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科学学院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我校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学生自主成才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学分制是以学分和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和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第二章学分与绩点第三条
学分是测量课程难易和内容深浅的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时间反映。每门课程的学分数根据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学习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平均学分绩点是反映学生学习总体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学业的继续、奖学金的发放、毕业后就业及学籍管理等的依据。课程绩点是一门课程的成绩系数,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并用绩点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同考核方式的成绩与课程绩点的对应关系如下:百分制考核的课程成绩100-9089-8079-7069-6060分以下等级制考核的课程成绩优良中合格不合格课程绩点5.0-4.03.9-3.02.9-2.01.9-1.00(注:课程考核不合格,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学生课程考核分数(百分制分数)与课程绩点的换算:课程绩点=[(分数-60)/10]+1(二)学分绩点的计算: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学分绩点Σ(课程学分×课程绩点)平均学分绩点=------------=——————————————Σ课程学分Σ课程学分(三)学生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正规比赛中获奖可以折算为学分,其标准是:1.省级: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三等奖1学分。2.国家级:一等奖5学分;二等奖4学分;三等奖3学分。校外获奖所折算的学分,一般只能冲抵公共选修课的学分;论文或科技创新成果获奖可适当冲抵专业限选或任选课程学分。参加不同级别的同种竞赛活动多次获得奖励时按最高级别折算学分。第三章学习年限、学期安排与编班第四条
学院实行学年学分制,本科学生基准修业年限为四年,专科学生基准修业年限为三年。品学兼优、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的学生,可选修第二专业课程。在基准修业年限内未修满规定学分者,可允许其申请延长修业年限,延长修业年限一般为1-2年(其中本科2年,专科1年)。延长修业年限的学生仍需按规定交纳有关费用。(一)为便于学生选课,每学期理论教学、实验课和分散进行的一些教学实践环节原则上安排18周,2周考试。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的考试原则上安排在期末,不在学期中间安排。辅修专业课程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本科第8学期一般不安排理论教学。(二)为解决热门课程的修读问题和课程重修问题,以及修读(第二专业)辅修专业等课程与现修读课程的冲突,根据学生选课人数情况,学校可在周末开设相应课程供学生修读。第五条
为便于学生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专业和入学年份编班,同一班级的学生必须参加班集体活动。班级的管理实行班主任负责制。第六条
学生修满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类学分,且思想品德、健康状况合格,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准予毕业。符合学校授予学士学位要求者,可授予学士学位。第四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七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指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专业为单位。第八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原则是:各专业应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应具有较大的弹性,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九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要求:(一)所有课程总学时为本科2900—3200学时,专科2200-2400学时。(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由“公共必修课模块(A类)”、“专业必修课模块(B类)”、“专业技能必修课模块(C类)”、“实践教学环节必修模块(D类)”、“专业选修课模块(E类)”、“专业技能选修课模块(F类)”、“公共选修课模块(G类)”、和“实践教学环节选修模块(H类)”共八大类课程组成。(三)学生所修课程又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四)必修课是保证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基本课程,学生缺修任何一门均不能毕业。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是各专业通用的基础课程(即全校本科各专业统一要求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是指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或专业学科特点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3.专业技能必修课。对教师教育专业是指培养学生作为教师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法)、教师语言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对于非教师教育专业是指培养学生职业面向的基本能力和素养的课程群。4.实践教学环节。指各类实习、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单独组织的实践教学。(五)选修课是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只要修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最低选修课学分,即可达到要求。选修课包括:1.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分为全校限制性选修课和全校任意选修课两类。2.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面向本专业学生,分为专业限制性选修课(按多个专业方向设置)和专业任意选修课两类。3.专业技能选修课。专业技能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拓展或深化学生的就业面向能力而开设课程群。4.实践教学环节选修。实践教学环节选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或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而开设的教学环节。第十条
必修课、选修课的比例原则上为7.5:2.5。第十一条课程学分值的计算。(一)讲课或以讲课为主的课程,一般每学期每周授课1学时计1学分(每学期上课周数以16周计,教学周数不足16周的课程,按其上课学时数除以16周计算学分,四舍五入后取整)。(二)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计算。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含上机)或以实验(上机)为主的课程,以课内总学时除以16,再乘以权系数0.5~0.8后为学分数。体育课的学分权系数为0.5(以上学分数的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后取整)。(三)人文社科类公共选修课的学分权系数为0.6(四舍五入后取整)。(四)集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题试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每周计1学分;分散安排的实践活动折合成周数,按每周1学分计算;军事训练为2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总学分一般为8学分(单独安排的第二专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学分另计)。(五)以课外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本科生课外创新研究计划、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等),按有关规定计算学分。(六)总学分为所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学分之和。全校本科学生毕业的总学分要求,理工科不低于165学分;文科不低于160学分;专科学生毕业的总学分要求,理工科不低于120学分,文科不低于120学分;具体学分数由各专业根据实际确定,报教务处核准。第十二条
课程管理。公共必修课为校级管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为系(院)级(含教研室)管理课程。指导性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第五章开课第十三条系(院)根据本科生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学分制特点制定模块式教学计划,作为开课与选课、修课的依据。第十四条各系(院)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第6周前向教务处上报下学期教学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先修课程、任课教师、选用教材、考试方式及时间等),教务处于第12周向全校公布课程表。第十五条各开课单位应认真审查任课教师资格。未经试讲或试讲不合格的教师不得任课。助教未经批准不得担任主讲教师。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应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含实验课)。第十六条学院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督导,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对不称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撤换。对教改成绩突出、教学优秀的教师和成效显著的教学管理人员,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第十七条任何教师主讲的任何课程,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修读人数才能开课。具体的规定是:公共性课程或每年招生人数在40人以上的基础性、专业性课程,修读人数不少于30人;每年招生人数在20-39人的基础性、专业性课程以及少数特殊的选修课,修读人数不少于15人;个别专业的特殊情况,由所在系(院)提出意见,教务处单独审批。第六章选课第十八条
学生修读课程实行选课制,所有修读课程必须经过选课。除不可抗力原因外,原则上不得改选、补选或退选。第十九条
供学生选择修读的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是指教学指导计划规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是为了加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更好地使学生把专业需要与个人志趣、特长相结合,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开设的课程。第二十条
学生能够修读的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必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必修等4个模块,选修课也包括相应的4个模块。(一)对于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所有必修课,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部修读。(二)学生必须修满相应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选修课的课程门数和学分。(三)对于专业选修课,本专业学生除了可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内任选一组外,还可在专业任意选修课中任选若干门课程修读。允许学生选修其它专业的专业任意选修课,但总量不多于6学分。(四)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按各专业规定的课表上课,第二学期课程实行选课。一、二年级以选必修课为主,三、四年级以选选修课为主。第二十一条
学生选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专业性原则。学生选课以学生所学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为依据,首先应保证本专业教学计划上所规定的课程的修读。不得擅自修读其他专业的必修课,并以此代替本专业的必修课学分。(二)连贯性原则。对有严格先行后续关系的课程,学生一般应先选先行课,修完先行课后再选后续课修读。如有特殊情况须由所在系(院)认可后报教务处批准实行。(三)严密性原则。对于有严格同修关系的课程,学生应同时选择修读。对于课程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选修课,学生只能选修其中的一门。(四)量力而行原则。学生每学期所修课程的学分,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能力,听取选课指导教师意见后决定。平均每学期应选20~24学分,最低不得少于15学分,最高不得多于30学分(不包括第二学位课程)。如有特殊情况,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系(院)批准。第七章考核、重修、缓考和成绩管理第二十二条
学生每学期所选读课程,均需进行考核并注册。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得该门课程学分。第二十三条
学生经过选课修读的所有学分均予以注册,学生已注册的学分终身有效。(一)若学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签有学分互认协议,则在其他院校修读的学分按协议的有关规定予以认可。(二)对于转学(转入)转专业学生,凡未修过的必修课要补修;已修过的同类课程,成绩合格,可免修,认定其学分并予以注册。如转学(转入)学生其原校实行学年制,可按其学时、成绩计算学分、绩点。如原校学分值与我校不同,则按我校规定的学分值重新计算。第二十四条
在教学时间及空间允许和任课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学生可不经选课而旁听非本专业的课程(有特殊要求的实践、实验等课程除外),但不允许参加课程的考核。第二十五条
学生作品、论文、成果、表演、设计等获省级或省级以上奖励,由学生本人申请,经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推荐,学校教务处认定后,将给予1到2个创新学分和相应的绩点。第二十六条
成绩评定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课堂讨论等不同方式进行。原则上各门课程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分。实践教学可按等级制评分。第二十七条
学生修读的必修课、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和全校限制性选修课,若考核不及格必须重修。第二十八条
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考核不及格,学生可进行重修;也可另选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和其它公共选修课,以取得规定的学分。重修仍不及格,必须另选。总学分修满后,可在毕业前夕,申请取消不合格或不满意的任意选修课的成绩。毕业后,所修课程成绩一律不许再取消。第二十九条重修课程经考核合格,按实际成绩注册,取得相应课程学分。(一)已注册学分的课程可以重修,以取得的最高成绩注册。(二)重修次数不限。第三十条
由于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的变化,导致出现重修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与原修读课程不一致时,以最新的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重修和考核。如果原修读课程不再开设,则由所在专业指定其他课程修读,补足相应学分。第三十一条
关于缓考的规定。(一)学生因病或其它原因确实不能参加正常考核时,必须在考前向所在系(院)提出书面申请(因病必须有校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经系(院)主管领导签字并经教务处批准,由各系(院)及时通知本人和任课教师。(二)因急病或其它不可抗拒的原因临时不能参加考核,则必须在考核后三天内补办缓考手续,否则视为旷考(弃考)。(三)缓考课程的考核跟随下一轮该课程的考核进行。第三十二条
学生成绩实行校、系(院)两级管理。学生成绩登记、学分计算和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换算由学生所在系(院)负责;学生成绩汇总、审查、归档、学籍处理由教务处负责。第八章导师第三十三条
各教学单位应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指导,均应成立学生选课指导委员会,并由该教学单位主管教学的负责人为主任。第三十四条
学生各行政班应配备选课导师,导师人选由学生选课指导委员确定。导师应向其指导的学生公布选课指导的时间、地点或预约电话。第九章免修与免听第三十五条
免修是学生通过自学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考核其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后,取得学分的一种课程修读方式。对于已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3.0以上的学生,如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自学能达到该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可以申请免修。第三十六条
体育课的免修。学生在校期间因患有慢性疾病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可凭校医院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向所在系(院)提出申请,经系(院)主任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备案,可免修教学指导计划中规定的体育课的学习,但必须参加同等课时体育保健班的学习。第三十七条
申请免修的程序为:(一)学生在每学期选课结束后1周内,由本人申请并填写《学生免修课程申请书》一式两份,一份交所在系(院),一份送教务处备案。(二)提交申请免修课程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材料,经任课教师及开课系(院)主任(院长)审核并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第三十八条
申请免修的课程经教务处同意后,必须参加由教务处组织的统一考试,如成绩绩点≥3.0,给予学分和成绩注册,未达到3.0的,不予注册,视为未修。第三十九条
学生已修读的所有课程考核合格,且当时平均学分绩点≥3.0,通过自学,确已掌握某门课程的内容,可申请该课程的免听。(一)学生申请免听某门课程,需在学期开学1周内提出申请,同时提交该课程的自学材料,经任课教师审核,导师和系主任(院长)同意,报教务处批准。(二)学生必须完成免听课程的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参加平时考核等教学环节。(三)学生免听课程的绩点≥3.0时,学分予以注册,否则不予注册,视为未修。第四十条
教学计划中规定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体育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等不得免修或免听。第十章辅修专业与第二学士学位第四十一条
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学好主修专业外,积极选修一门辅修专业。凡取得主修专业1/3以上学分、平均学分绩点达2.0以上,且已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外语专业的学生应通过专业外语四级)的在册本科学生,均可由本人申请,系(院)同意,经教务处批准注册后选读一个跨系(院)跨专业的辅修专业。第四十二条
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课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目三记忆口诀表-驾考实操
-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课件
- 2024山羊兹拉特课件:深入解读草原生态与文化的融合
- 2024年企业培训中SWOT分析法的应用
- 2024年G0培训课件:打造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行业精英
- g0培训课件(2024版):专业技能提升的黄金指南
- 2024年PIE工程师培训教程:团队协作与沟通
- 2024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体会(32篇)
- 2024年琥珀课件:穿越亿年的生物宝藏
- ABPLC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2024年深度培训教程
- 情绪智力量表EIS
- 《 民航服务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2020年版)
- 分光光度计使用
- 2021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
-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解读(行业专家培训课件)
- 走进叶子世界(DOC)
- 世界历史第一册全部教案
- 机动车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作文安排详略的技巧-PPT课件
-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