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板块(过程研讨课)》教案_第1页
《第二板块(过程研讨课)》教案_第2页
《第二板块(过程研讨课)》教案_第3页
《第二板块(过程研讨课)》教案_第4页
《第二板块(过程研讨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二板块〈乡土中国〉过程研讨课》教案《乡土中国》过程研讨课(一)教学目标:1.学习研读专题的方法、互文对比研读阅读方法。2.建构对学术著作专题研究阅读的经验和方法。3.培养质疑探究的批判思维能力。4.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学会阐释概念,论证观点。

5.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教学重难点:1.学习研读专题的方法、互文对比研读阅读方法。2.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互文阅读任务一:检测学习任务活动一:学习小组的代表,分享本组用思维导图形式总结出的2-7章概念内涵。

活动二:批注阅读2、3章,小组讨论作者认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可是有人指出仓颉造字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了,中国文字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文字一直在不同的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你认同哪种观点?为什么?任务二:互文阅读学生活动一:学术类作品的互文阅读四人小组探究思考:乡土文化会被现代商业文明所取代吗?如何看待乡土中国的变化与转型?研究性资料:梁鸿(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在梁庄》片段:即使是一个已经离职多年的小学民办老师,你也能感觉到,在他的言语之中,他最担心的不是小学本身的消亡,而是这个村庄文化氛围的消失,一种向上的精神的消失,虽然他并没有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村庄的真正破败并不在那些内部的废墟,而是这学校的破败、荒凉,才让人感觉到了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让一所学校消失很容易,也很正常,因为有许多实际的理由:人口减少、费用增多、家长嫌差等等,但是,如果从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它又不仅是一所小学去留的问题。对于梁庄而言,随着小学的破败,一种颓废、失落与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在许多时候,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它最终却以有形的东西向我们展示它强大的破坏力。节选自梁鸿(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在梁庄》片段二:林语堂先生以诗一样的语言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受。“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推荐阅读: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く乡土中国)》和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活动二:文学类作品与《乡土中国》的互文阅读教师推荐阅读《山南水北》,同学们在阅读完后思考:《山南水北》中的哪些篇章可与《乡土中国》里的相关章节进行对比阅读。比如从《天上的爱情》与《乡土中国》的《男女有别》有相关性,思考“爱情”在乡土社会中的所占据的位置是怎样的?并试着用费孝通的概念去阐释《山南水北》中的事情的内在原因。读书分享会:阅读《百合花》《荷花淀》,以“爱情”与《乡土中国》相遇为主题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三:试着用第7章的内容来解释刘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一观点背后的文化因素。任务三:学以致用你能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对这几章的内容加以印证或反证?第四课时专题研读任务一:以《男女有别》为例,学会专题研读。教师指导:研读:钻研阅读,是一种深入性的阅读,以获得较深入较全面的知识为目的,区别于浏览性阅读,趣味性阅读等。整本书研读,就是在理解一本书的每一篇文章或章节后,对整本书进行深入的研讨。学生活动:梳理内容理解概念小组思考讨论:①请同学们搜索本书中写“男女婚姻关系”之处,并分析归纳该处体现的传统社会中”夫妻关系”的特征。学生根据书中内容概括出夫妻关系的特征:夫妻之间有隔膜;婚姻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是以生育为目的。②举出书中的事例课内以及课外事例来论证夫妻的这些关系③辩证思考1.传统的夫妻关系的特征有怎样的利弊?2.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夫妻关系的特征是否也发生了改变?3.在新时代,应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任务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明确:选好专题后,锁定范围。看哪几个章节涉及这个内容,相关内容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解释的。明确观点,调动自己的积累(书中的事例、影视作品中的事例、生活中的例子等)加以论证。用辩证的方式思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务三:完成小论文写作若小组选择以论文形式呈现研究成果的题,请组长分配任务:选择专题或话题——筛选资料并简单写出分析论证——形成小论文。共计5天。《乡土中国》过程研讨课(二)教学目标:1.梳理整本书概念与结构。2.学会梳理文章内部逻辑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力。教学重难点:学会梳理文章内部逻辑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力。第五课时梳理内容、概念任务一全书梳理对比概念1.联系全书,填写对比概念表格。教师共同讨论,完成“对比概念表格”填写如下:(注:括号内为填写内容)2.试列出各篇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篇主旨。活动指导:学生活动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关键词句的语义关系,梳理文章的整体框架,并由此提炼出主题。序号篇名主旨一《乡土本色》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二《文字下乡》①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的社区,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三《再论文字下乡》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从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四《差序格局》②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最大特点——“私”六《家族》③乡土社会中家族单系(只包括父系这方面)的结构原则及其区别于西方社会家庭的功能七《男女有别》④乡土社会中保持“男女有别”这一原则的重要原因和意义八《礼治秩序》“礼”是传统的维系,乡土社会是区别于法治社会的礼治社会九《无讼》⑤推行下乡的新的法律制度对礼治的乡土社会产生了副作用十《无为政治》解释了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从历史的经验中找出了“无为”的价值十一《长老统治》在横暴权力、同意权力之外,着重介绍了教化权力(长老权力)十二《血缘和地缘》⑥血缘社会(传统乡土社会)与地缘社会(现代商业化社会)各自的特点与差异,从血缘结合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十三《名实的分离》讨论乡土社会中的变动方式,引出时势权力十四《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靠欲望生活着,然而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而言,自觉的生存条件则是理性的“需要”学生活动二:四人为一小组,圈记书中概念,找出并阐明各章之间的联系,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成果。学习提示:第1-3章:乡土社会基本特征:第4-7章: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8-11章:维护社会关系的原理;12-14章:乡土社会的变迁本质关系。第六课时梳理逻辑结构任务一:以《礼治秩序》为例,梳理文章内部逻辑结构提出观点乡土社会秩序维持不同于现代社会5提出观点乡土社会秩序维持不同于现代社会5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6添加标题人治与法治不妥之说1-3人治法治的区别在维持秩序的力量上4什么是礼7-10什么是礼7-10礼不是文明和慈善7礼不是文明和慈善7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规范8维持规范的是传统经验9-10阐释核心概念(分析论点)阐释核心概念(分析论点)乡土社会的特点11-14乡土社会的特点11-14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好古11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好古11举例证明乡人敬畏传统12-13按着仪式做就是礼14如何推行礼治15-17如何推行礼治15-17礼靠教化15礼靠教化15礼不同于道德与法律16礼治是人主动服从17指出做法和发展指出做法和发展礼治的发展18-19礼治的发展18-19礼治仅适于乡土社会18礼治仅适于乡土社会18礼治和法治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19任务二:迁移拓展2022年全国卷I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从提出观点、阐释核心概念、指出做法、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分析材料。提出观点科技时代我们更应该热爱劳动阐释核心概念什么是劳动科技时代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更该热爱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