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_第1页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_第2页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_第3页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_第4页
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河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技术规定及评价指标解释一、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1.工作内容本次调查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河北省范围当前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进行调查评价,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分析开发利用潜力。第1页/共60页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共涉及174个区县,需评价4.1万个图斑、360.16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9.1%,其中石家庄市为24.75万公顷、唐山市为24.27万公顷、秦皇岛市14.92万公顷、邯郸市为15.80万公顷、邢台市为12.57万公顷、保定市为72.52万公顷、张家口市为100.96万公顷、承德市为71.93万公顷、沧州市为17.04万公顷,廊坊市为2.38万公顷,衡水市面积为3.03万公顷。第2页/共60页2.基本要求2.1以2012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调查评价工作,精度应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一致。2.2以县为单位开展调查评价工作,在县级数据库和数据汇总基础上,进行地市级、省级建库和数据汇总。省级检查通过后,将成果上报国土资源部。2.3

各评价单元的最终理论面积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综合数据库标准》计算。2.4按照统一表格与要求,实事求是进行填报。第3页/共60页3.资料收集图件资料(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土壤图、水资源分布图、热量分布图、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图、农用地分等定级图,以及林业普查、农业普查、自然保护区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图件。第4页/共60页数据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资料。数据库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第5页/共60页文字资料包括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关报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报告、上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第二次土壤普查报告、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等。其他资料最新相关的经济、社会等统计资料。第6页/共60页4.评价对象可开垦土地(未利用地):主要涉及数据库中的其他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和裸地7个二级地类。

可复垦采矿用地:是指废弃的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只调查评价可复垦的废弃采矿用地。正在生产的采矿用地不需要评价。如某一图斑部分可复垦,则需要拆分。第7页/共60页5.评价原则5.1综合性原则多部门沟通协调,使调查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5.2生产与生态安全性原则能够持续耕种的土地,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或土地退化的,不应列入耕地后备资源。5.3限制与易获得性原则限制性因素,只要某一属性存在限制性因素,就不宜列为耕地后备资源。

5.4主导与针对性原则根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选取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5.5便利性原则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应便于耕种。第8页/共60页6.评价方法调查评价整体工作按照内业为主、外业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采取主导因素“限制性因子”评价法,确定每一评价单元的宜耕性。7.评价单元评价单元根据评价对象图斑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将每一评价指标信息填注到评价对象图斑属性信息表中,如评价对象图斑某一指标评价结果不同,则需要拆分图斑,以保证图斑属性相对均一,形成评价单元。第9页/共60页8.技术路线

以201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国家下发的图斑为评价单元,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成果和资料信息,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等开发条件,按照内业为主、外业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采用主导“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尽量全指标评价。以县为单位统计汇总,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数据库,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政策性建议。第10页/共60页工作流程示意第11页/共60页2.1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2.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获取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指标解释第12页/共60页

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不宜耕生态条件生态保护区内禁止开垦区域、或开发后有土地退化风险年积温<1800℃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天然降水量<350mm且无灌溉条件,不能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土壤污染状况土壤遭受污染排水条件无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

北方<60cm且无客土土源南方<30cm且基岩为难风化岩石且无客土土源地形坡度≥15或≥6°盐渍化程度土壤盐渍化程度重度以上且无灌溉排水条件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为砾质土或更粗或岩石露头度大于2%土壤pH值pH≥9.5或≤4.0耕作便利度图斑面积20公顷以下且没有道路到达第13页/共60页_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表行政区名称:

行政区代码:填表说明:1.序号: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以县为单位顺序编号。2.标识码:填写该图斑新生成的标识码。3.原标识码:填写该图斑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标识码,应与国家掌握的一致。4.图斑号:填写该图斑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图斑号;如图斑需要拆分,要用支号表示。5.地类编码:填写该图斑在土地调查数据库中的地类编码。6.评价结果:为综合评价结果,(8)-(18)其中有一项指标结果为“N”的,评价结果填写“N”,否则填写“Y”;正在生产的采矿用地评价结果填写“O”。7.(8)-(18)为单项指标评价结果,宜耕的填写“Y”,不宜耕的填写“N”,不参评指标填写“O”;正在生产的采矿用地单项指标评价结果不填写,为空项。序号标识码原标识码图斑号面积(m2)地类编码评价结果生态条件年积温年降水和灌溉条件土壤污染状况排水条件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地形坡度盐渍化程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耕作便利度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14页/共60页2.1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指导思想:生态保护原则是要有生态功能。生态用地,不但对于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其潜在的价值也远远大于其开垦种植价值,理应保护。因此,生态保护区内(规定不得开发的)未利用地,不能作为耕地后备资源。2.1.1生态条件指标第15页/共60页

处于生态脆弱区,土地开垦后可能发生严重的沙化、水土流失等土地退化的;也不应视为耕地后备资源。处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区的土地;也不应视为耕地后备资源。处于蓄滞洪区,开发后可能有洪水淹没风险的,也不应视为耕地后备资源。

第16页/共60页2.1.2年积温

≥10℃活动积温大于1800℃,作物才能完成其生长发育周期。积温资料可从气象站获取。山区可以依据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会降低0.6℃的原理,推算出气温和年积温。第17页/共60页2.1.3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

评价其他草地、沿海滩涂、盐碱地。当年降水量≥350mm时,自然降水基本满足旱作物的水分需求,可以保证收成,水分就不是限制因素。天然降水量<350mm的地区,必须有灌溉条件,灌溉条件主要是考虑有无建设灌溉条件的可能性。

第18页/共60页2.1.4土壤污染状况土壤污染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超过三级的即评价为不宜耕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污染了的采矿用地其复垦成本也很高,不宜复垦为耕地。

第19页/共60页

评价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盐碱地、沼泽地、采矿用地。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但过多的水分会造成内涝,目前主要考虑有无建设排水条件的可能性。

沼泽地地形低洼,有无排水出路是能否修建排水体系的关键。滩涂在大部分季节地面没有积水,只是季节性的积水或地下水位较高。但沿海滩涂坡降非常小,而且可能受到海水顶托,需采取围堤抽排的形式,修建排水体系工程量大。2.1.5

排水条件第20页/共60页

而内陆滩涂,地面坡降较大,只要围垦,靠自流可能就能够排水,不需要抽排,修建排水体系工程量较小。盐碱地地下水位高,要降低地下水位,必须修建排水体系,才能够为淡水洗盐改良创造前提条件。第21页/共60页2.1.6土层厚度和母质条件评价其他草地、裸地、采矿用地。土层厚度北方≥60cm,土层越厚,持水能力越强,抗旱能力越强。湿润地区降水量大,雨季较长,经常下雨,土层即使薄些也不至于出现旱灾。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降水集中,雨季短,只有土层达到一定厚度才能够蓄积降水,抗旱。土壤调查中的土层,一般指土壤发生层A和B,有时把母质层C也计算在内。第22页/共60页

母质和岩石类型作为土层厚度的一个附加指标。土层薄,如果下伏的基岩是容易风化的泥岩、页岩时,容易通过挖掘开垦,土层厚度就不成为限制因素;但下伏的基岩是石灰岩类、石英岩等难以风化和不易挖掘的岩石,土层薄就成为限制因素了,不宜开垦。第23页/共60页土源条件挖掘清除污染的土壤后,土地平整也需要覆盖新鲜土,需要土源。采矿用地有可能塌陷或挖掘较深,需求覆土。因而是否有土源成为能否复垦利用的必要条件。第24页/共60页2.1.7地形坡度

评价其他草地、沙地、裸地、采矿用地。坡度影响水土流失,坡度越大,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虽然法律规定不能开垦坡度≥25°的土地;但是鉴于≥25°的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修梯田十分困难,确定<15°的未利用地才可开垦。采矿用地的复垦,扰动性很大。如果所在地坡度大,进行复垦工程导致水土流失的风险很大。因此,将地形坡度以6°为界,≥

6°不宜开垦。第25页/共60页2.1.8盐碱化程度

评价其他草地、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沙地、采矿用地。盐化土壤,包括盐碱地(一般是盐土),只要有排水系统和有淡水淋洗盐分,都可改造为耕地。淡水淋盐既可以利用天然降水,也可以利用灌溉水。降水丰沛的地区,只要有排水条件,靠天然降水也可以洗盐。降水少的地区,需灌排条件兼具。

第26页/共60页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干旱半干旱区,且其他后备资源丰富;那里尽可能不考虑盐碱地作为耕地后备资源;但重度盐化的其他土地,只要有灌排条件就可以作为后备资源。第27页/共60页2.1.9土壤质地/砾石含量

评价其他草地、内陆滩涂、裸地、采矿用地。砾石没有任何吸持水的能力,土壤中大量砾石的存在会造成严重的漏水漏肥,而且影响作物扎根。即使是有灌溉条件,但渗漏量极大,也不宜开垦。砂土的保蓄能力也差,漏水漏肥,但砂土还是有一定吸附水的能力,如果降雨量充沛,或者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可以开发利用;但是在干旱少水的地区,其他资源丰富,则不宜开垦砂土。第28页/共60页地表岩石露头度

岩石出露地面会干扰耕作,清除这些岩石露头必须用爆破工程,耗费巨大。岩石露头度一般用于其他草地作为评价指标,只要岩石露头度(地表岩石面积占据整治区面积的百分数)>2%或裸露岩石间距小于35-100米,即为不宜耕后备资源。第29页/共60页2.1.10土壤pH值

评价其他草地、沿海滩涂、盐碱地、采矿用地。当pH值≥9.5时,土壤胶体可能分散,造成通透性很差。pH值(水浸提测定法)≥9.5的碱土,只能化学改良,但化学改良成本很大,而且改造难度巨大,归为不宜耕作的限制地类。酸性硫酸盐土中含大量硫化物,积水条件下pH值在4-7之间,但一旦排水氧化,pH可能下降到4以下,作物很难生长;这类土壤一般是红树林沼泽土,也不宜开垦。第30页/共60页2.1.11耕作便利度土地开垦必须考虑耕作半径和耕作便利度。由于机械化农机具的使用,使得耕作半径比使用传统农机具时大多了。如果图斑面积大于等于20公顷的,该项指标不作为限制因素;图斑面积小于20公顷的,必须有道路能够到达。第31页/共60页2.2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获取

2.2.1生态条件调查搜集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规划、林业规划、环保规划、城市规划等图件,从中获取关于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资料信息(禁止开垦区域不应为耕地后备资源)。第32页/共60页2.2.2≥10℃年积温调查

≥10℃积温可从当地气象站数据获取。在山区一般气象站在河谷地带。因此,对于山区,可以依据海拔每升高100m,温度会降低0.6℃的原理,推算出气温和年积温。第33页/共60页2.2.3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调查降水量可从当地气象站数据获取。可以利用气象、水文、水利和土壤资料图件信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有无水源保障。比如,上游有水库且有输水干、支渠到达本区域,并有分水计划,就可能利用地面水发展灌溉;沼泽土、草甸土和潮土可以利用地下水发展灌溉。第34页/共60页2.2.4土壤污染状况土壤污染情况可查询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和其他土壤调查成果。没有土壤污染调查资料的,可以通过实地访问,并让当地农民指界。第35页/共60页2.2.5排水条件调查

对现有耕地评价是有否排水系统。对未利用地是调查有无排水条件。排水条件可以通过地貌与土地、土壤类型进行专家判断来获取:一是从地形图上获取坡降,二是地类的判断,如沼泽地与荒草地;三是从土壤类型图上提取信息,如棕壤与褐土为山地丘陵土壤,排水条件良好;潮土也有排水条件,沼泽土则要综合判断了。第36页/共60页2.2.6土层厚度调查可以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乡级或县级成果的土种类型图中获得土层厚度数据。某些土类名称可以判断土层厚度,如石质土肯定是薄层的,冲积土、风沙土、潮土、草甸土、黄绵土、沼泽土肯定是厚层的。铁磐层的厚度和深度是红壤、黄壤、赤红壤与砖红壤等土类划分土种的分类标准。第37页/共60页土源条件

平原区的冲积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肯定土层深厚。丘岗地的土壤,如黑土、黄棉土、风沙土也很厚。山地地带性土壤砖红壤、红壤、褐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土层是否深厚不确定。但石灰岩土和“石质土”肯定没有土源。但无论是耕地,还是其他生态用地,破坏植被挖土都要慎重。第38页/共60页2.2.7地形坡度调查利用地形图坡度尺方法可以大概划定耕地后备资源所处的地形坡度。信息技术使用DEM生成。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在图上量测的地形坡度较精确。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在图上量测的地形坡度不够精确,最好是到野外用罗盘实地量测。第39页/共60页2.2.8盐渍化程度调查

“盐碱地”至少是重度盐化。盐渍化程度是对某些“盐化土壤”而言的,比如盐化潮土、盐化草甸土,盐化程度是区分其“土种”的依据,可以在“二普”乡级或县级土壤图获取。但30年以来,土壤盐分含量可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尽量通过野外典型调查,对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进行修正。全国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中有盐分含量数据。第40页/共60页2.2.9土壤质地调查

依据“二普”的土壤资料和土壤图中的土壤名称获得。例如:“粗骨土”土类表明土壤中砾质含量大于50%。一些“粗骨”亚类(如“粗骨褐土”)也表明土壤中砾质含量大于50%。一般土种名称中有“骨”意味者砾石含量多,砾石含量﹥35%。如“棕麻骨土”,“暗麻骨土”。“砂质冲积物”土属名称意味着土壤质地是砂质的。“麻砂土”土种意味着土壤质地是砂质的;“二合土”土种意味着土壤质地是壤质的。第41页/共60页

地表岩石露头度调查

最好是实地调查。熟悉当地情况的老乡都很清楚。另外,从土壤类型图和地貌图、地质图综合判断也是可以的。比如,平原区的冲积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肯定地表没有岩石露头。丘岗地的土壤,如黄棉土、风沙土也没有。岩石露头肯定出现在山地,但一般的地带性土壤,如砖红壤、红壤、褐土、棕壤、黑土、黑钙土等也没有岩石露头。而石灰岩土,一般﹥2%。如果是“石质土”则岩石露头肯定达到或超过50%了。第42页/共60页2.2.10pH调查

可以从“二普”成果中获取土壤pH信息,土类名称一般具有pH内涵。冲积土、潮土、草甸土、黄绵土、沼泽土肯定是中性的,红壤、赤红壤、砖红壤肯定是酸性的。但对于限制性来说,pH≥9.5只有草甸碱土有可能;pH﹤4,也只有酸性硫酸盐土才可能。对于采矿地,可以野外实地用袖珍便携式pH计测定。第43页/共60页2.2.11耕作便利度收集耕地后备资源的区位、交通和地形条件,调查开发后农民是否可以方便进行耕种,各地根据地形、道路状况等综合考虑。可具体调查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来计算影响半径或使用分值衰减方式。第44页/共60页三、调查评价工作程序及要求1.制作调查评价底图在2012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中提取(043)、(115)、(116)、(124)、(125)、(126)、(127)和(204)图斑,形成调查对象图层。年积温、年降水量相关资料由国家收集,与调查对象图层叠加,标注不满足年积温和年降水量要求的图斑,制作调查评价底图。第45页/共60页2.地方区域性评价指标差异我省的石家庄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邢台市、邯郸市、沧州市、衡水市、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县卢龙县昌黎县属于黄淮海区;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属于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两类区域的不宜耕评价指标表,见附件2,在评价指标要求上有少量不同,具体评价时需要注意差别。第46页/共60页3.内业处理各市、县接收省里下发的调查评价底图,结合土壤普查、农业普查、地形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等成果资料,获取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指标等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数据。对有数字化要求的评价指标进行数字化,建立评价指标图层。第47页/共60页4.补充调查

若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调查评价工作要求,包括资料不足、不实、不详、陈旧等,应进行外业补充调查,补充、修正评价指标数据,相关成果进行数字化。第48页/共60页5.宜耕性评价通过内外业调查,将收集到的指标资料分别形成各种评价指标专题图,再经过数字化,利用GIS技术叠加获取评价单元的指标评价结果。采取“限制性因子”评价法,对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单元参评指标中,有任何指标项为不宜耕条件的,划分为不宜耕,其余为耕地后备资源。第49页/共60页6.评价结果属性信息标注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结果,建立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层“HBTC”,分类型分别对图斑属性进行标注。宜耕土地标注为“GDHB”,不宜耕土地标注“FHB”。所有评价单元的属性信息,应包含综合评价结果,以及所有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结果不能空项(正在生产的采矿用地除外)。第50页/共60页7.质量检查

按照技术要求,对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并签字记录。省级组织专业队伍对市县上报的数据成果进行内业检查,通过后上报国家,不通过的返回地方修改。第51页/共60页8.县级成果建库与成果汇总

利用数据库建库软件,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规范要求,建设符合数据库标准的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库。县级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利用国家下发的质量检查软件进行检查,通过后进行调查评价数据统计汇总(附件5),同时撰写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附件6)。成果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按照要求逐级上报。根据需要可编制县级耕地后备资源分布图、县级耕地后备资源标准分幅图(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