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常生活中科學科技的再現: 科技與民主 93年11月12日問題:「科學對民主的依賴性」這問題在我們的讀物「一條畫不清的界線」中是個重要的議題。作者李國偉認為像是李約瑟與殷海光將民主與科學放在一個範疇中來考量,所以產生了大有問題的「相依論」,而他們強調的刻畫科學的心態(像是客觀、懷疑等等)其實是所有客觀理性態度的特徵,不必然與「科學」有關。作者李國偉指出「民主的實質並不與科學存身在同一個範疇之中」(頁297)。 要是要把「民主」與「科學」兩者連在一起,能問的有意義的問題其實是兩個:一、科學社群的民主問題;二、民主社會運用科學知識的問題。以第二點來說,因為現代社會公共政策的制定會涉及科學知識的運用,而科學家的意見往往被當成支持某些政策的有力證據,科學家就因而有了像是古代「巫師」的權威,但是,一來科學家也生活在這社會中,不可能自外於特定集團的利益因素;第二,專家的意見也有偏見。以學習、從事「再現科學」、「再現科技」的傳播人角度
看來,如果回應李國偉文章中對於「民主社會裡運用科學知識問題」的提醒、科學家「巫師」權威背後的利益與偏見,你要是以從事傳播工作的人的角度接著寫李國偉文章的下一章,你會怎麼提醒傳播人「民主」與「科學」的關係?fromSellingScience(by
Nelkin)與科學相關的報導常以-est為始為終──最新的、最大的、最快的等等。媒體再現科學科技對一般人的重要性:除了接觸大眾媒體報導再現,一般人極少是從一手經驗或過去教育中瞭解科學科技知識的;日常生活中科學科技知識資訊的重要性: 就社群社區(集體)而言,一般人需要基於對科學證據的掌握來下決定,什麼決定?要不要設置焚化爐、垃圾掩埋場、如何對待學校中愛滋帶原學童;在個人層次,個人要決定要不要喝某家(品牌)咖啡,咖啡因會不會有害健康、女性要不要服用特定藥物以降低週期不適等等。日常生活中似乎凡事都與科學、科技有關。媒體再現科學科技涵蓋面之廣:
科學記者(scienecejournalists)自稱為SMEERSHS──我們報導科學(Science)、醫學(Medicine)、能源(Energy)、環境(Environment)、研究(Research)、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andallsortsofotherShit)。(p.3)媒體再現方式與風格:
1意象代替內容新聞一則:生物腎臟濾毒真了得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八日報導,美國專家表示,人體首次試驗人工「生物」腎臟已顯示出令人振奮的效果,提供腎臟病人無窮的希望。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十名腎臟病人試用這種稱為腎小管協助器的設備。這種設備的功能和洗腎機相似,只是有一部分係用人類細胞製成。 科學家希望這種設備最後可以成為能夠移植的長期替代品,替代壞掉的腎臟。 上述實驗結果刊載在《國際腎臟雜誌》上面。 試驗時每個病人接受廿四小時的腎小管協助器治療。腎小管協助器是在體外使用,功能是協助濾掉血液中的毒素。
腎小管協助器用中空纖維製成,排成腎臟細胞形態,可製造其他重要分子,供血液對抗感染,還可重新吸收從血液中濾出的電解質、水和葡萄糖。 這種功能讓腎小管協助器比傳統的洗腎機更像真正的腎臟。試驗顯示,在十名病人中,有六名接受腎小管協助器治療後,多活了卅餘天。【2004/11/09聯合報】
2.媒體報導傾向以呈現「一系列的戲劇化的事件」(aseriesofdramaticevents)的方式報導。常常不是過早的、一頭熱式的樂觀,就是迅速擺盪到另一端、宣判死刑似地宣告不成功。
3.媒體再現往往聚焦在科學或科技的競爭,像是wereinraceforbreakthroughsforsolutions.新聞一則:2004.11.09工商時報3G服務日韓炫歐美不夠看林國賓鈴木今年趁著暑假回鄉度假,但她也希望東京的友人也能隨時隨地掌握她的行蹤,有一晚家鄉放煙火,鈴木就用手機錄製了十秒的影像,然後將短片上網寄給在東京的好姊妹。「我經常這樣做,」今年廿一歲在東京夜店擔任女服務生的鈴木說。
在日本及南韓高度網路化的國家,像鈴木小姐這樣用手機錄製短片、拍數位照片或從網路下載流行音樂,根本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在南韓,民眾甚至可以用手機看電視(有一家業者提供八個頻道)、進行銀行交易及購買電影票。相形之下,歐美所謂的3G服務內容就遜色許多,產業專家指出,歐美消費者對3G服務的熱衷程度可能永遠比不上日韓民眾,但日韓的產業發展經驗確可成為歐美國家的借鏡,以便加快西方社會採用3G的進程。 首先,手機必需有酷炫的外型,同時走小巧化。日本NTTDoCoMo二○○一年底就推出3G服務,但市場接受度不佳,主要原因就是手機外型給人笨重、不討喜的觀感,經過調整後,DoCoMo現在委由NEC製造的新款N900iS手機重量僅一一五公克,電池一次可讓用戶連續通話一百四十分鐘。以歐洲為主要市場的和黃子公司也曾在此一方面吃過虧,所幸今年採用南韓LG電子公司的精巧手機後,歐洲及香港的業績馬上翻揚。 其次是鎖定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亞洲行動通訊業者一開始即以此類族群為開發對象,而非企業客戶,電信營運商一方面採取低價策略,一方面也配備相機及MP3等娛樂導向的功能手機,因而馬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同,3G手機一躍成為主流。日韓另一個精明的策略是在創新服務的設計上,行動通訊營運業者都會與當地手機製造商維持密切合作關係,南韓第一大行動通訊營運商鮮京電信就經常與LG及三星電子等手機供營商分享技術,而部份美國及歐洲電信業者的作法則是將創新服務完全依賴海外的手機製造商。媒體再現科學科技的弔詭與兩難:1對科學與科技的資訊知識需求愈高(報導愈多)、扭曲不實的呈現再現也愈多;*這兒可複習講次中提到的「科技霸權」(資訊革命是普遍存在於「媒體、公共關係、廣告…電子遊戲」的形象,而人們經由主動的「消費」資訊科技,已然認可資訊科技有利人群的說法,人們並且積極擁抱之,使資訊科技成為由下向上的「霸權」意識形態。)以及「並非全面稱霸」(並非全面稱霸,因為歷史上發生的:自動化與大量失業、工業國家對資訊科技抱持的懷疑態度、重靈性而遠科學的新時代運動)2兩種需求與立場的衝突往往不見諸於媒體,媒體不再現背後的衝突,民眾可能就無從瞭解科學科技發展的爭議,例如,支持新藥以及反對動物實驗;民眾如何在風險與發現(發展)中取捨權衡?媒體如何再現這其中問題?又如在講次(10月22日)中提到的GMO的例子(生技公司宣稱GMO有助於改善第三世界飢荒,但是卻不承認有任何風險),如果科技科學不該被當成只是滿足特定功能的工具的話,媒體應該如何再現?3.科學科技界對待媒體的兩難態度。 為什麼科學家(社群)現在積極尋找媒體、爭取曝光機會?科學家要確保有公眾支持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經費。*問題:為什麼科學家(社群)現在積極尋找媒體、爭取曝光機會?科學家要確保有公眾支持以及隨之而來的研究經費。科學家(社群)對大(分)眾媒體的公關策略?實例?大眾媒體與再現工作者如何回應?4.再現報導的時點? 邱育慈提到,環境報導的特性:「長期發展中的新聞」。重大環境爭議事故的繁瑣後續新聞(follow-upstories),往往發展成為下一次的頭條環境新聞。過去(1970s--只污染不整治):只有在重大污染事故曝光時,環境新聞才可能成為頭條新聞(相關研究中也有此發現,講次中提到美國60到90年代科學科技報導有其潮流與熱門化題);盧諭緯提到,選擇適當的報導再現時機很重要(科技不成熟或是尚未能轉化為可見的問是商品、民眾無法近用時,再現報導無法引發注意與興趣)。*問題:針對不同媒體、不同再現文類、不同科學科技報導的目的,你對再現報導時點的看法?再現上的問題
儘管地方媒體、全國性媒體、平面與電子媒體在格局與再現方式上不同,但是大部分對於同一主題的報導都聚焦在同樣的事件、使用同樣的消息來源、以近似的框架、類似的語言符號詮釋這事件與發現。
框架:對於素材的選擇、強調、與排除有其一貫一致的認知(知曉)、詮釋、與再現的樣態(ToddGitlin),可從標題、比喻、前因後果報導安排中看出。講次中引再現科學科技的新聞指出「創新」、「生活應用」、「風險」、「與現行規範法律的衝突或問題」是幾個再現科學與科技的主軸(框架?)框架?電玩世代超孤僻編譯曹國維/報導 倫敦泰晤士報卅日報導,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英國少年與兒童寧願獨自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不想和玩伴嬉戲,讓人擔心這些孩子成為孤僻的電玩世代。 看電視和玩電玩這類靜態活動盛行,也造成孩童肥胖現象。目前英國孩童肥胖比率是廿五年前的五倍,十分之一的六歲兒童有肥胖問題,十五歲少年肥胖比率達百分之十五。英國東北部和約克夏地區問題最嚴重,當地百分之卅八孩童大部分休閒時間耗在電視前。 安全問題是家長不敢鼓勵孩童到戶外嬉戲的原因之一。在交通繁忙且治安欠佳的倫敦市區與英國東南部,只有百分之四十一家長鼓勵孩子到戶外嬉戲,八成孩童獨自玩樂的時間超過與玩伴嬉戲的時間。 不少家長擔心日本電玩遊戲主角成為這一代孩童的新歡,遊戲王與神奇寶貝皮卡丘已把跳繩和彈珠打得一敗塗地。四成成人表示他們小時候有玩過彈珠或花繩等遊戲,但不到百分之一的家長表示現在的小孩還玩彈珠,花繩更是完全從小孩的遊戲場地上消失。 專家指出,孩童和青少年應該每天適度運動一小時,每周進行較激烈的運動兩次,以加強骨骼、肌肉和彈性。對孩童而言,這類運動包括在公園玩耍、走路上學或游泳。青少年則應每周進行球類等運動三至四次,周末還要加強。手機小說族就位!丁文玲(本報記者)(20041031)
下個月開始,台灣電信業者將相繼推出「手機小說」,行動電話用戶只要付費訂閱,就可以每天定時收到以簡訊發送的小說故事。嚴格說來,這項功能並不新鮮,過去幾年來,招徠手機客戶下載內容的商業網站裡,早已有各式各樣的小說、散文、詩、笑話…供使用者選擇,但購買與使用率一直不高。不過由於「手機小說」相繼在日本與中國點燃流行,國內通信業者看好前景,因而採取大動作行銷。
在這波手機小說商戰中拔得頭籌的是中華電信公司,將搶先於11月1日首賣大陸作家千夫長的〈城外〉。該作號稱是大陸第一部「短信(即簡訊)連載小說」,內容描述一段祕密的婚外情,共4200字,以每則70字的簡訊形式分60天傳送。〈城外〉9月甫在大陸問世,目前已有超過80萬訂戶,閱讀率十分驚人。另外,遠傳電信公司也將在11月上旬推出台灣作家黃玄的手機小說處女作〈距離〉。黃玄曾與春水堂合作《阿貴不要說髒話》、《阿貴愛你喲》(皆為平安文化出版)等圖文書,專為手機小說模式創作的〈距離〉不到1500字,同樣以現代城市男女的愛情故事為主題,將分成15則簡訊,於每天下午茶時間傳到訂戶手裡。而另一電信業龍頭台灣大哥大公司,據聞也正積極評估是否開辦。由於競爭激烈且涉及商業機密,三家公司都不願公佈進一步的細節,僅表示還有許多口袋作家名單與收費方式………
Nelkin舉例,車諾比Chernobyl)是一個「災難」(disaster)還是一個「事件」(event)? 胚胎研究是促進生育的研究(發現)?還是操弄操縱人類的研究? 地震預報,現在多以(幾顆)原子彈威力說明、水災預報與報導也以單位時間之內雨量來說明。媒體曾經或現在有什麼不同的報導用語、比喻、與描述方式?*問題:從媒體資料庫中搜尋一例,試就不同媒體(可以是新聞、節目、廣告等各種再現文本)的報導框架、用語、比喻等加以分析。批判與風險呈現1媒體屬性:從服務對象的單元與雙元屬性來看*問題:科技意識型態存在於媒體,但是研究者認為意識型態往往在閱聽人與廣告商的雙元產品市場而以閱聽人與廣告商為服務對象的媒介(報紙與電視);以閱聽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媒介(單元產品市場)上,科技意識型態的運作則不那麼直接。你贊成嗎?為什麼? 上課時說的是雙元市場的媒介位居主流,扮演傳導科技意識形態而有利特定對象、維持其支配的特定社會關係(國家機器的科技官僚、科技廠商、科技社群等),至於普羅民眾對科技的懷疑情緒、不安全感,若是得到反映,則多半來自於單元市場的媒介。2從媒體內部運作機制來看,新聞媒體科學科技外電消息來源的運用與檢視、求快求新的再現要求、自我校正機制的缺乏近日邱育慈的經驗,從十月二十二日俄羅斯的下議院批准京都議定書開始,國內媒體與相關人士都對於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表達了充分之關切,也紛紛提出台灣的因應之道。但是不知為何,部分媒體或人士卻不約而同地(或者以訛傳訛地)宣稱,京都議定書將在明年一月生效,甚至有部分文章還說成「明年元旦生效。」綜觀國際有公信力 之媒體與團體在同時期之報導與通訊中,大約都有保留空間地敘述京都議定書將在明年初(earlynextyear)生效,連是否會在一月份正式上路都不敢斷言。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處十月二十八日之新聞稿指出,俄羅斯的下議院(國家杜馬)及上議院(聯邦院)已經於十月二十二日及二十七日通過了該國批准京都議定書之提案,接下來則必須由總統普丁依法簽署,再將該國批准之正式文書送交聯合國。正因為俄羅斯的批准是讓京都議定書生效的臨門一腳,所以京都議定書將會在聯合國收到俄羅斯批准之文件之後九十天生效。如此看來,相關行政程序再快速,京都議定書也不可能在明年元旦前生效。事實上,普丁直到十一月五日才正式簽署,
換句話說,依照聯合國的程序而言,京都議定書即使在明年的一月份也尚未正式生效。
但是,為何最近台灣許多報導篇章會充滿了「京都議定書明年一月份生效」之錯誤訊息呢?我實在不願意怪第一線之記者,而比較傾向於歸咎不瞭解國際訊息卻又不當發言的官員、或者專家。因為他們的不負責任,所以讓大家把這錯誤訊息一再地重複引述。但是話說回來,媒體又對於自己報導內容的正確性(accuracy)充分掌握了嗎?為何一些很容易查證的國際訊息,在台灣竟然如此容易被嚴重誤傳?(我還找了一些簡體版的中文相關報導,大多很忠實地翻譯外電說京都議定書將在「明年早些時候」生效。)投書《京都議定書何時生效?》---邱育慈(英文台北時報TAIPEITIMES記者)
從十月二十二日俄羅斯的下議院批准京都議定書開始,國內媒體與相關人士都對於全球溫室氣體減量表達了充分之關切,也紛紛提出台灣的因應之道。但是不知為何,部分媒體或人士卻不約而同地(或者以訛傳訛地)宣稱,京都議定書將在明年一月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瓷砖买卖合同
- Unit 3 Family Matters Understanding ideas Like Father,Like Son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课 第4节 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购销合同范本
- 森林安全监管方案
- 企业派驻合同范例
- 网状吊索拱桥施工方案
- 黔东南绿化草坪施工方案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 2024年全国外贸单证员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DB11∕T 446-2015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
- 运输车辆挂靠协议书(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完整版
- 粤剧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