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_第1页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_第2页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_第3页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_第4页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2016.2.24气候生物(植被)水文土壤地形(地貌)46亿年前6亿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白垩纪中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代纪距今年代(亿年)动物界植物界新生代第四纪0.03~0.020.71.41.952.52.853.34.04.45.26.0253846第三纪中生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古生代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元古代太古代(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地球初期发展阶段⑤人类时代①爬行动物时代②鱼类动物时代③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④动物孕育萌芽②被子植物时代③裸子植物时代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④海生藻类时代⑥哺乳动物时代⑦两栖动物时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起了非常重要中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环境变迁中作用如何?1、(大气圈)改变原始大气的成分,形成现代大气.2、(水圈)参与水循环,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3、(岩石圈)参与沉积岩形成,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等(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中生代末期,5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盛极一时的恐龙全部灭绝。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两次动物大灭绝现象?人类造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

响在不断地加大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

不利的方面二、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现代“女娲”补天两幅漫画各反映了什么?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雨”中垂钓土地沙漠化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人地协调发展.防止过度开发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大气(气候)岩石(土壤)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河流(水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各自然地理要素都作为环境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要素在特征(景观)上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的关系(一)成土母质与土壤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岩石成土母质粒度质地土壤化学成分养分风化作用物质基础矿物养分(氮除外)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量分解。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1、气候对土壤的直接影响(二)气候与土壤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气温

降水蒸发2、气候对土壤的间接影响从降水来看,森林所需的降水要多于草原和荒漠,故Ⅰ线为降水变化曲线;从气温来看,热带气温高于亚热带高于温带,草原带因降水相对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相对较同纬度范围森林较高,故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草原、荒漠的蒸发一般森林地区更强,故Ⅱ线表示蒸发ⅠⅡⅢ通过生物循环不断地进行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元素的富集不同植被类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深度海拔不同气候垂直变化植被垂直变化土壤垂直分化坡度不同坡向不同在陡峭的山坡上在平坦的平原上阴坡(温度、水分)阳坡——土层薄——土层厚成土母质地形生物气候土壤物质基础矿物养分有机质形成肥力水热状况物理、化学过程物质能量再分配稳定活跃植被破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加动物:失去栖息地,被迫迁徙地下水:渗入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得贫瘠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抬升河床地下水土壤盐渍化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影响其它地区的地理环境黄河下游地上河华北盐碱地

1.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②水库面积增加

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读北美地区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CB(11福建)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模型:地形: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气候:蒸发旺盛,气候变更干旱,大陆性增强水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生物:河口附近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态环境:湿地减少、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自然灾害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表4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14.418.7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9.8917.20.040.0323.96.350.630.01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12福建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老三角洲形成三角洲时较老三角洲较新三角洲新三角洲AB湖老图9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岸线湖新岸线湖新岸线较较老湖岸线干河道相应的湖岸线09安徽根据材料和图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8分)

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老三角洲形成三角洲时较老三角洲较新三角洲新三角洲AB湖老图9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岸线湖新岸线湖新岸线较较老湖岸线干河道相应的湖岸线(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12分)

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新疆浙江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气候生物土壤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热量水分陆地自然带一定宽度条带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温带荒漠带(基本因素)景观差异纬度不同热量差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低纬、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区: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0010025035050070090000100200300400600700900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温带荒漠带(基本因素)距海远近不同景观差异水分差异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亚欧大陆)表现明显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回答。l.从北京到洛杉矾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B.阔叶林C.半荒漠D.苔原A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AB水分热量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山地垂直分异 积雪冰川从山麓到山顶,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垂直变化自然带垂直更替(基本因素)景观差异海拔高度不同水热差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有规律更迭三、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中、低纬高山表现明显区: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2)自然带变化规律:(特点?)(1)基带:(特点?)(3)自然带数量:(与什么有关?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相似与纬度、高度(相对高度)有关▲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4)垂直自然带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5)积雪冰川带(雪线)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纬度、坡向有关与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2)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纬度地带分异规律.(1)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60°S(3)同类自然带,纬度越高海拔越低;坡向不同高度不同(4)自然带谱数量:

(1)纬度(2)海拔(相对高度)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的山地,自然带数目越多。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南坡纬度低、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山地草原荒漠草原1500山地草甸草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物积雪冰川北坡南坡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高山草甸积雪冰川20002500300035004000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南半球温带地区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的影响B.季风的影响C.西风的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BC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A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3.丙图中苔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AB(13上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5分)差异:(1)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2)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3)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乙图山脉(13上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13上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2分)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受地形起伏、气候、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影响(四)、地方性分异规律表现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例1: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是沙漠,西侧是温带森林地形因素例2: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海陆分布,56

°S~65

°S是广阔的海洋例3.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响一侧自然带向高纬延伸且面积要广阔一些,寒流一侧向低纬延伸.洋流因素(四)、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更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受地形起伏、气候、土壤、岩性、水分等因素影响例4:我国西北内陆温带荒漠带的绿洲局部水分条件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下图所示)。1.该山南北坡植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北坡为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B.冬季风的迎风坡,雨雪较丰富C.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D.阳坡,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C(11福建)“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被稀少综合训练: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BA1.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2.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A(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D(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秦岭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04图甲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乙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该地形区的名称。(4分)黄土高原

(2)指出导致图甲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5分)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6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应采取什么对策?(12分)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防霜冻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9分)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CA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2.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①纬度低②相对高度大③向阳坡④迎风坡A.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D1.我国高山林线的高度()A.在30ºN附近变化最为剧烈B.在30ºN以北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C.在30ºN以南降低是因为地形的影响D.从高纬到低纬持续上升2.沿30ºN一线地区()A.热量条件优越,畜牧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B.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C.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具有开拓南亚市场的重要意义D.煤炭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ACBC我国75ºE~102ºE附近范围内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变化情况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如图所示对应关系。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A.62°N~68°N B.52°N~58°N C.50°N~54°N D.52°N~62°N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BC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洋流属暖流B.②处景观为荒漠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2.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BB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高原上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 B.下渗 C.蒸发D.地表径流D读下图中45°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0°、60°为当地经度,据此回答: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太平洋、南极洲板块2.②处向北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现象是_________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3.③处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温带荒漠草原4.下列地质作用在②处不明显的是()A、火山喷发B、变质作用C、流水侵蚀D、风力沉积D读下面两图(A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B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在甲图中,甲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海陆位置影响,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D2.在B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A.地面状况B.洋流 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3.在B图中,乙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乙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DC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第(3)、(4)题。

(3)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