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_第1页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_第2页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_第3页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_第4页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语文高考调研也许考点透视基础等级符合题意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符合文体要求丰富感情真挚思想建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深刻有文采有创新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书文和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第1页/共65页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发展等级第2页/共65页学生的问题没作文材料哇!没文化底蕴呀!第3页/共65页①学生文化专长等个性要素②学生的可触及的文本资源③学生的可触及的现实资源如何挖潜你的“文化领地”,整合你的“复习资源”第4页/共65页如何挖潜你的“文化领地”,整合你的“复习资源”(二)教材中的文化要素(三)诗词曲的引用化用(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五)其它媒体文化要素(一)专长中的文化积淀第5页/共65页(一)专长中的文化积淀体育运动专长绘画艺术专长声乐艺术专长战争军事爱好各类收藏爱好摄影艺术爱好电脑网络专长语言艺术专长经典电影爱好书法篆刻专长示人以长,另眼相看人无我有,稳操胜券文学艺术爱好学科领域专长生物培植爱好舞蹈艺术专长旅游采风爱好时尚流行爱好发潜你个性文化领地戏曲艺术爱好其它艺术爱好第6页/共65页(二)教材中的文化要素地域与文化:《胡同文化》《西安这座城》《上海的弄堂》艺术与文化:《米洛斯的维纳斯》《花未眼》《说木叶》《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散文的声音节奏》《蒙娜丽莎之美》《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唐诗过后是宋词》《漫话清高》《泪珠与珍珠》《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诗品》四则科学与文化:《数学与文化》《科学》《人和宇宙》饮食与文化:《谈吃》《饮食与汉语》第7页/共65页文学与文化:《红楼梦人物情态》《红楼梦诗词鉴赏》《论阿Q周围的人物》《示众》历史与文化:《孔子世家》《伯夷叔齐列传》《魏其武安候列传》《毛遂自荐》《优孟传》《孙膑减灶》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咬文嚼字》《说“木叶”》《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古代文字之辩证发展》《笑话里的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语文常谈》哲学与文化:《哲学断想》《哲学是什么》《中国哲学的精神与问题》自然与人生:《荷塘月色》《山居秋暝》《我与地坛》《我的空中楼阁》《故都的秋》(二)教材中的文化要素第8页/共65页(一)作家资源1王实甫王羲之陶渊明韩愈刘禹锡杜牧柳宗元秦观魏徵屈原陆游白居易辛弃疾李煜苏轼贾谊李白李商隐柳永曹植孟子李密施耐庵汤显祖曹雪芹关汉卿蒲松龄罗贯中孔尚任王维庄子姜夔司马迁孔子荀子冯梦龙分类:在人物间找出某种“联系”(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第9页/共65页(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一)作家资源2朱光潜鲁迅沈从文孙犁达尔文

曹禺毛泽东徐志摩老舍艾青钱钟书闻一多朱自清梁思成冯友兰柳永郭沫若汪曾祺郁达夫巴金宗白华穆旦舒婷海子黄仁宇王富仁王力吕叔湘江泽民普希金裴多菲雨果罗素茨威格契诃夫莫泊桑卡夫卡霍金海伦凯勒屠格涅夫巴尔扎克莎士比亚分类:在人物间找出某种“联系”第10页/共65页(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二)作品人物资源1烛之武郑伯文种夫差长安君子路晋候邹忌曾皙河伯海若镇上人卫婆子鲁四爷翠翠秦伯佚之狐妻妾臣齐威王冉有公西华勾践触龙贾谊四婶祥林嫂祖父傩送柳妈天保水生嫂水生女人们范增项伯张良刘邦项羽樊哙曹无伤李蟠郭橐驼

氓静女刘兰芝焦仲卿卿母兰芝兄

牵牛星琵琶女蜀相湘君湘夫人河汉女

康大叔阿义第11页/共65页(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华大妈夏瑜王熙凤贾母公孙胜吴用店客贾政三阮老栓小栓贾宝玉杨志刘唐司马懿陈奂生老都管马谡林黛玉虞候晁盖王平司马昭四凤鲁大海松二爷唐铁嘴杜十娘周冲刘麻子李甲周朴园王淑芬康顺子张生崔莺莺鲁侍萍常四爷杜丽娘周萍王利发春香康大力樊於期窦娥陈最良成名柳毅龙女钱塘君袭人香菱晴雯探春王善保家的(二)作品人物资源2秦昭王廉颇缪贤蔺相如屈原楚怀王张仪第12页/共65页(二)作品人物资源3郑袖子兰阿Q赵太爷渔父钱太爷信陵君候嬴王胡小D朱亥假洋鬼子晋鄙吴妈尼姑邹七嫂二妹安娜荆轲苏武梁襄王蒋干华佗庄暴大堰河鼓上蚤王子猷鲁肃孙权郑伯阮籍重耳共叔段王羲之召公厉王齐桓公管仲晏子季氏狂人小二黑李翠莲林冲格里高尔爱斯特拉冈弗拉基米尔佛莱思节列夫托尔斯泰葛朗台别里科夫华连卡柯瓦连科罗密欧玛蒂尔德欧也妮朱丽叶帕里斯劳伦斯(四)教材中的形象资源第13页/共65页品读鲁迅作品中的小人物镇上人卫婆子祥林嫂柳妈华大妈店客老栓小栓阿Q王胡小D吴妈康大叔阿义以2006安徽卷“读”为例第14页/共65页品读先贤智慧烛之武邹忌触龙范增张良刘邦蜀相吴用廉颇孙膑渔父召公管仲晏子以2006安徽卷“读”为例第15页/共65页品读传统中的爱情翠翠忌妻妾祥林嫂水生嫂水生

氓静女刘兰芝牵牛星河汉女贾宝玉林黛玉四凤杜十娘李甲周萍柳毅龙女以2006安徽卷“读”为例第16页/共65页品读士之勇义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樊哙夏瑜候嬴朱亥荆轲苏武樊於期秦武阳太子丹林冲以2006安徽卷“读”为例第17页/共65页品读士之风流王子猷孙权阮籍王羲之陶渊明曹植以2006安徽卷“读”为例第18页/共65页(五)其它媒体文化要素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第19页/共65页作文通·学习课堂高分点拨

“内容充实”是指考生在写文章时要旁征博引,恰当地使用名言警句、数字资料,选取古今中外的事例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彰显文章的深刻内涵。第20页/共65页一、选用材料的原则1.健康“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考试大纲》作文基础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这就明确告诉考生,那些不健康的内容绝不能写,不能越雷池一步,选材不能进入禁区。第21页/共65页2.真实一是触动自己灵魂的生活故事应该成为考场作文的首选,只有感动过自己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材料要符合历史事实。引用名言、名句,作者不可张冠李戴;转述历史事实,不能信口开河。三是编述故事要有生活依据,要反映现实人生,不可怪异猎奇。第22页/共65页3.新颖就是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考生写作时,若能选用新颖的论据,就能打造文章的“闪光点”,增加语言表现的亮度,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4.小选小,一是指切口要小,对于一则素材,考生要尽量选择切口小的角度为写作切入点;二是指善于捕捉生活细节,让文章鲜活可触。选小,就是要立足于一个小角度,或拓展,或联想,或对比,运用多种方法写作,使文章内容深刻。第23页/共65页二、选用材料的方法1.浮想联翩,聚合材料考场作文选材的关键是充分利用自己的材料库,考生要善于以高考作文试题的材料、话题、引语等为媒介,展开联想,聚合材料。在这方面,读一读满分作文《学会倾听,善莫大焉》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文章先以强势排比造势,在不容置疑的氛围中提出中心论点。第24页/共65页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是一种修养,倾听是一种气度,因此,学会倾听,你就能够道德高尚;学会倾听,你就能够胸襟开阔;学会倾听,你就能够受益无穷。一句话,学会倾听,善莫大焉!接着便展开了跨越时空的联想:第25页/共65页

伯牙弹琴,弹到描绘高山的曲调时,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弹到描绘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为学会倾听,世上便有了这一段有关知音的千古佳话。白居易作完一首诗,总要吟唱给一些老妪听,以倾听她们的意见,然后对诗句进行修改。因为学会倾听,白居易的诗才明白如话,平实易懂,有“平民诗人”的美誉。第26页/共65页蒲松龄一间草棚,一支毛笔,几张板凳,几壶茶水,他长期倾听无数路人讲述民间故事,因而我国便有了第一部既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又给人以现实主义真实感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学会倾听,不仅能让我们交得知心朋友,写出精妙文章,还能让统治者、领导人在体察民情、安邦定国方面有所作为,取得成就。第27页/共65页在生活、艺术领域尽展其才之后,又用一个轻巧的过渡,将笔触转入了“治国平天下”。唐太宗广开言路,他善于倾听魏征等忠臣的进谏,改革时弊,这才是唐代的“贞观之治”。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就是为了倾听各民主党派提出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合理意见吗?中国共产党人学会了倾听,因此才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建设的突飞猛进!第28页/共65页现在全国各地的“市长热线”,不也是为了倾听社情民意而设立的吗?因为学会倾听,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见,学会倾听,在历史上,在现实里,都是有极大好处的。相反,如果不会倾听,则于己、于人、于家、于国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在完成了正面的说理之后,又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问题的反面。第29页/共65页

周厉王闭目塞听,把百姓的意见当成洪水猛兽,把提意见的人抓来杀掉,周厉王最终也没有好下场。西楚霸王项羽听不进谋士范增的建议,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马谡恃才自傲听不进部将王平的劝告,屯兵山上而被魏军断了汲水道,结果街亭失守,蜀军败退,马谡的脑袋也搬了家。正因为我们没有学会倾听,于是我们把父母的关爱当成唠叨,把老师的善意批评理解成蓄意中伤,把朋友的逆耳忠言当成落井下石,结果不仅自己情绪低落,还伤了父母、老师、朋友的心。第30页/共65页

作者“思接千载”,联想到不愿“倾听”的周厉王、西楚霸王、马谡,三个典型例子足以警醒世人。无论如何,因不懂得倾听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应该成为前车之鉴,而因善于倾听所带来的无穷好处则应成为后事之师。只有做到牢记前车之鉴,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不断地创造新的辉煌。第31页/共65页

我们之所以生有两个耳朵而只有一张嘴巴,或许就是上天为了让我们少说废话,多听忠言。因此,让我们大家都学会倾听吧!学会倾听,善莫大焉。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严密的收拢,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综观全文,钟子期、白居易、蒲松龄、唐太宗与周厉王、项羽、马谡等正、反事例,聚于一篇之中,材料丰赡,具有极强的说服力。第32页/共65页2.全面引用,富有深度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可以穿越时空、纵横古今;道理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哲理警句。观点要有启发作用,要给人以一定的教育与启迪意义。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择典型素材,其既要有共性又要有鲜明的个性,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力地表现主题。第33页/共65页常见错误(1)材料陈旧,缺乏新意。陈旧雷同,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乏味材料,陈词滥调,缺少个性。高考阅卷时,有人戏谑说,古代文人每年一到6月7号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在汨罗江跳水,项羽一次次地抹脖子,司马迁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宫刑,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意在警示同学们:运用鲜活的素材。第34页/共65页(2)论据不足,证明无力。议论文的立论,是建立在大量论据基础上的。这些论据包括事实的和理论的,具体的和抽象的,正面的和反面的,历史的与现实的,而有的同学只会摆事实,不会讲道理,只会写具体不会写抽象,只注意历史的,不联系现实的,甚至有的同学只是堆砌几个事实,让读者去悟其中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是没有说服力的。第35页/共65页(3)格调低下。以“感受乡村”为题,有人写乡村的条件之差,乡村的环境之脏,乡村的生活之糟,乡村的人际关系之复杂……总体格调庸俗低下,不符合“思想健康”的基本要求。第36页/共65页满分作文展播例1

(2013·湖南)我追求,我无悔一个巨人就这样倒下了,他的手杖化作了一片桃林,他大步流星,渴饮河、渭,只为了追求那心中的光芒和梦想,他就是追日的夸父。一个女子就这样飞升了,她毅然舍弃了人间的一切,纵身一跃,奔赴深深的广寒,为了美好的爱情,她甘愿“起舞弄清影”,守住那份孤单和寂寞,她就是奔月的嫦娥。第37页/共65页也许,你会说那只是美好的童话,但恰恰是这些童话,最直接地表现出了我们民族最古老而又最可贵的童真——对真理和梦想的诗意追求。第38页/共65页

你听见汨罗江畔那个形容枯槁的诗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心中的“美政”梦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吟唱了吗?就是明知自己的梦想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现实面前,永无实现的可能,他也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决不委曲求全!那抱石沉江的一幕,让滔滔汨罗江水至今仍回荡着屈原——一个伟大灵魂无悔的悲歌!第39页/共65页

你看见戊戌年间菜市口那六颗带血的头颅了吗?维新失败,祸在杀身,他们中的那位血性的湖湘男儿本有远走避祸的机会,但他毅然决然地吼出“要维新没有不流血,要流血请从嗣同始”,为了维新梦想,他慷慨赴死,用鲜血号召和鼓舞后来者继续奋斗,那“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响至今仍激荡天宇!第40页/共65页不用说,革命战争年代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且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当代——“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诗人韩瀚,一首很沉重的诗,将张志新这位和平时期为了反抗极左势力,捍卫真理而英勇献身的女共产党员的巍然雕像永远树立在人们的心里。第41页/共65页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打破极“左”路线的封闭,寻求朴素的真理和活路,冒着生命危险,签订下一份协议书,揭开了当年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农业改革的序幕。他们没有留下豪迈的诗句,却用18个血红的手印,写下了对真理、对梦想的无悔追求。其实,无论是追赶太阳的夸父,还是要求分地的农民,他们无不是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真理,也无不为此付出或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第42页/共65页

有梦想就会有追求,要追求就必定有牺牲,古今中外大都如此,而这种牺牲值与不值,悔与无悔,则全在于自己的追求是否正确。黑暗的欧洲中世纪,捍卫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布鲁诺,被视为“异端”,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但他生命的烈焰映红的是科学的真理,点燃的是人们冲破中世纪黑暗的决心和勇气。而正是这种神奇的正能量改变了欧洲也改变了世界,布鲁诺牺牲的意义和价值无可限量。第43页/共65页

如今的中国,正迈开大步,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征途上。可以想象的是,这又是一次伟大的长征,但也绝不是一马平川,途中必定布满沟沟坎坎,必定波诡云谲,但是我们坚信,前途无比灿烂,使命无上光荣,即使再多的付出,再大的牺牲,我们也必将无怨无悔。第44页/共65页

【名师点评】

文章紧紧扣住第一则材料,以一种毅然决然的气势将执着进取精神高声歌颂,与第二则材料的宁静平和截然不同。文中大量使用了古今中外的事例,典型而有力量,使文章内容充实,说服力强,有现实意义。如能在文中更多一点联系第二则材料的内容进行对比,本文将会更优秀。第45页/共65页例2

(2013·安徽)用梦铺开远方的路安徽考生前方是一片迷蒙,雾霾遮蔽了视线,尘埃隐匿了方向,忘了带上梦踏上征途,只能在昏暗中窥视罅隙中隐约的光明。路,又在何方?第46页/共65页梦想是通往远方的铺路石,沿着清晰的方向蜿蜒而去,跨过未来与现实之间的那道阴影,在晦暗中劈开一道亮光,指引迷惘的人踏上漫漫征途。人无志而不立,只有用梦铺开自己人生道路的人才不会迷失自我,才不会任迷雾摆布。第47页/共65页

萧伯纳梦想从未发生的事情,用梦铺开了一条未来之路。他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达其余同行们望尘莫及的远方,只不过是带上了梦的铺路石,因此才有了如今的名垂后世。萧伯纳是智慧的,他不会在沼泽中迷失方向,他为自己的人生铺就了一条大路,梦想就是他的铺路石;这些小小的石子,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而当踏着梦的人越走越远,越走越快,还在沼泽中深陷的人们才领悟到铺路石的重要,只是为时已晚,再也追赶不上踏着梦的人。第48页/共65页

雪莱说过,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当你在现实的无奈中不断解决眼前的麻烦,不断承受面前的苦痛,焦头烂额、寸步难行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自己脚下,踩的是荆棘蔓生的荒土,还是铺好石子的通途?视线里是漫无天地的黯淡,还是清晰明澈的方向?检查一下背后的行囊,梦,你带上了吗?即使荆棘已经将你的脚刺得千疮百孔,现在找到那叫梦的铺路石,也尚可为你拨开阴霾,铺开一条通向远方的路。第49页/共65页

总有人说,动机与行动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太多人不断强调行动,忽视了动机才是本原。居里夫人这样说:“我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清晰的先后关系不言而喻,没有梦的铺路,即使目的地再近,又怎么逃得过那一步之遥的迷障?路,从来都只是在脚下,决不会等你走过了再出现,用梦一点一点铺开前方的路,才能一步一步不偏不倚地穿过迷障,到达明媚的远方。第50页/共65页这是梦的铺路石,背在行囊里虽有些重,可是没了它,即使带上所有的勇气与热情,怀揣所有的力量与生机,也不过是冲进黑暗的冲动莽撞的年轻人,即使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岩浆,也熔化不了这满地的螫针,冲不散那堆积的烟尘。第51页/共65页

迷雾永远都在弥漫,荆棘也永远都在疯长,但只要带上梦——这坚实的铺路石,就算天空永远是疯人眼睛般的凄迷,大地永远是末世灾荒般的可怖,也大可铺开通往远方的路,大步向前。第52页/共65页【名师点评】

从立意看,本文并无独特之处,因为作文所给的材料指向性较为明确,即人都应该努力追求梦想。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就不得不在构思上下点功夫。本文的独到之处就是构思奇妙,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梦比作铺路石,将人有梦想才能成功,比作带着铺路石才能走上光明大道,将那些没有梦想的人形象地比作踩着荆棘蔓生的荒土的人。正是这些意象,使不能免俗的话题发出熠熠的光亮,让读者精神为之一振。文章充满乐观情调,内容积极向上,实为佳作。第53页/共65页选题写作1.请以“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提示明确题目中“花”的比喻意义,是审题的关键。花,美丽娇艳,赏心悦目,给人美感,因此一般而言可以用来比喻一种品质美德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善良、自强、爱心、尊严、坚持、勤奋、自信、关爱、珍惜等等。心底,强调了范围、处所,因此重在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认识,需要注意适当的心理描写。“盛开”则强调要发扬光大,对人有益,作用极大。应该说,审题的难度不大。第54页/共65页2.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回头”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视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哪几步走对了,哪几步走错了,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等等。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回头;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回头。请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第55页/共65页立意提示材料中第一句话表明了命题的观点态度,“人生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第二句对“回头”的好处作了诠释:省视过去,以知深浅、明对错、察去留。第三句是进一步补充,“懂得回头”,这是高明与智慧,这是成功的捷径。应该说,这段材料起了提示作用,观点指向很明确——“人生需要回头”,而且“回头”的涵义也有提示:反省过去,内省自我,以获取经验,明确方向,特别是“懂得回头”“及时回头”,这于工作、生活、做人、成功等都是大有裨益的。第56页/共65页素材速记课内经典——杜甫、辛弃疾、曹操、陆游运用一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让我感受一下这神奇的手。这手写下了多少千古鸿文!多少名诗在这手下诞生!笔底波澜,民间疾苦;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不正是你的写照吗?那句话我已烂熟于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无数人感动、折服。这是一个怎样宽广的胸怀啊?这是一颗怎样仁厚的赤子之心啊?就让我握住你的手吧,让我摸摸那青绿色的血管。第57页/共65页运用二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