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1页
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2页
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3页
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4页
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特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冰雪旅游行业现状1、定义及分类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按目的性不同,冰雪旅游产品主要分为观光类、运动休闲类、节庆类、赛事类及演艺类五大类。其中人们较常关注的是运动休闲类和赛事类的冰雪旅游产品,运动休闲类指的是使用户既达到休闲娱乐目的,又达到健身目的的冰雪旅游产品,如速度滑冰、高山滑雪、攀爬冰岩等,赛事类指的是通过举办各类专业冰雪赛事、趣味性冰雪赛事(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花滑锦标赛、雪橇大赛等),以完善景区设施和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冰雪旅游产品。中国冰雪旅游产品主要分类2、热门区域分布北京冬奥会带动冰雪旅游逐渐升温。数据显示,2021-2022冰雪季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热度占比30%,仍保持着绝对优势,华北和华东地区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华中地区冰雪旅游热度占比上涨2%,西北地区占比上涨4%,主要是因为湖北神农架国际滑雪场、河南银基冰雪世界、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赛里木湖,以及阿勒泰的禾木村、喀纳斯湖、将军山滑雪场等景区热度增长。2019-2022冰雪季各区域热度分布情况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哈尔滨成为游客喜爱的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游客喜爱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前十分别是哈尔滨、牡丹江、张家口、伊春、保定、沈阳、乌鲁木齐、阿勒泰地区、长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21-2022年全国冰雪季冰雪旅游热门城市TOP10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3、用户画像2021-2022年冰雪季,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最主要的冰雪旅游消费群体,其中,一线城市以36%位居第一,新一线紧随其后,占比35%,二线城市也达到了15%,三者相加占比高达86%,他们的喜好影响着整个冰雪旅游市场的风向。2021-2022冰雪季旅游人群客源城市水平分布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在2021-2022冰雪季参与冰雪旅游的用户中,女性占比较大,约占总人数的68%,男性约占总人数的32%。在整体冰雪旅游消费人群中,80、90后占比庞大,合计占比达86%。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参与冰雪旅游比例逐渐提升,冰雪旅游呈现“年轻化"趋势。2021-2022冰雪季旅游消费人群性别分布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2011-2022冰雪季旅游消费人群年龄分布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二、旅游演艺行业发展现状1、定义及分类旅游演艺以异地观众为主要客群,依托当地旅游景区,综合运用歌舞、杂技、曲艺等表现形式,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演出形式和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的演出活动。与其他演艺形式相比,主题公园演艺对自然资源依赖度不高,可玩性更强。旅游演艺市场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剧场旅游演艺、实景旅游演艺和主题公园旅游演艺。其中:剧场演艺是我们最熟悉最传统的演出方式,出现时间最早,数量最多,但形式单一,无法保证票房;实景演艺必须基于特定山水资源,画面感、感染力强,有一定壁垒;主题公园演艺是围绕演艺剧场打造主题公园,前期投资相对前两种较大,但对于游客来说可玩性更高,相对剧场演艺更容易吸引客流量,对企业来讲附加价值、二次消费高,且对自然资源依赖度较小,相较于实景演出复制成功率更大。旅游演艺市场分类2、旅游演艺现状旅游演艺场次数和旅游演艺剧目数都在逐步增加,2015-2019年,旅游演艺场次数由7。67万场增至14。67万场,实现翻倍增长,期间CAGR达13。8%,旅游演艺剧目数由225台增至340台。两者的上升进而推动了旅游演艺观众人次的逐步上升。2015-2019年旅游演艺场次及剧目数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游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观光式旅游,而是倾向于深度了解旅游地的人文历史,催生了旅游演艺需求的快速增长。2019年中国旅游演出票房收入为68。02亿元,同比增长15。25%,观众人次为9583。2万人,同比增长14。35%。2015-2019年中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及观众数量三、红色旅游行业发展现状1、定义及特点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具有学习型、参与性及故事性的基本特点。红色旅游的基本特点2、公路建设及消费从公路建设情况看,2017至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公路里程数由224公里增长至2442公里,公路项目数由20个增至126个。2017-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情况交通运输部,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大众化、常态化趋势,红色旅游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特别是一些“酷炫”的数字科技被引入到一些红色旅游纪念场馆中,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到红色旅游大军中。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消费均价达1903元,较2019年增加616元。2019-2020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消费均价统计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3、热门区域分布红色旅游作为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游客追捧,在建党100周年的整体氛围烘托下,红色旅游热潮不断升温。数据显示,2021年,“红色旅游”搜索热度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北京以涨幅316%排在首位,湖南、吉林热度涨幅202%和196%,依次位列第二和第三。2021年“红色旅游”热度飙升省份TOP10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数据显示,人气最高的传统红色旅游目的地前十分别是北京、南京、上海、长沙、重庆、西安、保定、青岛、延安、嘉兴。北京成为红色旅游人气最高城市,热门景点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圆明园、毛纪念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2021“红色旅游”热门城市TOP10中国旅游研究院、马蜂窝旅游,四、露营旅游行业发展现状1、定义及分类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是为了工程、军事、测绘、旅游等而特设临时的户外驻扎区,包括营帐、草棚、车房等简易形式的短时户外居住营所。露营所需装备通常有:帐篷、睡袋、背包、生火用具、照明用具、野炊用具等。一般需注意不要在距山体过近的地方露营,不要距河边过近,雨天不要在大树下扎营、不要在斜坡上扎营、扎营前要先将地面的碎石及尖利的荆棘清理干净。露营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露营种类简介2、露营营地数量及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户外运动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牧高笛、三夫户外等众多知名国产品牌发展如火如荼。随着“露营风”的火越来越旺,2014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由于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其市场规模快速扩容至299亿元,同比增长77。98亿元。2014-2021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及增速房车旅游不仅可以实现“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还可以野外随处“露天电影”“露天Party”,符合人们旅行本身所追求的“自由”“随性”。同时,房车旅游本身也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和旅游旺地,房车旅游可以有效避开拥挤而昂贵的宾馆,提升体验的同时还能节省开支。据露营天下数据,2019年,中国已建汽车房车露营地数量达到1565家,在建数量213家。2015-2019年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地数量情况露营天下,3、露营热度及用户画像在疫情冲击下,出境游受限,但是人们的出游需求仍然存在,兼具体育运动、旅游、休闲和社交等多重属性的户外运动成为了大家的最佳选择。根据穷游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户外旅游热度持续上涨,其中露营热度增长最高,为303。5%。2020年中国户外旅游热度增长情况穷游网,从消费者城市等级分布来看,露营消费者主要集中在新一线及一线城市,占比分别达到39%、35%;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占比分别为14%、6%、4%、2%。2021年中国露营消费者城市等级分布情况五、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现状1、定义及分类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目前乡村游包括农家乐、度假村、民族民俗风情园、观光购物乐园、租赁农园等方式,其中农家乐、观光购物农园、租赁农园等模式投入相对较少,更多还是利用农户和农村现有资源,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验的需要,丰富周边游的类型;而度假村和民族民俗风情园虽然投入略高,但更多也是对农村闲置人员和资源的升级利用,本质上也是将非旅游资源积极向旅游目的地资源转换。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2、乡村旅游现状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7至2019年,中国国乡村游客规模从25。03亿人次增至30。94亿人次。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下降至14。16亿人次,同比减少54。23%。截至2021年1-5月,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