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智者的训诫_第1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智者的训诫_第2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智者的训诫_第3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讲义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智者的训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智者的训诫—-《<老子〉五章》析读北京四中一、《老子》难懂,更难讲二、大道何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物混成,天生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道士腰间两把刀,和尚口下有条巾.本是平常两个字,难死多少读书人。道的特点第一,终极性,道是万物的本源.第二,模糊性,道不可以言说.第三,运动性,道的状态.第四,周遍性,道无处不在。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二十五章三、虚静无为:无吾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老子》十一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无为(统治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老子》三章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国之德也.—-《老子》六十五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老子》四十九章无为(被统治者)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二章四、老羊曰老子生而皓首,是中国最伟大的智者。《道德经》区区五千言,便成为了中国哲学的渊薮。后辈学者,论说动辄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