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赏刑-1课件_第1页
第五讲:赏刑-1课件_第2页
第五讲:赏刑-1课件_第3页
第五讲:赏刑-1课件_第4页
第五讲:赏刑-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刑》

商鞅法家学派简介法,古作“灋”。《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乏方切。”《说文解字》:“廌zhì,解豸,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诀讼令触不直。”解豸,今作“獬豸”,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曲直,见人斗者,即以角触不直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也写为“觟xièzhì”(“觟”通“獬”,

“”通“豸”)。刑,通“型”,本指铸造器物的模具,引申为法则。据《尔雅·释诂》释,“刑”与“法、则、常”同义。可见“刑”就是法则、法度。与“律”相比,“法”所指范围大,多偏重于法令、制度,而“律”所指范围小,多着重在具体的规则、条文。法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发展于战国初中期的李悝kuī、商鞅、申不害、慎到等人,完善于战国后期韩非子。韩非子综合前期法家思想,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的先驱人物管仲、子产,力主强化法令刑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战国初期,魏国相李悝整理诸国刑法,著《法经》六篇(已失传)。战国中期,商鞅在秦国进行封建化的改革,他总结地主阶级的经验,认为政治制度与法令都是强国利民的工具,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法令制度,并直接用于对秦国的政治、经济等的改革。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变法相比,商鞅在秦国实行的法治不仅全面,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使法家成为在理论上与儒、道、墨等分庭抗礼的一大学派,也使商鞅成为我国法家学说的开创者与奠基者。商鞅虽然提出了法家的法治理论,也在秦国进行了大量的法治实践,但他只讲“法”不讲“术”,即商鞅重视法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不注重使君主掌握统治官吏的权术,不能阻止大臣发展他们的个人势力,因此与商鞅同时的申不害提出了重“术”的理论,“术”即权术,它强调巩固封建的君权,使君主掌握权术,防止大臣发展个人势力,阻止篡夺君权行为的发生。另一法家思想家慎到提出了重“势”。“势”即权势,是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政治权力,强调统治者认识掌握政治权力的重要性。战国后期,韩非子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三家思想,克服了三人学说中片面的地方,提出了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法治理论。韩非子看到商鞅只讲“法”不讲“术”,使君主不能掌握操控大臣的权术,不能防止大臣图谋造反夺权,他认为法治是封建君主巩固统治、图致富强的手段,但是还要掌握“术”。他说:“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只有“法”而无“术”,就会削弱君主的权力,增长大臣的权力。因此,法和术必须结合使用。“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也,皆帝王之具也。”他也看到申不害重“术”不重“法”,结果使宪令不一,造成违法增多。他说:“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他还认识到“法”和“术”必须以掌握政权为前提,而且必须为政权服务。他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说明法令与政权结合的重要性。他提出法、术、势相

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法”即成文法令;“术”即指国君根据“法”控制官僚的手段;“势”即政治权力。国君依靠权力推行法令,用术控制官僚,防止图谋造反行为。三者结合构成韩非子完整的法治理论体系。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因此在治国方略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君主国家,主张严刑竣法,监察官吏职守,建立官僚制度,提出重农抑工商的观点,提倡耕战政策,以农致富,以战求强。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法家思想代表了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战国时成为“显学”,后来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彰地发挥效应,历代统治者多采取“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术,有的则是“阳儒阴法”。法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有《商君书》、《韩非子》等。商鞅生平及思想

商鞅(约前390-前338),姓公孙名鞅,故又称公孙鞅。他是战国时期卫国国君的后裔,故又称卫鞅。因辅佐秦孝公变法有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号称商君,因而史称商鞅。商鞅青年时即好“刑名之学”,曾受前期法家李悝、吴起等人的思想影响。他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离魏相秦

舌战群臣

商鞅本是卫国国君的庶出公子,虽出生于贵胄之家,但出生时已家道衰落,不能享受贵族特权。春秋时,卫国一向弱小,他在卫国也无何地位,故年轻时即来到魏国,投靠魏惠王宰相公孙痤cuó,做公孙痤的家臣。公孙痤发现他”有奇才“,于是在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做宰相,并说:“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魏惠王认为他病重在说胡话,既没有重用商鞅,也没有杀他。

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孝公因为诸侯轻视秦国,所以发愤图强,下令求贤。求贤诏令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当时公孙痤已死,商鞅听到孝公的求贤令,就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

至秦国后,商鞅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去求见孝公。前两次他用五帝、三王之道游说孝公,孝公不感兴趣,昏昏欲睡。第三次会面时,因为商鞅已经摸清了秦孝公急于称雄于世的心思,即用春秋五霸称强诸侯之道去游说,打动了孝公的心。由于思想投机,两个人一连谈了几天也不觉得累。“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席也。语数日不厌。”于是,商鞅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受到重用。

商鞅向秦孝公建议,在秦国实行变法。秦国贵族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坚决反对变法,弄得秦孝公犹豫不决。一次,秦孝公召集大臣讨论变法

。贵族甘龙、杜挚却认为商鞅讲得不对

孝公听了商鞅滔滔不绝的雄辩,大加赞扬,并深有省悟地说:“鄙野小巷的人少见多怪,孤陋寡闻的夫子才喜欢无谓的争论。愚人高兴的,正是明智人感到可怜的;狂妄人称快的,正是贤能人所担心的。拘泥于世俗的那一套议论,我不再想听了。”于是,秦孝公支持商鞅的变法了。

通过这场舌战,以杜挚、甘龙为代表的守旧派失败了,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强力变法,秦国治强商鞅在秦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359年与秦国贵族辩法取胜后,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实行变法,发布了一系列由他拟订的督促农战的法令。其内容主要是:把百姓编成五户一“伍”、十户一“什”的联保组织,实行连坐,加重刑罚,使全国的民众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法网之中;废除贵族世禄制,对努力从事农战而有功的人实行重奖,授予官爵,对工商业者以及懒惰游荡者加重赋税,从而激励人们勤奋务农、拼命作战。在新法实行的第一年,民怨沸腾。当时太子也犯了法,商鞅就处罚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子贾。从此百姓奉行了新法,过了三年,百姓才习惯新法。商鞅被授左庶长(秦爵第十级)孝公十年(前352年),变法取得了相当的成效,“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道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被提升为大良造(秦爵第16级,相当于相国兼将军),并先后两次率兵攻打魏国,都把魏国打得大败。第二次变法是在公元前350年,孝公十二年。这次变法的内容是:废除井田制,决裂田埂地界,确认土地私有,任凭土地买卖,统一按照田亩数征收租税;把城镇、乡村合编成县,设置县令、县丞以加强管理;不准男女老少同居一室;统一度量衡制度。孝公十六年,公子虔子犯了法,被割去了鼻子。这一系列的变法,虽然使不少贵族怨恨他,却使秦国日趋富强。孝公十二年,各国诸侯都来祝贺。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商鞅攻魏。他采取欺骗旧友的手段,擒获魏公子卬,大破魏军。魏国国力大衰,魏惠王这才后悔自己不听公孙痤的话。商鞅获胜后,秦孝公封给他於(wū,今河南内乡县东)、商等十五个城邑,于是他号称商君。

五马分尸

悲赴黄泉商鞅的变法虽然给秦国带来了太平、富强和国家声望,但却损害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所以很多贵族怨恨他。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一个名叫赵良的人,代表贵族集团劝说商鞅归还封地,到边远地区去灌园终寿。但商鞅没有听从。过了五个月,孝公死了,太子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至魏国。魏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而攻破了魏国,对他早已恨之入骨,所以将他送回秦国。回秦后他逃到封地商邑,和部属一起北攻郑县(今陕西华县附近)秦国发兵攻击商君,把他杀死在彤地(今陕西华县西南),随后又将他“车裂”示众,灭其全家。时年52岁。

其人已死,其政不息

秦惠文王及公子虔等杀死商鞅,这是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不是新旧两种势力的斗争。因此,商鞅死后,秦国的改革并未停止,封建制继续发展,并不断地得到加强。商鞅变法之后,使秦国富强起来,并为一百多年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为确立和巩固封建制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纵观商鞅的一生,他首先是一个具有“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是一场以法治代替礼治、以军功代替世禄、以君主集权的封建官僚政治全面代替领主分封制的封建贵族政治的革命。他推行君主专制的县制管理制度,不但奠定了秦制,而且决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落后的秦国之所以能一跃而为国富兵强的大国,乃至长雄诸侯、兼并六国,实归功于商鞅的变法。中国漫长而有力的专制社会,它的序幕是由商鞅拉开的。所以有人称其为“法学之巨子而政治家之雄”,正因为如此,他即使被杀害了,他所制定的政策法令仍为秦国所奉行。其次,商鞅又是一个杰出的法治实践家与法治理论的奠基者。他推行严格的法治,就是太子犯法,他也不顾及后患而刑及其师傅。他这种“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法治精神,不仅是对“刑不上大夫”旧法统的否定,也是后代所罕见的。商鞅又是我国法家学说的开创者与奠基者。虽然在他之前的管仲、子产、李悝、吴起等人在法治的实践与法制的建设上都有所开拓与进展,但真正全面实行法治,又以其较为系统的法治理论而法家成为一个学派,则当首推商鞅。从商鞅开始,法家才真正登上政治舞台而以其显赫的政绩令人刮目相看,才真正在理论界与儒、道、墨等分庭抗礼而成为一大学派。他的思想对韩非子及后代法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再次,商鞅又一位军事家。他多次带兵出征而获胜,其提出的农战思想、军功授爵制度,都证明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他在《商君书》提出的一系列军事思想,充实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理论宝库。从另一方面看,商鞅的思想是有缺陷的。他只注重法治而忽视道德教育与思想统治,只迷信以力以刑服人而忽视用恩德去感化人,他用简单粗暴的政治手段去处理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甚至实行连坐法而刑及无辜等,都是不足取的。所以,他死于贵族的报复而“秦人不怜”也就不足为怪了。他的政治措施能使秦国国富兵强而统一天下,却不能使秦王朝长治久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商君书》是商鞅死后,由继承其学说的法家后学辑录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有29篇,现仅存24篇。书中较系统地反映了商鞅的法治思想和秦国的变法经验,是研究我国古代法治思想和法律制度史的重要资料。

本文是《商君书》第17篇,提出了治理国家的三大政策,即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这三大政策对摧毁奴隶制“世卿世禄”、“刑不上大夫”等制度,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有着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商君之法也带来了极大的掠夺性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赏刑[1]

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2]

。一赏则兵无敌,一刑则令行,一教则下听上[3]

。夫明赏不费[4]

,明刑不戮[5]

,明教不变[6]

,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7]

。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8]

;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1]赏刑:奖赏和刑罚。[2]圣人:无事不通曰圣。圣人指人格品质最高的人,君主时代对帝王的尊称。一:本作“壹”,统一、一致。教:教化。[3]

兵无敌:军队所向无敌。令行:政令通行。下听上:下属听从君王。[4]

明赏:奖赏明确、恰当。不费:不耗费财物。[5]明刑:刑罚严明。不戮:因人们知道犯法必究,故不敢犯法,即无杀戮之事。

[6]明教不变:教化明确,民心就不会改变。

[7]

二句意思是因教化明确,人们知道应该做的事情,国家也不会受其他不良风尚的影响。

[8]

犹:通“尤”,最、极点。至于:直到。

第一部分

(1段),开宗明义,提出“一赏”、“一刑”、“一教”的治国观点,阐明其要达到的效果及目的。

作者认为,圣人治国,就在于有统一集中的政策,即统一的赏赐、刑罚、教化,只有这样就能做到战场上军队能够所向无敌,国家治理上政令通行,老百姓服从君王的统治。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就是还可不耗费财物,不必用杀戮的办法去管理,还能保证人心稳定,民风不变。最终是为了实现不用赏赐、不用刑罚、不用教化的目的,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圣人治理国家的办法,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实施统一奖赏,那么军队就会无敌于天下;实行统一的刑罚,那么君主的命令就能实行;实行了统一教化,那么民众就会听从君主的役使。公正高明的奖赏并不浪费财物,严明的刑罚不杀人,修明教育不改变风俗,而民众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国家也没有特殊的风俗。公正高明的奖赏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严明的刑法到一定时候就可以不用刑罚,修明教育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教化。

所谓一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1]

,无有异施也[2]

。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3]

,皆尽其胸臆之知[4]

,竭其股肱之力[5]

,出死而为上用也[6]

;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令行于天下。

[1]

抟zhuān:通“专”。兵:军功。抟出于兵:专给有军功的人。

[2]异施:不同的做法,指不给无军功的人。

[3]固:通“故”。知zhì:通“智”。不肖:不才,不正派。

[4]臆yì:胸。胸臆即内心,古人认为智慧产生于内心。

[5]股肱gōng:即大腿和手臂,是身体最有力部位。常以喻辅佐君王的大臣。股肱之力:全部力量。

[6]出死:即出生入死,指拼出死命。用:效力。

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专一根据在战争中的功绩赐给,没有其它不同的恩惠。因此聪慧、愚昧、富贵、低贱、勇敢、胆怯、贤德、不贤德的,都全部用尽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出生入死而替君主卖命。天下的英雄豪杰像流水一样追随君主,所以军队就天下无敌而政令得以在天下贯彻实行。万乘之国,不敢苏其兵中原[1]

;千乘之国,不敢捍城[2]

。万乘之国,若有苏其兵中原者,战将覆其军[3]

;千乘之国,若有捍城者,攻将凌其城[4]

。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尽城而有之,尽宾而致之[5]

虽厚庆赏,何匮之有矣[6]

[1]

苏:通“傃”,向、朝向,引申为相对、对抗。中原:平原,此处指战场。[2]捍城:守卫城池。[3]

覆其军:使其军覆灭。覆,使动用法。[4]

凌:攻克。[5]

宾:外来人,一说指诸侯。致:招引、引来。[6]

虽:即使。厚:加大。庆赏:奖赏、赏赐。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没有谁敢在野外同他的军队对抗,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不敢守卫城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在原野中同它对抗的军队,只要战争打起来就会让他全军覆没;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小国如果防守城池,只要他一进攻就会登上他的城池。打仗就一定消灭别人的军队,进攻就一定占领别人的城池,那么所有的城池便都能占领它,天下所有的诸侯都能来朝贡,即使对立功的军队多加奖赏,财务怎么会浪费不足呢?昔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周[1]

,方百里。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2]

,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3]

,大破九军[4]

,卒裂土封诸侯[5]

,士卒坐陈者,里有书社[6]

[1]汤:商汤,灭夏建商。赞茅,在今河南武修县北。文王,即周文王,姬昌。岐周,岐山之南的周原,故称岐周,在今陕西岐山县。传文王祖父古亶父自豳(今陕西彬县)迁此建邑,改国名为“周”,周族遂兴。

[2]桀:夏桀,夏朝末代君主,被商汤战败后流放南巢(今安徽巢县)而死。鸣条,古地名,说法甚多,最通行说法在今山西运城县安邑镇北。

[3]武王:周文王之子,姬发。继承父志,灭商建周。纣:即商纣,商代最后君主。牧野:古地名,今河南淇县西南。

[4]

九军:军队的总称。古天子六军,诸侯三军。此指桀、纣及所属诸侯的军队。

[5]卒:终于。裂土:分割土地。

[6]坐陈:陈,通“阵”,古兵法有立陈、坐陈之分。“立陈所以行也,坐陈所以止也”

坐陈,指战士披甲不卧,坐在阵地上坚守等敌。书社:古制,二十五家为社(里),将社内人口土地入册,谓“书社”。此指参战有功士兵在乡里占有一定的土地和奴隶。从前商汤在赞茅建立国家,周文王在岐山下的周原建立国家,方圆也只有百里。商汤与夏桀在鸣条的原野上开战,周武王与商纣王在牧野地区交战,他们都大败夏桀和商纣王的强大军队,最后商汤和周武王都划分土地,分封诸侯,凡是坚守阵地的士兵,回到家乡后都按社里登记入册的人口拥有土地,车休息不乘,从马华山之阳[1]

,从牛于农泽[2]

,从之老而不收[3]

。此汤、武之赏也。故曰:赞茅、岐周之粟,以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升[4]

;以其钱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钱。[1]从:通“纵”。华山之阳:华山的南面。华山:今陕西华阴县南。

[2]农泽:弘农(古地名,今陕西潼关以东、河南以西地区)之泽。一说水草丰茂之地。

[3]收:收拢、聚集。

[4]

不人得一升:每人还得不到一升。战车放在那里不再乘坐,将马放到华山的南坡,将牛放到弘农一带的地里,一直到老死也不收回来。这就是商汤和周武王的奖赏啊。因此说:赞茅、岐周的粮食,如果用来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得不到一升;如果用赞茅、岐周的钱奖赏天下的人,每个人还不能得到一文钱。故曰:百里之君而封侯其臣,大其旧[1]

。自士卒坐陈者[2]

,里有书社。赏之所加,宽于牛马者[3]

,何也?善因天下之货[4]

,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

[1]

封侯:分封诸侯。大有旧:比汤、武原有的封地还要大。

[2]自:对于。

[3]加:施加。宽于:宽及,放宽到。

[4]

因:用。货:财物。所以说:本来只拥有方圆百里土地的君主,却封自己的大臣为诸侯,这些诸侯的封地也比他们原来的国土大;对临阵的士兵,回到家乡后都拥有里社按书册登记人口分得的土地;他们的奖赏所涉及的对象,甚至放宽到了牛和马,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天下的财物,用来奖赏天下的民众。所以说:公正高明的奖赏并不浪费财物。汤、武既破桀、纣,海内无害,天下大定,筑五库[1]

,藏五兵[2]

,偃武事,行文教[3]

,倒载干

戈,晋笏作为乐,以申其德[4]

,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5]

。故曰:“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

[1]

五库:见教材注。

[2]

五兵:五种兵器,此处泛指各种兵器。

[3]

偃:停止。文教:文治教化。

[4]

倒载干戈:倒放着兵器,意指不再打仗。载,放置。干戈:盾和戈戟,后作兵器的通称。晋笏:晋,通“搢”,插。笏hù,古代大臣朝见时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此处以“晋笏”代指大臣。作为乐:制作乐曲。申:歌颂、颂扬。

[5]

整齐:守法、有秩序。商汤、周武王已经攻破了夏桀、商纣王,国内没有什么祸害,天下十分安定。他们修建了五种仓库,收藏起来各种兵器,停止了征战之事,实行文化品德教育。将兵器倒着放好,不再征伐打仗,大臣们都穿着朝服,将朝笏插在腰间,创制了音乐,用来彰明自己的功德。正当这个时候,奖赏和利禄都不实行,可是民众却很有规矩。所以说:公正明确的奖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奖赏了。这一段说明了“一赏”的含义、效果(明赏不费)及目的(至于无赏也)。

“一赏”的标准就是军功(农战之功),只有立军功的人才能得到赏赐,不能按其他标准。如果采取这一政策,就会人人出智、出力,为上所用,为国效力,这样在战场上,无论是对大国、强国,还是小国、弱国,都会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尽城而有之,尽宾而致之”,占有了广大的土地,降服了天下诸侯,还会赏赐之物吗?这就是“明赏不费”。为了说明这一道理,作者用“汤武之赏”作为例证加以论证,阐明“一赏”的最终目的是“至于无赏也”。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1]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2]

、乱上

治[3]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4]

。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5]

[1]

刑无等级:执行刑法不分等级。

[2]国禁:国法。高亨注:“禁,法禁,指刑法。因为刑法在禁止犯罪,所以称禁。”

[3]上治:亦作“上制”,君王法制。

[4]损刑:减免刑罚。

[5]

亏法:破坏法令的执行。所说的统一刑罚是指使用刑罚没有等级,从卿相、将军、一直到大夫和平民百姓,有不听从君主命令的,违反国家法令的。违反国家禁令,破坏君主制定的法律的,可以处以死罪,不赦免。从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触犯刑罚的事发生,也不因此而减轻刑罚。从前做过好事,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因此而破坏法令。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1]

。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2]

。周官之人知而讦之上者[3]

,自免于罪,无贵贱,尸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4]

。故曰:“重刑连其罪[5]

,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1]数:常规。

[2]守法之吏:主持法律的官员。守职之吏:主持政事的官员。三族:详见教材注。

[3]

讦jié:告发,揭发。

[4]

尸袭:取代继承。尸,古代祭祀祖先,有人装扮祖先之神,叫“尸”,尸是代替祖先,故“尸”有“取代、代替”之意。袭:继承。

[5]

此名亦断为“重刑,连其罪,”连其罪:指“什伍连坐法”。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罪也一定根据他们罪过的大小来判断。执行法令的官吏,担任现职的官吏有不实行君主法令的,也犯了死罪,决不赦免。而且刑罚株及到了他们的父、母、妻子的身上。官吏四周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过,并能向君主揭发检举他们罪行的人,自己不仅能免受刑罚的处分,而且不分富贵贫穷,都能继承那位官吏的官爵、土地和俸禄。所以说:加重刑罚,株连他们的父、母、妻子,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也就等于没有刑罚了。夫先王之禁[1]

: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2]

,非求伤民也,以禁奸止过也。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1]

禁:禁令,刑法。[2]

刺杀:以兵刃杀人。断人之足:古代称“刖”或“剕”,即将犯人的脚砍断。黥qíng人之面:古代刑法之一,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在刻出的纹路中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一般用于犯罪较轻的人,也称“墨刑”。古代帝王制定的法令,有将人处死的,有砍断犯人的脚的,有在犯人脸上刺字再涂上墨的,这不是追求伤害民众,而是要用来禁止奸邪阻止犯罪。因此禁止奸邪阻止犯罪,没有什么办法能比得上使用重刑。刑罚重就一定能捕获犯人,那么民众就不敢以身试法了,所以国家就等于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国家没有受刑罚处治的民众,因此说严明的刑罚不是为了杀人。晋文公将欲明刑以亲百姓[1]

,于是合诸卿大夫于侍千宫[2]

,颠颉后至[3]

,吏请其罪,君曰:“用事焉[4]

。”吏遂断颠颉之脊以殉[5]

。晋国之士,稽焉皆惧[6]

,曰:“颠颉之有宠也[7]

,断以殉,况于我乎!”

[1]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因其父晋献公立幼子为嗣,在外流亡19年,后由秦送回即位,为“春秋五霸”之一。亲:安抚。

[2]

合:召集、集合。侍千宫:晋国宫殿名。

[3]颠颉jié:晋文公宠臣,曾随重耳在外流亡19年。

[4]

请其罪:请示治罪的办法。用事焉:指依法处理。

[5]

断脊:腰斩。殉:通“徇”,示众。

[6]

稽jī:通“悸jì”,害怕。一说,议。焉:兼义词,“于之”

[7]

有:词头,无义。晋文公想要严明刑罚使百姓亲近服从他,于是招集所有的卿相、大夫一块待千宫、颠颉来晚了,执法官请示晋文公定他的罪,晋文公说:“对他用刑吧。”执法官于是砍断了颠颉的脊梁骨来示众。晋国的将士、民众议论起这件事都很惧怕,相互说:“颠颉是国君宠爱的大臣,触犯了刑律都腰斩来示众,何况对于我们了。”举兵伐曹、五鹿[1]

,及反郑之埤[2]

,东卫之亩[3]

,胜荆人于城濮[4]

。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三军之士,无敢犯禁者。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5]

[1]

曹:诸侯国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五鹿:有两处。晋之五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卫之五鹿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此处指后者。

[2]

反:拆除、拆毁。郑: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埤pí:通“陴”,指带有垛口的矮墙,俗称女墙。此指城墙。

[3]东卫之亩:亩,田垅,田间通道。晋国在卫国之西,晋文公为方便兵车通行,将卫国的田垅改为东西向

[4]荆:楚国别称。城濮:卫国地名,在今山东鄄juàn

城西南。公元前632年,晋以弱胜强,战胜楚国。

[5]假道:借用这种办法,即借腰斩颠颉来树立法权。重轻:轻罪重判。治:治理得好,太平。后来,晋文公发兵进攻曹国及卫国的五鹿,回军时又推翻了郑国的矮墙,命令卫国的田垄一律改东西方向,用来方便自己国家的兵车通过。晋国一位三军将领和士兵,如下令停止前进,他们就像被砍断了肢一样站立,命令他们进攻,走路像流水一样迅速。三军的将领和士兵没有谁敢于违反禁令。因此晋文公一借用颠颉犯轻罪而处以重刑腰斩的办法,晋国就得到了治理。昔者,周公旦[1]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2]

,曰:“犯禁者也。”天下众皆曰:“亲昆弟有过不违[3]

,而况疏远乎!”故天下知用刀锯于周庭而海内治[4]

。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

[1]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县东北),故称周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而受封于曲阜,故又称鲁周公。但他未到封地而留佐武王。[2]管叔、蔡叔、霍叔均为武王弟兄。武王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殷,使三叔监督殷民,称三监。武王去世后,继位的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联合背叛周王朝,周公东征平叛,杀了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贬霍叔为庶人。[3]昆弟:兄弟。违:回避。

[4]

刀锯:古代刑具。刀用于割刑,锯用于截刑。此以刀锯代指刑法。庭:通“廷”。过去周公旦杀了管叔,流放了霍叔,说:“他们是犯了法令的人。”天下的人都说:“亲兄弟犯了罪过都执行法律,更何况我们这些疏远的人了?”从此天下人都知道周公将刑罚用在了朝廷内,国境内的秩序得到治理。因此说:“公正严明的刑罚用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刑罚。”这一段说明了“一刑”的原则、效果(明刑不戮)及目的(至于无刑也)。“一刑”的原则是“刑无等级”,即执行刑罚无等级的区别,无论什么人,无论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贫穷或富有,只要违反了法律制度,就要按法办事,依法惩治,这是对奴隶制度下“刑不上大夫”的有力挑战。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原则,对有功者、有善者、忠臣孝子、守法守职之吏、揭发者,有过即刑,有功则赏,“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这样“民不敢试”,“民不敢试,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作者用晋文公借惩治宠臣颠颉实现“晋国治”、周公旦惩治颠覆国家的亲兄弟两例说明“一刑”的最终目的就是“至于无刑”。所谓一教者,博闻、

辩慧、

信廉、

礼乐、

修行、

群党、任誉、清浊[1]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2]

。坚者披,锐者挫[3]

。虽曰圣知、巧佞、厚朴[4]

,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5]

。[1]

“博闻”句所举八种多为儒家意识形态。[2]私议:私下议论。陈其上:向君主陈述。[3]

坚者披:坚者,坚持不改者,指顽固分子;披,打击、镇压。锐者挫:锐者,锋芒毕露者,指气焰嚣张者。挫:挫败。[4]

圣知:超人的智慧。巧佞nìng:巧言善辩。厚朴:忠厚老实。[5]

罔:欺骗、骗取。上利:君主的利禄。所说的统一教化,是指那些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的人,所谓的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保举信誉、颠倒黑白的人,不能因为这个而富贵,不能因这个本事而评论法令刑罚,不能因为这个独自创立私人的学说,并用私人学说向君主陈述自己的思想。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要挫败他。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忠厚纯朴的人,也不能凭借不是在战场上立功而欺骗君主得到好处。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1]

。彼能战者,践富贵之门[2]

;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3]

。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4]

,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5]

。”夫故当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6]

,此臣之所谓一教也。[1]门:泛指进出口,引申为做事情的方法、路径。要:关键、要领。存:在。[2]践:踏,进入。

[3]

强梗:强悍不守法。常刑:已经制定的法律。[4]父兄:疑为“父子”,一说指父亲及叔父、伯父。知识:熟识的人。婚姻:姻亲,指儿女亲家。合同:志同道合者。[5]

务之所加:努力的方向。[6]

务:尽力。劝:勉励。如果这样,那些富贵的家族门第,也只能在战场上立功受赏罢了。只有那些能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那些骄横跋扈的人,就会受到一定刑法的惩处而不能得到赦免。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知相识的朋友、男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我们务必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不过在战场上罢了。”因此,那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都一定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

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1]

。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2]

,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3]

,战也。此臣之所谓:“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1]

阖棺:阖,盖,关闭。阖棺,指人死了。[2]兵:军功,农战之功。[3]

歌谣:动词,歌唱。民众中想要得到富贵的,都是到死后盖上棺材才停止,可富贵的门一定都是面向当兵的,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这就是臣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教化。这一段主要阐明了“一教”的含义、做法、效果及目的。商鞅的“一教”政策就是摒弃任何靠虚妄手段取得功名富贵,而要取得功名利禄爵位,就需靠“战”即取得军功,从中可看出商鞅对学识、智慧、德行、行侠仗义等是排斥的,对人们的言论采取了箝制政策,而要人们的心思完全集中在“战”,在立军功上,这就是他所谓的“一教”,竟而达到“无教”的目的。从全文看,2、3、4段可看作第二部分,具体阐明了“一赏”、“一刑”、“一教”的含义、做法、效果及目的。此臣所谓参教也[1]

。圣人惟能通知万物之要也[2]

。故其治国,举要以致万物,故寡教而多功[3]

[1]参sān教:参即“叁(三)”。参教即上面提到的赏、刑、教三事。

[2]惟:只,仅仅。通知:通晓,精通。要:要领,纲要。此句其他版本为:“圣人非能通,知万物之要也。”或“圣人非通知万物,之要也。”

[3]

举要:抓住纲要。致:招引,引申为取得、掌握。寡教:教化简明。功:功效,效果。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奖赏、刑罚、教化三件事。圣明的人不能通晓一切,而是明白万事万物的要领。因此他统治国家,抓住要领而达到通晓一切,所以只实行这三种教育就能取得很多功绩。

圣人治国也,易知而难行也[1]

。是故圣人不必加,凡主不必废[2]

;杀人不为暴,赏人不为仁者,国法明也。圣人以功授官予爵,故贤者不忧;圣人不宥过,不赦刑,故奸无起[3]

。圣人治国也,审一而已矣[4]

[1]易知而难行:懂得治国的道理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却很难。蒋礼鸿《商君书锥指》:“易知者,用赏刑;难行者,在用而得其道。”,可作另一解。

[2]加:指增加国家法度;废:指减损国家法度。一说,加,通“嘉”,赞美。废,废除。凡主:《韩非子·难势》:“世之治者不绝于中…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凡主即韩非所说抱法处势而治的“中者”,意即凡主因为国法严明,只要依法而治照样可把国家治理得好,所以“不必废”。

[3]宥yòu:宽容,饶恕。奸:奸邪。

[4]

审:审察,弄明白。一:即统一赏赐、统一刑罚、统一教化。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容易明白却很难实行。所以圣人不用称赞,平凡的君主不一定要废掉;杀人不算残暴,奖赏人不算仁爱,这是因为国家法律严明公正。圣明的人凭功绩授官职赐给爵位,因此贤德的人不用担忧,圣人不宽恕别人的错误,不赦免罪犯的刑罚,因此那些邪恶的事无法发生。可见,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只是考虑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而已。

第三部分(5段),总结全文,强调圣人治国,重在“审一而已”。这一部分作者强调圣人治国在于要善于抓住要领,“举要以致万物”,而这个“要”即是国法。对国君来说,只要依法治国,你做得好,也不必称道,即使做得不够好,只要是在国法范围内行事,也不会被人非议甚至被推翻;杀了人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