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_第1页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_第2页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_第3页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_第4页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解析)-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之政治史1.1944年10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为划分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举行了会晤,如图是会晤期间丘吉尔写给斯大林的字条(部分内容)。这一事件()A.表明该地区成为美苏争夺焦点 B.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1954年7月,《华盛顿邮报》刊载了一幅漫画。漫画中三个学生分别是:左侧头缠绷带者是法国,中间脸上贴着胶布者是美国,最右侧的是英国。墙上是印度支那地图,一位老者在质问:“同学们,现在我们学到了什么?”三人陷入了思考。漫画意在说明当时()A.西方国家内部矛盾在加剧 B.冷战中心转移到东南亚C.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企图 D.大国强权政治不得人心3.下图是名为《撕裂》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A.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资本主义阵营分化C.美苏控制欧洲国家 D.世界大战一触即发4.对下图所示战争论述正确的是()A.是北约和华约之间进行的大规模“热战”B.由苏联在此建造中程导弹发射基地所引发C.经历了“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两个阶段D.是二战后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5.如表为二战后新成立的部分国家政权。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1948年朝鲜半岛分别成立韩国、朝鲜两个政权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1955年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后,越南南部成立与北部对峙的政权A.二战中达成的决议 B.大国强权政治C.国内民族矛盾激化 D.国内党派纷争6.读1948—1968年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盈亏及其原因的是()A.社会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使美国财政盈余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C.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D.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模式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7.下图是漫画《大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B.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的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经济滞胀”8.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196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1973年达到4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现象()A.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下降B.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动力C.说明世界两极格局受到日本冲击D.促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10.仔细观察下面漫画,漫画中的信息不能反映出()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日本企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日本入“常”之路艰难漫长D.日本的“政治大国梦”就要成为现实11.1989年,乔治·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外交上对东欧国家区别对待。根据下表,布什“区别对待”东欧国家的目的是()波兰、匈牙利因团结工会获得合法地位而专门制定“援助波兰行动计划”,赞赏匈牙利“走在撕开铁幕的最前面”,并向其提供2500万美元发展资金。罗马尼亚、东德以两国“拒绝任何变革”、“严重侵犯人权”等理由进行经济报复,.如禁止从罗马尼亚进口商品、禁止国际组织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两国改革“起步晚且进展小”,绝不轻易给予经济实惠。A.扭转美国在“冷战”中的被动地位 B.维护雅尔塔体系的国际秩序C.加速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进程 D.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12.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苏联改革的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突破传统束缚是创新的前提②改革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曲折性③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如图是某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展示,据此理解其反映的主题是()A.“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D.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4.表中材料表明()1965年美国总统命令轰炸越南北部,1970年美国将战争扩大到柬埔寨。1983年美国军队侵入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格林纳达。1999年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空袭,并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全 B.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世界多极化进程已终止 D.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形成15.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l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50年2月25日,英格兰什罗普郡马奇文洛克的乡村医生布鲁克斯成立“奥林匹亚班”,以推动当地人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户外体育活动……决定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1850年10月,在布鲁克斯和奥林匹亚班的组织下,第一届运动会以“奥林匹亚运动会”的名义顺利举行,这也就是第一届文洛克奥林匹亚运动会。文洛克奥运会以英国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比赛项目,参赛者主要是当地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此后,在布鲁克斯的推动下,从马奇文洛克到全英格兰的奥林匹克运动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862—1867年,利物浦竞技俱乐部举办了六次利物浦大奥林匹克节。1866—1883年,英国举办了六次全国奥林匹亚运动会。1890年,法国人顾拜旦来到马奇文洛克小镇拜访了布鲁克斯,提出举办现代奥运会的设想,随后说服希腊人在雅典举行了世界范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摘编自郭红卫、仇军《布鲁克斯和文洛克奥林匹亚运动会对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形成的影响》等材料二1959年5月,日本政府成功争取到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主办权。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主要目的在于借这一“盛会''实现其未竟的都市振兴之梦。日本政府认为,东京都的城市整备成为日本在奥运会期间展示日本战后复兴形象的关键。为筹备好1964年东京奥运会,东京都的都政几乎实现了“奥运会事务局化1958—1964年,东京都为奥运会相关首都整备事业投入2456亿日元,其中大会运营以及运动设施建设仅占2.2%,以东京都为中心的都市整备占97.8%。都市整备中,东海道新干线建设占40%,地铁整备占20%,道路整备占18.4%……奠定了当今东京都交通的基础。各类通信设施也渐趋完善,近代化的酒店雨后春笋般遍布东京。东京成为日本最大的“消费都市”。1964年东京奥运会在美国的协助下,第一次实现了全球卫星直播比赛盛况。——摘编自牟伦海《战后日本高速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形象战略——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64年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背景及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61—1971年,为了清除热带雨林对越共的掩护,破坏其赖以为生的粮食,美国在越南实施了“牧场工行动”,使用了大量生化武器,包括除草剂、落叶剂等。这一行动最初针对的主要是交通干线和偏僻的、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但随着战争的升级,1965年后,喷洒的范围扩大到人群密集地,目标也转向越共赖以为生的粮食生产和用以藏身的红树林沼泽,并在1967年达到顶峰。据美方报告,美军共施用了各种植物杀伤剂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其中针对农田的约占10%。仅落叶剂而言,美国向越南丛林中喷洒了19905架次,面积高达2631297公顷,受风、雨、洪水等的影响,其涉及的面积更大。这些落叶剂中化学毒物二噁英的含量可能有600~680公斤。据估计,受二噁英影响的越南村庄有25585个,内陆森林和红树林面积有200多万公顷,中毒人数达153.6万,其中死亡人数有3000多人。凡被落叶剂污染的地方,森林被毁,树叶脱光,林中鸟类和动物也难以幸免,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摘编自吕桂霞等《浅析侵越战争对越南生态的影响一以“牧场工行动”为个案》(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实施的“牧场工行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生化武器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以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并概括美国的承诺。(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自身霸权地位下降紧密相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受到哪些“撼动”和“挑战”?(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的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1年,9个拉美国家举行利马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国家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四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指出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特点。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1944年10月,美苏两国领导人为划分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举行了会晤”,可以看出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对弱小国家的支配,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划分,并不能说明是争夺焦点,排除A项;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排除D项。故选:C。2.答案:D3.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通过对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通过对东欧国家的经互会,达到控制西欧和东欧的目的,C项正确;1955年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两大阵营的对抗,未涉及资本主义阵营内部问题,排除B项;二战后并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排除D项。故选:C。4.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中的“平壤”、“美军”、“联合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等信息可知,该图示反映的是朝鲜战争,结合所学可知,朝鲜战争是二战后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故D项正确;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下美国发生的在亚洲的“热战”,不是北约和华约之间进行的大规模“热战”,故A项错误;B项是古巴导弹危机的原因,故B项错误;C项是越南战争的特点,故C项错误。故选:D。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德国、朝鲜和越南的分裂均是大国强权政治干涉的产物,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6.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政府的财政开始出现赤字,而且赤字规模不断扩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美国开始逐渐受到越南战争的拖累,导致赤字规模不断扩大,B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之前美国财政出现盈余是因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影响,排除A项;古巴导弹危机出现于1962年,此前美国政府财政已经开始出现严重赤字,排除C项;美国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而非宏观调控经济模式,排除D项。故选:B。7.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人物的语言、座位的分布可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欧共体的出现是冷战的产物,但也是历史其他因素共同促进的产物,这表明欧洲联合是在冷战背景下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是随着时代发展提高政治经济地位的需要,C正确。从材料可知,欧洲走向联合不仅仅是维护安全的需要,A错误。欧共体也并不仅仅是抵抗美苏争霸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B错误。D项不全面,没有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提升,D错误。9.答案:B解析:A.美国经济实力大大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日本经济实力的提升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动力,正确;C.日本经济实力增长并不能说明两极格局受到冲击,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日本摆脱美国政治控制,排除。故选:B。10.答案:D解析:A.从材料中日本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可以看出日本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材料图片明显可以看出日本想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C.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要加入联合国安理会,遭到了亚洲人民的反对,道路是很艰难的。D.材料体现不出日本的政治大国梦想成为现实。故选:D。11.答案:C12.答案:D解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因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改革失败,①正确;苏联从战后的开始改革到1991年解体,主要经历了三位领导人物将近半个世纪,可见改革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曲折性,②正确;戈尔巴乔夫脱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因此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③正确;苏联有些领导人改革不切合实际,导致失败,如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因此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④正确,综上,D正确,排除ABC。故选:D。13.答案:D解析:图片中美国和苏联相对,体现的是两国之间冷战的背景,而中间的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体现的是冲击两极格局的多种力量,所以图示体现的是冷战时期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故答案为D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后,排除A项;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欧共体、日本崛起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C项。14.答案:A15.答案:C解析:据材料提到《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中国不是霸权主义国家,不会和美国实现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故A排除。中国不是霸权主义国家,不会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故B排除。中国一贯追求世界和平,故D错误。故选C。16.答案:(1)因素:古希腊体育精神的影响;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的进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形成;杰出人物的贡献。(2)背景: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两极格局下,美国对日本的支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影响:推动了东京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向世界展示了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国家面貌;扩大了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解析:第(1)问,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可以从古希腊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角度分析;第二阶段可以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人士的帮助和支持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需要抓住“1964年”这个时间节点,结合20世纪60年代日本国内的情况,从日本的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以及美国的扶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其对东京建设事业、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日本国际影响力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17.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长;具有阶段性;服务于常规作战;破坏性大。(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为美军打击北越军队创造了条件;造成大量军民中毒和死亡;严重破坏了越南生态环境;导致越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和粮食减产使美国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1961—1971年,为了清除热带雨林对越共的掩护,破坏其赖以为生的粮食,美国在越南实施了‘牧场工行动’……”,可得出,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这一行动最初针对的主要是交通干线和偏僻的、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但随着战争的升级,1965年后,喷洒的范围扩大到人群密集地,目标也转向越共赖以为生的粮食生产和用以藏身的红树林沼泽,并在1967年达到顶峰……”,可得出,具有阶段性;服务于常规作战;根据材料“……据估计,受二噁英影响的越南村庄有25585个,内陆森林和红树林面积有200多万公顷,中毒人数达153.6万,其中死亡人数有3000多人。凡被落叶剂污染的地方,森林被毁,树叶脱光,林中鸟类和动物也难以幸免,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可得出,破坏性大。(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为美军打击北越军队创造了条件;造成大量军民中毒和死亡;严重破坏了越南生态环境;导致越南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和粮食减产使美国遭到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等方面简析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生化武器的影响。18.答案:(1)焦点:台湾问题。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2)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美国自身力量的削弱。(3)变化: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应对: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等。解析:19.答案:(1)特点:欧洲称霸全球,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2)变化: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