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_第1页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_第2页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_第3页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_第4页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近代化一、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二、近代西方人关于中国近代化动力的认识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于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四、中国近代化的道路问题一、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历史学家一般都承认,到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几乎所有主要条件。但是,中国却没有再向前迈进,因此当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1、中国曾出现自动走向资本主义的迹象(1)土地集中(2)资本积累:全球白银的“终极密窖”(3)远洋探索:郑和下西洋(4)自由劳动力: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积极作用:“促进了货币地租之产生及部分农作物之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之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萌芽”2、为什么总是处于萌芽状态?根本原因:农业社会的影响(1)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土地兼并也很严重,但是都分别租给许多小佃户,始终维持着个体经济,个体生产的形式并未改变(2)手工业和农业仍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与过去相比更进了一步,但也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生产(3)商业广泛发展,但是商人赚到的钱不是全部拿来扩大生意,而是拿一部分回家去买土地,没有和农业生产割断联系“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二、近代西方人关于中国近代化动力的认识

近代化的内涵现代化作就是指人类社会从前现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物质、制度、思想多层次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态等多方面,即广泛深刻的社会变迁。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认为中国尽管一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但现在却是一个处于停滞状态下的帝国。他写道:“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在分析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的原因时,亚当·斯密运用近代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几条:停滞于农业和农业的停滞;对手工业、对外贸易和商业的轻视,以及中国的财富已经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极限。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G.Herder,1744-1803)认为跟不断向前发展的欧洲文明不同,东方文化处于时间和空间的静态之中。中华帝国的完全静态的“可怕的专制主义”一旦建立,它就以对人们政治和思想的禁锢来确保自己的长存。赫尔德形象地指出:“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所以,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它对外部世界既不了解,更不喜爱,终日沉浸在自我比较的自负之中。”“整个帝国根本不具备足以影响或改变自身命运的指导思想或力量,她无法靠自身的力量崛起,加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行列”。裨治文断言,“中国的改良必须借助外来的力量才能实行,或者说,至少是在受到了外部的冲击之后。”--(美)雷孜智著,尹文涓译:《千禧年的感召--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裨治文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裨治文,美国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既然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大一统国家,又有着最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她在过去百年中遭受西方蹂躏就必然产生连续不断、汹涌澎湃的思想革命,对这场革命我们至今还看不到尽头……在充满不平等条约的整整一世纪中,中国这一古代社会和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不断扩张的西欧与美国社会接触日益频繁。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这种接触对古老的中国社会产生灾难深重的影响。在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一系列复杂的历史进程——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进程——对古老的秩序进行挑战,展开进攻,削弱它的基础,乃至把它制服。中国国内的这些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费正清与邓嗣禹合著:《中国对西方的回应》,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London,England:HarvardUniversitypress,1954,P1只要一个社会没有最后被另一个社会所根本摧毁,外来的思想就只可能像新词汇一样为当地的思想环境所利用。但是一旦由外力推动的社会颠覆活动开展到相当程度,外来思想就开始排除本土思想(这种情部曾在中国但未在西方发生过,而且只发生在19世纪及以后的中国)。一个社会发生的这种类似整个语言的变化,可以恰当地被看成是在外来力量全面入侵的情况下作出新的选择,而不是在纯粹思想渗透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之命运》,P158-159西方中心观与殖民侵略

日军是为中国的“文明开化”而战,为中国四百余州“迎来文明日新的曙光”,因此,中国人“应当向文明的引导者日本国三叩九拜,感谢其恩。”——[日]福泽谕吉《日清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

20世纪80年代一部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吹捧西方文明的电视政论片

背离历史真实动摇和打击民族自信心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于中国近代化的作用课堂拍砖:一节一拍砖,你拍我也拍!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1、鸦片战争与世界上最早启动现代化的英国近代文明有什么联系?

有人说: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就没有鸦片战争的爆发。(禁烟说)还有人说,如果中国能够和英国平等通商,鸦片战争也就不会发生了。(通商说)你对此有何评论?英国发动战争的几种观点叩头说1874-1909年在中国海关工作的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战争是由“叩头”引起,由于国际关系上的不平等。1793马戛尔尼“补贺”,打开对华贸易的大门。最费口舌:觐见礼仪之争1816阿美士德全权代表外交努力断然拒绝转身回国1834律劳卑驻华商务监督协商通商文明冲突说:费正清认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经济说:

“战争就是通过暴力继续执行交战国的统治阶级在战前就已经执行的那一政策”。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列宁

(1)世界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向海外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把罪恶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3)为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蓄谋发动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的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

罪恶的鸦片贸易4000多788912576203313544540200182018241829183018351838箱

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两白银,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课堂辩论:辩论题: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现代化正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阻碍甚至破坏了中国的现代化。反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帝国主义侵略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电报在中国的出现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在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以后,英国违反清政府的规定,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电报就这样传人了中国。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海口炮台之间架设电线,试通电报,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直到光绪十年才相继完成了全国主要线路的铺设铁路在中国的出现1865年英商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条长约千米0.5的小铁路,试行小火车,由于时人不料北京人视之为"怪物",喧哗若狂,慈禧急忙饬令步军衙门拆卸,成为铁路史上一大笑料。此事,在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有记:“同治四年七月,英人杜兰德,以小铁路一条,长可里许,敷於京师永定门外平地,以小汽车驶其上,迅疾如飞。京师人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几至大变。旋经步军统领衙门饬令拆卸,群疑始息。此事更在凇沪行车以前,可为铁路输入吾国之权舆。”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如果亚洲的社会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了多少的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第1卷,第766页

但同时,又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市场,掠夺了中国大量原料和廉价劳动力,掠取了巨额货币资本。又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是观之,弱我中国者,资本帝国主义也,致我危亡者,由此产生之不平等条约也。资本帝国主义实为蚕食我之封豕长蛇;不平等条约实为束缚我之桎梏陷阱。”——漆树芬《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光华书局,1926出版,序言。

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经营了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外资在华势力,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据统计,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1894年为60.7%,1913年为80.3%,1920年为70.4%,1936年为78.4%,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占明显优势。(官僚资本)

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为其自身积聚了资本,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贫困。其结果,是小农经济虽然分化但终因贫困化而未能彻底瓦解旧的经济结构;资本主义虽然产生但又终因市场、原料、资本的种种困难而难以迅速发展。

据统计,中国近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多占的比重:1920年为4.9%,1936年为10.8%,1949年为17%。这个数字表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艰难的、缓慢的。在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9年了,我国才积累17%的近代工业经济,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小农经济如同汪洋大海,而近代工业不过是这个大海中的几个孤岛。

“帝国主义就像是一种药,一方面能治你的病,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你搞垮。”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四、中国近代化的道路问题任何一个政权、任何一个宗教、任何一种思想都无法征服世界,或者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世界。世界的多样化特征太明显了,不同的种族、文化、宗教、语言及历史要求各国通过不同的道路通向近代化。

中国现代化是否仅仅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到底是怎样出现的?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来讲,提供的只是“物质前提”,只是“刺激作用”。这就涉及到更深一步的问题。

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

“因为正如胡绳同志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序言中指出的‘可以这样看,最早促使中国走向某种程度的现代化的不是什么别的力量,就是‘帝国主义’但胡绳同志立即强调指出,说只是某种程度上的现代化,是因为帝国主义在全世界所到之处,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一切社会制度落后的民族和国家,但并不是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和自己完全一样,而只是使那里发生以是否有利于自己实行殖民统治为严格范围的朝向资本主义的变化。”

──李文海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这个过程还没有完结,即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之转化为资本和直接生产者之转化为雇佣工人,还没有达到创造资本关系所要求的程度时,外国资本主义就拦腰插了进来,打乱了这一过程的程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783页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但不是说,就应当否定当时人们的任何工业化的努力。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新式产业,没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不会有成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当然,没有一个立足于本国大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

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它们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是各自孤立的。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永远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997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第1卷,第771页

“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取代以前,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是不会收获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第1卷,第771-772页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这就是近代中国人民的社会革新以及为寻求民族独立与富强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奋斗,这才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真正推进力量。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特征用虞和平先生的概括,大致可化约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化;发展民族工业,实现国富民强的工业化与反对专制、追求现代民主政治的民主化”,即“民族化、工业化、民主化”这“三化”。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至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为现代化的预备阶段;1860年至20世纪初,现代化的启动与政治制度变革阶段;1911至1949,帝制崩溃与共和政体建立阶段,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现代化的“有限发展”阶段。1949年后,现代化的新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外受列强的侵略,内受封建政府的压迫,战火频起,兵戈不息,经济残破,民不聊生,国家力量迅速下跌。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