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望海潮》《扬州慢》比较阅读课件(教材精研+情境任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宋流行乐坛大咖柳永

轶事几则【故事1】东坡VS柳永

豪放VS婉约南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故事2】奉旨填词柳三变:一时猖狂,半生心酸话说柳永连续几次科举考试都落第,激愤之下作了一首《鹤冲天》词,自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宣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借此嘲弄当政者。几年后柳永又去应试,顺利过关。没想到宋仁宗读过他的牢骚词,于是斥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遂又被除名,便自嘲“奉旨填词”,更加放纵。【故事3】冯梦龙《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柳永科场失意,但混迹青楼歌坊却风生水起。当时歌女有传:“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无亲人祭奠。众歌伎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每年清明节,又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宋室南渡。【故事4】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故事5】一首词引发一场战争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记载:柳永《望海潮》一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读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即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这个传说或许夸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北宋流行乐坛大咖柳永

轶事几则作者简介:政坛失意客,词坛一浪子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暮年及第,但仕途不顺,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放荡不羁,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柳永惊艳世人的词句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望海潮·东南形胜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地理位置重要——

社会条件优越——

历史悠久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三吴都会东南形胜繁华全貌分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街巷美丽居室雅致户口繁庶长堤曲折江潮浩荡集市繁荣

市民殷富

总括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下片西湖湖山秀美重湖

叠巘桂子(典型

秋)荷花(典型

夏)百姓安居乐业羌管(昼)菱歌(夜)嬉嬉(民人游乐)官员与民同乐千骑(出游排场)乘醉(宴酣之乐)吟赏(山水之乐)祝愿,赞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山寺月中寻桂子接天莲叶无穷碧湖水—山峦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5、从百姓生活上看1、从地理位置上看2、从历史传统上看3、从自然景观上看4、从市井面貌上看惊叹赞美艳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炼字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三吴都会

十万人家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千骑拥高牙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

扬州慢姜夔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描写扬州的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月色名不虚传。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令人浮想联翩。“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当年的杜牧同样给足了扬州面子。江湖雅士作者简介

一介布衣,一生苦旅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一生没有做过官)。他善书法、精通音律、诗词俱工,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词尤负盛名。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立意幽远。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情场失意,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创作这首词时,年仅二十一岁。扬州慢·淮左名都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昔日春风十里、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以抒写此刻深沉悲怆之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心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时间

淳熙丙申至日地点

余过维扬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他人评价(点明主旨)有《黍离》之悲序言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萧条、孤寂、悲凉、凄清思考: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城”的

景空城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无声冷月寂寞红药--清角吹寒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文章有哪些词句写到了昔日的扬州?昔日繁华的的扬州城被称之为“名都”,与现在的“空城”形成鲜明的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桥边红药”等都反映了昔日扬州城的繁华热闹,是乐景写哀。

下阕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明确: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是指第二次),继而撤走以后,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场侵略战争。废池乔木对于当年敌寇的烧杀掳掠,尚且如此憎厌,人们对战争的憎厌和沉痛就可想而知了。本句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表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寓情于景,充分表达战乱的凄惨景象。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三句转换了一个画面,由所见转写所闻,气氛的渲染也更加浓烈。当日落黄昏之时,悠然而起的清角之声,打破了黄昏的沉寂,这是以声衬静。“清角吹寒”四字,“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听觉和触觉联系在一起,造成通感,声音就有了形象,愈发悲凉,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

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了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倒装:无声的清冷的月亮在水波中荡漾。“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唉,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词人用带悬念的疑问作为词篇的结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叹,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抒写了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维扬乱后景色,凄怆已极。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信不虚也。至文笔之清刚,情韵之绵邈,亦令人讽诵不厌。起首八字,以拙重之笔,点明维扬昔时之繁盛。“解鞍”句,记过维扬。“过春风”两句,忽地折入现时荒凉景象,警动异常。且十字包括一切,十里荠麦,则乱后之人与屋宇,荡然无存可知矣。正与杜甫“城春草木深”同意。“自胡马”三句,更言乱事之惨,即废池乔木,犹厌言之,则人之伤心自不待言。“渐黄昏”两句,再点出空城寒角,尤觉凄寂万分。换头,用杜牧之诗意,伤今怀昔,不尽歔欷。“重到须惊”一层,“难赋深情”又进一层,“二十四”两句,以现景寓情,字练句烹,振动全篇。末句收束,亦含哀无限。正亦杜甫“细柳新蒲为谁绿”之意。玉田谓白石《琵琶仙》,与少游《八六子》同工。若此首,亦与少游《满庭芳》同为情韵兼胜之作。惟少游笔柔,白石笔健。少游所写为身世之感,白石则感怀家国,哀时伤乱,境极凄焉可伤,语更沈痛无比。参军芜城之赋,似不得专美于前矣。周止庵既屈白石于稼轩下,又谓白石情浅,皆非公论。新闻评论和文学评论新闻评论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