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知识讲座
第一章旅游发展概况一、旅游的概念旅游泛指旅行游览活动1、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涉及任何赚钱的活动。2、旅游是“旅行和游览”的结合,游览是旅游的目的,旅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原则是:“旅速游缓”。旅游概述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活动的发展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业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按旅游区域划分按旅游目的划分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包括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究、宗教朝觐等。三要素:①旅游的主体——旅游者②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③旅游的中介体——旅游服务业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交通是其三大支柱。(一)早期的旅行活动一、人类的迁徙活动二、旅行的发展三、古代旅行旅游是属于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活动。而原始社会的人类的迁徙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的要求,更换生存环境,从而改善生存条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原始社会人类的迁徙活动的行为不属于旅游活动。中国旅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的商贾旅行,他们从许多方面创造了旅游的条件,开拓了旅游。(二)中国古代的旅行活动
1.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41年)
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41—公元前221年)游学,游说。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公元600年)
5.隋唐时代(公元518—907年)
6.宋元时期(公元960—1279年)
7.明清时期(1368—1911年)
(1)旅行活动的兴起和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三)古代旅行的特点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4)旅行活动的范围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关系,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船,速度较慢,所以决定当时的旅行仅是区域旅行活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后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虽然和现在意义上的旅游不是一回事,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周游列国”仍称得上是一番壮举。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境内。向北未过黄河,最南边所到的楚境,在今天河南的信阳。在周游列国时,几次被困,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有郑国人说他“累累(颓丧、憔悴)若丧家之狗”,他欣然大笑,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意思是说:模样是小问题。不过说我像丧家犬,确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周游列国之后,孔子回到鲁国,删编《诗》、《书》,改定《春秋》,作学问,并且教诲弟子三千。孔子没有实现的,是更进一步的远游理想:“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张骞——开拓丝绸之路、承载华夏文明
张骞(公元前164——前114年),字子文,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张骞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张骞通西域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使得现今我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张骞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导入玉门关阳关葱岭玉门关是汉代建立的重要关口,在今敦煌县城西北约九十公里的戈壁滩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阳关是汉王朝在河西走廊上建立的两座著名关隘之一,在今敦煌县城西南约七十公里的古董滩上阳关遗址(今甘肃敦煌西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阳关三叠》)唐·王维西域的含义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狭义:广义:(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西汉疆域图尼雅河古桥残迹是已经消失的精绝国人所修建
西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分布着众多的民族。西汉中期,西域各族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建立起几十个政权,大的几十万人,小的几百人。西域人有的游牧,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虽很早西域和内地就有了联系,但缺乏了解。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著名的“行国”,40万人。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一再打败后,刚迁到这里不久,并且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再次打仗了。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因此,大月氏与匈奴是“世敌”。所以,张骞出使西域并没有完成本身任务。汉朝日趋强盛后,计划积极地消除匈奴贵族对北方的威胁。武帝听到有关大月氏的传言,就想与大月氏建立联合关系,又考虑西行的必经道路——河西走廊还处在匈奴的控制之下,于是公开征募能担当出使重任的人才。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从官,没有固定职务,又随时可能被选授重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前126前138张骞,汉中城固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敦煌唐代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张骞这次出使,经历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许多情况。他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与西域的一些国家交往,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历史上称他的这次出使是“凿空(孔)”,意思是张骞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汉武帝要求的政治目的,但是通过他的旅行观察,却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张骞把这些地理知识写成报告上奏汉武帝,后来司马迁即据此写成了《史记·大宛列传》,得以保存至今。这次出使西域,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既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第一次对广阔的西域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他不仅亲自访问了位处新疆的各小国和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和大夏诸国,而且从这些地方又初步了解到乌孙(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犁河流域)、奄蔡(里海、咸海以北)、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又称大食,今伊拉克一带)、身毒(又名天竺,即印度)等国的许多情况。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保存下来。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翔实可靠的记载。至今仍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
情景再现时间:前138年—前126年第一幕:出师不利,成为匈奴阶下囚第二幕:不失汉节,终于逃出匈奴第三幕:不辱使命,西行找到大月氏第四幕:回国途中,又遭俘虏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结果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张骞和三百多个随员,带了一万多头牛羊和许多金银、丝绸、布匹等出发。张骞去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张骞出使西域哈萨克斯坦曾是古代乌孙国管辖的地域,张骞出使西域就曾到过这里。提到乌孙,还不能不提史册上记载姓名的第一位“和亲公主”细君。原先乌孙国世世代代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于是乌孙国与匈奴成为世仇大国。汉武帝派使者两次出使乌孙,表示愿派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团结起来,共制匈奴。细君公主为汉朝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侄孙女。因其生于江都,史称江都公主;又因远嫁乌孙,别称乌孙公主。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任务—结果—公元前119年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联络乌孙,进攻匈奴。
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任务出发时间返回时间成效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联络乌孙进攻匈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26年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军事任务,但开通了西域与中原的道路,沟通了联系。互通有无促进交流石榴苜蓿核桃葡萄天马汗血马、乐器、歌舞等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张骞精神有胆、有识、有行、有恒,忠于祖国,百折不挠,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贪图安逸生活,进取冒险的精神。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的地理视野,而且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特别是丝绸、漆器、玉器、铜器传列西方,而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驼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我国甘肃、新疆到今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丝路南路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进入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大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汉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于主要与南亚交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沿海路行进的海上丝绸之路。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西北丝绸之路”全长近8000公里,穿越27个国家,持续了近2000年。丝绸之路的路径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海上丝绸之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西域的范围:汉代把今甘肃
关和
关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出使①公元前
年,第一次出使西域。②公元前
年,第二次出使西域。结果①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②公元前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③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陆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通过
、
,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海上: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玉门阳13811960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新疆玄奘——宁死不向东后退一步
玄奘(公元602--664),名陈袆,洛州缑氏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人口迁移课件
- 《GB 10080-2001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广告合作协议合同
- (二模)太原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
- 严明纪律班会课件
- 合同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培训班
- 荒山开发合作合同书样本
- 短期演员聘请合同2025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
- 江苏省无锡市青阳初级中学2025年初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儿童保健学绪论》课件
- 2025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角磨机安全操作培训(2023年版)
- 瞳孔观察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水池蓄水试验方案-20220413162528
- 【MOOC】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B/T 44751-2024精细陶瓷滚动轴承球及滚子用氮化硅材料
- 辅警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8月CCAA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 后所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