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9800字】》_第1页
《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9800字】》_第2页
《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98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目录TOC\o"1-2"\h\u1294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125477结论 117504摘要 114207一、引言 215807二、我国法定继承的立法 227155三、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 419982(一)遗产界定范围狭窄 413486(二)继承人范围较窄 48391(三)代位继承存在缺陷 613697四、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 7376(一)扩大遗产范围 732659(二)扩充继承人范围 87665(三)完善代位继承制度 1131927结论 1226357参考文献 12一、引言二、我国法定继承的立法三、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一)遗产界定范围狭窄(二)继承人范围较窄(三)代位继承存在缺陷四、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一)扩大遗产范围(二)扩充继承人范围(三)完善代位继承制度结论摘要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之后,并且在没有留下遗嘱来处理其遗产的条件下,由法律直接决定遗产继承人的范围、顺序和分割原则的一种遗产继承方法。同时,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都是我国法律上用来处理被继承人遗产的主要处理方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于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关乎财产分配与继承人利利益,能够对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和谐起到促进作用。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法定继承的立法情况,其次,就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了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最后,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有所帮助。关键词:法定继承;继承人;遗产;代位继承一、引言由于法定继承直接影响被继承人的财产分割以及继承人的直接利益,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会影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调整,因此,我国需要对现行的法定继承制度进行修改。除此之外,我国法定继承制度还受到婚姻观念、婚姻家庭结构以及婚姻财产观念的深刻影响。举例来说,我国当前的婚姻家庭人员结构主要以“三口之家”为主,和以前的婚姻家庭人员结构相比,要简单的多,所以相应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也开始变得简单。目前来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也直线上升,同时,人们名下的财产也越来越多,并且这些财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股票和有价证券等。另外,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人们的网络财产也越来越多。综上所述,我国的法定继承制度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而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便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我国法定继承的立法司法实践中,有这样的一个真实案例:李某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他10岁那年父母由于意外不幸身亡,此时,李某身边只有舅舅一个亲人张某,所以张某就收养了李某,然后一起生活。很多年后,李某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但飞来横祸,李某在一场车祸中离世,同时留下了上百万的遗产。那么问题来了,在此案中,舅舅张某可以作为遗产的继承人来继承李某的财产吗?这种情况,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舅舅张某不属于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因此,本案中李某留下的遗产应该属于国家所有。同时。这个案例也反映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存在的弊端,需要引起国家立法部门的重视。我国的《继承法》于1985年正式出台,其明确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第三顺序是对公婆履行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在当时,这些规定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以及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这些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和其他国家的《继承法》相比,我国《继承法》的缺点就暴露的更加明显。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继承法》,一共只有37个法条,在这之中,仅有7个法条是专门解释法定继承的。所以,为了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最高法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该意见虽然在原有《继承法》的基础上对法定继承制度进行了解释和补充,但是其对《继承法》中法条的解释缺少一定的建构性,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弥补了《继承法》的不足。另外《民法典继承编》有一些相关立法,本文对一些变化的部分进行简单阐述:我国新实行的《民法典》中第1153条规定了有关法定继承制度的内容:在进行个人遗产分割时,需要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割出来,这一半财产是配偶所有,剩下的一半才是被继承人的遗产。但是目前学术界中存在两种意见:一方面,有人认为生存配偶不能以被继承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过错为主张,而在分割财产时要求多分;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分割财产的方式采取一人一半的做法太过于果断,还需要考虑财产的来源。我国《民法典》中第1092条对我国《继承法》中第47条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将《继承法》第47条中“离婚时”这三个字去掉了;第二,明确规定了“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具体情形。事实上,《民法典》中做出的最大调整是将《婚姻法》归类到民法体系中,也就是《民法典》中的“婚姻家庭编”。因此,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第1054条规定:无效婚姻或被撤销的婚姻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法律效力。这里的“没有法律效力”是指夫妻双方在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彼此都不用履行扶养和继承等法律义务。另外,《民法典》中对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除了第1128条有改动之外,其他部分和我国《继承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三、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一)遗产界定范围狭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也推翻了人们对传统财产的认识。我国《继承法》中对公民遗产的规定是:公民在死亡后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个人生前的经济收入;二是,被继承人生前名下的房产、存款以及生活用品;三是,被继承人生前所种植的树木以及所养殖的牲畜等;四是,被继承人生前留下的图书资料;五是,被继承人生前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六是,被继承人生前其他的个人合法财产。虽然我国《继承法》对遗产进行了列举说明,但还是不够全面。与此同时,《继承法》第3条中的“合法”一词仍有争议。当继承行为发生时,合法性问题必须由第三方进行评估,但有的时候却不能寻求第三方权威机构来进行遗产合法性的推定。此外,遗产的界定问题也涉及到遗产的立法模式。有人主张归纳式的,有人主张列举概括式的,还有人主张概括排除式的,这三种立法风格各有特色。从逻辑上讲,不存在好坏之分。但在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的学者们普遍赞同列举与排除相结合的立法模式。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公民有很多财产不在继承法规定的范围内,还有一些重要的财产也没有在《继承法》中被列举出来。这些重要财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其又被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荒地承包经营权两种;第二,经济适用房使用权,这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房产形式;第三,股票和有价证券,这二者都属于遗产;第四,宅基地使用权,该权利也属于遗产的范围;第五,公有住房租赁权;第六,网络虚拟财产,这种新型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符合财产的本质特征,理应纳入财产继承范围。通过对以上这六种所有权物质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对遗产的界定范围相对有限。(二)继承人范围较窄第一,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因无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致使遗产被收归国有的情况。笔者以“申请认定无主财产”为关键词在北大法宝案例库中搜索,发现不少类似案例,以下做部分列举。如“连州市丰阳镇旗美村民委员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村委会申请该村委会下高村村民梁国进因病去世后无法定继承人,请求法院依法判令梁国进遗产归村委会所有。法院最终判决梁国进名下存款归村委会所有。具有类似无法定继承人案情和最终被继承人遗产被判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案例还有“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镇寨子东股份经济合作社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厦门市思明区深田社区居民委员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渝州路街道办事处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平浪镇苏家村委会九盘岭村民小组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天津市汉阳道中学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株洲云龙示范区龙头铺街道三搭桥社区居民委员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镇蒙家庄村村民委员会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新兴县**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渝中区化龙桥街道办事处与张清静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等。因出现被继承人无法定继承人,由对被继承人生前承担较多赡养义务的人提起申请认定财产无主程序的案例,如“韩自强、韩志洪申请认定财产无主财产一案”、“蔡某某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李继军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邱美华、吴运辉申请认定财产无主一案”等。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依据现行继承人范围被继承人无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客观存在,且并非个别现象。第二,根据立法资料显示,《民法典》制订过程中印发的数次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及民法室调研召开座谈会中,均有实务专家和学者对继承人范围持较窄的观点,并提出建议扩充。这也可以间接说明社会各界对继承人范围较窄的现状有一定共识。如2018年3月法工委向各单位印发的“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中,部分专家和实务部门提议扩充(外)孙子女、伯叔舅姑等亲属、关系密切的四代以内亲属为法定继承人。又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印发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反馈意见6和2017年11月民法室专家赴海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调研结果中,均有法官等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提出法定继承人范围过窄,需要进一步扩大法定继承人认定范围的建议。第三,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法定继承人范围中的主体会减少。首先,法定继承人范围中子女、兄弟姐妹主体可能减少。在人口出生率方面,我国人口出生率己从1998年15.64%下降到2018年的10.94%。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养育成本的增加,人们对待生育更加理性,考虑到经济负担和照料压力,我国的生育率会降低。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人口出生率和生育意愿的降低和一部分人丁克家庭的观念,都有可能造成继承人范围中子女和代位继承主体的减少。同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可能导致继承人范围中兄弟姐妹主体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近年来结婚率的降低以及离婚率的升高,导致法定继承人中配偶主体的范围将会被缩小,下面的表格是摘自《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2015-2019年结婚率和离婚率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和结婚率的走势。图3-12015-2019年结婚率与离婚率情况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法定继承人的主体范围虽然比较具体,在司法实务中也未出现明显不适,但仍有完善的空间。从上述列举案例可以看到,我国目前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还是存在窄小的情况。法定继承人范围较窄会加大遗产被收归公有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公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被剥夺。且伴随着出生率、结婚率、生育意愿的降低和离婚率的升高,综合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和丁克家庭、同性伴侣观念开放等因素,这种情况还会越来越严重。(三)代位继承存在缺陷我国《继承法》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死亡后的遗产由继承人的子女或直系亲属继承。所以代位继承主要是指遗产继承人的子女或直系亲属对继承人遗产的代位继承权,但需要注意的是,代位继承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继承遗产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部分遗产。所以,代位继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产继承制度,同时,它又是在亲属继承制度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我国的《继承法意见》中第28条明确规定,在代位继承过程中,如果被代位继承人丧失对遗产的继承权,那么被继承人的子女或直系亲属也会丧失对该遗产的继承权,但特殊情况除外。而这里的特殊情况主要是指被代位继承人丧失基本的劳动力、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承担了较多的赡养义务。但在大量的司法实践中,不难发现,这条规定是自相矛盾的,同时也失去了法律的公正性。因为在我国的《继承法》中,没有规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继承孙子女和外孙子女遗产时的限制条件,但却对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在继承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遗产时给出了限制性的规定。这不但违背了法律的公正性,也违背了代位继承制度设立时的初衷。与此同时,我国的《继承法》并没有对法定代位继承人进行一定的排序,对于要接管的遗产份额也没有详细的规定,所以就导致这种法律条款没有可操作性,很容易出现代位继承人在继承共同财产期间和其他的继承人出现财产纠纷的问题,所以需要引起有关立法部门的重视。四、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一)扩大遗产范围1.增加新的遗产种类现阶段,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定继承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遗产的范围。笔者认为,我国修改后的《继承法》应该把一些新型财产纳入到法律条款中,举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股票和有价证券;二是,网络虚拟动产和不动产。2.完善遗产法条表述方式各项法律规范都对遗产范围进行了描述,但现有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补充新的内容进去,采用“列举+兜底”这一遗产范围表述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出原始遗产的范围和当前遗产的形式,还可以显示出法律的一致性和公证性。此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遗产需要独立监管,这使得最近修订的《继承法》在内容和形式上就会显得更加的科学和严谨。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城市经济适用房使用权,就更需要相关的法律继承规则对它们进行划分。当然,如果这些新型财产没有被包含在遗产中,就会显失公正。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新型财产划分到法律规定的遗产范围中,也会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继承法》中将这些新型财产单独的列出来,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扩充继承人范围1.引入亲代亲系立法方式我国目前以列举式立法方式表述法定继承人范围,如此规定的优势在于清晰明了,不足在于可能造成规范内容的局限性并且容易造成条文的冗长。亲代,是我国法律上用来计算家庭成员亲属关系远近的基本单位。亲代在外国立法例中通常被称为亲等,一般情况下,计算亲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罗马法;二是寺院法。依据我国现有立法例,现阶段我国利用世代计算法来划分亲属之间的远近,具体而言是指:在计算直系血亲的过程中,把自己作为第一代,数至所计算的亲属的数目为代数;另外,把自己作为第一代,向上数至与所计算亲代亲属的共同血亲,该数目为二者间代数。亲系是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基本单位,亲系又被分为直系和旁系两种。本文建议采用亲代、亲系的概括性立法方式规定法定继承人范围,如此在保证法条表述简洁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该范围。具体理由如下:第一,利于体现亲疏有别的继承法基本理念。以亲代、亲系方式规定法定继承人范围,更能体现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继承体系,更能体现亲疏有别的继承法基本理念。亲代、亲系共同反映了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前情感和生活上的紧密程度,是确定继承权与继承份额的重要考量。如此规定,使得公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主体法定继承权的基础,亦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主体分配份额确定的依据,具有更好地释义和实施效果。第二,利于法律规范更加全面简洁。亲代、亲系的概括立法方式避开了罗列式立法方式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将某一类与被继承人符合继承理论上一定血缘关系要求的权利人得以全部纳入法定继承人范围,就可以更好的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利。此外,我国传统亲属上的名称较多且区分较为细致,容易造成混淆的情况发生,以亲代亲系的方式规定法定继承人范围也更加简洁清晰。第三,社会公众接受此种立法方式并无障碍。以亲代、亲系方式规定法定继承人的具体范围,是具有一定法律依据的,社会公众接受起来并无难度。另外,我国《民法典》中第1048条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可见关于亲代和亲系的规定在原有立法中早有体现,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亦未出现问题,社会公众的认知上也能够接受并进行判断,因此引入亲代、亲系规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立法方式并无障碍和不便,具有可行性。2.新增晚辈直系亲属和四代内旁系亲属本次民法典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别于2018年3月、2018年8月、2020年1月,向社会各界印发各版草案征求意见。法工委民法室专家于2017年11月赴海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就民法典继承编修改听取意见。并分别于2019年4月和2020年1月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意见。上述征求意见的立法工作中,每次均有地方、单位和学者提出适当扩充被继承人晚辈直系亲属和四亲等内旁系亲属的建议。但事实上,立法者只将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列为了代位继承人,较谨慎地、小幅度扩充法定继承人范围。笔者尝试揣摩其立法决策考量可能认为无扩充的必要性,依据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原始法定继承人的规定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无法确定继承人而将遗产转移给国家或集体的情况很少。第二,原法定继承人范围适用多年,社会一般公众对于现行规定也较为认可。根据有的学者所做社会民众法定继承观念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将现行配偶、子女和父母作为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在笔者所做的社会调查中也有96.79%的受访者对现有范围表示认可。第三,扩充法定继承人范围后社会接受程度难以预测,可能存在引发争议的风险。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涉及到对被继承人遗产流转的划定,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此规定关注度较高,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此规定的认可程度基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个体差异较大。但本文认为,新增被继承人晚辈直系亲属和四代内旁系亲属不仅可以弥补代位继承对子女外的晚辈直系血亲保护不充分、缓解现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少部分无法定继承人的情况,同时对现行规定亦无明显冲击。第一,补偿现行代位继承制度对子女以外的下一代直系血亲继承人的无效保护。将遗产继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血亲作为代位继承权的主体,其实是在代位继承权“固有权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保护代位继承人在被代位继承人主动放弃或丧失遗产继承权时的代位继承权。这样也能够更好实现被继承人的遗产尽量保留在其较亲近血亲范围内、向下代际传承的效果,更大程度地发挥遗产的育幼和支持晚辈日常生活的职能。被继承人晚辈直系亲属的继承权应是基于血缘关系自始享有的,是一种原始权利。被继承人亲代较远的晚辈直系血亲法定继承权的存在与否不因亲代较近的血亲继承权的存在或丧失而受到影响,这也符合依血缘关系取得继承权的理论依据继承理论。如果近亲代的遗产继承人主动放弃或者丧失遗产继承权的时候,远亲代的继承人可以直接主张继承权分得遗产。第二,新增被继承人晚辈直系亲属和四代内旁系亲属具有一定社会认可度。根据学者所做社会民众法定继承观念调查结果显示,认可将伯、叔、姑、舅、姨新增纳入的受访者占42.50%;认可将堂兄弟姐妹新增纳入的受访者占44.08%;认可将表兄弟姐妹新增纳入的受访者占38.68%1。在笔者所做的上海地区继承观念社会调查中,亦有82.14%的受访者认可纳入其他亲属进入法定继承人范围。这说明将上述主体新增纳入法定继承人范围符合部分民众的意愿。若纳入四代内旁系亲属,可以结合继承顺位的规定优先保障血缘更近亲属的继承利益,能够兼顾尊重民众法定继承观念的需要。第三,有效防止没有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遗产被征收为国家所有的情况,从而更好的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利。把遗产继承人的子女或直系血亲和四代内旁系亲属都划分在法定继承主体的范围内,在现在生育率普遍降低、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平均家庭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背景下,扩充了具有法定继承人资格的主体,避免了公民合法财产被征收为国有财产情况的发生。我国的《继承法》明确规定了法定继承主体的范围,并对法定继承权的主体设置了一定的继承规则。当法定继承主体的范围扩大时,被继承人的遗产被国家征收的情况也就越少,更能体现国家对自然人私人财产的尊重。关于亲代的限制笔者认为以四亲代为宜,没有进一步扩大的必要。实际生活中,本身现行法定继承人范围己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情况需要,四亲代内旁系亲属可能作为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可能性己经较低,以四亲代为限作为防止私有财产收归公有的兜底继承人己然足够。(三)完善代位继承制度1.代位继承应采用“固有权说”在代位继承的性质方面,我国法学界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代表权说”和“固有权说”这两个理论观点。这两个理论的不同之处是:主张“代表权说”的学者们认为,代位继承人本身是不具备遗产继承权的,他们的遗产继承权是通过被代位继承人的财产继承权而实现的,如果被代位继承人主动放弃或丧失遗产继承权,同样的,代位继承人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代位继承权。而主张“固有权说”的学者们认为,代位继承人本身就拥有遗产继承权,他们的遗产继承权是通过亲属关系或亲系关系而实现的,就算被代位继承人主动放弃或丧失遗产继承权,代位继承人的代位继承权也不受任何的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都使用了“固有权说”。并且笔者认为,我国在代位继承中也应该使用“固定权说”的理论,这样就能更好的保护我国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权。2.代位继承应继份额应“按人均分说”关于代位继承的应继份额,域外一些国家在相关法律规定上采用了“按人均分说”和“按股均分说”二种理论。西欧大部分国家都采用的是“按股均分说”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就算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但代位继承人还是能够按股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二是美国采“按人均分说”。支持这一学说的专家学者认为,之所以能够发生代位继承,就是由于继承人之间存在辈分的差异,如果没有辈分差异,即继承人是同辈分的人,那么他们就不是代为继承了,而是基于自身的权利直接继承死者财产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继承的比例应该一致,不用存在差异,这就是完全的按人继承。所以认定到底该使用哪种学说分配继承比例时,关键是看代位人是不是处在同一辈分,如果是处在同一辈分,那就按照相同比例获取财产,如果不处在相同辈分,就让较小辈分的继承人代位继承其长辈未亡故时本应获得的财产。笔者觉得,根据我国历代法定继承律法传统以及民间风俗,采用“按人均分说”更能适合我国的代位继承制度,就是如果全部的代位继承人是同一辈分,即都是同一亲等的时候,这些代位继承人应当根据继承人数量均分遗产;如果全部的代位继承人不是同一辈分,即他们不完全是同一亲等的时候,依照“按股均分说”来处理,就是亲等更远的代位人根据代位继承准则继承他(她)的尊亲属未亡时应该继承的遗产份额。结论本篇文章主要以我国法定继承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遗产范围、法定继承制度中继承主体的范围以及代位继承制度这三个方面对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