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性别看世界_第1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_第2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_第3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_第4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透过性别看世界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视觉文化

在“读图时代”,给人的印象是图画和照片压倒了文字,图片和其他视觉素材成为了阅读的主体。它体现了后现代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也是现代审美的一种要求。

视觉的吸引力:

真实感和现实感?

视觉文化的概念在视觉文化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学理研究,是上世纪八80年代才开始的。而视觉文化进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则在90年代后才引起了某些关注。

可视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大学"视觉文化"课程和专业

1.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视觉文化课程(本科)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1)电影与视觉媒介;2)电影、文学与文化;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知觉——认知媒体与再现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媒体是现实的拷贝,现实是如何的,媒体展示的就是这样的;有的认为媒体是现实的再现,在再现的过程中经过了创作者的二次加工,有夸大、虚构或故意筛拣的成分;有的认为,媒体展示的几乎全是虚构的,即使是纪实或者新闻也因为故意的隐瞒、信息的不全面和不经意的篡改等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更多的考量媒体创作背后的文化和权力以及媒体成品对受众的影响。

再现中的女性首先,女性在传媒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在传媒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往往落入俗套。

最后,在传媒上,女性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性对象,即使她们出现和故事情节完全无关。

问题:1.特例的特点和比例

2.再现中的男性

3.再现对现实的影响

作为受众的女性从性别角度而言,男性和女性经常被媒体划分为两类兴趣点完全不同的受众群体,冠名为女性杂志或节目的内容往往是传统女性角色和对女性期望地再现和强化。

不同性别的受众在接受媒体讯息时的不同待遇:看与被看;主体性与客体性

媒体中的从业女性对女新闻工作者进入主流传媒决策层——编辑委员会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中国新闻社有一名女副总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各有一名女副台长,中国日报和工人日报各有一名女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报有一名女编委。在专事女性宣传报道的中国妇女报,改变了5年前领导班子的7名成员中男性多于女性的局面(有3名女性,4名男性),在13名决策者中,女性增加到8名。(详见附表)而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决策层中没有女性。中央电视台不仅台级领导班子中没有女性,在新闻等7个中心的正职中心主任中也没有女性。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性在主流传媒的决策层中少得可怜,新闻传媒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媒体背后性别趋向的权力关系

林芳玫认为专业主义、市场利益与精英文化三者相互为用,形成一套父权制度中的男性阳谋,排斥女性在某方面的参与而又引诱女性集中于其他方面。首先,资本主义的商品逻辑籍大众文化及广告物化女性身体,把女性固定在“商品”的位置上;其次,精英高级文化无力对抗资本主义大众文化,也不愿将高级文化的价值标准开放与多元化,只谈儿女私情,不谈军国大计的女性文化,于是被放逐到大众文化的领域,直接承受市场压力,不像高级文化那样籍由教育体系及国家文教机构而能免除市场商业压力。第三,新闻教育中的专业主义重视“纯净新闻”或是“硬式新闻”,把女性议题矮化为家庭版或影剧版的闲聊,同时又有版面广告化的倾向,是家庭版直接暴露于商业压力。

思考:1.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对视觉再现的影响;

2.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当代人的心理——文化压力在文化的视觉性中的思考角度男性——女性——中性本我——自我——超我精神——文化——商业权威——民主——暴政规训——反叛——规训事实——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