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控制编辑课件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空气中生物体
医院感染控制的由来约瑟夫.里斯特(1827-1912)无菌技术埃格纳兹.菲利普.塞米尔维斯(1818-1865)手卫生罗伯特.科赫(1843-1910)细菌理论编辑课件对感染处于高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有严重免疫缺陷,接受高危侵人性操作,对感染处于高度危险。患者易感性分级(WHO)对感染处于低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无免疫缺陷,没有潜在性疾病,未接受侵人性操作,未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对感染处于低度危险;对感染处于中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具有年龄、患有肿瘤或者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于体液、血液、分泌物,接受侵人性诊疗操作,对感染处于中度危险;编辑课件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
概述《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2010《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编辑课件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所面临的挑战终末期肾脏病年发病率↑血透患者高CVD和高感染率透析技术局限性血透患者生存质量未达标编辑课件
北京市血液透析病人感染死亡所占比例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感染死亡10.8%12.0%24.3%15.1%占位第三位第三位第二位第三位编辑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第六章第六节(2000)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血透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理应一次性使用。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应对病人进行血液净化前肝炎病原学的化验检查。
传染病人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每月对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时应增加采样点。透析液配液口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编辑课件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在复用时应与其他患者的血液透析器隔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其他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水质要求:应定期检测复用用水细菌和内毒素的污染程度。应在血液透析器与复用系统连接处或尽可能接近此处进行水质检测。细菌水平不得超过200CFU/ml,干预限度为50CFU/ml;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EU/ml,干预限度为1EU/ml。当达到干预限度时,继续使用水处理系统是可以接受的,但应采取措施(如消毒水处理系统),防止系统污染进一步加重。水质细菌学、内毒素检测时间:最初应每周检测1次,连续2次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细菌学检测应每月1次,内毒素检测应每3个月至少1次。编辑课件分区布局人员房屋、设施设备规章制度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编辑课件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编辑课件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管理职责质量管理感染预防与控制检查评估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编辑课件
结构布局透析液1
2
透析用水3操作4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控制内容患者5编辑课件
结构布局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接诊区医务人员办公室污染区编辑课件Ⅲ类环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手小于或等于10cfu/m²
空气小于或等于500cfu/m²
物体表面小于或等于10cfu/m²环境
编辑课件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流程准备物品采样时间
评估物体表面面积
摆放规格板涂抹
送检
结果计算
5*5CM2灭菌规格板、无菌咽拭子、灭菌生理盐水采样液试管、酒精灯消毒处理后、无菌操作前大于100CM2,取100CM2,小于取全部面积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装入采样液试管震荡80次,接种后放37°C温箱培养48小时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菌落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编辑课件血液透析机的控制面板:
使用鲁米诺可以见到的血迹
编辑课件手卫生监测流程准备物品采样时间五指并拢涂抹棉拭子放入试管内送检结果计算10ML灭菌生理盐水采样液试管、棉拭子、酒精灯接触患者、从事医疗活动前被检者5指并拢用棉拭子在双手屈面从指根到指尖往返涂抹2次,随之转到采样棉拭子酒精灯消毒试管口,将棉拭子放入震荡80次,接种后37°C恒温箱培养48小时手细菌菌落计数=平皿上菌落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30*2
编辑课件手卫生护理人员进入工作区前洗手率为97.93%,护理人员每次为病人上机更换手套率99.66%,每次更换手套之间洗手率99.66%,每次洗手选择皂液洗手者占2.06%,选择含酒精的手消液洗手者占97.94%91.30%护理人员手卫生符合标准
编辑课件地面处理
一般处理
含有效氯500MG/L
可见污染含有效氯1000MG-2000MG/L
编辑课件
血液透析室的地板:
使用鲁米诺可以见到的血迹
编辑课件空气达标途径
通风减少人员密度紫外线照射空气净化机
编辑课件透析液、透析用水透析液配液口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内毒素≤2EU/ML。
编辑课件中心供液存在问题配置过程中暴露时间长;污染环节多溶质浓度
编辑课件一次性耗材缺乏复用机与透析器血室端
复用后血室侧与透析液侧透析器复用存在问题
编辑课件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发生感染少于1%动静脉移植物内瘘:发生感染少于10%中心静脉置管:3个月全身感染少于10%,1年
少于50%。
编辑课件血管通路的消毒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血管
中心静脉置管开管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换药
编辑课件患者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置管人造血管动脉直穿
编辑课件患者饮食
编辑课件工作人员
手卫生:内漏穿刺:
管路安装: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给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蓝珍珠花岗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翻盖安全帽式电焊面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养殖厂房租赁合同范本
- 印刷厂职工餐厅装修合同
- 学校食堂提质降费方案
- 物流行业法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合同管理
-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解析与点评
- 一年级学困生学习目标设定措施
- 长途运输司机健康风险管控措施
- 绿色建筑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
-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 绘本成语故事:四面楚歌
- HCIE-Transmission H12-931认证培训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
- 造血细胞与基本检验方法-细胞化学染色(血液学检验课件)
- 领子的分类详解课件
- 产品质量保证书
- 工厂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调节与集合的相关性 相对调节和相对集合的关系
- 《金融工程》课程教案
- 水轮机结构总体介绍
- 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