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课件专题二《-商鞅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1页
历史复习课件专题二《-商鞅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2页
历史复习课件专题二《-商鞅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3页
历史复习课件专题二《-商鞅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4页
历史复习课件专题二《-商鞅变法》(人民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鞅变法②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①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体现在经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政治:原有宗法秩序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重建政治经济制度,各国改革风起云涌思想:私学兴起,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商鞅变法(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一、商鞅变法的背景②、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③、秦孝公继承父志,立志改革,广纳贤才,

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④重要条件:商鞅来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①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必要性:大变革时代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地主阶级的要求;秦国摆脱落后,富国强兵的需要。⑴秦孝公等国君的励精图治。可能性:⑵商鞅以其突出的思想理论和果敢坚定、诚信的行为赢得了秦孝公的支持,赢得了秦国的人心,为其变法提供了有利得条件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变

法?又为什么能变法?2、变法内容具体措施和内容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奖励第一阶段前356年第二阶段前350年废井田,开阡陌推广县制统一度量衡改革特点全面“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彻底核心——“农战”和“法治”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3)严格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兵源得到可靠保证1、军事方面二、改革的内容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1)废除井田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2、经济方面2)奖励耕织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探究——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3、重农抑商积极: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消极: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缺乏活力重农抑商其深远影响有: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强化中央集权2)什伍连坐制度3、政治方面3)轻罪重刑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4、思想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探究——据上所述,排斥儒家是更好地执行变法的唯一选择,但是排斥的办法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假如你是商鞅变法时期的一位贤士,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措施作用特点军事奖励军功,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核心是农战和法制;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确立土地私有制;提高生产积极性;利于经济交流。政治废分封,设县制;什伍连坐制;强化中央集权;控制人民;保证变法执行。具有全面性、彻底性。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生活“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刺激小农的积极性。也可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的内容:成功三、商鞅变法的结果1、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2、结果: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为什么?成功依据: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到了维持。成败因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根本;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的措施、策略、用人等是否得当。1、顺应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合乎秦国国情,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2、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变法措施实行坚决,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4、改革措施全面彻底,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6、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具全盘计划。7、商鞅坚定的变法精神。执法如山,厉行法治,赏罚分明。(“法及太子”,法不阿贵)成功原因:

性质是一次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作用:积极方面:

①秦综合国力大增,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封建制度在秦确立起来;

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解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军事上,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变法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还形成了全国皆军、惟军为荣的尚武精神。四、影响(性质、作用)作用(消影方面):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激化阶级矛盾,是导致秦灭亡的重要原因2、加重剥削压迫:如:连坐法3、允许土地买卖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6、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7、倡导君主独裁,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四、商鞅变法的特点B借助国家力量,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C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对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A从内容上看(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是最彻底、最全面的改革五、认识和启示认识: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局限性。启示:①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②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③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④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⑤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相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与什伍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控制(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是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推行,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政策(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阶级矛盾,是导致秦灭亡的重要原因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摘自《谏逐客书》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分子虔,欺魏将。……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丧社稷”——摘自《汉书•食货志》(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

(2)你认为材料一中哪句话最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为什么(3)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

2、阅读下列材料14、(1)材料一完全支持商鞅变法。(2)“民以殷盛”。变法后,对老百姓来说负担仍比较重。(3)认为商鞅为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其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3、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赵韩魏商鞅(约前390~前338),出生于卫国没落贵族家庭,原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变法有功,被封在商地,尊为商君,故史称商鞅。商鞅尊崇李悝的学说,少年时就立志革新政治。公元前361年,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只身入秦。商鞅商鞅其人商鞅向秦孝公阐述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与保守势力展开论战,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商鞅舌战图展开论战徙木立信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公布法令前,又立木于栎阳城南门,发告示称徙木之北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秦国获得大治。秦国的士兵分封制国君诸侯诸侯国官吏国君地方县吏县制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在今天这个法治社会,依然存在很多不法分子。我国战国时期商鞅的“什伍连坐制度”能够加强管理和控制,有效行使政府权力,使得社会“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山无盗贼”。那我们今天还能采用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1、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的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D、争夺地人口的兼并战争2、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3、公元前八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①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CC6、战国时期实行“食有劳而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