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1.gif)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2.gif)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3.gif)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卷 省赛一等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107fdfa33c9f095bc84ee1450631b164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试卷一、选择题1.(2022·重庆文综)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汉前期已有纸张存在,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项错误;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答案:C2.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解析: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因此出现“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的现象。答案:D3.《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载:“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注:朝夕——东西方向;惑——迷失方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指南技术十分成熟B.战国时期使用司南辨别方向C.这是司南技术用于航海的最早记载D.《韩非子》不是科技著作,无参考价值解析:指南技术到了北宋才走向成熟,故可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韩非子》也有一定的科技参考价值,不能一概否定,故排除D项。答案选B项。答案:B4.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B.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源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C.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D.四大发明对欧洲的社会变革起了决定性作用解析: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起到了加速封建主义衰落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A、B、D三项说法均过于绝对。答案:C5.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②重视实用技术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提取信息:题目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形成的一些条件,其中不包括出现实验探索。“化学并不突出”一句表明①正确。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发达表明②正确。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缺乏的例子说明③正确。④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答案:A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是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李约瑟材料二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三……上以此求,下以此应,将一生有用之精神,尽消磨于八股五言之中……——郑观应材料四“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请回答:(1)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作用。(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4)依据材料三、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历史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正处于汉末至宋元时期,此时封建制度日趋完善,封建经济高度繁荣,这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第(2)问,解答时要结合信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世界市场、殖民地、科学复兴的手段”进行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一中李约瑟的相关讲述即可解答。第(4)问,解答时首先要概括出两则材料的主旨,其次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材料三反映的是古代八股取士,材料四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1)政治上的统一;制度上的先进;封建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相对开放的对外政策;劳动人民的勤奋和创造。(2)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3)16世纪后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开始落后于西方。(4)科举考试(八股取士);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7.(2022·海南单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旅馆装修合同解除
- 招聘保安合同协议书
- 建筑工程劳务合同集锦
- 项目组织与管理标准手册
- 法律服务协议书
- 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实战作业指导书
-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手册
- 短信息服务合同五
- 欠款借款合同
- 财务信息咨询合同年
- 领导学 课件全套 孙健 第1-9章 领导要素- 领导力开发
- 闭袢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公共组织学(第三版)课件:公共组织结构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测试卷(一)(含答案)
- 《煤矿安全培训知识》课件
- 消防安全电动车培训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讲课
- 福建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费用参考指标
- 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员工安全健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