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_第1页
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_第2页
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_第3页
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_第4页
中国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向:

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周礼,考工记》的礼制营建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

翻译白话文: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唐长安城唐长安城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城市形制规则。中轴线对称格局;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坊内的道路呈“十字型”或者“一字型”。明清北京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贯穿礼制思想,继承了中国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城区的划分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宫城(紫禁城)居全城中心位置,宫城外圈套筑皇城,皇城外套筑内城,构成三重城圈。宫城内采取传统的“前朝后寝”制度,布置着皇帝听政、居住的宫室和御花园。宫城南门前方两侧布置太庙和社稷坛,再往南为五府六部等官署。宫城北门外设内市,还布置一些为宫廷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这种布置方式完全承袭了“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传统王城形制。礼制营建制度的城邑,只适用于平原地区,在山地、丘陵地区和水网地区都难以应用,于是,注重环境,因地制宜的求实用的规划思想应运而生,《管子》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代表作,管仲的规划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营城思想山东临淄齐都遗址皇城及宫城的布置完全继承历代都城规划而加以发展,大体上按照礼制思想营建,以体现皇朝的威严。应天府城即使现在的南京城,城墙按照河流湖泊、山丘等地形,从防御要求出发修建,将背部驻军的空旷地带以及沿江战略高地如清凉山、狮子山等包括在内,故呈不规则形。应天府城的南部紧靠淮河而建,很好的利用了大河的天险,避免了人工挖掘护城河的巨大的工程量。明南京城的规划建设就是与环境自然相协调的规划思想的具体体现。明南京城现代城市规划是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一种政策工具,它的产生与演变与城市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紧密相关。城市问题的演变大致经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城市的上升期,即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阶段,城市问题的产生因产业和人口的迅速聚集、市政管理对应不力而生;后一个阶段为城市的衰变期,即以后工业化为主导的新城市化、或称大都市化阶段,城市问题的产生因产业和人口流向郊区、城郊发展失衡而生。前一阶段的城市规划活动,侧重于城市范围内功能区的布局、划分及其相应的管理活动,后一阶段则侧重于大都市区规划,在一个区域内的多个城市化中心之间进行统筹与协调。TheOriginof

Modern

City

Planning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空想社会主义城市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分散主义)邻里单位理论与居住区规划工业城市与带形城市勒.柯不西埃的“明日城市”(集中主义)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的设想TheEvolvementof

Modern

City

Planning现代城市规划的演变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有50个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最远一天到达。城市不大,以免与乡村脱离。每户有一半人在乡村工作,住满两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通风良好。住户门不上锁,以废弃财产私有的观念。生产的东西放在公共仓库里,每户按需要领取,设公共食堂、公共医院。欧文的新协和村:方案内容:1000~2000英亩的土地上建造可容纳1200人的公社;建设实践:1825年带900人,用15万美元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km2土地进行建设,后宣告失败。傅立叶的“法朗吉”:方案内容:采用具有合理组织的功能性集团“法郎吉”作为聚居的基本单位,以取代暧昧的公社,以巨型建筑“法兰斯泰尔”取代边界模糊的城市;建设实践:在1830~1850年间,在法国、俄国、阿尔及利亚和美国等国家共进行了50个实验,除“家庭斯泰尔”之外,大多没有成功。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再是独裁者表现个人淫威与欲望的工具。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的。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霍华德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于1922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同时期,美国规划建筑师惠依顿也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联系。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他认为重工业不应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这些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日常的活动”可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的活动”则作分散的布置。沙里宁与荣格在赫尔新基新区提出了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除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老)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他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地的地域上去。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赖特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社会”,‘这种社会保持着他自己所熟悉的、19世纪90年代左右威斯康星州那种拥有自己宅地的居民们过着的独立的农村生活方式。20世纪30年代北美的农户们已开始广泛使用汽车,使城市有可能向广阔的农村地带扩展。赖特论证,随着汽车和兼价的电力遍布各处,那种把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需要已经终结,分散住所和分散就业岗位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他建议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城市来促进这种趋势。这就是他规划设想的“广亩城市”。每户周围都有一英亩土地(4047平方米),足够生产粮食蔬菜。居住区之间以超级公路相连,提供便捷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他建议规划路旁的公共设施、加油站,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赖特所期望的那种社会是不存在的。他的规划设想也是不现实的。但广亩城市的描述已成为今日美国城市近郊的稀疏的住宅以及居民点分布的离奇的图景的写照。赖特的流水别墅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市再到巨型城市盖迪斯的巨型城市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Geddes)是苏格兰生物学家,人文主义规划大师,西方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规划的创始人。盖迪斯提出了区域规划理论,他的两部著作(《城市发展》、《进化中的城市》)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超越城市的界限分析聚落的模式和区域的经济背景,把自然地域作为规划的基本骨架。强调“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它……按事物的应有面貌去创造它”,在对城市进化发展的探索中,人们认识到,城市向郊区发展的趋势,讲使很多城镇逐渐结合起来构成巨大的城镇集聚区(conurbation),甚至形成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所谓“巨型城市”。邻里单位与居住区规划美国建筑师佩里的邻里单位提出背景:汽车的使用与增长带来穿越道路危险和居住环境质量下降问题邻里单位的6条基本原则: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一般5000人左右;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公里);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日本大阪的泉北新城,基本构成单元为“近邻住区”,约12000人英国的华盛顿城,居住用地的基本构成单元为“村”(village),人口规模为4500人工业城市与带形城市法国青年建筑师嘎涅的工业城市提出背景:工厂为代表的大机器生产模式;居住与工作场所的分离。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火车站位于工业区附近,铁路干线通过一段地下铁道深入城市内部。城市交通是先进的,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发动的实验场地。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工业城市与带形城市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的带形城市城市沿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围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带形城市的用地布置在带有有轨电车的主路的两侧,宽500米,与主路垂直方向每隔300米设置一条20米的道路,形成梯子状的道路系统,其中除安排独立式住宅外,还设有公园、消防站、卫生站等公共设施。城市用地与农田之间设有林地。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勒.柯布西埃与《明日(光辉、光明)的城市》1922年,勒·柯布西耶出版《明日的城市》,阐述对未来城市的设想,一个假想的300万人的城市。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代化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中央为商业区,有40万居民住在24座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周围的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最外围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平面是现代化的几何构图。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1952年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大楼,它像一座方便的“小城”。被人们称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马赛公寓不同的居住单元,其中1~6层和9~17层为居住层,7~8层为商店和公共设施,有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在第17层和屋顶上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有儿童游戏场和小游泳池。屋顶上还有成人健身房,有供放电影的设备。马赛公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在欧洲它立刻就被年轻的建马赛公寓筑师所仿效,对我国的建筑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的设想霍华德、盖迪斯和芒福德被称为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的设想的前提是在一个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很多小城市,在用各种交通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