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1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2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3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4页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 市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本课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第一,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使学生认识到: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俄国国情,及时改变经济政策,由原来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调整国家的经济生活以实现社会主义,转变成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二,辩证思维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正确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斯大林模式上。过程与方法首先让学生明白,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既然是探索就必然有失误,有走弯路的可能。其次,采用根据材料让学生编剧、画漫画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讨论新经济政策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地位。通过搜集材料,让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后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革命领袖列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影响。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两个重要阶段。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初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阶段。所以把它们确定为重点。难点: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评价。也就是对“斯大林模式”评价的问题。这一模式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对苏联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它的评价成为一个难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本课的文字、视频、图画、文学作品等背景资料,为探究性学习、师生实现互动奠定基础。了解有关本课的史学研究动态。学生准备:第一,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第二,了解苏俄在和平时期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搜集有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图片、文字、视频、文学作品等。第三,了解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①新经济政策(经济)a.背景阅读前一节中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了解进入和平时期,这一政策依然实行造成的后果(或者画一幅漫画,刻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合时宜性)。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苏俄进入和平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展示列宁的话,说明用纯行政命令来干涉国家经济,被证明是错误的。还可以让学生设计一条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b.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对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讨论新经济政策“新”在什么地方?并与自己的设计进行比较。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苏联的成立(政治)观看苏联地图,说明苏联国徽的含义,听苏联的国歌。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济)搜集苏联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方面的成就。通过学生自己列出苏联建设成就表,使学生认识到在短短10年间,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的第一位,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社会主义工业化讨论取得成就的原因。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外,还有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讨论这种体制有没有弊端,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给出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在这种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的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的落后状态。b.农业集体化观察书上的插图,让学生讲出农业集体化的特点。搜集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学生概括材料。简单讲述为了应付粮食征购危机,而实行了农业集体化。虽然它满足了粮食征购计划,但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出实行农业集体化造成严重后果的材料。②苏联宪法(政治)概括苏联宪法的内容。说明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后,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③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讨论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体制?它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讨论,得出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影响和弊端。三、小结列知识结构图。总结两个探索阶段。六、教学案例导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所面临的国内外的形势是:外部是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苏俄虽然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能否首先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却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俄是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板书: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师:让学生搜集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情况的资料,并编写成话剧。从话剧中寻找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也可给出一些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画出漫画。其目的是: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并考虑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这是初冬的一天上午,列宁与夫人冒着大雪,来到了沃洛科拉姆斯克县的卡希诺村。村民给列宁端上自酿的啤酒,列宁捧起一饮而尽。列宁问:“你们现在能吃饱饭吗?”“我们现在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比战争时期稍好一些。”列宁继续问:“你们最感困难、最有意见的是什么?”一位农民回答:“对我们农民来说,最糟糕的是余粮收集制不知道还要搞多久?战争年代我们毫无怨言,现在战争结束了,无偿征用马匹耕牛、义务服劳役、低价强行征收余粮等等,还是有增无减,上面给我们摊派的任务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几个农民异口同声:“现在征收的不只是余粮,连粮食的种子都没给留下。”这时,一位驼背老农走近列宁身边:“我说,大人啊,要让农民得到好处才行,如此下去,官逼民反啊!”之后,教师总结:这些靠行政指挥强制执行的经济政策,对于保证战争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是国内战争结束后,这些政策显然是不合时宜了。但是最初,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成功的,应继续运用于和平建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酿成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所以列宁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师:那怎么办呢?列宁又征询了大家的意见:(板书: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二天,列宁在办公室里约见了来访的一位老农。(展示“列宁会见来访农民”图片)“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列宁问:“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切库诺夫说:“为什么不采用我们的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的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列宁说:“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切库诺夫说:“正是这样。”列宁当即写信推荐切库诺夫到农业人民委员部工作,推行他的计划。根据材料,让学生总结新经济政策中,有关农业的政策以及造成的影响。相对应的,在工商业等领域也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一改过去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让学生阅读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新经济政策的性质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就是说,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师:1921年下半年,苏俄国民经济开始复苏,国内各民族也空前团结起来。为充分利用所有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各共和国的人民迫切要求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联盟。在列宁的主张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了,简称“苏联”。让学生观看地图,了解苏联的组成,了解苏联的标志和国歌。师:1924年,列宁逝世。随着其他苏共领导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苏联历史进入了斯大林时代。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继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板书: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师:斯大林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有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都是发展重工业。为了使苏联迅速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为了加强国防力量,捍卫无产阶级政权,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请同学们展示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实现工业化方面的成就。同时教师展示一些数据资料。(板书:1.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创办了1500个大型企业,建立起自己的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航空工业等,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总产值比计划实行前一年增长了119%,平均每年增长22%。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涨为%;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重也由计划实行前一年的∶变成∶。整个国民收入从1928年的244亿卢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亿卢布,增长了68%。苏联第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于1937年4月1日再度提前九个月完成。在这四年多中,全苏有4500个新的企业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39%,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4%;国民收入增长了109%,人民的工资基金增加了倍,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学生总结完后,教师概述: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苏联国力的迅速增强,国防力量的强大,为二战期间打败法西斯侵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师:举出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一个事例,让学生总结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造成的弊端。“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产量达到1913年的倍,而农业的产量则降到最低点,饥荒蔓延了2500万人口的地区。1933年的农业总产值仅为1928年的%,畜产品减产更甚。1927~1928年,工业投资占财政年度的%。工业发展速度愈来愈高,1926~1927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加%,1927~1928年又增加%。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主要靠扩大外延,即增加投资,增加大批初级劳力。工业大军的急剧增长,必然引起工业品成本上涨和对农产品的过高需求。在一般工业品零售价大涨(10%~11%)的情况下,由于国家财力不足,粮食收购牌价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工业部门和企业普遍压低农产品的采购价格,抬高工业品的销售价,造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总结: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工农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师:粮食收购危机,导致了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若将小农经济改为集体农庄,国家便能够随意收购粮食,从而解决粮食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板书:2.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运动)师:请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回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业私有经济转为公有,农民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等。请大家讨论农业集体化有什么积极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概述:苏联农业集体化把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经济基础;它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为国家工业化的资金积累做出了贡献;它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为苏维埃政权在农村建立了基础。师:但是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时期的一些做法,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结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场带强迫性的大规模的集体农庄运动很快席卷全国农村,使集体化农户占总农户数的比例逐日上升,仅两个月时间就有1000万农户加入了集体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0%。在全盘集体化高潮中,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左的偏差,如片面追求速度、数量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强迫实行住宅、小牲畜和家禽的公有化,等等。集体农庄运动的强制性做法和过火行为,引起农民的普遍不满。农民纷纷滥宰牲畜、家禽,以免被充公或被划为富农。1929~1930年,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马匹被屠宰,约1/3的猪、羊被宰掉。在有些地方,农民甚至用暴力手段对抗工作队。一场暴风雨般的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在全国掀起。凡是被划为富农的,地方政权机关立即没收其财产,将他们“扫地出门”。1930年和1931年,全国有60万富农被剥夺财产,有万富农被强迫迁往西伯利亚、乌拉尔、北部边区。到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了。根据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教师总结: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师:总体来看,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又存在什么问题呢?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计划的逐步实现,苏联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引用市场经济的做法,使得这一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