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与布局;中国农业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各农业区的基本特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第一节概述经济组织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生产布局生产结构生产规模经营体制2
1、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3、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2、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量有大幅度提高4、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5、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3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提高农业总体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地域专业化和地域分工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层政府的作用利益分配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土地流转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作用?4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指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单个或者集体和个人混合投资为主,在中国广大乡镇地区举办的各类企业的统称,包括在中国乡镇地区分布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镇办、乡办、村办、组办、多个农民合资、单个农民独自个人兴办的企业。5(1)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县域经济的支柱。6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以工业为主;2010年乡镇企业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为1.0%、75.5%、23.5%。布局分散,具有社区性;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中,80%左右分布在广大农村的自然村落,12%分布在集镇,7%在建制镇,只有1%在县以上城市。“离土不离乡”,大部分乡镇企业局限在本乡甚至本村的范围内。大部分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2)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一般特点7(3)中国乡镇企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苏南模式:置身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立足农村,依托城市,以集体所有为主,发展加工业,与社区关系密切①在所有制形式上,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主。②在经营形式上,实行的是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③工业居于主体地位,又以非农副产品加工为主。④技术结构逐步由中低级技术革新向中高级技术转变。⑤依托周边城市发展起来,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结成多种形式的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一些乡镇企业与科研单位结合成“科研一生产”联合体。“借脑袋发财”,城乡经济相互渗透。⑥苏南乡镇企业与农村社区关系密切。企业的原始资本来自农业,劳动力来自农业,所有者是社区农民,企业建在社区农村。社区政府积极参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对本社区的农业生产发挥较大的反哺作用。费孝通先生概括为“草根工业”
8温州模式
以家庭工业为主要形式,以日用小商品生产为主导,以小城镇为依托,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①家庭工业占主体地位。温州的乡镇企业主要由4种形式构成:家庭个体经营、联户经营、大户经营和挂靠集体经营。其中,家庭个体经营占绝大多数。②以生产低价值的小商品生产为主,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结构特征。③乡镇工业完全依赖市场调节,产品依靠个体推销。④温州乡镇企业不仅与农业联系不紧密,与地方经济结构和城市工业的联系也不紧密,独自一体,自成风格。⑤自建小城镇为依托。温州乡镇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着小城镇建设,农民集资建镇,成为这里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一道风景线。例如,苍南县龙镇的“中国农民第一城”,⑥“能人经济”。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敢冒险、具有开拓精神的农村能人和农民企业家起着关键作用。9珠江模式主要指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等一些沿海地区,利用毗邻港澳台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特殊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发展“三来一补”外向型企业。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面向国际和国内两大市场,注重开拓国际市场。以集体经营为主,个体、租赁、三来一补、中外合资和合作等多种经营形式相结合,尤其是大量的三来一补、合资、合作经营,是有别于其他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第二产业为主,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一、二、三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上,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同时注重企业改革,使乡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逐步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在企业经营体制上,注重以重点产品、骨干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10(4)我国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战略对策面临的问题:国际贸易环境严峻,产品出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较大市场风险;要素制约影响日益突出。 信贷、土地、技术、人才、原材料等各方面生产要素制约,融资难、用地难、技术瓶颈、人才不足、原材料及能源等资源趋紧,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乡镇企业改造提升的难度加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乡镇企业结构失衡。 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还不够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乡镇企业自身素质仍有待提高。11战略对策: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优化升级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农村服务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乡镇企业产业转移与承接、支持乡镇企业“走出去”
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乡镇企业增长方式转变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乡镇企业支撑作用,促进“三农”健康发展 引导乡镇企业通过村企互动、以企带村等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乡镇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完善服务机制,促进乡镇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金融、技术创新、人员培训、信息服务课后阅读: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26.农业生产布局渐趋合理专业化区域化13二、21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与环境压力愈来愈大,严重制约农产品生产的持续增长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较低3.农民增产不增收,务农积极性下降4.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5.农村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土地、劳动力、资金
6.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放缓7.乡镇企业分散布局粗放经营制约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8.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问题突出14资源约束与人口压力: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将使粮食供给在较长时间内面临着着资源相对不足的压力。从1996年到2005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现有耕地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仅占28%,低产田为32%。我国耕地资源中,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等原因导致的退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40%以上。部分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提高。大豆、棉花15资金外流与投入不足:剪刀差:
1950~197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隐蔽抽取)从农业取得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978亿元(公开抽取),减去财政支农1572亿元,最终从农业提取4500亿元,年均155亿元。
1979~1994年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隐蔽抽取)从农业取得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1755亿元(公开抽取),减去财政支农3769亿元,最终从农业提取12986亿元,年均811亿元。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年欠账比较多。目前,全国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16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自然风险:我国自然灾害每年都频繁地发生。1998年到2003年,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大约是1000亿斤。市场风险:由于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农民增产不一定增收,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7农村“空心化”与“农民工”问题我国农村“男耕女织”的传统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但由于受户籍、住房、教育等约束,打工农民要携家带口在城市立足并非易事。所以,许多农民工不得不把家人留在农村,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被称为“386199部队”。
18贫困问题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8%。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压力增大。数据表明,2008年的全国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而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2015年2月,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19三、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对策探讨1.总体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202.对策与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贯彻“不放松粮食,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乡镇企业协调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21讨论题: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为什么必须贯彻“不放松粮食,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粮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未来粮食问题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条件急待改善,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是农业各部门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合理布局的关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土地类型多样性所决定的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效益,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2课后阅读: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11
课后作业:
中国农村问题的地理学透视(4000字以上)23第二节
中国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一、解放后粮食生产发展与布局变化1.粮食总产和单产大幅度提高2.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3.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粮食出现结构性短缺244.“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粮食增产重心北移刘玉杰、杨艳昭、封志明: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资源科学,2007.225比较利益影响,较早实施农业多种经营;南方非农业发展占用良田较多,流动人口增加;土地利用潜力的制约和影响;北方种植制度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地区粮食生产增产潜力的差异;
……讨论:
“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的原因?5.三大地带粮食生产增产中心明显向中部转移“中粮西运”26小结:解放后粮食生产发展与布局变化粮食总产和单产大幅度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粮食出现结构性短缺“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粮食增产重心北移三大地带粮食生产增产中心明显向中部转移27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华南稻区西南稻区东北稻区华北稻区西北稻区总体分布特点:
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生产分布: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长江中下游稻区(两湖、浙赣、江浙沪)华南稻区西南稻区北方稻谷分散产区
东北稻区华北稻区西北稻区1.水稻我国播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0%,稻谷产量约占粮食产量的40%。中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古老的国家,稻作历史约有七千年,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282.小麦(1)主要类型区:冬小麦区:
北方冬小麦区
-我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南方冬小麦区
-我国商品麦的重要产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293.玉米---我国发展最快的粮食作物中国的玉米带:
东北---华北---西南(吉、黑、辽、冀、晋、陕、鲁、豫、川、云、贵、桂),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我国的80%以上
中国商品玉米的集中产区:东北地区。
4.大豆---“东方一宝”、“中国珍珠”30我国大豆的比较劣势一是大豆单产低。二是含油率低。三是成本高。31三、粮食生产基地建设1.建设意义:
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一些粮食生产的优势地区,稳定提高我 国粮食生产2.选建条件:人均占有耕地较多人均占有粮食较多一般应达400公斤以上商品粮较多,商品率较高20%—30%以上增产潜力大3.基地建设1983-1985年选建第一批60个县,至今八批次共建900个县。4.主要类型区:a.增产潜力大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东北黄淮甘新
b.生产水平较高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南方各大江河三角洲及长江中下游湖盆平原
c.缺粮区的有潜力的区域性商品粮基地:西南及华南、黄土高原部分地区3233四、中国的粮食问题1、粮食安全问题世界粮农组织:“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的、安全的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1996年世界粮食安全宣言)34全球粮食安全存在长期压力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约束,决定全球长期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压力。352、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判断21世纪中国将出现粮食危机到2030年中国谷物产量将下将1/5,最多需进口3.78亿t粮食,而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2亿t,界时“谁将养活中国”
,中国粮食短缺将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美国世界观察研所布朗(LeisterBrown)中国能生产出其粮食需求量的90%左右,并依靠国际力量弥补不足部分,2020年进口粮食6000万t---世界银行基本实现自给,自给率正常应在95%以上。363.制约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因素农业自然资源减少,耕地质量退化农业基础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科技进步缺少后劲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2003-2012年,我国水稻和小麦单产分别增加1.1%和2.2%,但同期这两种粮食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却上升82.7%与74.5%。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好全球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37全球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所有国家都有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影响,极端气候有在我国和其他主产国境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届时我国粮食国内短缺而且国际市场短缺同时发生,我国将面临最大的粮食危机;二是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已有研究指出国际粮价波动在相当大程度上传导到国内,这会拉升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影响居民生活消费;三是国际粮价暴涨抑制中国饲料粮进口,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导致畜产品供给减少甚至短缺;四是全球粮食价格暴涨导致粮食生产所需投入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农民比较利益下降;五是存在全球资本在我国境内冲击粮食产品的可能性。384.中国粮食增产潜力分析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单产的潜力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规模和力度节约用粮,减少粮食浪费和损失增加投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39(1)立足国内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制定积极稳定的粮食生产政策,确保资源安全前提下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利用非粮食资源,广辟食物来源
“三色革命”:绿色革命提高绿色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白色革命草类资源----畜牧业蓝色革命海洋水体农业(3)发挥比较优势,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粮食进口
4.战略对策40第三节中国经济作物发展与布局经济作物生产特点
a.种类多,用途广,与轻纺等行业关联密切
b.商品性强,受市场影响大
c.技术性强,农艺要求较高
d.地域性强,适生要求严格解放后经济作物生产发展与布局
a.发展较为迅速,波动起伏较大大致分两个时期
b.内部结构变化不平衡,作物结构趋于合理
c.分布广泛,集中与分散并存发展战略方针:
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因地制宜、适当集中414.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布局棉花
◆生产变化波动最大的大田作物
年份:19521957196219701980198419951996
播种面积指数1001046390881249785
◆生产分布变化较大
a.棉花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
b.棉花种植向新疆集中转移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主要棉区42油料作物
◆花生----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于北方山东、河南、河北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油菜以冬油菜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
◆甘蔗: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集中分布于台、桂、粤、云、琼
◆甜菜:集中分布于黑、甘、新、内蒙古、吉43第四节中国林业生产与布局1.森林资源特点2.我国的主要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3.面临的问题及对策44农牧业分界线第五节中国畜牧业生产与布局主要类型:农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45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比较牧区畜牧业农区畜牧业生产环境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为主农田、森林、次生草地为主土地利用天然草地为主农田为主,次生草地零星分散饲料来源天然牧草为主饲料谷物各种农副产品与作物桔杆畜群构成羊、牛、马、牦牛等猪、兔、家禽、奶牛、肉牛及羊等经营方式放牧为主,半牧半养次之以农为主,兼营牧业,舍养与圈养为主,间有小群分散放牧经营者人群构成以少数民族为主,不少专营牧业汉族为主在全国畜牧业中的地位我国重要的毛皮生产基地我国主要的肉、蛋、奶生产基地在地区农业中的地位相对重要,有的地区为主体相对次要,有个别专业村、镇46一些地方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原,导致草原不断退化,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日益加剧。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累计开垦草原约2000万公顷,其中近50%已撂荒成为裸地或沙地。47“粮猪农业”与“草地农业”“粮猪农业”:肉类食物以耗粮型猪肉为主,饲料用粮耗去大量粮食。据测算,每年饲料粮消费高达3亿多吨。我国牛、羊肉与猪肉产量之比约1:5,而美国两者之比约6∶5。澳大利亚和新西兰,90%以上的畜产品由草转化而来,我国只有6%-8%,粮猪农业同时割断了草与畜的天然联系。草地农业就是把牧草(含饲用作物)和草食家畜引入农业系统,把耕地和非耕地的农业用地统一规划,把牧草作为基质,除了天然草地以外,在耕地上实施草粮结合、草林结合等,从整体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保持水土,培肥地力,维护生态安全,也可充分发挥资源潜力。48第七节中国农业分区一、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大势及全国综合农业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东部农区西部牧区东西分异南北分异南方水田农业区域北方旱地农业区域西北干旱牧业灌溉农业区域西南高寒牧业农业区域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青藏区甘新区综合农业区划秦岭—淮河线青藏高原边缘线400mm等降水线49北方旱地农业区域南方水田农业区域西南高寒牧业农业区域西北干旱牧业灌溉农业区域50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的概念综合地揭示和反映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方向和途径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的地域单元系统我国综合农业区划的基本依据
(1)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2)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
(3)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
(4)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单元的完整性我国综合农业区划的特点
(1)着眼于全国,从全国农业地域分异的大势出发,不考虑省界,着重探讨全国性的和跨省区的问题
(2)全国性区划分二级,共划分出10个一级区(陆地9个),38个二级区51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分区系统5253生产条件生产特点关键问题方向与措施东北区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三、农业区概况54第八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概念优势农产品是指在我国的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区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55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进口农产品增加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不可低估,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也不容乐观。如果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势必加剧国内农产品的“卖难”,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就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丰富多样,农业生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分散的、粗放型生产使产品品质差、规格多、规模小、质量安全标准低、品种结构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背景56
(一)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区域化布局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突破人均资源紧缺、生产规模狭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制约瓶颈。实践表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相对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能够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的组织化水平,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有利于形成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区域的发展格局,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推动农业节能减排,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仍将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三、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57
(二)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增地减和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据统计,1997-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3亿亩,人口净增了9000多万,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2公斤下降到381公斤,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部分农产品产需缺口越来越大,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个时期,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的压力和结构平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合理安排种养业制度,配套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资源、品种、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的增产潜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这是在我国现实情况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58
(三)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加深。我国大豆、棉花进口量已分别占国内消费的2/3和1/3,市场风险不断增大。同时,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国内生产和消费,而且影响农产品出口。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把优势区域率先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使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保持出口的良好势头,需要长期进口的农产品保持必要的自给率。59
(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的有效手段
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势头,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区大多处于传统农业主产区,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牢产业基础,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依然是增加农业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进一步提高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带动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优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60一是国内消费需求量大,生产有潜力,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有效抵御进口产品冲击的农产品。主要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甘蔗和牛奶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数量与质量同步扩张,稳住国内存量市场,抢占增量市场的发展战略,立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搞好产销衔接,尽快占领国内市场。
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扩大出口的潜力较大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苹果、柑橘、牛羊肉、水产品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增强竞争优势,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出口的发展战略,主攻产品质量安全、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市场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打造知名品牌,提高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合同3篇
- 全新业务外包合同(2024版)2篇
- 2024年度标准二手汽车转让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劳动合同一次性付款协议2篇
- 2024版全新铝合金模板产品设计与研发合同3篇
- 2024年度二手商品房交易合同(含车位租赁权)
- 2024年度饭店租赁合同:房屋租赁与经营范围2篇
- 砌砖工程劳务施工合同
- 渣土清运处置合同
- 2024年度教育培训项目联合开发合同2篇
- 浙江省j12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 老旧街区排水防涝设施改造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我的白鸽》课件
- 国开2024年《中国法律史》平时作业1-3答案
- MOOC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参赛作品
- GB 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共15张PPT)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PPT参考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