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2、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3、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经络的研究进展。
一、经络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即路径,经络系统的主干,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即网络,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灵枢·经别》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二、经络学说的形成1、针灸等刺激的感应传导现象的观察针刺穴位,病人会产生酸、麻、胀、重的主观感觉(即针感)且沿着一定路线向远处传导《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中气穴,则针游于巷。”
2、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3、气功的“行气”与经络的发现练习气功过程中,经常出现“气”在体内有规律流行的感觉。4、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当体内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可出现压痛、结节、皮疹、皮肤色泽改变等异常反应,这是经络联系的典型反应。5、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医家通过粗略的解剖,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生理功能。同时观察到人体分布着许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并与四肢相联系,观察到某些脉内血液流动的现象等。三、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五络脉——十四络脉加脾之大络十二经脉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手足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经脉络脉络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之为“正经”。Hand“Taiyin”LungMeridians(11points)Hand“Yangming”LargeintestineMeridians(20points)Foot“Yangming”StomachMeridians(45points)Foot“Taiyin”SpleenMeridians(21points)Hand“Shaoyin”HeartMeridians(9points)Hand“Taiyang”SmallIntestineMeridians(19points)Foot“Taiyang”BladderMeridians(67points)Foot“Shaoyin”KidneyMeridians(27points)Hand“Jueyin”PericardiumMeridians(9points)Hand“Shaoyang”TripleEnergizerMeridians(23points)Foot“Shaoyang”GallbladderMeridians(44points)Foot“Jueyin”LiverMeridians(14points)十二经的命名
由手足、阴阳、脏腑组成,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配对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阴阳交四末,如手太阴肺经在手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②两阳交头面,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③两阴交腹胸,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十二经脉循行走向足手头胸(腹)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十二经脉交接规律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肾经膀胱经小肠经心经
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始于手太阴肺经,然后交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返回至肺经,重新再循环,周而复始。形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脉除了与体内的五(六)脏六腑相属络外,还与其循行分布部位的其他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如手阳明大肠经,联络的脏腑(大肠,肺),联络的器官(下齿,口,鼻孔)。(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ConceptionVessel
(24points)GovernorVessel
(28points)不直属脏腑无表里属络关系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无逐经交接的关系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分布
奇经八脉中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奇经八脉的作用统帅、主导作用:督脉总督诸阳经为“阳脉之海”。任脉妊养诸阴经为“阴脉之海”。冲脉起于胞中,与督脉、任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关系密切,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的作用沟通、联络作用: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手足三阳经共会督脉于大椎;任脉关元、中极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带脉横绕腰腹,联系着纵行于躯干的各条经脉等。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和脏腑之气旺盛时,则加以储蓄;当十二经脉生理功能需要时,则渗灌和供应。(三)十五络脉定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的总称。分布:十二经的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走向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之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作用:加强表里经的联系;输送气血、濡养周身。(四)十二经别定义:十二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分布: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的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作用:加强十二经之间以及与头面、肢体、内脏之间的联系。(五)十二经筋定义: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分布:与其所辖经脉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在循行分布过程中有结、聚、散、络的现象。作用: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六)十二皮部定义: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分布: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作用: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四、经络的标本、根结标本: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与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与四肢下端相应。根结:指经气的所起所归,反映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即四肢末端井穴;“结”即头、胸、腹部。标本根结理论补充了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进一步说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治疗远隔部位的脏腑及头面五官疾病的道理。经络的气街、四海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头、胸、腹、胫部有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通路。气街具有横向为主、上下分部、紧邻脏腑、前后相连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经气运行的规律,为临床配穴处方提供理论依据。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其中脑为髓海,胸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四海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五、经络的作用《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经络在生理、病理和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维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脏腑组织器官必须依靠气血的濡养,而气血通过经络输布全身,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经络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传变的途径。如心热移于小肠,肝病及胃等。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器官。《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灸防病治病,在于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的功能表现。《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六、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一)诊断:经络辩证经络望诊经络经络腧穴按诊经络腧穴电测定经络辩证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判断病属何经。
如头痛,阳明头痛在多前额部,少阳头痛多在侧头部,太阳头痛多在后头部,厥阴头痛多在巅顶部。经络望诊通过观察经络所过部位皮表所发生的各种异常改变(如色泽、形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如《灵枢·经脉》说:“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经络腧穴按诊通过按压、触摸经络腧穴特定部位寻找压痛、麻木、硬结、条索状物、肿胀、凹陷等异常变化,从而诊断疾病的方法。部位多为特定穴,主要是背俞穴。
经络腧穴电测定
利用经络穴位测定仪检测经络腧穴部位的电阻或电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弱电工程安装合同范本(5篇)
- 脚本接单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 售房
- 简单安装合同范本
- 照明养护合同范本
- 餐饮店包间墙面刷新协议
- 科技孵化器装修施工协议
- 2025年度办公用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甲醇汽油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玻璃升降器市场运营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金坛区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08兔子灯》教案
- 矿井地质学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教程(最新)
-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5年高职)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最新)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3讲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乡土中国》导读优质课件PPT
-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PPT幻灯片课件(PPT 66页)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课件(含视频)
- 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