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_第1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_第2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_第3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第三节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第七节金融创新第九节不良债权第十节存款保险制度第十一节银行与产业(略)第八节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略)

1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一节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在金融中介体系中,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depositmoneybanks)。3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推进,在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moneydealer)和银钱业(banking)的发展。它们的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汇兑:

4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在西欧,很早就有关于古代银钱业的记载。如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希腊寺庙均已有经营金银、发放贷款、收取利息的活动;公元前400年在雅典,公元前200年在罗马帝国,也有这类银钱业的活动。

5

现代银行的产生

1580年,在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建立的威尼斯银行成为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也是历史上首先以“银行”为名的信用机构。6

现代银行的产生

资本主义银行体系是通过两条途径产生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而转变为资本主义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起主导作用的是后一条途径。

7

现代银行的产生

1694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8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

中国信用领域内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直是高利贷性质的票号和钱庄。直到1845年在中国才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而且是一家外国银行,即英国人开设的丽如银行。

9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和发展

主要社会条件是:

1、外国资本主义在华贸易的发展;

2、兴办工矿交通事业以挽回利权运动的高涨刺激了国民兴办银行的愿望;

3、同时,清政府基于财政需要也想兴办银行。10

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和发展1927年以后,官僚资本逐渐垄断全国金融事业,当时主要的商业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它们由国民党政府直接控制;“小四行”:中国通商银行、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它们是官商合办的商业银行;

11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二节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12

商业银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业银行有其特定的经营活动内容和职能作用。

(1)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

(2)充当资本家之间的支付中介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13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按资本所有权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私人的、股份的以及国家所有三种。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可将商业银行分为地方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和国际性银行。按经营模式可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functionaldivisioncommercialbank)和全能型银行(multifunctioncommercialbank)。。

14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职能分工的基本特点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有专营长期金融的,有专营短期金融的;有专营有价证券买卖的,有专营信托业务的。15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

职能分工体制下的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差别在于:

(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1年以下的短期工商信贷为其主要业务。

16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型商业银行(comprehensivecommercialbank),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和种类的存款与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等。始终采用全能型商业银行模式的国家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为代表。17

西方商业银行的类型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18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1)单元银行制度、单一银行制度(unitbankingsystem):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

目前只有美国还部分地存在这种模式。

19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2)总分行制度、分支行制度(branchbankingsystem):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在该市及国内或国外各地设立分支行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指示办理。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种银行组织制度,其中尤以英国、德国、日本等为典型。

20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3)代理行制度(correspondentbankingsystem):代理行制度也有往来银行制度之称,指银行相互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的制度。被委托的银行为委托行的代理行,相互间的关系则为代理关系。在国际之间,代理关系非常普遍。代理制最为发达的是实行单元银行制的美国,可以说,正是这种代理制度解决了不准设分支机构的矛盾。21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4)银行控股公司制度(shareholdingbankingsystem):一般是指专以控制和收购银行股票为主业的公司。从立法角度看,控股公司拥有银行,但实际上控股公司往往是由银行建立并受银行操纵的组织。大银行通过控股公司把许多小银行,甚至一些企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22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连锁银行制度(chainsbankingsystem),指两家以上商业银行受控于同一个人或同一集团但又不以股权公司的形式出现的制度。连锁银行的成员多是形式上保持独立的小银行,它们通常环绕在一家主要银行的周围。其中的主要银行为集团确立银行业务模式,并以它为中心,形成集团内部的各种联合。23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三节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24

二者并存时期

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分业经营与传统的混业经营并存。受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以美为首,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改变了原来的混业经营制度,改为分业经营。与此同时,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25

美日转变近十多年来,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从事各种更广泛的业务活动。同时,国家金融管理当局也逐步放宽了限制。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

26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

1995年,为了避免我国混乱的混业经营的危害而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27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四节金融创新28

金融创新浪潮

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即已开始的、80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的金融创新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节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9

避免风险的创新

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的背景下,导致了利率风险的增加,银行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诸如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等金融创新。30

资产业务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贷款证券化是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31

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32

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

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也导致了金融创新。同时,规避法规的金融创新也与新技术的刺激有密切联系。33

经济发展客观要求

由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强劲的,持久的客观需要不断地推进金融创新的浪潮。相应的,金融创新已对并将继续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34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五节不良债权35

不良债权及其不可避免性

不良资产主要是不良贷款。目前不良债权的问题已成为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键银行面对的各种风险的客观必然性导致了不良债权的不可避免

36

需要科学分析不良债权的危害需要科学的剖析与判断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不良债权形成原因。对不良债权的承受能力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化解时机。

37

我国不良债权分析

巨量不良债权爆发性的出现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国有经济所需的资金完全由银行解决的格局是不良债权积累的背景。十多年间不良债权的成因归结起来是所有制地弊病。

38

债权质量分类法

我国的不良贷款多年以来一直是“一逾两呆”

国际上大体有两类分类法即“大洋洲模式”和五级分类法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39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为了处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累积下来的不良资产问题,四家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债转股是资产管理公司对剥离过来的不良债权的重要处理方法。

40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第六节存款保险制度41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