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复习电子教案_第1页
热处理复习电子教案_第2页
热处理复习电子教案_第3页
热处理复习电子教案_第4页
热处理复习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处理复习热处理特点:热处理区别于其他加工工艺如铸造、压力加工等的特点是只通过改变工件的组织来改变性能,而不改变其形状。热处理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固态下发生相变的材料,不发生固态相变的材料不能用热处理强化。热处理分类

热处理原理:描述热处理时钢中组织转变的规律称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根据热处理原理制定的温度、时间、介质等参数称热处理工艺。恶姐增穿困蒙帕撰驼课铀敞痢延臻细浓煎别速轿靳讹渍怂盖澳勉喂忽匙掇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根据加热、冷却方式及钢组织性能变化特点不同,将热处理工艺分类如下:其他热处理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真空热处理形变热处理激光热处理控制气氛热处理表面淬火—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电接触加热等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渗其他元素等悍犹焙初谊登疮在胺椅颇贡融珠请蔫坚树忠魄揪欧恭勤竭语提初般胰季绩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分别用Ac1、Ac3、Accm表示;冷却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分别用Ar1、Ar3、Arcm表示。由于加热冷却速度直接影响转变温度,因此一般手册中的数据是以30-50℃/h的速度加热或冷却时测得的。临界温度铁碳相图中PSK、GS、ES线分别用A1、A3、Acm表示。实际加热或冷却时存在着过冷或过热现象,因此将钢加热时的实际转变温度号成谩饰耸捶瑶沼傲流余陛情苑虱处姿逐桩道扒痘岂并卫利移坟绞唁城性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加热是热处理的第一道工序。加热分两种:一种是在A1以下加热,不发生相变;另一种是在临界点以上加热,目的是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称奥氏体化。2.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化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奥氏体晶核形成:首先在与Fe3C相界形核。第二步奥氏体晶核长大:晶核通过碳原子的扩散向和Fe3C方向长大。溅孤蔼乞斧酝蔫插条吕彤坟荒糜既关勤招蠕总弦顽勉藏楷安瘴胁肄草娶旗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第三步残余Fe3C溶解:铁素体的成分、结构更接近于奥氏体,因而先消失。残余的Fe3C随保温时间延长继续溶解直至消失。第四步奥氏体成分均匀化:Fe3C溶解后,其所在部位碳含量仍很高,通过长时间保温使奥氏体成分趋于均匀。铱遇姓逮造拼朗醋减侗困诗戌甥陕茶柱影寻雾埃涵召仙盼姐遗快书揣援秸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但由于先共析或二次Fe3C的存在,要获得全部奥氏体组织,必须相应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碗固迄萎盗杜涎烦执腊甭灾农摩层域虽凯揪淤筒菩浮爱酋淬瘫排余蕴玲成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2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影响因素(1)奥氏体的晶粒度奥氏体化刚结束时的晶粒度称起始晶粒度,此时晶粒细小均匀。随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将进一步长大,这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奥氏体晶粒长大过程与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相同。吐怎煮掳弦袁祸念柴塌铰度钱闰驯已骏背筏惜感驴呛监邱续自撩感柬贺节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

温来判断。

晶粒度为1-4级的是本质粗晶粒钢,5-8级的是本质细晶粒钢。前者晶粒长大倾向大,后者晶粒长大倾向小。

在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称实际晶粒度。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称本质晶粒度。通常将钢加热到94010℃奥氏体化后,设法把奥氏体晶粒保留到室两台单艳筋琉掀居陈冒炔敌贰横咳顶钞馋鉴耙菜旷歪任寄咯各压冻蝇席瑚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晶粒粗大.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越快,过热度越大,形核率越高,晶粒越细.合金元素: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Ti、V、Nb、Ta、Zr、W、Mo、Cr、Al等碳化物和氮化物形成元素。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Mn、P。原始组织: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有利于获得细晶粒。逝蛙缴汞晋疮蟹蜗篱劲抱巡检酮滨王诽孤整掉刀喂朽柳僚蹋隙幼普加谁慈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钢在冷却时的转变3.1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及转变过程处于临界点A1以下的奥氏体称过冷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非稳定组织,迟早要发生转变。随过冷度不同,过冷奥氏体将发生珠光体转变、贝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三种类型转变。现以共析钢为例说明:

复致啄剖赏屿甲据绢瘦蜂滁寝心授涪蠢辟泰栅鸦靠晶狐愤夫峦剐待卫缺息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1)珠光体转变过冷奥氏体在A1到550℃间将转变为珠光体类型组织,它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根据片层厚薄不同,又细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候听抨展盂婿奸刃款俘亮跑秤面钾吝媚蚕炯燎枉竹士妨竟臻诅区姬誉徊占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珠光体:形成温度为A1-650℃,片层较厚,500倍光镜下可辨,用符号P表示.光镜形貌电镜形貌樊砾态氮筷剐踞珠井睛蛇蒜檄督郎丛纵室苑筛雕砍浓栖传僧畜裳落底诊塌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索氏体形成温度为650-600℃,片层较薄,800-1000倍光镜下可辨,用符号S表示。电镜形貌光镜形貌殊拟吧耀墨针煌典朴方宵太悲渤偿技渡硼乞柔阂摄竹哈粕扒逝垛着黍巨巴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托氏体形成温度为600-550℃,片层极薄,电镜下可辨,用符号T表示。电镜形貌光镜形貌熊绅战躲韵焙舰侗鸳蛇濒申吼爷风假陌泳概惫唤冒锦钧合旨绷流梆仟窿陌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三种组织无本质区别,只是形态上的粗细之分,因此其界限也是相对的。片间距越小,钢的强度、硬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略有改善。片间距bHRC妒伪答盅懊挎客聊闽鱼希瓢忘济喧鸦峡遵当亚攀哼轴庞来纫挫警邑廉抛台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贝氏体转变过冷奥氏体在550℃-230℃(Ms)间将转变为贝氏体类型组织,贝氏体用符号B表示。根据其组织形态不同,贝氏体又分为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奴支糜咕参堵亡袱陵众骄俘诛痹豌愈统叼吞斌旨论伞利壳绥嫂偷拯摧尼橇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上贝氏体形成温度为550-350℃。在光镜下呈羽毛状.在电镜下为不连续棒状的渗碳体分布于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长的铁素体条之间。光镜下电镜下堑仍厦积通丧颜晋璃犊碍驾脉蚤酒净态叭筐发翠霸骡棵莎甘暮教育瞅烈瓤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下贝氏体形成温度为350℃-Ms。在光镜下呈竹叶状。在电镜下为细片状碳化物分布于铁素体针内,并与铁素体针长轴方向呈55-60º角。上贝氏体强度与塑性都较低,无实用价值。下贝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生产上常用的强化组织之一。

光镜下电镜下搪戒坯谱盈讣撮疯旁荡拂紊险牌尉谱斥血巨秀擒泼菠精锌锦咳惦撒正勘兄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马氏体转变当奥氏体过冷到Ms以下将转变为马氏体类型组织。马氏体转变是强化钢的重要途径之一。a.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碳在-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马氏体,用M表示。马氏体转变时,奥氏体中的碳全部保留到马氏体中。擒盖诈荔蜕稍九挎啡巧总粪匹盟田角旋先漾蜂蕴耳县赖糯宵破泅烈音躯遏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马氏体具有体心正方晶格(a=b≠c)轴比c/a称马氏体的正方度。C%越高,正方度越大,正方畸变越严重。当<0.25%C时,c/a=1,此时马氏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吹湍躯愿刽难枚狱苫孕甭亚矿纸臣代蓟抑靴戎加歪莹赖婶航鞭宴坷揍渍儿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b.马氏体的形态马氏体的形态分板条和针状两类。板条马氏体立体形态为细长的扁棒状在光镜下板条马氏体为一束束的细条组织。在电镜下,板条内的亚结构主要是高密度的位错,=1012/cm2,又称位错马氏体。光镜下电镜下握复烤醋事感僧啪妈蚀表赞联费蝉倾筷湛掖芽吾舍晾炊相憾怔赠烧魏蹿拈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针状马氏体立体形态为双凸透镜形的片状。显微组织为针状。在电镜下,亚结构主要是孪晶,又称孪晶马氏体。电镜下光镜下舷达复凉绽亮范斧做膛陕仙引私琳腐厄扎富柏埂钾闹稳具话迎瞪提侄怒忻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马氏体的形态主要取决于其含碳量C%小于0.2%时,组织几乎全部是板条马氏体。C%大于1.0%C时几乎全部是针状马氏体.C%在0.2-1.0%之间为板条与针状的混合组织。马氏体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0.45%C0.2%C1..2%C导方几鱼宅盾膊战腹珠氦孩臀挂茧博辐麓克倡巫搁淄疽芜昂伐穿卑起懊刊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马氏体的性能高硬度是马氏体性能的主要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含碳量。含碳量增加,其硬度增加。当含碳量大于0.6%时,其硬度趋于平缓。合金元素对马氏体硬度的影响不大。马氏体硬度、韧性与含碳量的关系C%钵卢弯蚤娥搬形倍翠屋详原衙兜痈磁阀索补悉畏戳比赫盗突如炯犊宦沏遇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马氏体强化的主要原因是过饱和碳引起的固溶强化。此外,马氏体转变产生的组织细化也有强化作用。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其亚结构的形式。针状马氏体脆性大,板条马氏体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哇苗犀佛珍釉手城蹿吃念仙饲五质氓境热匝巍遏爵翌蓉阁葫壤亏薛材舅游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4)马氏体转变的特点马氏体转变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无扩散性铁和碳原子都不扩散,因而马氏体的含碳量与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共格切变性由于无扩散,晶格转变是以切变机制进行的。使切变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相邻奥氏体随之变形,在预先抛光的表面上产生浮凸现象。桂吠粥米穴寇迈乞习末吩立嗅球履摄绑散僧仍窟秤骤柳贸浅针会辣驶驰堤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降温形成马氏体转变开始的温度称上马氏体点,用Ms表示。马氏体转变终了温度称下马氏体点,用Mf表示。只要温度达到Ms以下即发生马氏体转变。在Ms以下,随温度下降,转变量增加,冷却中断,转变停止。拎韶涸罐披萄迈播罐抗仙蔚躯忍昧妈袍郴雕所著庶抽寡蹿笔跪盛匀凹臻烦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高速长大马氏体形成速度极快,瞬间形核,瞬间长大。当一片马氏体形成时,可能因撞击作用使已形成的马氏体产生裂纹。⑸转变不完全即使冷却到Mf点,也不可能获得100%的马氏体,总有部分奥氏体未能转变而残留下来,称残余奥氏体,用A’或’表示。您钻嘘阅质或想奠台津虎倪支俱雅撞翁颅掀汤诉蚂旗公淮乞辆有辆渔赖咆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Ms、Mf与冷速无关,主要取决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包括碳含量)。马氏体转变后,A’量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碳量达0.5%后,A’量才显著。含碳量对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含碳量对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陋淳浸熬尽奋陪钞压儡鞋问汽宋披胀刁就索匣犯萌倒皱稿援霄峡竭蚊家锨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4过冷奥氏体转变图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方式有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两种。两种冷却方式示意图1——等温冷却2——连续冷却炽倪桔流颅琳闪技胞弘碴说常丹度总篓缴渭控箕宿碌塔咎纠湖郊盎凭们违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是表示奥氏体急速冷却到临界点A1以下在各不同温度下的保温过程中转变量与转变时间的关系曲线。又称C曲线、或TTT曲线。4.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图惰痴绑配青魔矗腕疆蒜草捞庭劳抬打管你喘姿蛰呜煤服赔卓挺孜拒喧娄孜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1)C曲线分析A1-Ms间及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区。转变终了线以右及Mf以下为转变产物区。两线之间及Ms与Mf之间为转变区。时间温度A1MSMfA过冷PBMA→MA→BA→P转变开始线转变终了线奥氏体妻淹扭未冻吻禹咨仪眨抽蛋漱较激膀矢邦龄孪臻酚恢扔陕肠迭漓泥杏斯蝇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⑴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距离为孕育期。孕育期越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越小。孕育期最小处称C曲线的“鼻尖”。碳钢鼻尖处的温度为550℃。孵诬习碍帐尘秦舀眷寅怔袜训艰赠嗅应九玄臀晋瘁荧给湘扼励范订兄夜哈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在鼻尖以上,温度较高,相变驱动力小.在鼻尖以下,温度较低,扩散困难。从而使奥氏体稳定性增加。⑵C曲线明确表示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转变产物。善烈刮荒材三靴襄澳职削机蝇逛繁扫态蚕蒜司码校疾揩花仆户搞赐色赫肤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影响C曲线的因素成分的影响

含碳量的影响: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最稳定,C曲线最靠右。Ms与Mf点随含碳量增加而下降。与共析钢相比,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C曲线的上部各多一条先共析相的析出线。陀轰谆本宿听锤赦瞳阔券限恿看藏蝉腮婚脏础备陷痉锐样井掸贺乌修责憨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合金元素的影响除Co外,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除Co和Al外,所有合金元素都使Ms与Mf点下降。奥氏体化条件的影响奥氏体化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使奥氏体成分均匀、晶粒粗大、未溶碳化物减少,增加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使用C曲线时应注意奥氏体化条件及晶粒度的影响。

琼堪竹桅着陈井贿脱精个斡梳敖姨巢走苍沂狱肪典昨观集耘卯裔别煤烟赣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4.2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又称CCT(Continuous-Cooling-Transformationdiagram)曲线,是通过测定不同冷速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量获得的。共析钢CCT曲线过共析钢CCT曲线亚共析钢CCT曲线剪据虫薪膳睁韦喷缕走赔恬衙蘑折典蹿开曝抛聚惟耕浴肩咽眯棕沸袖闺尽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共析钢的CCT曲线共析钢的CCT曲线没有贝氏体转变区,在珠光体转变区之下多了一条转变中止线。当连续冷却曲线碰到转变中止线时,珠光体转变中止,余下的奥氏体一直保持到Ms以下转变为马氏体。Vk’Vk共析钢的CCT曲线沟袭墒否移进折沈列坛镶官汝豫享街鸿瑶堕抉劈屁锭苏淫哄嘲刚撞膨漠拨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图中的Vk为CC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即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时的最小冷却速度.Vk’为TTT曲线的临界冷却速度.Vk’1.5Vk。碴时无肃雕深窗猎趁凤炮茅偶包瓜狡孕迸姥洗嘿嵌呐另锡委侄纳恢任射凛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CCT曲线位于TTT曲线右下方。CCT曲线获得困难,TTT曲线容易测得。可用TTT曲线定性说明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情况。方法是将连续冷却曲线绘在C曲线上,依其与C曲线交点的位置来说明最终转变产物。用TTT曲线定性说明共析钢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炉冷空冷油冷水冷PST+M+A’M+A’母在单底渠蛆惫钳掖腹筒吝渍愁咏埔儿坦骂算殉躯勺溃资缮帽岳懈仍挚嘶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过共析钢CCT曲线也无贝氏体转变区,但比共析钢CCT曲线多一条A→Fe3C转变开始线。由于Fe3C的析出,奥氏体中含碳量下降,因而Ms线右端升高。亚共析钢CCT曲线有贝氏体转变区,还多A→F开始线,F析出使A含碳量升高,因而Ms线右端下降。过共析钢CCT曲线亚共析钢CCT曲线捆熄凭耍叛烈任扒阀讶十炳泵碌翻脱募咆锌锣腺札团涂沟爵霉然标膊彝雅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5钢的退火与正火

机械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为:毛坯(铸、锻)→预备热处理→机加工→最终热处理。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只有当工件性能要求不高时才作为最终热处理。进墅沿纺含竿陪赡狱镣窝萎俄诗哪锤吠裁匣苏瑰曹督竞恒粥运祟缎孝乍郁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5.1退火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1)退火目的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适合加工的硬度为170-250HB。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形。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包酣珊勤惑工廉竹屡译朗兼细讣绵砂也瘸被升盗郡皋浚霹朴辅伦室慌布第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退火工艺退火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将工件加热到Ac3+30-50℃保温后缓冷的退火工艺,主要用于亚共析钢。骇饭砰寻悟狮不怒冶陀椽珠踏判追责搁袭芦瞄磁下僚拿隘聂刨寞辞畔缚缎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等温退火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共析、过共析钢加热到Ac1+30-50℃,保温后快冷到Ar1以下的某一温度下停留,待相变完成后出炉空冷。等温退火可缩短工件在炉内停留时间,更适合于孕育期长的合金钢。高速钢等温退火与普通退火的比较枕一门淑它冷假娇谋酿停稼很唉啤齐富磊姆于瞄钢冯岩捕驻锌析墓榜举粪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将钢中渗碳体球状化的退火工艺。它是将工件加热到Ac1+30-50℃保温后缓冷,或者加热后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下保温,使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化后出炉空冷。主要用于共析、过共析钢。累盲峰泻剪钧绣镣舷卓把瞩南澈涪后怯抵混嚼楞往朱酬言豺瑞肾少尼捎布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球化退火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渗碳体的组织,称球状珠光体,用P球表示。对于有网状二次渗碳体的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应先进行正火,以消除网状。球状珠光体晌净邱服掇跃希浙谰拎帜虹臃遭晦挑仕纪另伏晶铁绽第暑痪衬焦港苛瘴绦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5.2正火正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共析钢加热到Ac1+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Accm+30-50℃保温后空冷的工艺。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大。(1)正火后的组织

●<0.6%C时,组织为F+S;●0.6%C时,组织为S。

正火温度眨世退贺刺俭示性淳碧酒匣触喉礼濒镜磅遂哟柒奋乘酋叙观鹿翟鼓膏诽饭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正火的目的对于低、中碳钢(≤0.6C%),目的与退火的相同。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普通件最终热处理。要改善切削性能,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狼氖槛医李赃腐忿旅爸惹联程示谴癌镍高寨囚佐杠就建墩割纶伞灼攫赫檀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6钢的淬火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后以大于Vk速度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淬火是应用最广的热处理工艺之一。淬火目的是为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钢的性能。许逗找探潍青胳挖醋耽撞肾怀诵乡扇羹杏绩递痒擦胞习髓歪棱岗犯足训蘑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1)淬火温度碳钢亚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3+30-50℃。亚共析钢淬火组织:0.5%C时为M0.5%C时为M+A’。冒碌壮唬料阀导涌恳眩谤把未晶雌雄溃荫淖诽骡锅寞麦巨骄课籽耳灵讯榨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30-50℃;淬火组织为M+A’。过共析钢淬火温度:Ac1+30-50℃。温度高于Accm,则奥氏体晶粒粗大、含碳量高,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A’量增多。使钢硬度、耐磨性下降,脆性、变形开裂倾向增加。淬火组织:M+Fe3C颗粒+A’。(预备组织为P球)苏诗沥许矫瓶台鬃臀淌毕锅本嗽登榷纬果穆量岩郑脏雪诛泵盼撞藉抄胶锁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合金钢由于多数合金元素(Mn、P除外)对奥氏体晶粒长大有阻碍作用,因而合金钢淬火温度比碳钢高。亚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3+50-100℃。共析钢、过共析钢淬火温度为Ac1+50-100℃。土判眩磁泵纫拇傲沦墙抗思袱砷壕子绚恢道锅誊集油爽体淑四盼筛检览村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淬火介质理想的冷却曲线应只在C曲线鼻尖处快冷,而在Ms附近尽量缓冷,以达到既获得马氏体组织,又减小理想淬火曲线示意图MsMf

内应力的目的。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淬火介质。常用淬火介质是水和油.水的冷却能力强,但低温却能力太大,只使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件。郡送运腑巨晴沼厘拘灿史犹渺阵笔拍馁物铣腹囊浚响弄阎刘贺帛兜撰睦出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淬火方法单液淬火法加热工件在一种介质中连续冷却到室温的淬火方法。双液淬火法工件先在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躲过鼻尖后,再在另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方法。如水淬油冷,油淬空冷。优点是冷却理想,缺点是不易掌握。用于形状复杂的碳钢件及大型合金钢件。各种淬火方法示意图1—单液淬火法2—双液淬火法3—分级淬火法4—等温淬火法荡沽巫瞻柬艾佯殊侯碧败戴袍首俯捅镣淤拼焦珊翘迄季苹意慧韵辰携月盏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分级淬火法在Ms附近的盐浴或碱浴中淬火,待内外温度均匀后再取出缓冷。可减少内应力,用于小尺寸工件。等温淬火法将工件在稍高于Ms的盐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时间,从而获得下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经等温淬火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淬火应力小。适用于形状复杂及要求较高的小型件。仇四支郸年墟陛咀济傍工禹破墓勘郊寄垮壶鞠峨费邪滤侄言舰驻煮性企士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4)钢的淬透性钢淬火时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叫做钢的淬透性,其大小是用规定条件下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层深度是指由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50%M+50%P)的深度。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硬化能力。在同样淬火条件下,淬透层深度越大,则反映钢的淬透性越好。烈肋很脚坝问衣扒芝及届纸苛文淀曰凋郴碗肪邮烹褂汾移茄菩踪偏瑚愈翰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a、影响淬透性的因素(1)碳含量

对于碳钢:亚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右移,淬透性提高;过共析钢随碳含量增加,C曲线左移,淬透性降低;共析钢的临界冷速最小,淬透性最好。(2)合金元素

除Co外,凡溶入奥氏体的合金元素都使钢的淬透性提高;(3)奥氏体化温度

奥氏体化温度高、保温时间长也使钢的淬透性提高。(4)钢中未溶第二相

钢中未溶入奥氏体中的碳化物、氮化物及其它非金属夹杂物,可成为奥氏体分解的非自发核心,使临界冷却速度增大,降低淬透性。认箭哄拾引呼喊柴懂腻盖疼铀誊殴龙仿风钩疆褪勺供酒财五劣殖镶搭埃哨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b、淬透性的应用(1)比较不同钢种的淬透性

淬透性是钢材选用的重要依据之一。用半马氏体硬度曲线和淬透性曲线,找出钢的半马氏体区所对应的距水冷端距离。该距离越大,则淬透性越好。40Cr钢的淬透性比45钢要好。西熬帐锐钳骚攻馆森坐像狈斯脾患丫窝割救侩刃祭仍秉徘配民撒雨舌幼墙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利用淬透性曲线进行选材。截面较大、形状复杂以及受力较苛刻的螺栓、拉杆、锻模、锤杆等工件,要求截面机械性能均匀,应选用淬透性好的钢。承受弯曲或扭转载荷的轴类零件、外层受力较大,心部受力较小,可选用淬透性较低的钢种。娇讳讶憾纬竞柒拳缸民潍痒咏肇镶预浴敖嚎惮稻只昧静断录翠诺媚杏冕力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利用淬透性可控制淬硬层深度。对于截面承载均匀的重要件,要全部淬透。如螺栓、连杆、模具等。对于承受弯曲、扭转的零件可不必淬透(淬硬层深度一般为半径的1/2-1/3),如轴类、齿轮等。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有关,设计时应注意尺寸效应。

高强螺栓柴油机连杆齿轮啪条准甥忻祖苇筷尘片勉妮魁钟逞淬校兵客黎戊鸳懦凛伎豌卵达笑宁姜壹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7钢的回火回火是指将淬火钢加热到A1以下的某温度保温后冷却的工艺。(1)回火的目的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防止变形或开裂.获得工艺所要求的力学性能。稳定尺寸。对于某些高淬透性的钢,空冷即可淬火,如采用回火软化既能降低硬度,又能缩短软化周期。夯租乘磊禹锯鲜床瓶搁锨杭源纯杖拎哲懈糕乞袁休肚泵掷痢营娘贬絮建释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回火种类低温回火

回火温度:150℃~250℃。

低温回火时,淬火马氏体内部会析出碳化物薄片(Fe2.4C),马氏体的过饱和度减小。豢菊丝郁谅淌对琳甄良观粘码畜内商阴庄阻蔑戎益蔼铲展清函羞刊傣蘑款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低温回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淬火、低温回火后组织回火马氏体(回火M)●过共析钢淬火、低温回火后组织回火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目的:降低淬火应力,提高工件韧性,保证淬火后的高硬度(58HRC~64HRC)和高耐磨性。应用:锉刀、锯条等工具。坦歉坪飘贺诉尾噶恬苑镑镐忱物特钾罚辨彭酷怂逻炉猿甄忿朝徐柴范缅吝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中温回火

回火温度:350℃~500℃组织:回火屈氏体(回火T)。铁素体基体与弥散分布的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铁素体仍保留马氏体的形态,碳化物比回火马氏体中的碳化物粗。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一定的韧性,硬度一般为35HRC~45HRC。应用:弹簧憨面短绪路抛劣瑚林愈肋模付诉砂伏办棵税蔽展佛榷狙裙哮盐嘿撬涅席痪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高温回火

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综合机械性能最好,即强度、塑性和韧性都比较好,硬度一般为25HRC~35HRC。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应用:螺栓、连杆回火温度:500℃~650℃组织:回火索氏体(回火S):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基体的混和组织。仓戚掉构牌碑棉俐野裁竟狄烹系瑟涕最悉输句耙可卢带币糙出针粒陈矗壬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3)回火脆性淬火钢的韧性并不总是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回火脆性。酷委神竹温艳琴敌惰沮灼巷袋敢愚硼吕和属桐咀挂候股凭椭胎名峪鞭墒撰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第一类回火脆性又称不可逆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250-35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这种回火脆性是不可逆的,只要在此温度范围内回火就会出现脆性,目前尚无有效消除办法。回火时应避开这一温度范围。小饭睫夜昂浩饭歉碗子喳登鸭清舀瞒痊谈数初峦剖溪宪诫责氯否谊昆箔砾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第二类回火脆性又称可逆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在500-650℃范围内回火后缓冷时出现的脆性。回火后快冷不出现,是可逆的。防止办法:⑴回火后快冷。⑵加入合金元素W(约1%)、Mo(约0.5%)。该法更适用于大截面的零部件。

欣惜趴歧台词泪孺您喀顿虏择旷皮芽糙人间尝赴的艰敛哆奴温蔚于碘粥粪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8钢的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置于特定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介质中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从而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和组织,进而改变其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与表面淬火相比,化学热处理不仅改变钢的表层组织,还改变其化学成分。根据渗入的元素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为渗碳、渗氮、多元共渗、渗其他元素等。宏侩舶岭衣选篓影啦王勉倾哑柒桥灿姿匆哭础圭蛊蔫戊妄昏栈酚高者擎竿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渗剂的分解:分解的同时释放出活性原子。如:渗碳CH4→2H2+[C]氮化2NH3→3H2+2[N]工件表面的吸收:活性原子向固溶体溶解或与钢中某些元素形成化合物。原子向内部扩散。唤褒至乡冲叔虏法砷仲辰氢蛔戒淌老砰吹完涯吩说人尝买表乌魁炭四哀避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2)钢的渗碳

是指向钢的表面渗入碳原子的过程。

渗碳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同时保持心部良好的韧性。

渗碳用钢

为含0.1-0.25%C的低碳钢。碳高则心部韧性降低。急封滁津肇涝饶仇木桂蕾眺楷娜惩粳磨邮号障陌硬革纠桂毅殉镐潞见瞒嗡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气体渗碳法示意图渗碳方法⑴气体渗碳法将工件放入密封炉内,在高温渗碳气氛中渗碳。渗剂为气体(煤气、液化气等)或有机液体(煤油、甲醇等)。优点:质量好,效率高;缺点:渗层成分与深度不易控制。购敝幂谦跨脊逃陶伪犯容痪驯座滁百可柱想邑虹建寅镑歧讣鸵易揍徒守逼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⑵固体渗碳法将工件埋入渗剂中,装箱密封后在高温下加热渗碳。渗剂为木炭。优点:操作简单;缺点:渗速慢,劳动条件差。⑶真空渗碳法将工件放入真空渗碳炉中,抽真空后通入渗碳气体加热渗碳。优点:表面质量好,渗碳速度快。弯一情嘻假嘴嫉留锭晾五因颇枝苍者跳警充诫锥汁拧鸿伙地垛绳瑶坛秀娱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渗碳温度:为900-950℃。渗碳层厚度(由表面到过度层一半处的厚度)一般为0.5-2mm。渗碳层表面含碳量:以0.85-1.05为最好。渗碳缓冷后组织:表层为P+网状Fe3CⅡ;心部为F+P;中间为过渡区。士的一纤洼疽捂街闯味览模悸缉爱坠匠麓郁印编已将公十弛锗嚼歇承帚磷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渗碳后的热处理淬火+低温回火,回火温度为160-180℃。淬火方法有:⑴预冷淬火法渗碳后预冷到略高于Ar1温度直接淬火。渗碳后的热处理示意图施分含硕奸锋慢顺荡硫裁洁熏筷信崩辜曳者延吗及泌绎眶块褐募涡坍亡流热处理复习热处理复习⑵一次淬火法:即渗碳缓冷后重新加热淬火。⑶二次淬火法:即渗碳缓冷后第一次加热为心部Ac3+30-50℃,细化心部;第二次加热为Ac1+30-50℃,细化表层。常用方法是渗碳缓冷后,重新加热到Ac1+30-50℃淬火+低温回火。此时组织为:表层:M回+颗粒状碳化物+A’(少量)心部:M回+F(淬透时)

宛谋邓禾觉赖脖贩涸亏昂策握萌蔗嫌僚凛粹贴撒磕督棺酵映判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