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1页
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2页
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3页
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4页
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2017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1页/共32页1.创新的含义: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2.创新的内容:理论创新(先导)科技创新(动力)制度创新(保障)文化创新(智力支持)等第2页/共32页(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3页/共32页那个生产效率更高?古人有拖拉机吗?第4页/共32页他们能拉多重?想一想他们能挑多重?第5页/共32页1、什么使人的运输能力有了这么大的提高?运输工具2、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靠的是什么?靠创新(科技)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在运输工具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劳动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第6页/共32页

纳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材料是把普通物质变成纳米级的颗粒后形成的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如五颜六色的金属,包括黄金和白金,如果被切割成纳米微粒后,就成了“黑金”,可以吸收可见光,是制造隐形飞机的最好材料。玻璃透明度好但份量重,用纳米改进它,使它变轻,使这种材料不仅有力学性能,而且还能反射各种紫外线、红外线。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古人有没有纳米材料?第7页/共32页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创新影响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三要素第8页/共32页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③创新开辟出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经济角度)第9页/共32页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第10页/共32页⑴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⑵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我国现代在理论、制度上的创新事例。

一国两制、农村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常态、四位一体说一说第11页/共32页探究二:问题情境:深圳的昨天和今天问题探究:深圳几十年以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第12页/共32页二、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干好干坏一个样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哪个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为什么?探究与共享制度人的行为社会发展加强制度建设进行制度创新2、从制度方面讲,为什么西方的科技较之其他地方比较发展?创新第13页/共32页①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②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第14页/共32页思考:创新是如何推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①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的发展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第15页/共32页

《千手观音》是取材于佛教造型的舞蹈作品,是善的化身,是福的象征,和谐与爱是《千手观音》的精神内涵。特别是好在她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强大的精神激励,同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舞蹈号称“艺术之母”,《千手观音》却让舞蹈界为之震撼,因为她能让观众感受到美及美的升华;她是“最美的语言”,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永结同心的灵魂,不屈的灵魂。第16页/共32页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从小洋房到摩天大厦;电影从无声黑白到彩色立体再到高清数字……第17页/共32页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③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⑤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思考第18页/共32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考: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第19页/共32页唯物论依据:①创新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第20页/共32页辩证法依据: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不断创新。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②辩证否定观的要求。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第21页/共32页认识论依据: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好和永恒的使命。第22页/共32页怎样树立创新意识?要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第23页/共32页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思考:为什么说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思考第24页/共32页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理的可能;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第25页/共32页小结: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3)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4、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经济角度政治角度文化角度第26页/共32页1、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动力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2、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

AA第27页/共32页3、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持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迎合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C、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D、深入群众、贴近生活C第28页/共32页D4、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段话说明了理论创新()A、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能够知道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C、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29页/共32页C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30页/共32页

6、追求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