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李从勋工作单位:河北省新乐市中山中学制作时间:2003年10月30日张锋化石吟认识化石解析诗题积累字词
朗读感知探究研讨延伸欣赏教学要点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大家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词吗?这个词什么意思呀?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化石: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人或有机体被排出。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被暂时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
认识化石认识化石
图为辽西地区发掘出的鹦鹉嘴龙化石,其大小如哈巴狗,头三角形,有向外突出的颧骨,吻尖呈钩状如鹦鹉嘴,故称鹦鹉嘴龙。
古生物化石是指远古时期的植物、动物、遗体化为石。它的意义在于为认识生命起源和进化提供了证据,为人类认识自己的过去提供了机会。化石形成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化石化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它须依靠一系列的有利环境。曾经生存过的大量的动、植物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没有留下任何化石。仅少数有机体的骨骼或坚硬的部分变成了化石,在沉积物中腐烂的有机体改变了周围的条件,并促进了其组织中矿物盐的合并,即称为矿化的过程。这个化学变化使其周围的沉积岩存在得更长久。解析诗题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积累字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意。奇huàn()guǒ(
)藏cōnglóng()zhuóyuè()骸()骨潜()行躯壳()档()案猛犸()悄()然幻裹葱茏卓越háiqiánkédàngmǎqiǎo积累字词(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③称赞而且佩服。()④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⑤(草木)青翠茂盛。()⑥奇异而虚幻。()
奇幻
幽雅
悄然
叹服
海枯石烂
葱茏
积累字词(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神话
的真理
的骸骨
的密码
的魔法师
的雕刻家奇幻平凡冰冷珍贵高明卓越朗读感知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化石吟张锋朗读感知化石吟张锋
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探究研讨(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5)化石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探究研讨(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
诗歌1、2节以一连串的问句开篇,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富有孩子气的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探究研讨(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是表现作者思路的句子,是紧承问句之后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探究研讨(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化石:“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探究研讨(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
“你”指代苏醒的化石,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自然。探究研讨(5)化石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积极想像,可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补充。
3、4、5、6节是化石的“话”。探究研讨(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诗歌共七节,可分为三层。其中1、2节是第一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
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探究研讨1.指名学生诵读第1节,思考;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2.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探究研讨1.指名学生诵读第1节,思考;诗歌以四个问句开篇却并未作答,但已暗含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指什么?请结合你所搜集到生物学知识,谈谈有关生物进化的话题。
明确:依次指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探究研讨2.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特点。
提示:“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延伸欣赏鱼化石艾青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延伸欣赏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诗句会引发你作何感想,请就你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讲讲有关恐龙和猛犸的情况。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全诗请选择一种化石,合理想像,写一段故事,体裁不限。请你在学习了张锋的《化石吟》和艾青的《鱼化石》的基础上,观察一种化石,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课堂练习(一)阅读文段,完成1~6题。人常说,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真正的痛苦。虽然我们是小小少年,生活的天空晴多阴少,但我们依然在每一天为达成我们的每一个小小心愿劳碌拼搏。那一个个来去匆匆的身影,凝聚了几多苦乐悲欢。用笔用心记录下达成愿望的心路上的一段心绪,一缕情怀,让心怀通过倾诉变得更加健康而亮丽。春天的小语是枝头的青绿,夏天的欢声是翻腾的热浪。秋天的吟唱是大地奉献给人类的渴望,冬天的倾诉是白雪带给我们的肃穆与冥想。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是我们少年人的向往!珍惜宁静,放飞童心。写出来,多好!课堂练习(一)阅读文段,完成1~6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一缕()冥()想吟()唱湛()蓝肃穆()倾()诉2.这是一段文学栏目的少年主持人的话,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请简答。3.文中“春、夏、秋、冬”四句写出了()A努力向上的精神B少年的情怀C四季的美好D喜怒哀乐4.思考“春、夏、秋、冬”四句的深意,用直线将左右两边恰当的连接起来。春①热情的帮助夏②无私的奉献秋③冷静的思索冬④心灵的沟通5.“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湛蓝而高远的天空”,作为主持人的话,实际上是说
。6.“放飞童心”,可与第一段中的“
”二字照应。lǚ
yín
míng
zhàn
mù
qīng
B春-④夏-①秋-②冬-③
有一处可以倾诉心曲的场所
倾诉
课堂练习(一)阅读文段,完成1~6题。2.这是一段文学栏目的少年主持人的话,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请简答。
他希望大家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心中的快乐与痛苦。
课堂练习(二)阅读文段,完成1~3题。纯金难留[美]弗罗斯特自然的新绿是纯金,她这种色彩最难保存。她的新叶像一朵花;但只能持续一刹那。然后就还原成为叶片,乐园就这样沉入哀怨,曝光就这样堕入白昼,凡是纯金都难留。1.这是一首赞颂青春的诗,诗人将青春喻为
,表现了青春的珍贵与美丽。2.“凡是纯金都难留”,美好的青春难以长留,诗人暗示我们
。3.请写出你所掌握的劝人惜时奋发的古诗句。(至少两句)。花、纯金
时光易逝,应珍惜青春年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课堂练习(三)阅读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完成下列练习。
1.作为说明文的一种表述形式的科学诗是借助诗歌向人们传播知识和信息,在
性的基础上,又焕发了
性。
2.科学诗不同于一般诗的地方是
。
3.本诗是以诗歌的形式说明
的科学内容。科学艺术诗的艺术性是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土壤在自然大家庭中的角色和功用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是地球工厂的女工。在大自然的建设计划中,她担负着几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她保管着矿物、植物和动物,还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她改造物质,发展生命,经营着无机和有机,两大世界的巨大工程。
她住在地球表面的第一层,由几寸到几千米的深度,都是她的工作区。她的下面有水道,水道的下面是牢不可破的地壳。
他是植物的助产士。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开放着所有的嫩芽和绿叶,摇摆着各色的花朵和果实,根和她紧密地拥抱。
她是动物的保姆。在她平坦的摇床上,蹦跳着青蛙和老鼠,游行着蚂蚁和蚯蚓,蜷伏着蛹和寄生虫。
在农村,有数不尽的田亩,滴上农民的血汗,播下谷子、小麦和高粱。我们的土壤妈妈,从不辜负农民的希望。
改造自然的伟大工程,把沙漠变成了绿洲,从荒芜走向繁荣,我们的土壤妈妈,更进一步展开她的工作。我们的土壤妈妈(节选)高士其板书设计化石吟张锋科学诗吟:赞颂
(1~2节)问句引发想像首尾圆合(3~6节)主体具体抒写遐思内容收放自如(7节)回应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再见授课教师:李从勋工作单位:河北省新乐市中山中学制作时间:2003年10月30日
合乐平台mqu68hno儿出来!这要烧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说着就要跳下土圪台。郭氏赶快拉住她,说:“没有事儿,摇‘火团儿’是三狗子的绝活儿,他掌握着分寸呢!你没有看见妞儿看得多高兴吗?就别去扫娃娃们的兴了!”刘氏只好继续提心吊胆地看着,发现这三狗子果然很会掌握分寸,每一次在妞儿面前变换花样儿都是有惊无险,也就慢慢放下心来。一会儿,裴氏发现青山从人群中挤出来了。再继续望去,呵,这小子往对面的一棵垂柳树下快步走去了……很快,青海也出来了。左顾右盼一会儿以后,往南面儿人群外一溜儿小跑。顺着青海跑去的方向望去,一个穿了花裳儿的人影儿正在那儿招手呢!一会儿,俩人并肩走到旁边的树阴里看不清楚了……裴氏无声地笑了。顺着裴氏的眼神儿,郭氏也看到了这一切。看着裴氏宽心的笑容,郭氏满怀歉意地说:“弟妹啊,很快了!等秀儿做了俺的媳妇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卷(市命题)2024-2025学年初三总复习质量检测试题(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代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林芝地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全真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西藏藏医药大学《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职业大学《刑法分论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次质量监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25届高考原创信息试卷物理试题(四)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邹平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A卷)试卷含解析
- 潍坊市昌乐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执行力、心态管理培训课件
- (最新)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课件第9课-上下结构(二)-西泠印社版(共18张)课件
- 英雄无敌5使用秘籍与英雄代码
- 少儿绘画之《挂在树上的树懒》
- ESC700培训(PPT35页)(PPT 36页)
- JIS G3141-2021 冷轧钢板及钢带标准
- 市政工程类建筑施工项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清单
- 年产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
- 三种水封井及标准图集
- 照片里的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