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宏观经济学内部课件AMacE04新古典主义_第1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宏观经济学内部课件AMacE04新古典主义_第2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宏观经济学内部课件AMacE04新古典主义_第3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宏观经济学内部课件AMacE04新古典主义_第4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级宏观经济学内部课件AMacE04新古典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新古典主义基本假设经济周期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2概述新古典主义:也叫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货币主义演变而来,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代: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的货币周期模型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以及对财政政策和政府决策行为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使得理性预期学派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新古典经济学也因此得到极大发展——丰富了其宏观理论,故才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称。“古典”精神:接受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和市场出清假设,弘扬了古典主义精神。“新”的体现:让古典宏观经济学旧貌换新颜。研究了古典宏观经济学未涉及的许多问题,发展了古典主义原理;吸收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给古典宏观经济学换上了新装,并使得经济学成为更加精确的科学。3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新古典主义基本假设的来源来自新古典经济学:接受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提出了理性人假设和市场出清假设,从而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理论,并将其作为宏观分析的微观基础。来自货币主义:吸收货币主义的思想观点,提出了自然率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进而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理论,同时也充实了货币主义的内容。新古典主义基本假设的构成:理性人假设、市场出清假设、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假说。基本前提:这四个假设是新古典主义分析一切经济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正是因为这四个假设,才使得新古典主义从货币主义脱颖而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宏观经济理论、观点、方法和政策主张体系。体现新古典主义精神:市场出清和理性预期假说是最能体现新古典主义精神的两个最有特色的假说。4(一)来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理性人假设(行为最优化假设):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尽力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即追求利益最大化。提出这一假设,目的是强调宏观经济分析要有微观基础,特别是微观经济活动者要符合行为最优化的基本前提。消费者:每个消费者都具有良好定义的偏好关系或效用函数,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每个生产者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和工资能够伸缩自如,使得每种商品和劳务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都恰好匹配,既无超额需求,也无超额供给,各个市场都得以出清。意义: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和自由精神,实质在于认为市场机制能让经济自动、迅速地实现均衡。就业:劳动市场处于均衡之中,就业达到充分就业,同时也没有“用工荒”。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5(二)来自货币主义的假说自然率假说:自由竞争能够让经济保持或趋向于充分就业。理性预期假说:理性人能够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来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这两个假说提出的基础提出自然率假说,是基于人们对长期经济活动的分析。提出理性预期假说,是基于人们对传统预期不足的认识。预期:对未来事物的事先估计,用数学期望表达。预期的作用:预期是联系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传统预期: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传统预期的不足:仅仅依据过去预测未来,违反了行为理性。未来不但与过去有关,而且受许多未来因素影响。人们不能只凭经验办事,必须学会利用信息。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61.自然率假说的合理性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二)来自货币主义的假说自然率假说的意义:把自然就业状况从货币的影响中分离出来。新古典主义提出这一假说的目的,就是要研究经济社会在排除了货币干扰以后,就业究竟会自然达到什么状态。自然就业: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就业状态。相应的失业率,叫做自然率。新古典经济学正是没有通货膨胀时的价格与供求决定理论,因此劳动市场均衡的就业状态正是自然就业。充分就业:在自由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的伸缩自如保证了劳动市场实现均衡,一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人都有工作职位,失业者不是因为没有职位,而是嫌工资低。这种自然就业状态正是充分就业,政府无需干预。因此,充分就业是自由竞争的固有属性,政府干预只能破坏自然就业状态,引起价格和经济波动,有害无益。72.理性预期假说的合理性理性预期:是人们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信息来对经济变量作出的长期内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预期,可用条件期望表达,即人们在时期

t-1对经济变量

X在时期

t

的值

Xt

的理性预期为,其中It1为时期

t

-1关于X

的信息集。理性预期是准确预测的理由:既然可用条件期望表达,便可用贝叶斯概率修正公式对预测值进行修正,力图使其准确。为了利益最大化,人们必然会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全面系统了解。为了利益最大化,经济主体必然会随时根据掌握的信息来对预测作出修正,以防止犯系统性的预测错误。既有力图准确预测的愿望和努力,又有进行准确预测的科学修正办法,最终的预测值就必然与实际相符。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假设(二)来自货币主义的假说8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发源和发展:对经济周期波动现象的研究。第一代理论:货币周期模型(名义经济周期模型)卢卡斯:“预期与货币中性”(1972),“一个均衡的经济周期模型”(1979,修正和发展)。理性预期革命:该模型引申出货币政策无效命题,当时引起轰动,被看成是对经济学的又一次革命。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理论让理性预期学派从货币学派脱颖而出,独当一面,竖起了新古典主义大旗。第二代理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BC模型的建立:8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因缺乏实证而逐渐失去吸引力。一批信奉者开始对货币周期模型进行修正和发展,建立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对财政政策与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复兴李嘉图等价论断,运用博弈论研究货币政策等,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使理性预期理论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9(一)货币周期模型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卢卡斯的做法:从货币供应和不完全信息出发来解释波动。卢卡斯的分析:假定央行增发货币,公众没有觉察,由此引起物价上涨。这时,人们必须判断物价上涨是局部性还是全局性的。若以前物价稳定,就会被认为是局部性的;若物价一直不稳定,则会被认为是全局性的。发现实情前:人们根据价格上涨来增加劳动和产出。发现实情:人们最终会做出理性预期,发现涨价实情。发现实情后:一旦发现涨价是总需求增加所致,人们就会调整预期,将产量和劳动供给恢复到自然率水平。结论:虽然货币冲击会因信息不完全而引起产出波动,但这是暂时的。人们会逐渐搜集到完整的信息,货币冲击的影响便会消失,经济将恢复自然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无效。为了证明这一结论,卢卡斯还建立了附加预期变量的

AD-AS

模型,即货币周期模型。10AD曲线:卢卡斯完全赞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

AD,同样认为总需求

Y取决于物价水平

P,与物价水平负相关,即

Y=AD=AD(P),PAD货币供应

M:这是影响总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总需求曲线

AD

的位置。M

上升,AD曲线右移。货币政策:扩张性政策导致

AD曲线右移,紧缩性政策导致

AD曲线左移。卢卡斯的总需求函数:Y=AD(P,

M),PAD,MAD。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总需求是物价水平的递减函数。与货币供应的关系:总需求是货币供应的递增函数。简单形式:Y=

+

M/P,其中

0,>

0。1.卢卡斯的总需求曲线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周期模型112.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一)货币周期模型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附加预期变量的AS曲线:卢卡斯也赞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AS,即Y=AS(P),但区分了影响供给的两种价格因素。实际物价水平P:当前物价水平。P上升时,

各行各业都看到自己产品的价格上升,但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全社会物价上涨的结果,从而提高行业产量。可见,PAS。预期物价水平

Pª:各行各业意识到的物价水平。物价上涨用不了多久,各行各业就会有所意识,即Pª上升,成本预期上升,从而就要减少行业产量。可见,Pª

AS。卢卡斯的总供给函数:Y=AS(P,

),PAS,Pª

AS。简明形式:Y=AS(P

),P

AS。简单形式:Y=

Yf+

(P

),其中

>

0。123.卢卡斯的

AD-AS

模型Yf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周期模型ADAS附加预期变量的

AD-AS

模型:AD

=

AS&Pª=

P(理性预期)简化的货币周期模型PY求解:Pª13公众暂未觉察:预期物价水平暂时仍为P0,即

=

Pª0=

P0。各行业都还未觉察到物价全面上涨,误以为只有自己产品价格上升,决定增加产量。结果,总产出从Y0上升到Y1

=

AS0(P1)。短期效果:短期内,增加货币供应确实能够提高就业和增加产出。起初:Y0=AD0(P0)=AS0(P0)=

Yf。即经济均衡,充分就业,产出达到潜在水平

Yf,物价水平和预期物价水平都为

P0。冲击:央行悄悄增加货币供应。这刺激总需求曲线从

AD0右移到

AD1,实际物价水平从P0上升到P1,各行业价格上升。(1)货币冲击Y1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周期模型P1AD1AD0AS03.卢卡斯的

AD-AS

模型YfP014(2)修正预期,恢复自然率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周期模型AD1AD0AS0AS1公众察觉,修正预期:各行各业用不了多久,就会察觉到工资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全面上升,会认识到物价水平已经上升到

P1,行业产品价格上升只不过是物价水平全面上升的结果,从而要修正预期,使预期物价水平符合实情。修正的预期物价水平Pª1:各行业会根据了解到的货币供应增加这一真相来分析新的总需求曲线AD1,并根据充分就业的原产出水平Yf,作出新的物价水平预期Pª1,即

Yf=AD1(Pª1)。调整生产:曲线

AS

左移到

AS1。预期符合实际:AD1(Pª1)

=

AS1(Pª1)恢复自然率:Yf=

AS1(Pª1)3.卢卡斯的

AD-AS

模型Pª1P1P0YfY115初始状态:Y0=AD0(P0)=AS0(P0)=

Yf。货币政策:货币供应从

M0上升到

M1。变化:Pª0=P0&P0P1(AD1(P1)=AS0(P1))&YfY1=AS0(P1)

Pª0Pª1(Yf

=AD1(Pª1))P1P2=Pª1&Y1Yf

=AD1(P2)=AS1(P2)。

货币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对于总产出和就业只能起到一时的短暂影响作用,很快就会消失。长期来看,增加货币供应只能导致物价水平上涨,而不能影响总产出和就业。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货币政策无效,它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引起短期波动,并造成通货膨胀,有害无益。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因此,卢卡斯主张经济自由,反对政府干预。

(3)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货币周期模型3.卢卡斯的

AD-AS

模型16货币周期理论的缺陷:把经济波动归因于货币数量这样的名义因素变动,缺乏实证支持。该理论便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实际周期理论的提出:货币周期模型虽然不再受到热捧,但其影响犹存。一批信奉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寻找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提出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因素:实际上,经济运行经常受到一些随机因素的干扰,比如石油危机、自然灾害、战争、人口增长、技术创新等。这些因素都不是名义上的,一旦发生,就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随机冲击:实际因素冲击的随机性使得经济增长表现出随机跳跃性。若受到正向冲击,经济便在更高起点上增长;若受到负向冲击,经济就要滑坡。这些实际因素对经济的随机冲击,才是经济波动的真正根源。(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17冲击的类型:从作用对象看,冲击不外乎三种类型,要么是偏好冲击,要么是技术冲击,要么是资源冲击。偏好冲击:冲击到人们的爱好,使消费偏好发生变化。技术冲击:冲击到了生产技术,使技术水平发生变化。资源冲击:冲击到了经济资源,使资源数量发生变化。冲击的范围:局部范围、全局范围局部冲击:只冲击到经济中的某些部门或某些方面。全局冲击:整个经济全部受到了冲击的影响。经济波动:不论局部还是全局冲击,都将引起经济波动。连续单向冲击或一次重大冲击:会引起经济持续波动。冲击影响过后:经济将恢复到平衡增长道路上去。1.冲击的类型与范围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82.技术冲击最常见的波动源:技术冲击。这是最值得研究的波动源,实际周期理论以此为例,分析了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技术指标

A:衡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技术进步率:在确定性环境中,各时期t的技术指标A都是确定的,并会以某个固定的增长率a

=

A/A稳步提高,即

At=

(1+

a)

At1(t

=1,

2,

…)。这个增长率

a

,叫做技术进步率。随机冲击:实际中,有很多随机因素都在冲击技术水平。因此,At都是随机变量,即

At

=

(1+

a)

At1+

t(t

=1,

2,

…),其中

t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代表随机因素对技术水平的冲击。技术冲击均值为零: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正向冲击必然伴随着一个负向冲击,二者相互抵消。实际情况:冲击完全有可能表现为连续的单向冲击。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93.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没有冲击的增长:

t

=

0(t

=1,

2,

…),技术进步率a为常数。按照新古典增长模型,(YtYt1)/Yt=

a

+

n,其中n

为劳动人口增长率。用对数表示,即

lnYt=

lnY0+

t

ln(1+

a

+

n)

(t=1,2,),也即总产出的对数-时间曲线是一条斜率为ln(1+a+n)的直线

L。受到冲击的增长:

t

0(t

=1,

2,

…)技术进步率

a

:随机变量。增长路径:受到影响,变为围绕直线

L

上下波动的曲线

C。随机波动:增长路径波动是随机的。受正向冲击时,向上波动,更高起点增长;受负向冲击时,向下波动,经济滑坡。稳定增长路径LlnYlnY0C随机波动路径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204.技术冲击的传导途径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全局性技术冲击:不由分说,必然会造成产出波动。局部性技术冲击:只有个别部门受到冲击,使得个别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受到影响。J.

B.Long

C.

I.Plosser

通过分析冲击传导途径,说明了这种局部技术冲击也能引起产出波动。Long

&

Plosser

的分析:稳定增长引进机器人(局部冲击)在产业链内的传导:机器人使用者向制造商订货,引起制造商对资本和劳动的需求增长;工资与价格的自由伸缩使工资和利润增长,带动机器人产业链的收入增长。向产业链外的传导:机器人产业链收入增长(需求增加)必引起其他行业收入增长,从而带动全社会收入增长。结论:不论局部还是全局技术冲击,都能传导到整个经济之中,引起总产出波动。215.经济持续波动的原因连续单向冲击:必会引起产出持续波动。这一点容易理解。一次严重冲击:引起经济持续波动须有两个重要前提。前提1:新资本从订购到供应,需有较长的一段时日。需求配备期:满足增长了的需求所需的较长时日。配备期内收入增长:在这段较长的配备期内,工人将提供更多劳动,挣到更多工资,从而收入持续上升。前提2:随着收入变化,家庭消费模式是慢慢调整的。消费模式分期转变:家庭消费模式并不是随收入变化立即变化,而是要分好几个时期来逐步转变。完成转变之前:家庭一直享受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总产出在这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相应地保持较快增长。结论:一次严重冲击也将引起经济持续波动。(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22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早期新古典主义:只有货币政策研究,没有财政政策研究。巴罗(R.

J.Barro):复兴李嘉图等价论断。李嘉图等价论断:在一定条件下,税收与公债等价,即税收融资与公债融资的效果相同。这是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布坎南(1968)在《公共品供求理论》中称其为李嘉图等价论断。巴罗的《财政理论的新古典方法》(1989):运用新古典主义思想观点发展了理性人假设,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进行了研究,复兴了李嘉图等价论断。李嘉图等价论断复兴的重大意义:不但结束了新古典主义不研究财政政策的历史,开辟了新古典主义财政政策研究的新篇章,而且向凯恩斯主义关于公债作用的论断提出了挑战。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非中性,把减税举债看成是刺激总需求的重要途径;巴罗则认为公债中性。23(一)税收与公债税收与公债的相同之处政府收入手段:税收与公债都是支持政府支出的财政融资手段,政府收入等于税收与公债之和。取之于民:税收是从公众手中要来的财富,公债是从公众手中借来的财富,都取之于民。税收与公债的不同之处法律上的区别:税收是强制性的,公债是自愿性的。不交税,触犯法律。不买公债,不违法。人们是否愿意购买公债,取决于公债利率。深层次的区别:税收直接减少了人们的消费;公债减少了人们的当前消费,却增加了人们的未来消费。对政府的区别:税收没有加重政府支出的未来负担,而公债则加重了公共开支的未来负担。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24(二)凯恩斯主义关于公债作用的观点问题:公债对人们行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债务债权人一致:公债的债务人是政府,代表国家,代表公众;公债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与债权人的根本利益相同,政府欠公众的债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信用有保证:政权稳定性保证了公债偿还有保证,从而公债没有信用危机。造福后代:并非父债子还,而是父财子收。公债不但不会给子孙后代构成负担,而且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财富。举债可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从而加快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的结论:公债不但是弥补赤字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减税举债是刺激需求、促进增长和增进就业的重要途径。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25(三)李嘉图关于公债作用的观点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李嘉图关于公债的论述公债与税收表面不同:表面上,公债不同于税收。税收减少了个人的财富,而公债并没有减少个人财富。公债与税收实质相同:实际上,公债等同于税收。政府举债意味着公众未来的债务偿还义务,由举债支持的减税将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因此,公债只不过是税收的延迟而已。公债与税收效果相同:当人们意识到了公债不过是税收的延迟,就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当前可支配收入减少,这与当前征收同等数额税收的效果是一样的。李嘉图的推断:税收与公债等价。不过,李嘉图又担心这一推断在现实中可能行不通。26(四)巴罗关于公债作用的观点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巴罗的观点:巴罗坚持理性人假设和理性预期假说,认为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们恰恰是遵循李嘉图所述的逻辑行事的。巴罗的分析:巴罗认为,李嘉图之所以担心他的推测在现实中行不通,是因为怕公众意识不到。其实,公众都具有理性预期。要说意识不到,那也只是暂时的。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意识到当前减税只不过是税收推迟而已,并且能够准确地预期未来的债务偿还义务。公众行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会在当前把相当于未来税收增加的那一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发行公债与当前征收同等数额税收是一样的效果。复兴李嘉图等价论断:巴罗根据自己的推理,认为李嘉图等价论断不但正确,而且在实际中完全行得通。作为支持政府支出的两种手段的税收与公债,其效果完全相同。27(五)财政政策的无效性新古典主义的财政政策研究李嘉图等价论断复兴的政策含义:由于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们认识到减税举债不过是税收延迟而已,并非真正减税,因此政府举债收入都将被私人储蓄等额增加所抵消,发行公债既没有让消费扩张起来,也没有让国民收入出现乘数效应。可见,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财政政策无效性命题:政府通过预算赤字、减税举债的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和增加就业的财政政策无效。公债中性:政府支出一定时,公债数量不论多少,都对经济没有影响。这是李嘉图等价论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公债是非:关于减税举债的政策效果,究竟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正确,还是新古典主义的观点正确?其实,人们可以找出许多理由来举证李嘉图等价论断的不成立。教材第五章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28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政府决策行为:新古典主义者应用博弈论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行为。政府也是经济人:以前的经济学没有把政府当作独立的经济人来看待,其实政府同个体经济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目标和偏好,在决策活动中也受到一定的约束——应变能力约束,并且完全可以自由地进行决策。政府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公众目标:公众个人利益最大化。政府与公众的矛盾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政府行为与公众行为也经常相互影响。解决办法:博弈均衡。博弈论为研究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冲突提供了一种合适的分析框架。货币政策博弈事例:政府与工会的博弈。通过这个事例,可说明如何运用博弈论来解释货币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行为。29(一)政府与工会的货币政策博弈货币政策制定:政府与工会之间的博弈。政府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需要影响工资协议,但这又取决于工会如何预期和如何对政府决策作出反应。博弈规则:工会可向政府提出长工资要求,但工会面临两种自由选择:长工资、不长工资。政府也有两种自由选择:增发货币、不增发货币,政府可以相机抉择。收益表:如果工会不提长工资,政府也不增发货币,那么经济处于低膨胀、低失业的最佳状态,双方收益各为3。

政府工会增发货币不增发货币

长工资

1(高膨胀、高失业)14(低膨胀、高失业)0不长工资

0(高膨胀、低失业)43(低膨胀、低失业)3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301.收益情况分析最佳结局:低膨胀、低失业。工会不提长工资,政府不增发货币,政府和工会双方各得3单位收益。最差结局:高膨胀、高失业。给工人长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应,这引起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增加,导致实际工资并未增加多少,而工会和政府的收益都从3降到1。中间结局:高膨胀、低失业;低膨胀、高失业。高膨胀、低失业:不长工资,政府却增发货币。实际工资下降,工会收益从3下降为0。增发货币使就业上升和社会福利提高,政府收益从3上升到4。低膨胀、高失业:长工资,且政府不增发货币。实际工资上升,工会收益从3上升到4。但社会失业率上升,社会福利下降,政府收益从3下降为0。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一)政府与工会的货币政策博弈312.纳什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政府工会增发货币不增发货币

长工资1(高膨胀、高失业)

14

(低膨胀、高失业)

0不长工资0

(高膨胀、低失业)

43

(低膨胀、低失业)

3工会的上上策:要求长工资政府的上上策:增发货币纳什均衡:长工资、增发货应双方收益:各得1个单位。经济状态:高膨胀与高失业并存,最差的局面。(一)政府与工会的货币政策博弈323.最佳结局不能实现的原因最佳结局的不稳定性:不长工资,不增发货币,这是最好的结果,但却是不稳定的结果,不能实现。工会方面:若不要求长工资,那么政府的最优选择必然是增发货币,这让实际工资下降,工会收益变为零,工会不能接受,因而要改换策略,提出长工资。可见,不要求长工资这一选项是不稳定的,难以维持。政府方面:若不增发货币,工会必然要求长工资。为了让工会满意,只有答应要求,这让政府收益变为零。政府不能接受,必然改变策略,增发货币。可见,不增发货币这一选项也是不能稳定和难以维持的。结论: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尽管纳什均衡是最差的结局,但只有它才能稳定,才能维持,也才是最终的结局。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一)政府与工会的货币政策博弈33(二)重复博弈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问题:货币政策博弈只能实现纳什均衡这种最差结局。但这是一次性博弈,说明纳什均衡是当事人眼前利益所在。当博弈可反复进行时,情况又会怎样?最佳结局能否实现?合作:纳什均衡时局中人独立行动的结果。如果没有局中人之间的合作,那么即使重复博弈,最佳结局也难以实现。而在一次性博弈中,合作会因诚信问题而不可能实现。重复博弈中的合作:因博弈还要进行下一次,本次失信会在以后的每次博弈中得到报复,因此合作有可能实现。合作方式:局中人向对方发出合作的善意信号,对方也以善意信号反馈,建立互信,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失信报应:如果一方失信背叛,另一方就要采取报复行动,以后每次博弈中都采取背叛行动给对方以惩罚。有效惩罚:只要惩罚可信、有效,合作就有望现实。341.有限次重复博弈:实现短期利益最后一轮博弈:实质是一次性博弈,纳什均衡的标准逻辑得以应用。结果,最后一轮博弈中,局中人不会合作。倒数第二轮博弈:似乎局中人会选择合作,其实不然。既然下一轮博弈中双方不会合作,那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逻辑得以应用。结果,倒数第二轮博弈中双方不合作。逆向归纳(backwardsinduction):倒数第三、第四、直至开始的第一轮博弈中,双方都不合作。局中人只能相信对方在最后一轮博弈中肯定不合作,因而用善意去影响下一轮博弈肯定无利可图。结论:对于有限次重复博弈,局中人双方在各轮博弈中都不会不合作,每轮博弈的结局都只能是“长工资,增发货币”的纳什均衡,实现局中人的短期利益。宏观经济政策博弈

(二)重复博弈35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永远都有下一次,情况大不相同。局中人的收益:,其中

ut

是局中人在第t

轮博弈中的收益(t=0,1,2,),r

为贴现率。合作的收益:背叛的收益:第T轮背叛,以后受到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