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第1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第2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第3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第4页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什么?

为何学?

怎么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整理ppt本课程12字教学理念:

夯实基础

操练思维

感受实际2整理ppt

教学方法:

全面自学教材,夯实基础;阅读参考书籍,拓展视野。教师解析重点,引领路径;学生课堂讨论,操练思维。课上意犹未尽,欢迎聊学;课外勤写笔记,珍录己见。请进实感讲座,听闻真情;假期回乡调研,感受实际。

3整理ppt读思写谈,文科不难大学课堂,乃理性思维场所,理论探索平台;

不唯书,不唯师,只唯真,只唯实;

重在讨论、辩论,不在结论、定论。4整理ppt

第一讲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宏观分析5整理ppt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与主要特点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基本轨迹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与变迁的背景因素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6整理ppt一、政治制度的涵义与主要特点

课堂小讨论:

什么是政治制度?

7整理ppt政治制度是指:政治(即公权)领域中要求各种政治实体共同遵循的各类准则。

8整理ppt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①是人类社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其基本内容包括:规范国家权力(政权)的准则以及规范与公权相关的其他政治实体的准则③具有层次性(三个层次)9整理ppt政治制度层次示意图:

中层:政体、政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等

核心层:国体外层:各类具体制度、组织方式、运行规程等10整理ppt包括“法内制度”和“法外制度”两种存在形态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力或约束力处于动态平衡、相对稳定之中11整理ppt

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基本架构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

国家政权制度非国家政权制度

政体结构形式直接参中政(人大制度)(单一制)与制度共

领协选立元行司军单民特职信村居导族的区别代民民多举法首政法事一域行党自政会访自自合制制制制制制制制治区治治作制制制制制制制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12整理ppt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

与变迁的基本轨迹战时孕育期49年逐步确立期54年66年曲折推行期75严重病变期78年恢复发展期7982808789年929702稳步改革期57071213整理ppt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

与变迁的背景因素按是否有利于实现民主目标:正面因素马列理论国际环境战时经验国情判断负面因素专制传统国际“误识”战时惯性国情制约14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

对上述背景因素有何补充?15整理ppt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概述

1。政改之路

2。滞后与否?

3。继续推进16整理ppt

第二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整理ppt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二、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三、人大制度的外在方位四、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五、课堂大讨论之一:我看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18整理ppt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成、职权、运行等)”的制度?关于“整个国家权力(立法、行政、司法等)配置”的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课堂小讨论:

当是何种涵义?

19整理ppt二、人大制度的内在逻辑

产(委监罢换

人大

生托)督免届选举

(委托)

一府两院

监督

罢免

管理换届

人民社会福20整理ppt三、人大制度的外在方位

君主制共和制专制立宪贵族民主议会制二元制直接

间接(代议)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苏维埃制代表团制人大制度大呼拉尔制总统制半总统制议会制委员会制(世界政体分类图)21整理ppt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

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22整理ppt四、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课堂小讨论:

如何理解人大制度的“中国特色”?

没有?有?哪些?23整理ppt1、什么是“特色”?

2、什么的“特色”?3、“特色”是如何形成的?4、如何认识“特色”的价值?5、“特色”会不会发生变化?6、如何鉴别“特色”?24整理ppt

特色之一:

既坚持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质,又具有更加广泛的民主基础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5整理ppt特色之二:既坚持民主平等的选举原则,又规定某些灵活变通的选举方式(详见第三讲)26整理ppt

特色之三:

既坚持“议行合一”的原则,

又实行国家机关间分工与分员

议行合一:“(巴黎)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马克思)27整理ppt课堂小讨论:人大制度

与美英三权分立体制比较?

28整理ppt美国(典型)英国(非典型)中国(非典型)巴黎公社(典型)权源地位人员兼制约国会=总统人民平列不兼职(-1)双向(制衡)兼,又不兼兼人民单向双向(制衡)高低公社委员会议会人民人民高低首相人大政府权力、机构、人员“三合为一”29整理ppt比较后的结论:

美:典型的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体制英:非典型(带有“议行合一”色彩)的三权分立体制中:非典型(带有某些“分权”色彩)的议行合一体制巴: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

四体制评说:各有逻辑互有异同均有距离何有优劣30整理ppt

特色之四:

既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又规定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作用(详见第四讲)31整理ppt

五、课堂大讨论之一:

我看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1、收集与研读有关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资料,每人选择一个视角,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撰写发言提纲;2、按小组初步讨论,各组形成书面的“讨论概述”。3、各小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情况(视角、共识、分岐等)4、全班讨论、争鸣。

不在结论、定论,重在讨论、辩论,操练思维

32整理ppt

第三讲选举制度33整理ppt一、民主与选举二、原则与国情三、直接选举中的几个难点四、

课堂大讨论之二:中国搞不搞竞选?五、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实践及其前景

34整理ppt一、民主与选举有选举不一定有民主,有民主一定有选举

(精英选精英,大众选精英)民主就是选举?选举是权力委托的行为,是国家机关权力合法性的来源,是代议民主政治的基础。选举的适用范围:选举制度的狭、中、广涵义:35整理ppt二、原则与国情

既发扬民主,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差额等原则与国情变化

中国选举制度之2-6-1变迁

36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

如何看待1:41:1?

(城乡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例)37整理ppt

三、直接选举中的几个难点

1、法律上9个“不分”,是否应有一定限制?2、人口流动导致选民登记难3、一部分选民选举热情下降4、贿选现象5、正式候选人如何确定(人数、代表性)?6、如何宣传与介绍候选人?38整理ppt四、课堂大讨论之二:

中国搞不搞竞选?1、各人读书、思考,撰写发言提纲。2、按小组初步讨论,各组形成书面的“讨论概述”。

3、各小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情况(视角、共识、分岐)4、全班讨论、争鸣。

不在结论、定论,而在讨论、辩论,操练思维

39整理ppt

1、什么是竞选?

2、要不要竞选?

3、可不可竞选?

4、能不能竞选?

5、怎样搞竞选?

40整理ppt

五、人大制度与选举制度

的实践及其前景1、进步:▲制度认识▲制度实效(反映民意,转为国意)▲制度建设▲社会影响▲民主氛围2、差距:

与宪法,与理论3、原因:

1)推行时间不长2)国情因素制约

3)制度间关系不顺4)具体制度不健全

41整理ppt

前景:多种客观动因下,发展民主也是硬道理!小步分步逐步稳步推进渐而有进,渐进必须进!适度加快三情依据:世情-国情-区情

42整理ppt

第四讲政党制度43整理ppt一、民主与政党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成因三、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运行及前景四、党政关系问题五、课堂大讨论之三:“党政合一”还是“党政分开”?44整理ppt一、民主与政党1、政党是现代世界普遍现象2、现代政党与民主几乎同步发展课堂小讨论:

为什么现代民主离不开现代政党?45整理ppt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成因1、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导向、形象a、工农大众选择b、民主党派认同c、蒋家王朝反祢d、中共当仁不让(承担历史使命)46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

对于上述关于中共成为执政党的成因分析,有何己见?成败论英雄?偶然、必然?

47整理ppt2、为何保留8个民主党派?1〉历史因素:a、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出过贡献b、在反对国民党时,中共一再反对独裁,提倡多党合作48整理ppt2〉现实因素a、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b、有利于恢复与发展经济与文化c、有利于促进海外联系d、有利于监督执政党49整理ppt3〉前提性政治因素48年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在以上历史、现实和前提性因素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50整理ppt三、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运行和前景a.始终坚持中共领导且不断加强,时见党政不分,成效卓著,也有过严重错误。例如:文革(导向)、腐败(形象)b.多党合作、互相监督曲折很大,尚有发展空间。1、实际运行:2、发展前景:现行政党制度会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51整理ppt变或者不变:两种可能

①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a.经济基础b.执政党状况

②当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a.转型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

b.现在不存在可与中共抗衡的政党52整理ppt

“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现象:四、党政关系①先有党,再有政府,政府由党扶持起来。党的资格与影响明显胜于政府。②政权初建时需要党的扶持,后成惯性。③后来的“阶级斗争”需要党冲在第一线。一④以为坚持“领导”,就必须以党代政。53整理ppt学界关于“党政关系”的三种主要观点1、主张党政分开:①以党代政会使民主政权的权威性萎缩②以党代政会影响党发挥应有功能③以党代政会使党直接陷入社会矛盾

54整理ppt2、主张党政合一:①事实上不可能分开②可以节省一套班子③分开不利于加强党的领导3、主张党政关系规范化55整理ppt五、课堂大讨论之三:

“党政合一”

还是“党政分开”?1、各人读书、思考,撰写发言提纲2、按小组初步讨论3、各小组向全班报告讨论情况(视角、共识、分岐)4、全班讨论、争鸣。

不在结论、定论,重在讨论、辩论,操练思维56整理ppt

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并非完全分开。

机构合署?人员兼职?

课堂小讨论:

党为何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57整理ppt理顺党政关系,改进党的执政与领导方式党向人大提出决策建议或推荐重要人选,人大依照法定程序审议表决,通过后,便成为国家意志。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而非包揽全局,包办一切。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而非代替人民当家作主。58整理ppt

第五讲政治协商制度59整理ppt一、政协制度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关系二、政协制度的主要特点三、协商民主与政协制度

60整理ppt一、政协制度与我国政党制度的关系与政党制度密切相关

并不完全是政党制度

61整理ppt二、政协制度的主要特点

1、历史功绩:代行—建国—创制54年人大召开后继续存在(历史产物与现实价值)

2、产生:非普选而协商推举特邀

非块块而条条(政党、团体、界别)

62整理ppt3、成员:精英化、高层次,包容性极大中共党员40%4、属性:人民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非政权无法律效力,但与政权密切相关。63整理ppt5、功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智囊团、思想库、监督岗)政权外以条条表达民意,协商政治,提供决策咨询政权外代表民意,监督政府。无法效,但必须回复政治地位高(两会、四套班子)。实际功效?

64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

政协可否成为“上议院”?65整理ppt三、协商民主与政协制度

上世纪末西方兴起“deliberative(审慎、协商、商议、审议)democracy”理论,中译为“协商民主”。

06:中国两种民主形式:选举(票决)、协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人大民主与政协民主?协商民主==政协民主?

66整理ppt十八大: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社会等,开展民主协商。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67整理ppt第六讲行政制度68整理ppt一,行政的涵义二,行政组织制度:机构改革与转变职能三,行政决策(领导)制度:合议制到首长负责制四,行政法制: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课堂大讨论:为了深化改革,可不可闯法律禁区?五,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69整理ppt一、“行政”的涵义

课堂小讨论:什么叫“行政”?其与“管理”之关系?广义中义狭义70整理ppt三,行政决策(领导)制度:合议制到首长负责制

何时、为何进行体制转换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三权一责”课堂小讨论: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关系?71整理ppt

二、行政组织制度:

机构改革与转变职能

行政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上下多级政府:

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较大的)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县、自治县、(较大的)市辖区、市乡、民族乡、镇

政府内设机构: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72整理ppt49年:35个(1万人)52年:42个(2.3万人)54年:64个56年:81个(5.2万人)58年:68个59年:60个(3.5万人)65年:79个(4.1万人)70年:32个(1万人)[19]75年:52个78年:76个(2.3万人)81年:100个(4.9万人)82年:61个(3.2万人)84年:65个86年:72个(5.28万人)88年:66个(4.48万人)92年:86个(3.7万人)93年:59个(3.3万人)98年:53个(1.6万人)国(政)务院内设机构增减曲线图73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如何看待国务院机构增减曲线图?74整理ppt力学分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动都来自于力的作用膨胀力

精简力为何膨胀?膨胀力(三股):①社会公共事务增长②全能政府观念与体制③机构内在膨胀力(帕金森定律:无事忙、找下手)

博奕75整理ppt为何精简?精简力(四股):①降低行政成本,减轻社会负担②下放中央权力,扩大地方权限③克服官僚主义,提高行政效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强调第四股精简力④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76整理ppt

课堂小讨论:

为何80年代中期才提出“第四股精简力”?

“转变职能”与“精简机构”有何种关系?77整理ppt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系统外部的经济体制改革向政府提出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