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_第1页
人文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_第2页
人文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_第3页
人文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_第4页
人文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地理学第十章旅游地理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二、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地理学类,分析旅游资源时空分布、旅游流、游客心理、旅游交通、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等。旅游管理:管理学,历史学。侧重酒店(饭店)、旅行社、景区、线路设计。旅游者离开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返回

旅游者到达、暂停、游览旅游通道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旅游系统图(据Leiper,转引自BonifaceBG&CooperCP,1987,p.4)旅游目的地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二、研究内容①二战之前

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自觉的,只是在研究土地利用时将旅游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加以研究,涉及到这一领域的地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麦克默里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②二战之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

总的来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没有明显的方向和兴趣,所做的研究工作仍然是零散的,这一时期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人数仍然有限,如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科波克(CoppockJT),美国克莱门特(ClementHG)。内容之一:发展历史回顾(国外)③20世纪60年代中以后世界旅游业在此时期也进入发展最快最稳的时期。这一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以主动参与和多样化的研究内容为特点。地理学者在这一时期所做的大量旅游研究的实际工作,为旅游地理学的科学化和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内容之一:发展历史回顾(国外)④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各学科旅游学者在继续实用研究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理性成分更高些的研究的总结。⑤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架,发展是相当快的。①古代旅游知识的积累大量的诗词、歌赋、散文、游记、专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祖国的锦锈山河,广阔而深邃地揭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情趣。内容之一:发展历史回顾(国内)②现代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系统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研究是以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为标志开始的。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是当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主要开拓者。经过20年的努力,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整个地理学领域中逐渐确定了其相应的地位,并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

动机:

马斯洛需求层次:基本的生理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内容之二:旅游者行为行为层次基本层次:游览观光提高层次:娱乐旅游和购物专门层次:休养、疗养旅游、出席会议、宗教朝拜、各种科学和社会考察、调查,以及其他专业活动。相互关系一般来讲,从基础到提高层次转变。影响:资源个体的评价独特性、共性和近邻效应旅游路线的设计和宾馆选址内容之二:旅游者行为内容之三:旅游需求预测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主要有两方面影响:旅游客源地:涉及到客源地旅游需要的水平和旅游者个人的情况。

旅游目的地:供给部分。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性因素人口特征(出生率,年龄,性别构成)收入与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R高峰指数内容之三: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和强度。其集中性可以用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内容之四:旅游地和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文化的要素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内容之四:旅游地和旅游资源评价地域性、大众性、直观性、季节性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一个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旅游资源。内容之四:旅游地和旅游资源评价一般认为,旅游地分为七个大类: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运动型旅游地

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综合性旅游地

旅游资源或旅游地的综合性评估:评估的范围包括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旅游资源;评估的目的是着眼于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比较;对于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估工作遵循一个统一的评估系统,有着确定的通用的评估标准;评价系统中的各被评估因子大都带有合适的权重值;评估的结果多是数量化的指数值。内容之四:旅游地和旅游资源评价内容之五: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布特尔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如: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强

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内容之五: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内容之六: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中,有五种基本容量,它们又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的生态容量。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饱和:旅游地域和场所(可以是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或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旅游超载:超出极限容量值。内容之六:旅游环境容量践踏后果。

对水体的影响。

噪声。

对设施的影响。内容之七:旅游区划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一些学者为了教学的需要,或从科研的角度,依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区划方案。区划原则和方法郭来喜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分为三个层次:旅游带、旅游省和旅游区。

依据上述原则,保继刚将全国划分为9个大旅游带: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带。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岭南文化南亚热带-热带风光旅游带。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内容之七:旅游区划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内容之八: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经济影响: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内容之八: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过分依赖旅游业

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

建筑污染

·

带状发展和蔓延

·

基础设施超负荷

·

与本地居民隔离

·

交通堵塞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内容之八: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对区域的社会影响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带来的表现在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简单地说,是对人的影响,是旅游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受到的影响。内容之八: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文化影响: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旅游与文化的物质形式旅游业和文化的非物质形式文化优越感内容之八: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据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来巴马的候鸟人以及普通游客突破200万人次。2013年1至5月份,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0.96万人次,同比增长32.7%。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地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宾馆(酒店)选址三、实践活动:旅游规划旅游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需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种种因素,非常复杂。因斯克普(Inskeep,E.,1991)认为,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下述6个方面:旅游吸引物和活动

住宿设施

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交通设施和服务

其他基础设施

社会因素三、实践活动:旅游规划居民富裕,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北方旅游重镇;湖光山色、运动休闲、风情小镇于一体的龙城西域。

集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古风辽韵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区;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的运动休闲旅游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清静幽雅的生态旅游区;环境舒适、民风浓郁的休闲度假区。三塔落座青天外,碧水相伴古州城。青天映三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