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评价人员
培训培训目的为评价师考试打基础;不仅仅是为应试做准备;安全评价相关知识准备和能力提高(有概念(基础知识)、会做(基本技能),能考试)。2023/1/142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课程计划(课后有考试)参考书目(其他相关书籍仅做参考)《安全评价》(上下册)(第三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安全评价》修订版《安全评价师》08年7月(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国家职业资格一、二、三级)2023/1/1432023/1/144
其他主要参考书[1]魏新利等、工业生产过程安全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0[3]刘铁民等、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北京、学工业出版社、2005、4[4]罗云等、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北京、化业出版社、2004、4[5]刘诗飞、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害后果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安全含义1、安全的基本定义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2、安全的广义与狭义(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
3、安全的通俗理解-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4、安全的高度理解
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
5、安全的前沿-生态安全、核安全2023/1/148相关基本概念一、安全的科学概念1、安全: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含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2、安全度(量):身心安全程度、保障可靠程度(S=1-H)(safety、hazard)3、狭义安全: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技术安全,如:生产、矿业、化工、建筑、机械、航空等。4、广义安全:从技术安全扩展到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大安全—全民安全、全社会安全。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1、安全问题的构成
与安全问题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不外乎是人、物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主体和核心:保护对象,保障条件;危害因素。1)安全的构成要素(三要素)安全人体(主体和核心)安全物质(保障条件及危害源)安全社会(时间、空间与能量联系)2)安全的组成因素(四因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系统(信息与能量联系)安全的整体性因素
安全要素:在特定的(理想)状态下,仅自身就能独立地成为实现安全的充分条件事故及其范畴1、事故—
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生产事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害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工伤事故)、险兆事故(未遂事故)
3、工伤事故—
1)定义:因工伤亡事故
2)构成要素:伤害部位、种类、程度(死亡、重伤、轻伤)
3)类别: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0类)
4)主要影响因素(5项):人、物、环境、管理、事故处置
2023/1/1413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Hazard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Risk),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Probability)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Severity)的乘积。R=PS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六个要素。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因此,在生产中为了确保系统安全,需要按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固有的和潜在的各类危险和危害,提出应采取的解决方案和途径。2023/1/1414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它将工程、系统中的安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明各种状况下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其可能导致的灾害性事故,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预测和评价,将系统事故降至最低的可接受限度。危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是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基本内容,其中危险识别是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础。2023/1/141517三、安全评价意义
1)
安全评价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2)
安全评价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3)
安全评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
安全评价有助于保险公司对企业灾害实行风险管理18四、安全评价作用1)
可以使系统有效地减少事故和职业危害2)
可以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3)
可以用最少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4)
可以促进各项安全标准制定和可靠性数据积累
5)
可以迅速提高安全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1)
发现事故隐患
(2)
预测由于失误或故障引起的危险
(3)
设计和调整安全措施方案
(4)
实现最优化的安全措施
(5)
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20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安全评价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分析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分析模型及计算重大危险源分级科学划分评价单元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总体结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价结论结果综述定性、定量评价21六、一般程序:资料收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过程——提出降低或控制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明确评价内容修改交接报告评审报告编制报告按评价内容进行评价现场勘查、检测收集详细资料编制评价方案现场初访、收集资料组成评价组委托书、合同依据评审意见22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确定风险决定是否是可允许风险确定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计划的评审现场安全评价程序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231.2安全评价的发展与现状
一、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保险业的发
展而发展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
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2)
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
(3)1964年美国道(DOW)化学公司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4)
1974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Mond)部提出了“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5)
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24二、我国安全评价现状①1988年1月1日原机械电子部颁布安全评价标准《机械
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②我国于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③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④1996年10月原劳动部颁发了第3号令,规定六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⑤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策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⑥《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251.3安全评价的分类
1)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
2)
根据评价量化程度分类
3)
根据评价内容分类
4)
根据评价性质进行分类27
各类安全评价之间的关系28
★“三同时”流程图及各阶段在安全上的控制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试生产竣工验收正式生产安全论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验收评价现状评价预评价专项评价30
定量评价
按对危险性量化方式的不同,定量评价分为:①概率风险评价方法PRA、PSA它是根据零部件或子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求取整个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②指数评价方法
a
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b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1C1)蒙德(Mond)部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
c
日本劳动省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
d
我国的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等安全评价方法313)根据评价内容分类
(1)
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价
(2)
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
(3)
人的行为的安全性评价
(4)
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
(5)
作业环境条件评价
(6)
化学物质危险性评价
4)根据评价性质进行分类
(1)
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
(2)
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321.4安全评价标准
(1)
定量评价通常采用被评价对象可能导致单位时间(每年)的死亡率来表达个人风险,单位时间(每年)的死亡人数概率来表达社会风险。
(2)
表示风险率的单位,是用每一亿工作小时的死亡人数表示危险,称为死亡事故频率。33死亡概率:例如,1971年美国国内发生约1500万次汽车事故,造成5万人死亡。美国总人口以20000万计,则美国每个人在汽车事故中的年死亡概率为34死亡概率在10-3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与人的自然死亡概率相当,操作危险性极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改进;死亡概率在10-4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其操作为中等程度危险,应采取改进措施;死亡概率在10-5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和游泳或煤气中毒属同一数量级,人们对此比较关心,也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死亡概率在10-6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地震或天灾的死亡概率,人们并不担心这类事故的发生;死亡概率在10-7~10-8数量级的产业或部门,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加以预防。
3536
表示方法危险率:事故频率与损失严重度的乘积称为危险率或风险率,可表示为:事故频率:根据经验和统计,得出的一定的时间内危险性可能导致事故的次数;损失严重度:一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值。1.5安全评价机构1988年原劳动部“劳部发48号”首次提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要求;1996~1998年间,原劳动部先后颁发《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11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LD/T106—1998)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按阶段)2023/1/14372002年国家安监局《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13号令)(按业务范围)截止2008年6月,165家甲级、500家乙级陕西省甲级2家,乙级15家左右(安评管理咨询)(信息装备处)
2023/1/14381.6安全评价人员-安全评价师最早培训发证,04年开始全国考试(资格证书)1800余持证人员(陕西300余人,较少)2007年11月22日,安全评价师被批准为我国新的社会职业;2008年2月29日《国家职业标准-安全评价师》(试行)考试:2门(客观、案例)(今年会有变化)2023/1/1439
谢谢
2023/1/144041安全评价原理、原则
安全评价依据(导则)
安全生产法第二章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42
2.1安全评价的原理一、相关性原理-系统原理1.系统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目的性,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功能)。集合性:指一个系统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或是由各层次的要素(子系统、单元、元素集)集合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关性: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联系,通过综合协调,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相关关系中,二元关系是基本关系,其他复杂的相关关系是在二元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阶层性:在大多数系统中,存在着多阶层性,通过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制约,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整体性:系统的要素集、相关关系集、各阶层构成了系统的整体。适应性: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的适应性。相关性是指一个系统,其属性、特征与事故和职业危害存在着因果的相关性。系统结构表达式:E=maxf(X,R,C)E—最优结合效果;X—系统组成的要素集,即组成系统的所有元素;R—系统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集,即系统各元素之间的所有相关关系;C—系统组成的要素及其相关关系在各阶层上可能的分布形式;
f—X,R,C的结合效果函数。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就是要寻求X、R和C的最合理的结合形式,即具有最优结合效果的系统结构形式在对应系统目标集和环境因素约束集的条件,给出最安全的系统结合方式。X集:一个生产系统一般是由若干生产装置、物料、人员集合组成的R集:工艺过程是在人、机、物料、作业环境结合过程(人控制的物理、化学过程)C集: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人的行为的安全性、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等因素层次上存在各种分布关系。安全评价的目的,就是寻求系统在最佳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最安全的有机结合。在评价之前要研究与系统安全有关的系统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它们在系统各层次的分布情况。即,要调查、研究构成工厂的所有要素(人、机、物料、环境、法等),明确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这些关系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的不同表现形式等。(炼油、管输)要对系统作出准确的安全评价,必须对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相关形式和相关程度给出量的概念。这就需要明确哪个要素对系统有影响,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哪个要素对系统影响大,大到什么程度,彼此是线性相关,还是指数相关等等。(评价方法中的权重)2.因果关系有因才有果,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类似函数一样的密切关系。若研究、分析各个系统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影响程度就可以探求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并可以预测其未来状态的发展变化趋势。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为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危险因素是原因,事故是结果,事故的发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评价系统中,找出事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借鉴历史、同类情况的数据、典型案例等,建立起接近真实情况的数学模型,则评价会取得较好的效果46事故因果类型
事故多因致果集中型二、类推原理:1.含义: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还具有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推理。水泥工业卫生、地下矿山二期工程48类推注意: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①要尽量多地列举两个或两类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②两个类比对象所共有或共缺的属性愈本质,则推出的结论愈可靠;③两个类比对象共有或共缺的对象与类推的属性之间具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则推出结论的可靠性就高。2.类推方法(推算法)平衡:(根据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事故法则、经济损失(直间比)、TNT当量法代替:新建/预评价-已建,职业卫生因素:指根据指标之间的联系,从已知因素的数据推算有关未知指标数据的方法。R=PS抽样:根据抽样或典型调查资料推算系统总体特征的方法。以部分样本代表整个样本空间比例: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某一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实际比例,推算另一类似时期、地区、部门或单位有关指标的方法。安全指标、安全投入概率:根据有限的实际统计资料,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可求出随机事件出现各种状态的概率。可以用概率值来预测未来系统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以此来衡量系统危险性的大小、安全程度的高低。PRA50三、惯性原理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其过去到现在以及延伸至将来,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称为惯性。利用惯性可以研究事物或一个评价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从一个单位过去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统计资料找出安全生产及事故发展变化趋势,以推测其未来安全状态。利用惯性原理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惯性的大小:惯性越大,影响越大;反之,则影响越小2)惯性的趋势:一个系统的惯性是这个系统内的各个内部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一种状态趋势。51四、量变到质变原理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一个系统中,许多有关安全的因素也都一一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在评价一个系统的安全时,也都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分级、Mond、Dow、八五、重大危险源划分52安全科学的流变-突变规律一、流变-突变理论的背景知识流变:万物皆流,万物皆变(地质变化、物种变化)突变:事物从临界破坏点向前发展的趋势,具有质的彻底改变的意义(性质和特征的变化)(跳跃式、缓慢式)流变-突变理论:描述事物从诞生-发展-消亡的全部过程。(本身属性、状态、质、量、量变-质变的变化)流变-突变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物质属性在流变-突变中显示出来。安全流变-突变的基本特征
安全流变与突变:根据流变-突变的基本理论,一个事物从诞生到消亡是一个“安全流变与突变”的过程。所谓的“安全流变与突变”就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危险的矛盾的运动过程。这一矛盾随时间的运动过程就决定了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安全状态煤自燃火灾冒顶机械事故OA损伤减速增加阶段AB损伤稳定发展阶段BC损伤加速段CD灾害发展阶段O突变点监控点55
2.2安全评价的原则一、合法性:评价机构、人员、依据、审批、监管二、科学性:收集资料、调查分析、筛选评价因子、测试取样、数据处理、模式计算和权重值的给定,直至提出对策措施、作出评价结论与建议等,每个环节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数据三、公正性:评价结论是评价项目的决策依据、设计依据、能否安全运行的依据,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依据。四、针对性: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征。克隆现象、对策缺乏针对性。2.3安全评价的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宪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相关部门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3号令等)二、相关技术标准三、现场资料四、其他(示例)2023/1/1456主要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合同范本格式
- 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 Period 3 Grammar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劳务发包合同范本
- 动物投放景区合同范本
- 农村菜田出租合同范本
- 出租养殖鸡场合同范本
- 加工定制窗帘合同范本
- 保洁商场合同范本
- 包地收款合同范本
- 劳务中介代理招聘合同范本
-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 企业反商业贿赂法律法规培训
- 2023合同香港劳工合同
-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特选参考)课件
- 材料化学课件
- 智能传感器芯片
- -《多轴数控加工及工艺》(第二版)教案
- 智能交通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烧结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 新战略营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