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附答案_第1页
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附答案_第2页
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附答案_第3页
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附答案_第4页
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基考试-抗原抗体试题及答案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用嗜异性凝集来鉴别吸收试验结果正确的是()。A、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牛红细胞吸收(正确答案)B、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不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可被马红细胞吸收C、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也可被牛红细胞吸收D、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可被Forssman抗原吸收,不被牛红细胞吸收E、血清中绵羊红细胞凝集素被(或不完全被)Forssman抗原吸收,亦可被马红细胞吸收2、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合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A、等价带B、带现象(正确答案)C、前带D、后带E、中带3、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D、TI-AgE、共同抗原(正确答案)4、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A、≥10000(正确答案)B、<1000C、<5000D、1000000E、1000005、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A、静脉>皮下>肌内>腹腔B、静脉>腹腔>皮下>肌内(正确答案)C、腹腔>静脉>皮下>肌内D、皮下>肌内>腹腔>静脉E、腹腔>皮下>肌内>静脉6、抗原的反应原性是指()。A、抗原对机体的反应性的特性B、抗原与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C、抗原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正确答案)D、抗原与载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E、抗原引起自身反应淋巴细胞活化的特性7、下列不是凝集反应试验的是()。A、直接凝集试验B、间接凝集试验C、凝集抑制试验D、协同凝集试验E、毒素中和试验(正确答案)8、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BSAC、破伤风抗毒素D、ABO血型抗原E、大肠杆菌O14(正确答案)9、决定免疫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载体B、佐剂C、抗原决定簇(正确答案)D、TI-AgE、TD-Ag10、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正确答案)D、半抗原E、类脂11、不同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A、抗原与抗体比例不合适B、抗体的分子量较大C、抗原和抗体的大小相近D、抗体为多聚体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正确答案)12、对人体来说细菌的菌体(O)抗原属于()。A、自身抗原B、异种抗原(正确答案)C、同种异型抗原D、异嗜性抗原E、半抗原1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出现高峰和持续时间是()。A、出现于发病后1周内,高峰2~4,持续时间1~3个月B、出现于发病后1~2周,高峰为3~4周,持续时间3~6个月(正确答案)C、出现于发病后2~3周,高峰为3~4周,持续时间6~9个月D、出现于发病后3~4周,高峰为4~5周,持续时间9~12个月E、出现于发病后1~2周,高峰为4~5周,持续时间3~6个月14、从抗原化学性质来讲,免疫原性较好的是()。A、脂多糖B、脂肪C、糖类D、DNAE、蛋白质(正确答案)15、抗原分子诱导宿主产生应答的能力称为()。A、宿主反应性B、免疫原性(正确答案)C、免疫反应性D、抗原刺激性E、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16、天然抗原多属于哪种抗原()。A、TI抗原B、TD抗原(正确答案)C、既是TI抗原又是TD抗原D、既不是TI抗原又不是TD抗原E、超抗原17、沉淀反应中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A、前带(正确答案)B、后带C、带现象D、等价带E、拖尾现象18、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抗原物质称为()。A、简单半抗原B、复合抗原C、阻断抗原D、完全抗原(正确答案)E、封闭抗原19、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由于抗体过多而出现对反应的抑制现象称为()。A、亲和性B、抑制性C、前带现象(正确答案)D、后带现象E、解离现象20、抗原必需具备的基本特性是()。A、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无免疫原性,有免疫反应性C、分子量大,化学结构复杂D、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正确答案)E、异物性、复合性21、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的分子量B、抗原决定簇的性质C、抗原的异物性D、抗原的免疫反应性E、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正确答案)22、体外抗原抗体反应,最合适的条件是()。A、0.65%NaCl、pH2~6、35℃B、0.85%NaCl、pH6~8、37℃(正确答案)C、0.85%NaCl、pH2~6、35℃D、0.85%NaCl、pH2~6、37℃E、0.65%NaCl、pH6~8、37℃23、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的嗜异性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该抗体属于IgMB、该抗体可被含有Forssman抗原组织吸收(正确答案)C、该抗体与正常人血清中Forssman抗体不同D、该抗体在起病后第1~2周出现,高峰为3~4周E、该抗体持续时间为3~6个月24、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A、同种异型抗原B、共同抗原(正确答案)C、改变的自身抗原D、抗原E、半抗原25、纯化抗原常用的葡聚糖法(sepharose)适用于()。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正确答案)D、密度梯度离心E、沉淀26、来源于其他物种的抗原物质称为()。A、完全抗原B、异种抗原(正确答案)C、同种异型抗原D、自身抗原E、半抗原27、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现象称为()。A、前带B、后带C、等价带D、带现象(正确答案)E、前后带28、患者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滴度为1:224,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用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可以辅助诊断()A、血清病B、霍奇金病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D、病毒性肺炎E、冷凝激素综合征29、与抗原的免疫原性无关的物质特性是()。A、异物性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化学结构D、分子的立体结构E、物质的纯度(正确答案)30、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的化学组成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型(正确答案)E、抗原表位的数量31、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A、血管壁异常,束臂试验阳性B、DIC早期,3P试验阳性C、甲型血友病,APTT延长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块收缩良好(正确答案)E、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PF3释放减少32、出血时间测定延长可见于()。A、VIII,IX,XI因子缺乏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