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市新建乡中学2022年度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l5~18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睑,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层们很不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儿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是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铺造得出的那种温馨。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清晨。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眼睛却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她喊出声来——黄钢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15.人们为什么会“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2分)
16.在又一次“缺乏温情”的寒喧之后,郑若奎猝然离世。这一情节安排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7.简析小说结尾部分的特点和艺术效果。(3分)
18.小说叙述了—个爱情悲剧故事。请结合作品谈谈造成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5.大家热切期望郑、潘两人能发生一段故事,但想看到的奇迹始终没有发生,因此而遗憾;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出郑若奎孤独、冷清的生活状态,令人同情。16.①郑的突然辞世,打破了宁静得甚至单调的和谐,推动了情节发展,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顿生波澜。②郑若奎突然辞世,为下文潘雪娥“匆忙又唐突”地离开,人们发现“永远的门”等故事情节提供依据。③这一情节安排,还为下文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旨作铺垫。
17.结尾特点:“欧?亨利式结尾”,短时间内情节一转再转,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艺术效果:①人们搬开花竹书架,看见门时,心情由悲转怒,最终却发现门仅是一幅画,出人意料,回味无穷。②“紫红色的精巧的门”的发现,丰富了郑若奎这一人物形象,最终完成人物刻画。③“紫红色的精巧的门”仅是一幅画,谜底揭开,悬念消解,深化了文章主旨。
18.①个人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郑若奎、潘雪娥二人有着共同的性格缺陷—怯懦、保守、封闭、压抑,在情感本能和理智的抗争中,他们选择了理智,导致摆在面前的幸福悄然逝去。②社会方面:古镇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是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的代表,正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两位主人公对爱情既渴望又畏惧。同时二人性格的形成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共9分,每题3分)唐宋古文运动①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周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
②唐初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尝试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古文作品;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③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前蜀牛希济在他的《文章论》中曾提出:当时文章“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宋初,王禹偁、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都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没有形成有力的运动。宋代的古文复兴,到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一场运动。欧阳修凭借其政治地位,大力提倡古文,带动了一支写作队伍。他的同辈苏洵,学生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门下的黄庭坚、陈师道、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都是古文能手,各树旗帜,扩大影响,从而使宋代古文运动达到波澜壮阔的地步。宋代古文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一是主张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朱子语类》引)。这一点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第二是不高谈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王禹偁说“近世为古文之主者,韩史部而已”(《答张扶书》)。他们学韩的共同点,是学韩文“文从字顺”,平易近人的作风,而不学他追求奇古奥僻的偏向。④因此,宋代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更有利于表达思想,也更便于为人们接受,发扬了他们开创的新散文传统的精神。明人朱右把欧、曾、王、三苏六家与韩、柳合称为“八先生”,茅坤编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唐宋八大家”为名的古文选本。明代宋濂、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等人以及清代桐城派、阳湖派古文之所以取得一定成就,追根溯源,无一不是受到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或影响。唐宋古文运动,可说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节选自钱仲联《唐宋古文运动》)13.下列有关“古文运动”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文运动倡导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的文体,其实是一场古文复兴运动。B.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等人开创了一种有别于骈文的文体,推动了文学前进。C.古文运动以宗经明道,复兴儒学为号召,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D.唐古文运动的任务并未彻底完成,直至在宋欧阳修等人的继承发扬下才最终取得胜利。14.下列对唐、宋两个阶段古文运动的比较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在韩愈柳宗元的大力推动下形成的;宋代古文运动是在欧阳修倡导之后才形成的。B.唐宋古文运动都有理论作为指导,都有实践者的推动,都以明道为主张,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C.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宋代的古文家们不学习先秦两汉而直接取法韩愈。D.韩柳身体力行,引起热烈响应;宋代名家迭出,扩大了古文的影响,取得了比唐代更大的文学成就。15.下列不属于文章第③段引牛希济《文章论》“忘于教化之道,以妖艳为胜”的作用是(
)A.主要批判五代到宋初浮靡华丽的文风再度泛滥的现象。B.照应上文“中唐古文运动,虽然在当时文坛上取得了胜利,但骈文并未就此匿迹,晚唐以后,骈文复炽”。C.有力说明唐代古文运动没有完成应有任务,为下文交代宋代古文运动的产生做伏笔。D.说明五代到宋初的古文,进一步奠定了韩、柳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的基础。参考答案: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莫把汉学当国学慕朵生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成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6.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B.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7.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C.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参考答案:6.A解析:“中外学者”理解不正确,应为“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7.B解析:“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原文无此信息;“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应为“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8.D解析:A.“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不正确,应为“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不正确,应为“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C.“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不正确,原文是说“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二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选自《史记·晋世家》)【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C.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代:世代D.卒与粟,自雍属绛
卒:终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救灾恤邻,国之道也C.夜缒而出 秦弗知取而贷我D.吾其还也。 其君是恶,其民何罪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度过饥荒。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给的粮食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12.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6分)翻译:
(2)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5分)翻译:
参考答案:9.C(代:交替,轮流)10.B11.C
12.(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6分)(2)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来买粮食,给他粮食还有什么疑问的呢?(5分)略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罢弈文清·俞长城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曰:“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呜呼!吾告子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局布若畴昔
畴昔:过去B.夫弈,小数也
数:技艺C.全生远杀之术也
术:方法D.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
矜:顾惜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庶人弈于财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吾告予以故
不赂者以赂者丧C.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
人皆得以隶使之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杀机全生命。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客止息了机巧之心,二客从此不再下棋。17.用“/”给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2)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参考答案:14.D
15.D
16.A
17.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18.(1)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2)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D选项“矜:顾惜”错误,应该为“矜:夸耀”。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选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的意思;第二个“于”,介词,由于。B选项,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因为。C选项,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竟然。D选项,两个“之”都是代词,“他”的意思。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A选项,“感到很不理解”错误,原文“曰:‘不知也。’”,这里是下棋的人不明白,而下文息机子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工画者寿”的意思是“精于绘画的长寿”,所以“寿”后断句,根据句子结构一致的原则,“夭”后断句,“画者生机”的意思是“绘画的人存有生机”所以“机”后断句,根据句子结构一致的原则,“机”后断句,“废其局”的意思是“废掉那盘棋”,所以“局”后断句,“敛其子”的意思是“收起那棋子”,所以“子”后断句。【18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子:棋子。恬:悠闲。释:消释。(2)以:拿。患:忧愁。泯:泯灭。熄:止息。【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二位客人在庭院下棋,息机子从旁边观看。开始时,棋盘已经摆开,二位客人十分悠闲,喜怒没有外露。不多时,两人争夺几个棋子,都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惟恐失误,如同强敌当前,誓死不肯回头的样子。一会儿,胜负分出,胜的喜欢,败的发怒。像这样的情况有二三次,一局棋才下完。于是计算各自的棋子来比较多少。高兴的显得很悠闲,发怒的怒气也消释了。
第二天闲暇的时候,客人们又来了,摆棋布子如同昨日。息机子就对客人说:“昨天那盘棋,你们开始时是否担心自己败,希望自己胜呢?”回答说:“对。”“到今天,莫非胜负已过,而欢喜和气愤都忘掉了吗?”回答说:“对。”(息机子问:)“当你们争吵时,是否恨对方如仇人呢?”回答说:“对。”问:“当你们不争夺时,是否互相谦让而不自夸呢?”回答说:“对。”息机子说:“下棋是小技艺,胜了有何益处?败了有何损失?为什么开始时担忧?为什么下完棋就全忘了?为什么开始时争夺?为什么下完棋就谦让?你们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不知道。”
“唉!我告诉你们原因吧:那天地就像一张棋盘;万物就是棋子。凡在事情发生以前就担忧,事情过后就忘记;在事情进行当中,就发生争夺,在事情发生之外就谦让。人们如果拿事后的见解放到事前,那么忧愁的心情就泯灭;人们如果拿事外的见解放到事中,那么争夺的心思就止息。平民之间争夺的是财产,读书做官的人之间争夺的是富贵,帝王之间争夺的是天下,这些都像在下棋呀。如今你们不拿几个轻微的棋子去看待天下,却拿天下之重看待几个棋子,纷纷扰扰地争夺到哪时才是终了呢?俗语说:‘精于绘画的长寿,精于下棋的寿短。’绘画的人存有生机,下棋的存有杀机。废掉那盘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远离杀机的方法啊。”
两位客人听到这番话,猛然深深醒悟,看待棋盘如同虚无,看待棋子如同弃物,从此就停止了下棋。6.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7.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太子迟之——迟:认为……晚了B.比诸侯之列——比:并,列C.终已不顾——顾:顾惜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荆轲有所待——失其所与,不知B.又前而为歌曰——夜缒而出C.燕王拜送于庭——佚之狐言于郑伯曰D.慕大王之威——顷之未发9.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人居远未来
B.复为慷慨羽声C.士兵皆垂泪涕泣
D.太子及宾客知其使者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夫晋,何厌之有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敢以烦执事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11.下列对“易水诀别”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是(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参考答案:7.C
8.A
9.B
10.B
11.D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结合上下文可知,C项“终已不顾”意思是“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顾”是“回头、回头看”的意思。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两个“所”,都是“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前一个“而”,表顺承,不译;后一个“而”,表修饰,不译。C项,前一个“于”,介词,到;后一个“于”,介词,向。D项,前一个“之”,助词,的;后一个“之”,助词,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凑足音节。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B项,“慷慨”,声调激愤,古今意义相同。A项,“未来”,古义:没有来;今义:从现在往后的时间,是相对于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刻而言的未来时间,它是一个时刻,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C项,“涕泣”,古义:哭泣;今义:鼻涕、哭泣。D项,“宾客”,古义:门客;今义:客人的总称。10.试题分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意思是“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
A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晋国有什么满足的”。B项,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意思是“于是率领能挑担的三个子孙”。C项,省略句,“敢以(之)烦执事”,意思是“敢拿这件事来劳烦您”。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父母宗亲都被杀害了”。故答案应为B项。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D项,“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不当,全文情节的高潮应为“刺秦”。另外,B项也不正确,“悲凉”不当,由原文“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可知,文中写的音乐由悲凉到悲壮,所以应为“渲染了悲壮的气氛”。参考译文: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希望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某校为高一学生编写的学业规划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参考答案:学生先要熟悉高考政策,并进行测评与辅导,进而找出适合的高考路径,制定科学完善的学业规划,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最后执行学业规划,同时通过心理调节和学习辅导,从而取得理想结果。【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简洁、通顺的能力。此题是一道流程图的语言表达题,作答流程图类试题,首先要找准流程图表述的中心主题,然后从流程图箭头的指向上去语言描述,最后是主题试题的要求,例如本题中心主题是:学业规划流程图。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不要忽视“动态调整”环节。最后要注意要求: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86版《西游记》不仅成为我们获得人生要义的源泉,更是我们对吴承恩原著最重要的了解认识途径;六小龄童对我们也并不陌生,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美猴王。B.“重大过失不担责”议案既是从立法上进行保护,也是从社会的角度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提倡;“好人流血流汗又流泪”现象从根本上得以扭转,无疑有助于抑恶扬善、增强社会正能量。C.要留住老年俗等传统文化习俗,关键要挖掘和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温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们对传统习俗形成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甘肃省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XX科技集团开工大吉课件模板
-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52
- 《心理健康案例》课件
- 《扑动及纤颤》课件
- 三年级科学复习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范文大全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大全人员管理篇
- 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及流程课件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北师大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
- 高标准农田跟踪审计、工程中间计量、变更价格调整及竣工结算审核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感恩节英文课件
- 慈溪市2024-2025学年四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试卷全套含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策略讲座
- 2024-2025学年哈尔滨市平房区四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上海)(秋考)(空白卷)
- 山东省济南市语文小升初2024年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 装配式建筑复习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