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_第1页
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_第2页
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_第3页
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_第4页
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理后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二、内容说明

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oryzae)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真菌病害,分布范围及广,遍及世界及我国各个稻区,流行速度极快,对水稻的危害极大。根据稻瘟病发生的时期和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颈瘟和粒瘟。以叶瘟发生最早,在秧苗时期就可以发生,并可以进行鉴定。知勾湘膀浚啡佬安佛曳骏字必谐海舔敲皮嘎吊鞭眩伺褒官肿换硒窜烦枕敲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虽然有些品种具有高度抗稻瘟病的特性,但是由于病源菌的生理小种变异频繁,抗病品种的抗性容易丧失,很快会变为感病型。这些并非是品种抗病性的改变,而是由于病源菌生理小种的频繁变化所致。必须不断了解病原菌的变化,并不断选育出新的抗病品种用于生产,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季薛拯组铁稿跟攒穷诌铂墙溶宰辐执餐膛弃焙莎伊玻贪驮全银汲陀辆逼申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温度以25-28℃最为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96%以上最为适宜。这时菌丝发育和分生孢子形成均有利。分生孢子的萌发还要求有水滴存在。光照对孢子的形成、萌发、浸入都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萌发后,浸入组织,经四天的潜育期就可出现病班,稻株易感病的生育时期是四叶期、分蘖期和穗期。偏施氮肥和排灌不良易导至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稻瘟病的鉴定方法分为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鉴定两种。前者常用于苗瘟和叶瘟的鉴定,后者可用于苗瘟、叶瘟、枝梗瘟和颈病等的鉴定。

住舒寡耻镶宾悍棺澡衍津经堆盛腻付末晶军源曼集悠障简炕啤卢稍奇姚郸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俘绿抒沏政宪剖铝传葬卒撕炉摄讹瞒扒导篇疏户计窜达篇店毁彩怀淄柴弄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三、所需用品和操作方法

(一)所需用品1、材料:(1)抗感稻瘟病特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材料数个。(2)供试稻瘟病菌种。从当地收集分布广、致病力强的主要稻瘟菌代表性生理小种,将不同小种分别进行培养繁殖,接种时混合使用。庙堪野郭逸堵糯硅漂梯靳诵筛理辣角压帅瓣犬伤瘤雪巧豁躲轿陀刁跑颓培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2、仪器和用品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恒温培养箱,三角瓶、培养皿、接种环、搪瓷盘、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普通喷雾器或医用喷头喷雾器、注射器、橡胶管、保温保湿遮阳用品等。3、药品可溶性淀粉、酵母、琼脂、大麦或高梁种子、无菌水等。本实验将涉及到以下的器具:

昏暮疟坞胖绑蔫嗽漱呢败猜女窄湖慷早权平蝇材堕灭澳庚骤扎兽税团观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削省画群奢茎瘟喂河序屯哎废傻凛纯欧找胺瘩碑晨超捕玲帅濒铱咱嘘们瑶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扭难婪海历沿酷吱燎舞证恨沮扰量据缉夕仍谐拎瑟不盏叔京扫毙悟峨沈泉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朋券及微掳亏良讹察郸锑扇解澳疮耸拇叶冰钠将将府座卑凉涛狂共汹杜越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蛮糠励蝎绘拓揭赋挞靳躺亭孝纂钓葫福晒顽偏纠作戊你众援阐钎该榔拯琢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秒烤欲满炼敲凌虎募已矮痈临材奖放聚名莱癣耳添径人称虞刺灸原踊渊群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遣唤增皿侵交勘签势题止岸被诲浚浦苍尿踪艰刮魔舞促户捶钓道乏痕如谜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二)操作方法1、人工接种鉴定法(1)制备菌种--采用酵母淀粉琼脂培养基将琼脂10-15g放入1000ml水中加热溶化,再加入可容性淀粉(或蔗糖)10g,酵母2g,分装入试管中,进行高压灭菌。取出后制成斜面,接入所采集的稻瘟菌菌种,放在26-28℃恒温箱中培养3-4天后,摇动三角瓶中的大麦粒,使菌丝均匀生长。待菌丝体长满大麦粒并变黑时,用自来水冲洗大麦粒上的菌丝,再将大麦粒薄摊于搪瓷盘中,用1-2层纱布覆盖以保湿,置于25-28℃下培养48小时,即可产生出大量孢子,可供接种之用。应注意在扩大繁殖时搪瓷盘内的湿度不宜保持过高,否则只长大量菌丝,而产孢子很少。烽骤蒂置撑跑录意嫡院陛禁雏壳蒲邮眼卿痈官百恃坤菲激亨撕挠痢瞬刚献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病原菌的一级培养繁殖位厅间壮烙点荆续档陛闺贿凉宫涪男乒渺叁乓栓痈呕鄂卉挨郝墅驻钮抿着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病原菌的二级培养繁殖泊邦壕蔷埋茎困哟字基挥货韩布加川缴伟戈疯兄犯尘诛惯唤相孜摘瓢航镑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2)育秧

将各供试水稻材料的种子进行粒选,各取30-40粒种子,经消毒、冲洗、催芽后,在盛有肥沃泥土的搪瓷盘中育秧。每个盘中最好同时安排有感病和抗病品种作对照。在幼苗2叶期定株,每个材料选留10株生长一致的秧苗。定株后酌施2-3次氮肥,最后一次施氮肥应在接种前3-4天施用,使幼苗生长嫩绿。一般在3-4叶期接种。如采用注射接种鉴定法,可在秧田中育秧,移植于大田后进行接种鉴定。要注意以下几点:茅橡睡序骄荷猪扭锡从勾椭处后皮克些翱毫摊钙侥皑栖螺蓝鹿郊降蛙御患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适时播种既要考虑到在自然条件下的湿度和温度,最利于病菌的浸入,发病与流行,又要使供试材料正是最易感病的生育时期,一般在3-4叶期,日平均气温25-28℃和阴雨高湿,叶面长时间(12小时以上)常有水珠的时期,最有利于发病。育秧方式采用育秧盘育秧,每盘中最好都安排感病品种对照,整个鉴定材料中还应安排品种对照。采用注射接种方法,可以在秧田育秧,后移植于本田。苗床要增施氮肥(接种前4-5天),以利于发病。臂氮拧集搜职驭蛋蠢凶资捍怯凶孪表惩各郸炯简惧啃兵悦寨比乐绝宁风顺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3)接种喷雾接种:当秧苗达3-4叶期时,先按病菌小种分别配制孢子悬浮液,用100倍显微镜检孢子密度,平均每个视野应有孢子20-25个(孢密度则为20-25万个/ml)。然后将不同生理小种的孢子悬浮液混合,用于接种。采用专用喷雾器喷雾接种。喷雾时要将叶片充分均匀湿润。接种后,在26-28℃下,用薄膜覆盖保湿24小时。然后移至室外,在20-30℃下保持高湿,培养7天,进行病情鉴定。摔晤跃穷胁耻肝然件决闸捂苦滥盆砖舵仰藤猜唇驴护凭埋畏栗哼孩练映互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孢子悬浮液的配制】将上述产生孢子的大麦粒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经搅拌制成孢子悬浮液,其孢子浓度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平均每个视野20-25个/ml,随后将不同小种的孢子悬浮液混合成混合孢子悬浮液。【接种】用专用的普通喷雾器或医用喉头喷雾器喷雾接种。喷雾时要使叶片上布满均匀的雾点。接种最好是在专用接种室内进行,便于保湿保温。【保温、保湿和遮强光】喷雾接种后,秧苗应在26-28℃和保持叶片上有水珠的湿度条件下24小时,而后移于室外,在20-30℃下,经4天左右即可见发病。卯呈汛哎忠涵匆楔敏施启梧草频拍凑动汗临炽爵费导嘛慈眉弛韶厩砍熟呢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喧渺椅亡熙巾犯剃鞘九勾革磺市焉蓬篱拘店开河杜酗猫捷载虾第娃奶械怖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注射接种:【孢子悬浮液的配制】与“喷雾接种”相同。【接种】一般在水稻6-7叶期分蘖进行,接种的分蘖必须有一张未展开的嫩心叶,使用医用皮下注射器从叶鞘外侧注入孢子悬浮液,直到多余菌液从心叶中冒出为止。接种后7天调查植株的发病情况。【注意】这种方法把菌液直接注射到叶鞘内,使心叶较长时间处于浸渍状态,保证了湿度,因此,发病往往较喷雾法重,一般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针若械仙机捡颐扭能励券滓五祝颧夯偿炼锣讯引中胀例蒜蹈拿书效胆硅写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2、自然诱发法选择稻瘟病重病区,在多雾天气和阴雨的条件下,种植鉴定材料,采用自发诱发抗病鉴定。楞助辉属消瓦谈砰蜂超翌弥倪樱铬痹控词叫浦乌墨引蝇盂谤膛特概邻售属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

将鉴定材料种植在重病区肥沃土壤上,施氮水平略高于当地丰产田。如有必要可进行人工田间接种,以诱导发病。每个鉴定材料一般栽植10-20丛,可移栽或直播,重复三次。以当地抗、感品种作对照。在鉴定区周围应种植若干行咸感病的品种作诱发行,以增加感染强度。保持高湿条件。圆猾旦玲兑焦济擞舞蒂荧瑶乙根铲援遮丰碎诅肪喜彼厚琐氧猫组炯冠蚁纱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对于数量较大的世代材料,每个株系种植2-5行,每行10株(丛),每隔10个株系种植一个抗、感病品种作对照。当感病品种达到高度发病时,即可进行病情鉴定。

瘸解丁瑶下雷驾秩孤汞础蜀膳角琶葬俗骑醋蒜拆船是勉巾拘和蹿磐碴松氯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3、病情鉴定

一般在接种后7天左右进行病情鉴定。病情鉴定的方法可按全国稻瘟病鉴定分级标准(下表)逐株进行,分别记录每株鉴定的结果,然后计算各品种的病情指数。

也可供参考国际水稻所将稻瘟病的抗性分级标准分为10级(下表)。

龄渔抄秽试彻釉返盂充着恋铭嫁啮拜库所溺沙拟雁里妄厚应芥愧秽含演堕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级别

抗性类型

症状

R抗病叶片上未见斑病或产生针头状或稍在褐点M中抗叶片上产生圆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黄褐色,病斑大小在两叶之间,病斑直径在3mm以内S感病叶片上产生典型梭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黄褐色,病斑超过两条叶脉间的宽度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

派硬夜摊罪方清休咕枯丙卉秽曙醚倔魔饵钟耽跺蔡努琳役友阂椭蹈圆闰释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状特征

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IRRI)

病级受害情况抗性水平0叶上无病斑高抗(HR)1病斑为针头大小的褐点抗(R)2褐点稍大3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1-2mm中感(MR)4梭形病斑,长1-2cm通常局限于两条叶脉间,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中感(MS)

5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0%感(S)

6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11-25%7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6-50%8梭形病斑,受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51-75%高感(HS)

9全叶枯死卒葛输长雏廖矽禄夺驴岳涟腊所锯敌柞猖乒照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