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的维修管理》_第1页
《设备的维修管理》_第2页
《设备的维修管理》_第3页
《设备的维修管理》_第4页
《设备的维修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设备的维修管理1/13/20231.一.基本概念

维修:维持和恢复设备的额定状态及确定和评估其实际状态的措施。维修是维护、检查及修理的总称。(德国工业标准DIN31051)

1/13/20232.维护、检查、修理和耐用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13/20233.

维修的必要性在于:任何形式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形及无形磨损,在特定条件下,设备即使未投入使用,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其功能也将逐渐消失。维修除对设备的磨损与消耗在物资形态上给予补偿外,还补偿了其经济价值。从投资观点来看,每一次维修都是一次价值上的补偿与追加,也是唯一可以替代设备重新筹措的方法。这种价值量上的补偿与追加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条件。1/13/20234.相互关系对维修工作的影响经济效果设备规划与维修规划时就需考虑维修需求,如零部件的耐磨性,维修时的可达性,易拆卸性等,即较高的可靠性与维修性较高的设备有效度,较少的检查及修理费用设备筹措与维修制造厂商对产品维修方面的建议可减少对维修及备件的需求,提高设备有效度,特别是在运行初期影响更为明显降低仓储费用(较少的储备资金、仓储空间及保险费用等)设备配置、安装与维修设备安装时合理的配置、布局,对装、卸载,设备及通道的全盘考虑可降低故障率,减少某些故障的发生减少维修次数,降低故障后果费用设备技术改造与维修及时的技术改造,如对故障多发的薄弱环节的改进即排除可有效地减少维修需求降低人员、设备、材料、能源等方面的费用设备退役(报废)与维修及时的退役可有效减少维修次数及强度降低维修费用及故障后果费用设备更新与维修对于使用强度高的设备,优化其维修策略可推迟其更新(更换)时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投资及附加费用(如利息等)维修与设备管理其他环节的关系1/13/20235.二、设备维修的参数系统

设备维修中的参数系统(或称指标体系)是维修管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于维修参数及参数系统可对维修管理中某一环节的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为管理层在维修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我国企业现有的以设备完好率为中心的参数体系已难以全面考核和评估新形势下维修管理中如费用控制、计划程度、劳动组织、1/13/20236.物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果,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参数系统加以完善。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维修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维修管理的主导层面考核指标各级考核指标的特征各级考核指标的内涵总厂与分厂管理层面技术管理维修管理企业管理质量监管总厂考核的指标分厂考核的指标与国际接轨的指标目标、指标结构、发展趋势世界级的维修指标维修作业效益设备资产使用效益维修费用比维修费用预算计划

计划及控制层面车间管理层管理人员车间考核的指标管理部门考核的指标设备维修小组考核的指标车间及各部门考核的指标成本、维修的组织等外包维修费用比执行层面维修工长维修辅助人员维修人员考核的对象设备固定资产维修零部件、总成维修工单数据准确考核过程的检查设备有效度维修作业时间其他1/13/20237.1.维修费用参数:维修费用强度=×100%维修费用强度表明单位生产费用中维修费用所占的比值,从费用上反映了企业维修工作的效果,也是考核和评估维修费用控制的参数。维修费用强度可由业财务部门加以统计并考核。主要生产设备维修费用强度=备件费用强度=1/13/20238.

此两项参数表明设备单位重置价值所消耗的年度维修费用及备件费用,从费用上反映了主要生产设备年度维修工作的强度及备件消耗的情况,可用于主要生产设备维修费用和备件费用控制的考核和评估。这两项参数可由企业财务部门及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共同加以统计并考核。维修材料费用比=维修工时费用比=1/13/20239.

上述两项参数分别反映了单位维修费用中维修材料及维修工时所占的比例,通过不同企业(部门)之间的考核可以分析、判断维修材料及维修工时费用的合理性,据此制订相应的费用控制措施。这两项参数可由企业财务部门及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统计并考核。

单位产品维修费用=

×100%

设备维修费用率=×100%

1/13/202310.设备年均使用费用率=

×100%维修部门人均设备重置价值=×100%

2.维修计划参数维修计划程度=

×100%

1/13/202311.维修计划程度以企业内部用于计划维修的费用在实际发生费用中的比值来表示维修工作计划程度的高低,可用于考核和评估企业预防性计划维修的状况及规模。这一参数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及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共同进行统计并考核。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100%1/13/202312.

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表明了企业维修费用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反映了费用的计划程度。计算的结果为正说明费用超支,反之则为节余。可用于考核和评估企业年度维修费用控制的情况,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并为下一年度维修费用预算的编制提供依据。这一参数可由企业财务部门进行统计并考核。

1/13/202313.

计划维修实施率通过企业计划维修工时的实际完成值与计划值的比值反映了维修计划制订在工时上的偏差,可用于检查和考核本年度计划维修执行的情况并为下一年度编制维修计划(时间方面)提供依据。这一参数可由企业设备维修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并考核。3.维修管理的组织参数人均固定设备资产价值

=

×100%

1/13/202314.

此项参数从维修人员人均分摊的设备固定资产价值(原值或重置价值)上反映了企业维修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可用于企业内部相同生产部门或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评估或比较。一般应由企业财务部门及劳动人事部门共同统计并考核。维修人员构成比=

×100%维修人员比例=×100%1/13/202315.上述两项参数反映了企业维修管理部门的员工素质及数量构成情况,可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的评估与比较。这两项参数应由企业劳动人事部门进行统计并考核。4.维修专业化参数外委维修费用比=

×100%外委维修费用比是通过企业外委维修费用在企业总的维修费用中的比值来评估企业维修专业化的程度,既可用于同一企业不同年度的比较,也可用于1/13/202316.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比值越大则说明专业化维修程度越高。此项参数可由企业财务部门及设备维修管理部门共同加以统计并考核。维修集中化程度=×100%

此项参数反映了大型或特大型企业内部实施维修的集中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内部维修的专业化水平,可用于企业内部不同年度之间1/13/202317.维修管理参数系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系统,组成它的各项参数应该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首先,管理参数应该着眼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目标,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评比的手段;其次,参数的制订应结合企业实际,及时反映企业管理的现实状况。

三、维修费用的管理

设备维修费用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维修费用的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1/13/202318.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的设备维修费用通常由大修理费用和日常维修费用组成。

1、大修理费用的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提取大修理基金的策略支付设备大修理费用。由于大修理费用数额较大且一般数年才进行一次,如一次性计入大修当月的生产费用之中将引起产品成本的较大波动。为使产品成本中分摊的大修理费用均衡稳定,并保证大修理资金有可靠来源,一般采用预提的策略提存大修1/13/202319.理基金,

即依据设备原值的一定比例按月从产品成本中均衡地提取,以便大修时集中使用。大修理基金是根据大修理基本提存率计算而提取的。首先预计在设备的使用年限内需支出的大修理费用总额,据以计算出每月或每年应从产品成本中提取的大修理费用,再将其与设备原值进行对比,即可求出年度或月份的大修理基金的提存率。计算公式为:1/13/202320.

提取大修理基金的方法源于前苏联,目前世界各国已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大修基金制也暴露出许多弊端。首先是所规定的大修理提存率偏低,一般年提存率仅为设备原值的2.5%—5%,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按这一固定比率提取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大修理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许多企业已把大修费用作为日常维修费用(通过车间经费)摊人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大修理基金在一些企业中又常常被挤占挪用,已失去了专项基金的意义。1/13/202321.1993年实施的《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取消了提取大修基金的做法,规定企业可采用分期摊销或预提的方法核算大修理资金。根据新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设备的实际状态和生产需要合理安排大修理,大修理的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不受物价波动、设备原值及提存比率的影响,同时,大修理的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也可杜绝资金挪用的问题。对某些价值高昂的大型设备,由于所需大修理的费用较高,直接计入成本将影响成本的均衡,所以新的制度仍允许企业对这类设备采用待摊或预提的策略加以平衡。1/13/202322.

需要指出的是,取消大修理基金并不意味着取消大修理这种策略,大修理仍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大修理费用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加强对大修理费用的监督考核,实行大修理费用的单台核算;

编制大修理计划时应提出详细的费用计划,对重要设备的大修理应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确保大修理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大修理应结合技术改造同时进行,以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1/13/202323.

2、日常维修费用的管理

日常维修费用是指除大修理以外的用于设备维护、保养、小修、项修、检查等作业的费用。由于这些费用额小,一般由设备所属车间的“车间经费”列支,列入当月的车间生产成本。日常维修费用虽然较低,但由于进行的次数多,因而费用总额并不低,一些流程工业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总额接近于大修理费用总额,加强对这部分费用的管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3/202324.(1)日常维修费用的构成1)材料备件费用:材料备件费用包括设备维修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润滑油脂、自制配件及领用备件的费用。2)劳务费用:委托其它车间或部门为维修设备所支出的费用称之为劳务费用。本部门维修人员的工资计入车间经费中的辅助工人工资,因而,车间维修费用中不含工资。1/13/202325.(2)日常维修费用的确定

日常维修费用定额通常可按以下方法确定:1)按工业产值确定企业可以根据“万元产值维修费用”对维修费用加以确定。

2)

按计划开动台时确定根据设备的计划开动台时确定日常维修费用,即以设备前一周期内单位开动台时的日常维修费用计算值与计划周期内设备计划开动台时的乘积表示。1/13/202326.式中:—计划周期t+1内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周期t内设备i的日常维修费用;—设备i在周期t内的开动台时;—设备i在周期t+1内的开动台时;n—设备总台数。1/13/202327.

3)按耗电量确定式中:Ci—第i期维修费用综合评价指标;R—维修费用;FC—故障后果费用;Pi—第i期维修费用管理指标,通常用耗电量评价。

按计划开动台时确定日常维修费用是较好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反映了影响设备磨损的因素一设备的运行时间,因而据此确定的日常维修费用是较为科学合理的。1/13/202328.

(3)降低日常维修费用的途径1)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劳动力优化配置的目的是提高维修工作效率,缩短维修时间,减少劳动力的闲置。例如,维修人员如配属各生产车间,实行分散化管理就较之集中化管理要节省许多准备时间,又如,维修工人与操作工人的合理分工,让操作工人承担部分简单的维护、保养工作等等。

对劳动力的配置应制订优化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系统并认真加以实施。据国外的资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1/13/202329.一般可节省10%左右的费用。2)备件库存的优化

减少备件库存也是节省日常维修费用的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库存与消耗的关系很难精确地加以阐明。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总是愿意多一些库存,而合理的库存不仅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还可降低仓储费用。为此,应注意采集备件库存的数据;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备件库存以减少不必要的备件购置及闲置。根据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库存的优化一般可节省2%左右的费用。1/13/202330.3)设备自修和外委维修的选择

在不同的条件下,自修和外委维修将对维修费用产生不同的影响。就快速、简捷及可靠方面而言,自修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某些方面,对设备进行外委维修也是合理而且可行的。首先,外委维修具有专业优势和良好的后勤辅助系统,因而维修工时要少于自修;其次,本部门的自修能力不足时,外委维修将使自修能力得以均衡的利用并导致费用结构的变化;此外,由于维修时间、质量的差异,将对车间生产计划及设备的后续维修产生影响。但是,自修和外委

1/13/202331.维修的选择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应视车间自身的条件而定,如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时间上允许(对生产计划不造成大的影响),可以考虑对设备实施外委维修。在进行外委维修时,应对其费用结构进行检查、分析,以确保合理性;在进行选择时应扩大选择范围,保留选择的余地以降低费用。随着外委协作的加强,双方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在信任和巩固的协作基础上,费用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外委与自修的差异也将缩小。综上所述,对外委与自修的选择必须预先计划,详尽分析,随时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以便在变化的需求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根据发达国家的统计,处理好自修与外委协作的关系可使维修费用降低5%左右(视维修市场行情而定)。1/13/202332.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设备的可靠性

1.可靠性定义:产品在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条件:环境条件、使用条件、维护保养条件;可靠性理论在设备维修中的应用1/13/202333.

2.可靠度R(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度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其值在0~1之间。

固有可靠度R1: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可靠度;使用可靠度R2:操作及维护保养条件降低固有可靠度的概率;

规定时间:通常指经济寿命(ELT,EconomicLifeTime);规定功能:设备应有的技术性能。

1/13/202334.

4.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s):可修复系统相邻两次故障之间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

工作可靠度R0: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R0=R1×R2

不可靠度(累积故障概率)F(t):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R(t)+F(t)=1R(0)=1,R(∞)=0;F(0)=0,F(∞)=1.1/13/202335.

瞬时故障率λ(t):

到某一时刻t为止尚未发生故障的产品在随后的dt时间内可能发生故障的条件概率;平均故障率λ:产品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平均故障间隔期常用来表示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

5.平均寿命MTTF

(MeanTimeToFailure):

产品从开始使用到失效为止使用时间的平均值。

平均寿命常用来表示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6.故障率:产品寿命期内发生故障的概率。1/13/202336.

2.维修度M(t):产品在规定时间及规定条件下完成维修任务的概率。维修度即以概率表示的产品进行维修时的难易程度。

二.设备的维修性

1.维修性定义:给定条件下产品进行维修时的性能。

维修性是一项设计参数,维修则是其结果。维修性是通过可达性、易置换性、易拆卸性、易调节性等产品的内在特性加以实现的。维修性取决于:产品的规划设计、维修管理。1/13/202337.

三.设备的有效度A(t)

1.定义: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其功能的概率。

规定条件:备件及维修用设备、工具的准备、维修策略的选择、维修标准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准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劳动情绪、社会化协作条件等。

3.平均修理时间MTTR(MeanTimeToRepair):

经多次故障修理而得到的修理时间的平均值。

相同条件下,平均修理时间越短则维修性越好。1/13/202338.

2.可靠度、维修度与有效度的关系

A(t,τ)=R(t)+[1-R(t)]×M(τ)=R(t)+F(t)×M(τ)=R(t)+△M(t,τ)

△M(t,τ):通过维修得到的有效度增量。

对于不可修复的系统,产品的有效度就是其可靠度;对于可修复系统,产品有效度则是其可靠度与维修度的统一表现形式。

提高可靠度,MTBF→∞,A→1;提高维修度,MTTR→0,A→1。1/13/202339.第二节可靠度函数

一.可靠度的基本函数式

由于可靠度是产品在某段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的概率,故可靠度可以用时间t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R(t)来表示。1.故障概率密度函数

2.累计故障概率密度函数1/13/202340.

f(t)F(t)R(t)0tti

二.可靠性工程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1.指数分布可靠度函数由不同的故障形式而服从不同的分布规律。机械设备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随机故障服从于指数分布规律。3.可靠度函数上式可用右图加以表示。4.故障率函数1/13/202341.

对于指数分布来说,故障是随机发生的,因而每个相同时间间隔内出现故障的几律是相等的,即指数分布中的故障率λ是一个常数。

指数分布条件下,故障率λ与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互为倒数,即:

指数分布下的可靠度函数: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λe-λt累计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1-e-λt可靠度函数:1/13/202342.

0.632F(t)=1-e-λe0.368R(t)=1-e-λef(t)

f(t)=λe-λe

t(a)0tF(t)0t

t(b)

R(t)0tt(c)

当工作时间t等于平均故障间隔期时,此时产品的可靠度为0.368,相应的不可靠度为0.632。即:

不同的检修周期将使使用中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可靠度,检修周期越短,产品的可靠度越高。

1/13/202343.

第三节设备故障分布的规律

一.设备故障分布的基本类型故障:产品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1.故障率递减型:故障率λ(t)随时间增加而单调降低,出现于产品的磨合阶段。2.故障率恒定型:故障率λ(t)=常数,与时间无关,出现于产品的正常使用阶段。3.故障率递增型:故障率λ(t)随时间增加而逐步上升,出现于产品使用后期的磨损阶段。在递减型中,故障的出现通常是由于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装配质量及材料上的缺陷造成的;1/13/202344.

对于恒定型故障来说,故障形成的原因完全是随机的,没有一种特定的故障机理在起主要作用。故障密度函数呈指数分布。故障是由使用不当、操作疏忽、维护不良造成的,由于发生故障的时机难以预测,因而事前更换零部件的意义不大。递增型的故障是由产品耗损及老化引起的,故障一般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其故障密度函数近似于正态分布。三种类型的λ(t)、f(t)曲线形态如图示:tf(t)f(t)f(t)Λ(t)Λ(t)Λ(t)tt递增型递减型恒定型0001/13/202345.

二.设备故障发生的规律

1.浴盆曲线:故障率变化三阶段:初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磨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初期故障期磨损故障期Λ(t)t0

1)初期故障期:发生于设备投产前的调整或试运转阶段。故障较多,故障率较高,随着磨合及故障的排除,故障率逐步降低并趋于稳定。1/13/202346.

2)偶发故障期:发生于设备正常使用阶段。故障率较低,为一常量。故障不可预测,不受运行时间影响而随机发生。3)磨损故障期:发生于设备使用后期。由于机械磨损、化学腐蚀及物理性质的变化,设备故障率开始上升。初期故障期的故障形态反映了产品设计、制造及安装的技术质量水平,也与调整、操作有直接关系。对于大修及改造的设备,初期故障率则反映了大修或改造的质量。偶发故障期是设备的最佳工作期,即设备的有效寿命。除设备本身质量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1/13/202347.B0B1B2ⅡⅠⅢλ0λλ1λ2λ3T0T1T2对于进入磨损故障期的设备,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改装,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故障发生的三阶段分别对应于故障率递减型、故障率恒定型及故障率递增型。2.设备全寿命周期特性曲线:Λ*t01/13/202348.

设备全寿命周期特性曲线由若干个浴盆曲线组成。由于大修未改变原设计结构,也未提高其固有可靠度;大修仅更换了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其余未经更换的某些零部件继续使用将容易造成损坏;大修的各项技术标准一般低于制造厂家的制造标准,因而大修设备质量及可靠性要低于新设备。大修后浴盆曲线的变化:最高及最低故障率

偶发故障期

1/13/202349.

如按固定的大修周期安排大修计划,将造成前期维修过剩,后期维修不足。因此应按设备的实际状态科学、合理地制定大修计划。

大修周期1/13/202350.备件管理

备件:设备维修中为减少停机时间而事先采购、加工并储备的各种零部件。备件管理:备件的生产、订货、供应及储备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搞好备件管理,可以减少维修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流动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一、备件消耗定额的确定备件消耗定额是一定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值或单位产量合理消耗备件的数量标准,如万元产值备件资金(或重量)。所谓一定条件是指影响消耗定额的1/13/202351.各种因素,如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生产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及备件质量等。一般可通过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及实测法估算备件的消耗定额。二、备件储备定额的制定经常储备那种备件取决于备件的使用寿命,储备数量则取决于备件的消耗量,本企业的维修能力及备件的供应周期。一般可采用存储理论求得备件的经济订货批量。所谓存储理论就是在备件资料(如月平均消耗量、订1/13/202352.货周期、费用、备件保管条件等)的统计基础上,建立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与公式,据此以系统费用(由备件建立费,存储费,备件短缺损失费组成)最低的原则求得经济订货批量。这里的备件建立费是采购备件时发生的各种费用或自制备件所需的费用,与存储量大小无关而与采购次数或生产备件的批数有关;存储费包括备件因存储在仓库内需支付的费用,备件资金积压损失等;备件短缺费则是企业备件短缺引起的停工损失及相应发生的费用。

1/13/202353.Q/2Qt时间库存量三、确定性存储问题前提:年需求量为确定的常数,月消耗量也较为均匀。

1、备件货源充足且不允许缺货,库存用完后将立即获得补充。库存模型如图示。

1/13/202354.经济订货批量为:

Q=(件)

式中Q:经济订货批量;R:备件月消耗量;C1:每个备件一月内的存储费;C2:每批备件的建立费。每批订货的间隔期:T==(月)

2、备件货源紧张而不允许缺货,必须建立安全储存量。库存模型如图示。1/13/202355.QQMIN

T告急点库存量QMAX

T0

订货点时间Q订最小储存量Qmin=AQ最大存储量Qmax=Q+Qmin订货点储存量Q订=Qmin+ToR1/13/202356.式中A:系数,重点设备A=1.4,一般设备A=1.2。3、备件货源紧张但允许缺货,无需建立安全储存量。库存模型如图示。时间QVSTT1T2库存量1/13/202357.经济订货批量为Q=

×

(件)经济缺货量为S=

×(件)每批订货的间隔时间为T=×(月)式中C3:每个备件缺货一个月产生的短缺损失。1/13/202358.·

·

四、备件资金的核定1、按设备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核定,一般为设备购置价值的2%~4%估算资金定额。2、按资金周转期核定。备件资金定额=本年度备件消耗资金×备件资金计划周转期(年)×

3、按统计数据核定。以历年备件消耗金额,特别是上一年度的消耗金额,结合本年度设备状态及修理计划确定本年度的备件资金。1/13/202359.四、备件经济考核指标备件资金周转率=

备件资金占用率=

备件资金周转期=(天)

五、ABC管理法在备件管理中的应用ABC管理法又称为重点管理法,是物资管理中ABC分类控制法在备件管理中的应用。1/13/202360.设备备件的种类繁多,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资金占用及库存时间都各不相同,只有实行重点控制才能做到有效管理。ABC管理法将各种类型的备件按其单价高低、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购难易程度等因素分为A、B、C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占用资金多、货源紧张、关键备件列为A类备件,A类备件通常占库存资金总额的60%~80%,库存品种占总数的10%左右。对A类备件在订货批量和库存储备方面要实行重点控制,在保证维修的前提下1/13/202361.适当增加订货次数以减少安全储备量,加速备件资金的周转,减少资金积压。占用资金少、采购容易、一般性的备件列为C类备件。C类备件通常占备件资金总额的10%左右,库存品种则占总量的65%~75%。对C类备件可采用较为简易的策略进行管理,按需用量一次性订货。处于中间状态的备件则列为B类备件。B类备件通常占库存资金总额的20%~25%,库存品种约占总数的20%~25%。对B类备件应实行较为严格的控制,订货批量可适当加大,按常规的最高、最低储备量及订货点订货。1/13/202362.六、现代企业中的维修物流1、维修物流的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物资、资金以及信息等资源的流通及合理配置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就是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高效合理的物流能够大大改善企业的生产与流通环节,对企业的成本控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都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将物流视为继劳动力和资源之后企业的第三个利润源泉。因此,发达国家的1/13/202363.企业中,物流的职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权限也有了较大的扩展。物流(Logistics)一词在中文最初被翻译为“后勤学”。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美国的“后勤工程与管理”从军事领域开始向民用领域扩展,其后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Logistics”在我国被译为“物流”,以区别于以前常用的实物配送(PD,PhysicalDistribution),前者的内涵现在也较后者有了较大的扩展。(1)物流的定义德国学者尤尼曼对物流学的定义可以表述为:1/13/202364.

物流学是研究对系统(企业、地区、国家、国际)的物料流(Materialflow)及有关信息流(Informationflow)进行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

(2)物流的业务范围物流业务又分为企业间及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

●企业间的物流业务企业间的物流业务就是企业之间物资及信息的购置、分配和供应。企业之间形成的物流链或者说供应链可以表述为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创造价值过程的结合。从企业角度1/13/202365.来看,资产是为市场需求而创造的,供货商(提供物流服务)和终端用户可以是这种合作伙伴。其业务流程可以表示为:供货商物流服务企业物流服务终端用户企业的任务在于控制这种动态的调整过程及分析这种综合的互动关系。这就必须使目标具体化及解决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企业之间的维修物流可以表示为供货商与用户之间形成的备件及维修用材料的供应链,即备件与维修材料的定货、运输、配送与仓储。物流业务直接控制:1/13/202366.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的确定;物资购置数量的确定;供货时机的选择;销售量及时间的确定;供货渠道(直接向顾客供货或是经中间商供货)的选择。间接控制:资源(以商品和材料形式表现)的投入;资源效能的调整。1/13/202367.●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是指企业内部生产物资及信息的分配、供应。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就是将优选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在正确的时间,以合理的数量投放到最需要的场合。生产设备及其安装的地点也可视为由供货商和顾客组成的物流链中的环节。一个共有的计划与控制系统可以使及时制(JIT,JustinTime)生产成为可能。1/13/202368.较短的备件加工及供货周期将由于库存增大和设备效能的提高将导致成本的提高,同时加工周期的缩短也将导致加工费用的增加及产品质量的下降;通过增加设备的作业时间以降低成本又将延长加工周期和加大资本成本。2、维修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物流部门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不仅行使管理职能,而且直1/13/202369.接管理仓库,车队,在各生产部门中还派出自己的机构并设置小型仓库负责所在部门的物流管理。所有的管理程序,从物资的询价,招标,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直到领出,设备资产的退役及再利用都是通过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的。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物流与设备管理和维修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备件及维修材料的物流管理更是企业中央物流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也就1/13/202370.是为达到备件购置费用和可利用率优化以及确保设备有效度而制定的计划及相关措施的实施,通常称之为维修物流。虽然目前对于维修物流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其重要性已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

在现代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实践中,维修与物流之间的关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修作业的时间和进度主要取决于工作效率,效率越高,进度就越快,所需时间也就越

1/13/202371.短。但是维修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维修作业中的物流管理,快捷的物流可以大大提高维修作业的效率,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设备的有效度。(2)周密的维修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对实施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但是周密的计划对于偶发性故障的维修难以起到明显作用的,在这个意义上,由于物流的影响,制定长期的维修计划是十分困难的。(3)在许多故障的维修中,物流管理的缺陷将导致维修成本的提高和工期延长。1/13/202372.(4)传统的观念是以较多的备件及材料库存保障生产的安全,但是忽视了库存的经济性。高效的维修物流管理则可以有效地解决备件及材料库存的经济性与生产的安全性之间的矛盾,通过加快备件及材料的周转和利用率的提高,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减少备件及材料的库存。在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之下,应综合考虑维修与备件物流之间的关系,以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设备有效度为目标,如图所示。1/13/202373.

企业总体目标维修作业目标生产目标维修管理(组织、技术、备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部门间协调设备部门企业组织机构维修管理与企业组织和目标之间的关系1/13/202374.3、维修物流的职能与目标(1)维修物流的职能物流的职能就是“将市场所需求的产品以合理的数量及良好的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以最经济的方式投放到急需该产品的场合”。具体地说就是物资及信息的购置,仓储,运输及配置,换言之就是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维修管理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方案的设计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为实现物流的目标,就必须做到:将维修作业所需要的资源以合理的数量及良好的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以最经1/13/202375.济的方式投放到急需这种资源的场合。为此,就必须对相关资源(如材料、信息、人员、设备及能源等)进行严格的计划和监控。在维修物流系统中,采购、供应、运输、仓储、信息等部门必须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充分协调一致。为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如图所示的对维修所需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这就意味着企业中所有涉及物流的部门,如采购、供应、运输、信息、设备管理、维修都必须服从于这一目标。而设备的有1/13/202376.效度则是维修物流管理中必须提供有效保障的具体指标。计划维修物流的职能维修作业所需的资源合理的数量良好的质量正确的时机急需资源的场合最经济的方式维修物流提供保障的指标:有效度信息反馈检查调整维修资源:人员、材料、信息、设备和工具、能源、动力等

维修物流的目标1/13/202377.在设备管理中,物流承担以下方面的职能:

保障设备的有效度;在维修作业中对维修人员的作业过程提供物流保障;确保设备维修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可靠性(如设备的故障信息、备件的采购及仓储信息、设备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信息等);确保维修作业所需的备件、材料从购置、运输、仓储、准备直至配送过程管理工作的高效率;

1/13/202378.

通过物流计划确保维修作业的有序实施。对于维修和物流部门来说,数据及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2)维修物流的目标维修物流的首要目标是使信息、人员及设备等维修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维修及物流部门都应该在此目标下开展工作。在设备可预测的寿命期内,维修费用的优化是一项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设备的计划有效度必须是以最低的维修费用为前提的。费用的优化涉及到:1/13/202379.设备的筹措费用;预防维修的费用;突发故障的维修费用;备件及材料的购置及仓储费用;故障停机费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生产设备日趋复杂,产品的寿命周期日趋缩短,同时也导致对生产1/13/202380.设备的生产效率及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也使得生产过程中对维修及其物流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考虑到生产设备之间的差异,在制定维修及物流策略时,一定要针对不同设备的具体状态和维修需求,从人员、材料、设备及工具等维修资源的配置上做出相应的计划,使维修费用的优化能得到保障。1/13/202381.对于每一台需要进行维修的设备,都必须考虑到安全、环保要求、设备磨损状态、故障的可识别性、故障率的变化过程等相关因素。因此,对维修及物流管理的相关数据及信息的采集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涉及到系统的维修物流理念,如图所示。在系统的维修物流中,物流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在费用优化的前提下保障生产流程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又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企业环境以及工作效率。1/13/202382.生产工艺物流及维修策略的制定设备的性能参数(实测值)企业环境调整维修物流的资源备件设备、工具检测技术技术资料数据采集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的性能参数(计划值)系统的维修物流

1/13/202383.4、维修物流计划的编制现代企业维修管理的实践表明,实施维修作业时,组织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德国企业所作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维修作业的实施过程中,人员及材料消耗在路途或运输上的时间几乎占到全部作业时间的50%,因此,采取合理的组织措施以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对于设备有效度的保障有十分明显的效果。维修作业中,相关物资、器材、设备、工具的物流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涉及到维修物流的边界条件有:1/13/202384.(1)维修作业的流程:维修作业的不同工序间工作量的差异对物流效率的影响;(2)维修计划的变更:每一项维修计划在发生变更时都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所需物资数量上的变化;(3)维修作业施工地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维修作业施工地点现有的可供利用的设备、设施、器材、工具、组织、人员等在维修物流中的作用;1/13/202385.(4)维修计划与控制的信息:维修管理所必需的数据,如合同、委托书、故障统计数据等对于物流计划的确定所产生的影响;(5)对维修物流影响较大的关键部门:物流过程中,运输量较大的部门,运输距离较远的部门,运输成本较高的部门以及占有较大仓储面积的部门都应该是维修物流管理中的重点监控对象;在维修物流计划编制过程中,生产及仓储部门的运输通道,维修作业地点机器设备的可达性等因素也都是必须予以关注的因素。

1/13/202386.

5、备件的物流管理(1)备件物流管理的功能与目标由于设备发生故障的时机通常是难以确定的,为生产安全起见,备件的库存及仓储费用往往因此而偏高。备件库存的优化通常是以由仓储费用和故障后果费用组成的总费用最低为出发点的,而这两项参数往往又是效益悖反的,即:较高的备件库存有利于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但这又将导致备件费用的提高;1/13/202387.备件库存的减少可以降低相关的费用,但这又将导致维修时间乃至故障停机时间的延长,进而导致故障后果费用的提高。良好的备件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备件库存的经济性与生产的安全性同时得到保障。备件物流管理的目标是将维修作业所需要的备件及材料以合理的数量及可靠的质量在正确的1/13/202388.时机以最经济的方式投放到急需该种备件与材料的场合。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周密的备件物流计划并不断加以完善。以下信息对于备件物流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备件物流管理及库存监控的模式;维修作业对备件的需求;备件的安全库存量;备件仓储的形式;1/13/202389.

企业内部的备件配送体系;非急需备件数量的确定。(2)备件的选择与物流管理

●备件的选择:所谓备件,就是为减少由于不可预见的故障造成的设备停机时间而储存在仓库中的备用零部件。备件是仓储的对象,当设备零部件在正常使用期间发生偶发故障(如断裂),同时这种故障又发生在依据设计规范确定的使用寿命终结之前,此时就可使用备用的零部件置换损坏的零部件,使设备得以1/13/202390.继续运转。

备件的物流管理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确定哪些备件是最急需的,正确选择备件对于备件物流管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人工及计算机管理,不同部门之间都可以进行备件的置换和调配,但是这种置换和调配同时也取决于各部门设备的可靠性及对其技术状态的检测。因此,在进行备件选择时,首先要确定:1/13/202391.

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备件的可置换性;故障部位及可达性。备件选择的流程如图所示。1/13/202392.维修的经济性:维修费用与重置价值比维修作业对备件需求:互换件、易损件维修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与手段故障原因振动泄漏冲击开裂维修缺陷磨损其它故障部位的确定易于确定难以确定可达性好一般不好连接方式焊接粘结铆接螺栓连接压入、挤入插入备件?备件的选择易损件部件、总成互换件

备件的互换流程1/13/202393.(3)备件的物流管理备件的物流管理通常是通过两个渠道进行的。一方面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厂商提供的包括备件供应在内的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则可以由企业内部自行承担维修所需的备件服务。为确保备件的供应,从备件制造直到仓储及维修作业的供应链中,应将其职能进行分类划分。

●备件物流管理的程序:维修物流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一体化的管理,1/13/202394.需要维修及物流部门的充分协调与合作。例如,德国企业中维修作业的计划、控制与备件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所示。计划维修:检查维护修理设备管理的基础数据备件管理维修作业的计划与控制维修作业的实施基于故障的维修1/13/202395.

●备件的结构状况由于维修作业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备件的物流管理。备件的结构状况对于物流管理的有效性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备件结构状况如表所示。备件的性质标志易耗或用于维护的备件半成品及初加工备件易磨损件备用零部件通过预订并进行仓储的零部件正常消耗×---加工后使用-×--基于时间的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