徒刑年限⑤废除鞭刑,增加笞刑。5(3)确立“十恶”制度: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将反逆、大逆改为谋反、谋大逆,叛、降合为谋叛,增加不孝)。(4)扩大完善贵族官僚特权制度①完善官当:“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三年,若犯公罪,徒各加一年,当流者各加一等”②完善赎刑制度,规定赎铜数额。③规定例减制度:“其在八议之科及官品第七以上犯罪,皆例减一等”。(5)规定刑具规格,规范刑讯方法。(6)特点:“刑网简要,疏而不失”62、封建五刑的确立、等级、意义①《开皇律》确立封建制五刑。②五刑二十等:A死刑:绞、斩二等。B流刑: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分别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C徒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D杖刑:杖六十至杖一百五等。E笞刑:笞十至笞五十五等。③意义:A从法典上明文废除肉刑。B弥补了死刑与杖笞刑之间的空档。73、五刑与阴阳五行五刑体例的确立,其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白虎通·五刑》:“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刑所以五何?法五行也。大辟,法水之灭火;宫者,法土之壅水;膑者,法金之刻木;劓者,法木之穿土;墨者,法火之胜金”。《唐律疏议》引《孝经·援神契》中“圣人制五刑,以法五刑”的说法作为五刑体例的理论依据。唐律中,不仅“五刑”与“五行”相同,而且,笞杖徒刑各分为五等,三流二死加起来也是五等。同时,五为天地之中数,五刑体系正体现了传统法律思想中刑罚适中的观念。此外,笞杖徒流的等级均为奇数,奇数为阳,以表示生刑之意,死刑则为偶数,偶数为阴。《唐律疏议》:“二者,法阴数也,阴主杀罚,因而则之,即古大辟之刑也”。84、开皇律的历史地位《开皇律》代表了隋代的主要立法成就和当时最高法制水平,在篇章、体例和内容上,均有显著改进,在中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①上承中华法系之主流,下开后世法典之长流,“隋亡而法不亡”,成为唐律的蓝本(唐律除将盗贼篇改为贼盗外,其余完全沿用)。②对日本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9三、《大业律》
隋炀帝大业三年颁布,18篇:①将原来的卫禁、职制、斗讼篇改为卫宫、违制、斗;户婚篇分为户、婚二篇;厩库篇分为仓库、厩牧二篇;盗贼篇分为盗、贼二篇;增加关市、请求、告劾三篇,其余依旧,在体例上是对《北魏律》的复旧。②刑罚有所减轻。对十恶“复更刊除,十条之内,唯存其八”,“其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其枷杖决罚讯囚之制,并轻于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10四、隋朝的司法状况及其法制的教训①文帝制定开皇律,以身作则,形成开皇之治,但没有贯彻始终。文帝末年冤狱无数,各级官吏以残暴为能干,以守法为懦弱,使开皇律弃而不用;炀帝更是将法律架空,《大业律》虽有轻典之名,但一开始就没有实行。②沈家本:观于炀帝之先轻刑而后淫刑,与文帝如出一辙。文淫刑而身被弑,炀淫刑而国遂亡。盖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而已。要保证长治久安、法律的切实实施,须做到立法与司法的统一③隋朝仅存37年,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自毁法制。11
第二节
唐朝立法概述
思考题1、
2、3
一、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二、主要立法
三、法律形式及关系
12思考题1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正确的有?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D、《唐律疏议》对唐代《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答案:BC13选择题2中国古代社会的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B.唐朝的死刑案件在地方实行"三复奏",在京师实行"五复奏"
C.明清时期的朝审制度取代了死刑复奏制度D.死刑复奏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14选择题3关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B.《永徽律疏》首次确立了"十恶"即"重罪十条"制度C.《永徽律疏》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而且尽可能以儒家经典为根据D.《永徽律疏》是对《贞观律》的解释,在中国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贞观律》
15一、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①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②立法宽简、划一。宽:宽大;简:简约;划一:要求断罪量刑准确。③执法审慎,对死刑尤其慎重。④“法令不可数变”。太宗说:“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官长不能尽记。前后违差,吏得以为奸”。唐律“诸制敕断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以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者,以故失论”。16
二、主要立法
前期:修律,后期:刑律统类
1、唐高祖:武德律、式
2、唐太宗:贞观律、令、格、式
3、唐高宗:永徽律、令、格、式
4、唐玄宗:开元律及律疏、唐六典
5、唐宣宗:大中刑律统类17《武德律》简介唐高祖李渊在攻占长安后与关中百姓“约法12条”,建立唐朝后,于武德2年命刘文静制定53条新格,武德4年令尚书省左仆射裴寂在开皇律令及53条新格的基础上修订刑律—《武德律》,共12篇500条。篇目、刑名及内容基本沿袭《开皇律》。18《贞观律》简介贞观元年-11年,长孙无忌、房玄龄奉命修订:1.废斩右趾刑,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2.缩小缘坐的范围,区分“兴师动众”和“恶言犯法”两类反逆罪:“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皆配役;恶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即以配官为奴或配流取代兄弟皆死之法。3.减少了重刑数量:死刑、流刑数量大为减少。4.确立五刑、十恶、八议、请、减、当、赎、免以及化外人有犯、类推、断罪失出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原则。19《永徽律》及《律疏》
高宗永徽二年,长孙无忌修订完成《永徽律》12篇500或502条,永徽四年又完成《永徽律疏》30卷(以便司法及科考统一之用)。律疏与律文效力同等,“天下断狱,皆引疏分析之”。《永徽律疏》总结了历代立法和注律经验,继承了汉以来德主刑辅思想和礼律结合传统,使封建法律达到最成熟、最完备的阶段,标志封建立法技术达到最高水平。经唐末至元朝,定名为《唐律疏议》,是迄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封建成文法典,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20《开元律》及《开元律疏》
唐玄宗开元22年命李林甫制定《开元律》12卷及《开元律疏》30卷。《开元律》及《开元律疏》对《贞观律》只作了个别文字和个别条文上的更改。21《唐六典》
1、唐玄宗开元10-26年起居舍人陆坚、李林甫等人修定,计30卷。以现行唐行政体制为基础,按西周《周官》体例编纂,分理、教、礼、政、刑、事六部分。2、内容:国家机构的设置、官员的编制、品级及职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俸禄、致仕的制度和规定。3、《唐六典》是封建立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行政法典。与律、令、格、式相辅而行,使单纯行政性质的立法规范和制度开始从“律”和“礼制”中分离出来,编为“典”,使得封建刑律与行政法典成为基本并行的两大体系,这种做法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效法。也有人认为其为官修政书。22《大中刑律统类》
1、唐宣宗大中年间命大臣张戣将刑律各编分为若干“门”,每门下又分别附之以相关内容的敕、令、格、式,编成《大中刑律统类》
12卷,奏上颁行。2、这种以律为主、分类编排的法典编纂形式,便于官吏使用,对五代、宋朝的立法影响较大。23三、法律形式及关系
1、律:“以正刑定罪”,地位最高,稳定性最强,适用范围广。2、令:“以设范立制”,是经过系统整理公布的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是规定“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的以行政法为主的综合性法律,内容广泛。“律无正文者,则行令”。3、格:“以禁违止邪”,(永格:制、敕中永为法则者才能入编),是皇帝针对某一国家机关或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经过分类整理汇编,确定为“永格”后重新颁行天下的各种单行敕令,是律、令之补充。4、式:“以轨物程式”,是令(律、格)的实施细则,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是国家机关长期适用的行政法律规范245、四者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系统的周密的法律体系:①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式。②令、格、式是对国家制度的正面规定,律是对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的刑罚制裁。“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于律”。③四者明确区分,协调应用,是初唐立法技术、成就、审慎处理刑狱、法制划一的反映。25
第三节
唐律篇目简介
总则篇
实体篇
程序篇26总则篇《名例》57条,是关于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的一般原则的规定。“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命名即刑应,比例即事表,故以名例为首篇”解释:“名”是适用刑罚的各种罪名;“例”是定罪量刑的通例。一定的犯罪总有与其相应的刑罚。有了归纳同类情节,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的通例,定罪量刑的原则就明确了,所以将《名例》列为第一篇。27实体篇第2篇----第10篇第二篇《卫禁》33条:关于警卫皇帝、宫、殿、太庙、陵墓,保卫州、镇、城、戍、关、津要塞和边防的法律。第三篇《职制》59条:关于官吏的设置、选任、失职、渎职、贪赃枉法以及交通驿传等的法律。28第四篇《户婚》46条:关于户籍、赋役、田宅、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法律,严格保护封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严禁脱户漏口、逃避赋役,维护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第五篇《厩库》28条:关于养护公私牲畜、库藏管理、官物出纳等方面的法律。
第六篇《擅兴》24条:关于军队征调、指挥、行军出征、军需供给和兴造工程等方面的法律。第七篇《贼盗》54条:贼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等属于十恶范围的犯罪和恶性杀人、害人罪。盗指强盗、窃盗、监守自盗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29第八篇《斗讼》60条:关于惩治斗殴、杀伤、越诉、诬告、教唆词讼、投匿名书告人罪等的法律。第九篇《诈伪》27条:关于惩治诈欺和伪造的法律。第十篇《杂律》62条:凡是不便列入“分则”其他篇的犯罪,统归本篇,在唐律中起拾遗补缺的作用,故范围甚广,包括买卖、借贷、市场管理以及奸情方面的犯罪30程序篇第十一篇《捕亡》18条:关于追捕逃犯、逃丁、逃兵、逃奴婢的法律。第十二篇《断狱》34条: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
31
第四节
唐朝的刑法
思考题1
2
一、定罪量刑的主要通例与原则
二、刑罚制度
三、主要罪名
32思考题1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33思考题2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李治的妹夫房遗爱谋反案发犯“十恶”罪。依《永徽律疏》的规定,对房遗爱应作何处置?A、可适用“八议”免于死刑B、应被判处死刑C、可以赦免D、不适用自首答案:BD34一、定罪量刑的主要通例与原则
①严惩十恶②八议、上请、例减、赎、官当、免官③亲属相犯,准五服论处④贵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⑤划分公罪与私罪⑥区分故意与过失⑦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⑧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⑨同居有罪相为隐
⑩更犯累科,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论
11自首减免刑罚
12老幼废疾犯罪减免刑罚13类推(轻重相举)14涉外案件的法律适用35十恶1.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2.三大类:①直接危害国家安全、侵犯君主权力、损害君主尊严的行为,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
。②破坏封建伦常关系、严重侵害家长权的,如恶逆、不孝、不睦、不义(部分)、内乱。③严重侵害统治秩序的,如不道、不义(部分)。3.定罪量刑上的特点:①十恶中的不少罪名只要有预谋、犯意即构成犯罪②处刑从重,十罪均可适用死刑,谋反、谋大逆还要缘坐③决不待时④为常赦所不原⑤不享受特权⑥州县地方出现犯十恶罪时,主管长官州刺史或受弹劾。36八议对象:议亲(皇帝亲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大德行者)、议能(大才艺者)、议功(大功勋者)、议贵(三品以上职事官及有一品爵者)、议勤(大勤劳者)、议宾(前朝国君后裔)。
程序:八类人犯死罪时,司法官不得直接审理,必须奏报皇帝,说明他们本应处死的犯罪事实及应议的理由,皇帝交中央法司集议,集议后奏请处理;按照通例,一般死罪均可降为流罪。如犯流罪以下,应减一等处理,不必议。例外:犯十恶死罪,不得请议,流罪以下也不得例减。37上请适用对象:①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②应议者期以上亲及孙;③官爵五品以上的犯死罪者程序: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应就其罪状及身份报请皇帝裁决。与议八的不同:司法机关对这类死罪案件,可以陈述依法应判处绞刑或斩刑的意见,由皇帝决定。犯流罪以下,照例减一等。十恶、反逆缘坐、杀人、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等应处死者不得上清,流罪以下不得减刑。
38例减适用对象:①六品、七品官员;②上述得“请”者直系亲属及兄弟、姐妹和妻。结果:这两类人犯死罪,照例各减一等.
39收赎适用对象:①上述具有议、请、减特殊身份的人;②八品、九品官员;③六品、七品官员的直系亲属和妻、五品以上官员的妾。这些人犯流罪以下,可以缴铜收赎,但“五流”(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会赦犹流)的罪,不得减、赎。40官当适用对象(含义):有议、请、减身份者若是官员,可以其官品抵当徒罪或流罪。方法:①以官品当徒罪时:如犯私罪,五品以上,一官可以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如犯公罪,分别多加一年②以官品当流罪时,流刑三等均相当于徒刑四年。特殊情况:“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余罪收赎”。以官当罪后,一年以后仍可降一级叙用。41免官免:免除官职抵当徒罪,是一种附加的撤免官职的处罚。免官可抵当徒罪二年。凡免所居官一年者,降一级叙用;免所居官三年者,降二级叙用。免官制度含有在一年到三年后分别重新做官的特权制度。42老幼废疾犯罪减免刑罚
老者年龄越大、小者年龄越小、疾病或残废程度越重,其刑事责任越轻,或减或免。①70岁以上、15岁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一般可以收赎;②80岁以上,10岁以下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等应处死的,可上请;③90岁以上,7岁以下虽犯死罪,一般不予追究残疾人分三等:残疾:一目盲、两耳聋、手无二指、足无大拇指、秃疮无发、久漏下重、大瘿瘰yìnglǔo之类;废疾:痴痖、侏儒、腰疾折、一肢废;笃疾:恶疾、颠狂、二指废、两目盲。43类推《名例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条件:断案而无律文明确规定者。方法有二:①出罪:举重以明轻,用列举比该案行为更严重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方式,来证实本行为同样不为犯罪。《贼盗律》:“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若该主人将无故入室者打伤,自然当为“勿论”。②入罪:举轻以明重,列举出比该案行为更轻的行为已为有罪,以证实比此更重的行为构成犯罪。《贼盗律》:“谋杀期亲尊长者斩”,即预谋杀期亲尊长,虽未实行,亦当论斩,若已伤、已杀,则罪行更重,自然当以斩罪论处。44自首减免刑罚
《名例》:“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前提:“未发”。若已被他人告发、被官府查知,再投案者,只是“自新”。自首要求:“自言其罪”,但委托他人代为者、依法得相容隐者为罪犯自首者,以自首论;犯窃盗与诈骗罪,因悔悟而向被害人认罪者,与自首同。自首可免罪,但赃物必须如数退赔。自首不实、不尽者按不实、不尽的情况予以惩处,至死罪者,可因自首而减刑一等。不适用自首免罪的犯罪:已伤害或强奸良人,无法挽回对被害人的危害后果;损坏或丢失了不可复原之物,如官印、旌旗;私渡关津,私习天文,官司失错、已经行刑等。
45更犯累科,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论
1、“更犯累科”,犯罪已被告发或已配决而更犯罪者,“各重其事”。2、“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论”。即重罪吸收轻罪,如数罪相等者,则以一罪处罚。
46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造意即主谋,是首犯;随从者是从犯,其罪减首犯一等。4种例外:1、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于法不坐者,归罪次尊长2、外人与监临主守官吏共犯,虽外人造意仍以监临主守官吏为首犯,凡人以常从论。3、共犯伤害罪,以下手重者为首犯,如是乱殴难以区分轻重或先后的,以造意或最先动手者为首犯。4、共犯窃盗罪,造意者如果本身没有参加窃盗,也未得赃,即以指挥者为首犯。47同居有罪相为隐内涵:《名例篇》:凡同财共居者,以及大功以上亲属、外祖父母、外孙、孙媳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皆可相互容隐其犯罪,部曲、奴婢可为其主人隐罪。即使为罪犯者通报消息,使之得以隐避、逃亡,也不负刑责。小功以下亲属相隐,其罪刑减凡人三等处理。例外:谋反、谋大逆、谋叛。评价:既维护了亲亲伦常关系,又有利于巩固封建政权
48
二、刑罚制度
1、五刑的名称及赎、加减
2、律外酷刑:①杖刑后来成为徒、流者附加刑杖后大多等死。②隋初已废除的腰斩枭首酷刑被复用。49五刑简介1、笞刑:用于对轻微犯罪行为。笞者,击也,又训为耻。两股荆条拧成的楚为之,分为五等。
2、杖刑:重于笞刑,分讯囚杖和常行杖,击打犯人的背、腿或臀部,分为五等。
3、徒刑:在一定期间内剥夺犯人人身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分为五等。
4、流刑:将犯人遣送到边远地区,并服劳役的刑罚,分三类:三流(常流:2千里、2500里3千里,均役一年)、加役流(唐太宗将唐初的斩右趾改为加役流,流三千里,劳役三年)、长流(无期流刑,期满后非经赦免不得迁回原籍)5、死刑:剥夺犯罪者生命的极刑,分为二等。50五刑的赎与加减五刑之赎:笞十赎铜1斤,每加1等加铜1斤,杖百交铜十斤;徒1年赎铜20斤,每加1等加铜十斤,流二千里赎铜80斤,流三千里赎铜百斤;死刑二等各赎铜一百二十斤。五刑之加、减:从某一刑等起上、下推算。《名例律》:“二死、三流各同为一减”。除非律条有特别规定,一般递加不加至死刑,加入绞者,不加至斩。
51
三、主要罪名
(一)十恶
(二)伤害人身罪
(三)侵夺财产罪52
(一)十恶
1、三谋
2、大不敬
3、恶逆
4、不道
5、不孝
6、不睦
7、不义
8、内乱
531、三谋谋反:谋危社稷。即企图危害君主或国家。这一罪名只要开始图谋罪名即成立,处斩。父母、子女、妻妾流三千里。谋大逆: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门,即企图侵害皇帝的祖宗和挑战皇帝的权威。犯者处斩,父及16岁以上子处绞,妻妾及16岁以下子、母女孙、儿媳、祖父、兄弟、姐妹入官为奴,伯叔父、侄流3000里。谋叛:欲背国从伪,即图谋叛国投向敌对皇朝。首犯处绞、从犯处流。已上道者,处斩。妻子流2000里。542、大不敬大不敬:侵犯皇帝的至尊地位的罪名。①盗窃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生活用品,处流二千五百里。②偷盗或伪造皇帝的印玺。偷盗者,绞;伪造者,斩。③因失误在为皇帝合药时没有按照药方配药,或者是写错了封题;为烹调御膳因失误而触犯食禁;为皇帝制造车辆或船只因失误而不牢固,都要处以绞刑。④指斥乘舆:严厉指责皇帝,处斩。⑤对于皇帝派出的使者没有礼貌,处绞刑。
553、恶逆恶逆是一组家族内部犯恶性侵害罪名。1、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2、杀害伯叔父母、姑母、哥哥、姐姐、外祖父母、丈夫、丈夫的祖父母或父母。罪犯不分首从,皆斩。565、不孝不孝:严重违反孝道的罪名。①告发或诅詈祖父母、父母,处绞刑。②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③违反教令,徒二年。④供养有缺,徒二年。⑤在为祖父母、父母服丧期间娶妻或出嫁,在服丧期间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⑥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2000里⑦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576、不睦不睦:亲族内部互相侵害的罪名。①谋杀缌麻以内亲属。谋杀缌麻以内尊长,流二千里;已伤者,绞;杀死的,处斩。相反,尊长谋杀缌麻以内卑幼亲属的,各依故杀罪减刑二等;已伤者,绞;已杀者,依故杀罪处理。②出卖缌麻以内亲属。将期亲以内的卑幼亲属“略卖”为奴婢的,徒三年或一年半。“和卖”者,各减一等处刑。出卖其他缌麻以内亲属要按照略卖、和卖良民为奴婢罪同样处理。③妻子殴打、谩骂或告发丈夫大功以上的尊长和小功以内的尊亲属,比照丈夫的同样行为减罪一等。告发丈夫以及丈夫的祖父母、父母的,徒二年。587、不义不义:一组违反礼教尊卑等级之义的罪名①平民谋杀本地各级地方长官、士兵谋杀本部五品以上的长官、学生谋杀目前担任其指导教学的教师。预备谋害的,流二千里;已有伤害的,绞;已杀害的,皆斩。②妻子听说丈夫去世后不立即哭泣、服丧,或在服丧期间作乐、释服从吉、在服丧期间改嫁的,按上述子孙为祖父母、父母服丧时违反孝道罪同样处理。598、内乱内乱:是一组亲族内部的性犯罪罪名。“禽兽其行,朋淫于家,紊乱礼经,故曰内乱”。1.与小功以内的同辈亲属通奸,双方都处流二千里。如强奸,男方处绞刑。2.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的,或小功以内不同辈份之间通奸(指伯叔母、姑、姐妹、儿媳或孙媳、侄女),处绞刑。604、不道:不道:恶性侵害罪名。①杀死一家没有犯有死罪的三人以上,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②肢解人,不分首从皆斩,妻、子流二千里。③造畜蛊毒,即饲养毒虫、自制毒物害人,以及教唆以此害人,处绞刑,同居家属及当地“里正”未能及时告发也流三千里。④厌魅:厌:因憎恶某人而暗地画其图像、刺心钉眼等;魅:假托鬼神,妄行邪术之类。如企图以巫术杀人,减谋杀罪二等;因此导致人死亡的,以杀人罪论。为求祖父母、父母、主人喜爱而施行巫术的,流二千里。针对皇帝施用巫术的,不分首从皆斩。61
(二)人身伤害罪
1、人身伤害罪及分类
2、六杀
3、伤害罪与保辜制度
4、不道罪(略)621、人身伤害罪及分类伤害人身罪:“相争为斗,相击为殴”,分类:①从主观上分:故意斗殴、共谋斗殴、以威势使人斗殴和聚众斗殴。②从身份上分:凡人斗殴、亲属间斗殴、良贱斗殴、官民相殴、学生殴师。③从手段上分:手足殴、他物殴、兵刃殴。④从伤害的程度上分:轻伤、重伤、严重伤。处罚:依情节、伤害程度、身份分别处罚,最高刑流三千里。《斗讼律》规定:殴打他人,笞四十;将人打伤的,以物件打人的,杖六十;损伤或拔去人头发达一寸见方,杖八十;把人的耳朵、眼睛打出血的,各加二等。若伤害致死者,则“各以杀人论”。
632、六杀依杀人情节将杀人罪分为:①谋杀:二人以上共同预谋杀害他人的;或只有一人但杀人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的。“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②故杀:没有预谋,临时起意的故意杀人行为,处斩、绞,未死者,以故伤论。③斗杀:斗殴中失手将人杀死,“元无杀心,因相斗殴而杀人者”。斗杀者,绞。④戏杀:以力共戏而致杀人,减斗罪二等,许赎。⑤误杀:斗杀的过程中,误杀伤傍人者,以斗杀伤论,至死者减一等。⑥过失杀:因过失而造成他人死亡。“诸过失杀伤人者各依其状以赎论”。
643、伤害罪与保辜制度保辜制度:汉唐以来形成的以伤害结果及情节给于不同处罚的制度。即指行为人在殴伤、故杀、谋杀、盗窃伤杀他人后,由官府依伤之轻重规定一定的期限,以确定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伤应承担的责任。所立期限称保辜期或辜限,依伤害情节而定:“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他故,谓别增余患而死者”。
65
(三)侵夺财产罪
《杂律》将凡需要累计非法收入数额来定罪量刑的罪名统称“六赃”,谓“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并坐赃。然坐赃者,谓非监临主司因事受财而罪由此赃,故名坐赃致罪”。其中,受财枉法、不枉法、受所监临、坐赃的主体均为官吏,赃的多寡是确定罪行轻重的主要依据。赃的形态包括钱物和他人为之付出的劳役。赃罪中除前五种赃外,其余均可归入“坐赃”,故“坐赃”的适用面最广。
①受财枉法②受财不枉法
③受所监临④强盗
⑤窃盗⑥坐赃
(明律将“六赃”改为常人盗、窃盗、监守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和坐赃)661.受财枉法2.不枉法①受财枉法:官吏收受贿赂而违法处置公事。赃一尺杖一百;以上递加至赃满十五匹以上斩。②受财不枉法:官吏虽然收受贿赂,但并没有因此作出违法的处置。其危害不如“受财枉法”大,因此可以相应减轻刑罚。规定赃满一尺杖九十;以上递加至满三十匹以上,处加役流。673.受所监临4.强盗③受所监临:收受或向自己部下、辖区内百姓索取财物的行为。赃满一尺笞四十,八匹徒一年,以上递加至赃满五十匹以上处流二千里。④强盗:以威吓或强力取得他人财物。强盗不得财,徒二年;一尺徒二年;递加至得赃十匹,绞。强盗伤人者绞,杀人者斩。“持杖”者流三千里,赃满五匹者绞,伤人者斩。
685.窃盗6.坐赃⑤窃盗:潜形隐面,暗中不让人发觉而取他人财物。窃盗不得财的处笞五十,赃满一尺处杖六十,赃满五匹徒一年,递加至赃满五十匹以上,处加役流。⑥坐赃:指其他非法所得。赃满一尺笞二十;赃满二十匹徒一年;最高为徒二年。69第五节
唐朝的民法
一、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二、唐代的身份等级
三、所有权(物权)
四、契约关系
五、家庭制度
六、婚姻制度
七、继承制度70一、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唐代人有良、贱之分,其社会身份等级决定人们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唐代的行为能力,与国家确认的丁年相当。丁年是指到了为国家服徭役和交纳赋税的法定年龄(21),也可说具有了完全的行为能力。71二、唐代的身份等级
良人:①士②农③工④商
贱民:官贱:有官奴婢、官户、工乐户、杂户和太常音声人;私贱:奴婢、部曲、客女、随身。贱民分为三个等级:①官私奴婢;②官户、工乐户、部曲、客女;③杂户、太常音声人。72良人之四民社会地位不同,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不相同。工商地位最低。士最高,享有各种特权。贱民中奴婢地位最低,“律比畜产”,毫无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言。“太常音声人,依令‘始同百姓’,其有杂作婚姻者,并准良人”。而工乐户、杂户,依令只能“当色为婚”,不得与良人为婚,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范围比太常音声人要小。73三、物权(所有权)1.土地所有权:土地私有,但私田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额,否则构成“占田过限”罪2.阑遗物:凡拾到阑遗物,要在五日内送交官府,满五日不送者,处以刑罚。送官之后,官府将“阑遗之物,揭于门外,榜以物色,期年没官”。3.宿藏物:发现宿藏物者,应与地主对半均分,隐而不送,以“坐赃论减三等”。得古器物“依令送官酬直”,给一定报酬,隐而不送,“即准所得之器,坐赃论减三等”。在国有土地内发现宿藏物,可归发现人所有。744.禁止私人收藏特定物:甲、弩、矛、肖(长矛)、具装(全副盔甲)、旌旗、幡帜、仪仗及天文书、兵书、图谶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占卜书)。
5.对生产蕃息的处理:“婢产子,马生驹之类”,“依律随母还主。”
6.不得随意采摘官私田园之瓜果蔬菜。否则“坐赃论;弃毁者,亦如之;即持去者,准盗论”。“主司给与者,加一等”。“若监临主司自强取者,加凡盗罪二等”。7.不得私自动用“受寄财物”,否则“坐赃论减一等。诈言死失者,以诈欺取财物论减一等。”
75四、契约关系
1、买卖契约
2、借贷契约
3、租赁契约
4、雇佣契约
5、寄托契约
761、买卖契约买卖必须在市里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交易,双方必须“和同”,必须有保人附署。包括:①动产买卖:出卖“器用”之物必须牢固,真材实料;绢、布的门幅、长度必须符合法定标准,违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计利准盗论”。“诸买奴婢、马牛、驼、骡、驴,已过价,不立市券,过三日笞三十;卖者,减一等。立券之后,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同时要办理过户手续,向政府纳税②土地买卖:a须得到官府批准的文牒;b需家长的同意;c许缴纳赋税;d契约内容包括双方姓名、土地亩数、坐落以及四至、每亩地价和中人等
772、借贷契约①借:指“使用借贷”,属特定物;贷:指“消费借贷”,属非特定物。②借贷:有息和无息。有息称为“出举”,无息称为“负债”。③利息:民间借贷限制在“月利六分”以下,禁止复利。得息累计与本金相等、本利合计为原本二倍时,停止计息。④债权的担保:a债权人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可扣押债务人的财产,即“牵掣”;b债务人无财产可供扣押,可“役身折酬”;c如债务人逃亡或死亡,则由保人代为清偿;d债务人可向债权人提交质押财产,即“收质”。783、租赁契约耕地租赁唐律称为“租”,民间一般称“租”或“夏”,出租人称“田主”,承租人称“佃人”。房屋租赁、车辆船只租赁、劳务承揽等,唐律令统称“赁”。
794、雇佣契约雇、庸:雇佣劳动和租借牲畜的行为,庸价每天三尺。
805、寄托契约唐代寄托保管行业相当发达,有专门的“寄附铺”接受委托寄存财物,有专门从事仓储批发的“邸店”,又有专门寄存钱币的“柜坊”。
81五、家庭制度①要求子孙“善事”、“无违”祖父母、父母。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三年。②尊长全面掌握和处理家财。凡祖父母、父母在,不得分立户籍和分异财产,否则构成“别籍异财”罪,处徒刑三年。③尊长对卑幼有主婚权。④尊长与卑幼相犯,处理上尊长轻于凡人,卑幼重于凡人。⑤居父母丧嫁娶,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等为不孝罪,分别处以重刑。⑥维护夫权,夫妻如父子。
82六、婚姻制度
1、婚姻成立要件
2、婚姻的解除
3、婚姻的限制831、婚姻成立要件①婚制:一夫一妻。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
②家长的主婚权③婚书(婚约):包括报婚书和答婚书;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
④有私约:女方已事先得知、认可男方的一些特殊情况;⑤受聘财:虽无许婚之书,但女家已接受男家聘财,亦不得悔婚,否则同样处杖六十;男家自悔者,不坐。⑥六礼程序⑦婚龄:(太宗时男20,女15,玄宗时男15,女13)842、婚姻的解除形式有3种:A出妻:出妻即男方单方面解除婚姻,其条件“七出”。B和离:男女双方自愿解除婚姻。“若夫妇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C断离:由官府判决解除婚姻,包括①
“违律为婚”或“嫁娶违律”,由官府断离,并对关系人各处刑罚;②
义绝,即夫妻之间的恩义已绝。85义绝①A丈夫殴打妻子的祖父母、父母,杀害妻子的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B夫妻双方的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自相残杀;C妻子殴詈丈夫的祖父母、父母,杀伤丈夫的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或与丈夫的缌麻以上亲属奸,或欲害夫等②义绝,必须强制离异,“违者,徒一年”。863、婚姻的限制1、嫁娶违律:禁止违背礼教的婚姻。①居父母丧嫁娶,入不孝;居夫丧改嫁,入不义,各徒三年,并“离之”。“知而共为婚姻者,各减五等论罪,不知者不坐。居期丧而嫁娶者,杖一百”。②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嫁娶者,徒一年半;若是流罪,杖一百。2、违律为婚:①同姓为婚;②五服内亲属为婚;③良贱为婚;④与逃亡妇女为婚;⑤监临官与监临女为婚;⑥妄冒为婚(身份年龄);⑦恐吓娶、强娶为婚。87七、继承制度宗祧、爵位(王公伯子男)继承:嫡长子继承制。立嫡原则:“立嫡长,本拟承袭。嫡妻之长子为嫡子。嫡妻五十以上无子者,“许立庶子为嫡”,但“先立长”。依令:“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养子:“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
家财继承:“诸子均分”,兄弟中有死亡者,由死者之子代位继承。若兄弟皆亡,则由兄弟之“诸子均分”。养子与亲生子享有同等民事权利。户绝者则由妇女继承。无女者则归近亲所有户绝财产继承:《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转易货卖,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无女均入以次近亲,无亲戚者官为检校。若亡人在日,自有遗嘱处分,证验分明者,不用此令。88第六节
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
二、诉讼制度
三、审判制度
89一、司法机构
1、中央:①大理寺:中央审判机关,审理中央文武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对刑部移送的地方死刑案件有重审权
②刑部: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大理寺和地方各州上报的徒刑以上重罪案件进行复核,并有权受理在押犯申诉案件
③御史台:中央行政监察机构和司法监督机关,除行使行政监察权和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外,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判,以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审判活动
2、地方:①州:以刺史为长官(京师长安称京兆尹)②县:以县令为长官。县以下:乡官、里正、坊正、村正有处理婚姻、土地等民事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之权,
3、会审制度90会审制度1、三司推事:唐中时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组成临时法庭共同审理中央或地方重大疑难案件。此制有利于加强审判效能,三司间的相互制约又有利于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2、小三司:由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为“三司使”前往地方会审重大案件的制度。3、都堂集议制:发生重大死刑案件,经皇帝下令,由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以示慎刑的制度。91二、诉讼制度
1、诉讼程序及直诉:诉讼须逐级进行,县-州-大理寺。不得直诉,如有严重冤案可直诉
(邀车驾、挝登闻鼓及上表申诉)2、告诉的方式:①告诉(自诉、亲属代诉和直诉)②官吏的举劾③他人告发。3、审级:县只能审理杖刑以下的罪案,州府审理徒以下案件,流刑以上报刑部复核。925、诉权的限制:A、禁止卑幼告尊长: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三谋除外;告期亲尊长者,虽得实,徒二年;告大功、小功、缌麻尊长,依次减等论处;部曲、奴婢告主者,绞。B、被囚禁的犯人,除知有三谋以及被狱官虐待可告发外,不得告发其他的事。C、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可以告三谋、子孙不孝等,其余不得告。D、诬告反坐E、禁止越诉93
三、审判制度
1、司法官的责任
2、注重口供与法定刑讯
3、回避制度
4、上诉复审941、法官的责任A、司法官在审讯中,必须弄清案情,考察被讯对象的言词、表情和陈述的理由,了解事实。
B、司法官不依律断罪,适用法律错误,“出入人罪”者,要追究刑事责任。“诸官司(故意)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者,以所剩论”:断狱而失于出入者,以其罪罪之,但处罚较轻:“失入者各减三等;失出者各减五等”。“诸断罪,皆须引律、令、格、式的正文,违者笞三十”。952、注重口供与法定刑讯(1)获取口供的途径:①五听②依法刑讯。(2)不需口供而直接定罪的情况:A、赃状露验,理不可疑。B、三人以上,明证其事,始合定罪;若“三人证实,三人证虚”,视为疑狱,不能定罪。(3)刑讯条件:“察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4)“拷刑”的方法:A、必须用规定的常行杖。B、拷问必须立案,经长官同意。C、拷囚不得超过3次,每次相隔20天,总数不得超过二百。(5)刑讯限制:禁止拷讯议、请、减和年70以上、15以下及废疾的;孕妇应拷讯者,待产后百日再拷。963、回避制度唐朝首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药厂供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 航空航天弱电施工合同
- 2025广告发布委托合同范本
- 2024年游乐场设备采购及维护协议样本版B版
- 商业大厦给水施工合同样本
- 道路交通标志施工劳务协议
- 机器人硅芯管铺设协议
- 消防应急车载泵租赁合同
- 体育场馆停车位租赁合同
- 2025山东绿化苗木供应合同
- 2024年下半年包钢(集团)公司新员工招聘【94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 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电气设备1)
- 专题17 重点语法:宾从、状从、定从综合练90题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鸱吻》
- 第18课《我的白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2022新版)
-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大全1000道带答案
- 新零售部工作手册
- 2024年“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