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破解多晶硅技术瓶颈迫在眉睫_第1页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破解多晶硅技术瓶颈迫在眉睫_第2页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破解多晶硅技术瓶颈迫在眉睫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破解多晶硅技术瓶颈迫在眉睫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迅猛进展。现在国内涉及太阳能的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其中,包括500多家光伏企业和研发单位,多晶硅材料企业近3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有境外上市光伏企业11家和国内上市企业12家。国内光伏产业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是由于核心技术严峻缺失,国内光伏企业赚取“加工费”的角色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特殊是,多晶硅行业仍在吃核心技术缺失的亏。

金融危机已吃亏

上一波金融危机的爆发无情打乱了国内光伏产业快速进展的步伐,国外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导致国内多数光伏企业瞬间倒塌。而在这一时期,国内有上千亿元资金涌入这个光伏产业,中国企业付出了惨重代价。国内企业巨额投资或将损失背后,最令人揪心的还是核心技术缺失之痛。

“两头在外”未明显改善

目前,部分多晶硅原料猎取可以来自国内,但光伏市场“两头在外”(即上游产业原材料在外,下游终端应用在外)的境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飞速进展,尽管有些企业已经有了肯定的竞争力,其技术也有不少进步,但大多还是在外国技术和装备基础上的集成和消化,原创性的技术仍旧少之又少。国内企业始终没有把握真正核心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尤其是从硅原料转化为多晶硅这个环节,技术缺失更加严峻。

破解技术瓶颈迫在眉睫

业内相关专家呼吁国家政策应当尽快向基础理论研发倾斜,整合科研力气,进行国家攻关,避开中国光伏企业沦为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制造工厂”。南昌高校材料学院院长周浪说:“国家可在‘973’和‘863’等科研项目方案中赐予光伏产业更多的资金投入,快速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家光伏研发体系。目前我国天津、陕西以及军工行业在光伏产业的设备制造、科研攻关等方面是有一些基础的,只要国家加以整合,具有很大的科研潜力。”

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光伏设备研发制造也是当务之急。从事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的江西格美总经理助理张国平说:“当前社会资本看好光伏产业前景的乐观性应当爱护并加以引导,让一部分资本投向光伏产业设备的研发制造当中去。”据了解,目前,江苏省一批骨干型光伏企业已经着手攻克光伏产业技术装备,PECVD、等离子刻蚀机、激光机和层压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测试等设备已初步实现国产化。但由于这些工作见效慢,国家应当拿出资金对企业科研攻关予以补贴。

另外,我国主要靠进口生产线、各产业链单兵作战的现状亟待转变。无锡尚德讨论院院长徐源说:“应当加强国际协同合作,在引进、集成、消化中提高。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应加强国际协作,鼓舞企业走出去,通过资本并购,收购国外装备制造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只有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才能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目前,尚德已在全球建立6个研发中心,聘请外籍专家数十人。

据了解,国内多晶硅相关讨论单位已开头组建国内光伏企业联盟,从而实现生产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