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君山银针茶_第1页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君山银针茶_第2页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君山银针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系黄茶之一种,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始于唐代,清代被列为贡茶。1956年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受到高度评价,饮誉中外。制作方法1.鲜叶采摘:君山银针均为单个芽头。一般以春茶做原料。在清明前后3~4天采下早春头茶。选择芽头粗壮、紧直,大小长短均匀,茸毛显露者,用手轻轻折断,要求芽头长25~30毫米、宽3~4毫米,并带有2~3毫米长的芽柄。采回后的茶芽经拣剔后再加工。2.杀青:先将锅烧热,磨光,洗净,打上白蜡,使锅面光滑洁净。锅温120~130℃,过高易使芽头烧焦弯曲,过低就会延长杀青时间,芽头茸毛磨损,色泽暗,香气低。每锅投芽量500克左右,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手炒不便,又易于干焦。芽头入锅即发出芝麻燥声,两手立即以轻快的动作向前翻炒,使芽头均匀受热。切忌芽头沿锅磨擦,以免茸毛磨损,色泽混暗。火温要先高后低,杀青时间3~4分钟。3.摊放:杀青后的芽头,置于竹盘中,簸扬10余次,摊3~4分钟,使芽内水分均匀。4.初烘与摊放:摊晾后的茶芽按每锅杀青芽量均匀地薄摊在3个小竹盘内(竹盘直径46厘米,内糊两层皮纸),放在焙灶上用炭火初烘。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焙时间15~16分钟。每隔2~3分钟翻动一次,烘至五六成干,即可下烘。下烘后摊放2~3分钟,以利在初包过程中,使内含物进行正常转化。5.初包:是形成君山银针品质特点的一个重要工序。摊放后的芽坯每1.0~1.5千克用双层皮纸包成一包,装入无异味的铁制或木制箱内。贮放48小时左右,待芽色呈现橙黄时为适度。6.复烘与摊放:烘量比初烘多一倍,温度掌握在45℃左右。每隔5~6分钟翻动一次,促使水分进一步挥发,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待烘至7~8成干,下烘进行摊放。7.复色:复烘摊晾后的茶坯,用三层皮纸包好,放置24小时左右,待芽色略成金黄为适度。8.干燥:通过上述过程,君山银针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已基本形成,然后通过干燥再固定下来,并进一步促进香气形成,散发水分,温度50℃左右,烘量每次500克左右,烘至足干。9.分级:按芽头的肥瘦、曲直和色泽的金黄程度进行分级。然后将分级好的茶用皮纸包装好,放于铁箱内,密封贮藏。产品特点芽头茁壮,紧实而挺直,大小匀齐,茸毛密盖,色泽金黄,有“金镶玉”之誉。冲泡后香气清鲜,汤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