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件25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_第1页
美术鉴赏课件25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_第2页
美术鉴赏课件25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_第3页
美术鉴赏课件25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_第4页
美术鉴赏课件25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术鉴赏

第二模块中国绘画鉴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节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一、中国近现代绘画概述中国近现代绘画,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的绘画。西方文化的传入,是近现代中国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要不要接受西方艺术,怎么样接受西方艺术,怎么样保持本土艺术的面貌,成了20世纪中国画家思考的最多的问题。二、中国近现代绘画鉴赏

清末民初的绘画主要是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画家以及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派”。吴昌硕(1844—1927),生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原名俊,又名俊卿,初字香补、芗圃。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有开拓性的、承前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创大写意画新风,影响深远,享誉中外。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即“后海派”领袖之一。他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名家。《菊石图》(图),以篆印入画,重气而不重形,画中的菊花、石头等形象以不似之似为宗旨,其根本关要在于重气,故能格高韵古,元气淋漓,动人心魄。《菊石图》吴昌硕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谓清、兰亭,小名阿芝,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坞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长期侨居北京。齐白石继承传统、师法造化,熔古代文人画与民间艺术于一炉,创造了富有革新精神,雅俗共赏的中国画,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齐白石《花鸟册页》之一(图)。图中一只墨色蝴蝶追逐半浸入水的红色芙蓉。妙趣横生、意味十足,散发着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着画家的思想、情感和追求。齐白石《花鸟册页》之二(图)。此图仅画一只蝉虫、两片红叶、数根枝条而已。蝉虫工细,纤毫毕现,红叶浓艳,枝条健拔泼辣,似随意而成,极为简括大气。《花鸟册页》黄宾虹(1865—1955)现代杰出画家,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号村岑,别署予向、虹庐,中年更号宾虹。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居杭州。在近代画家中以重视笔墨著称。《山水册页》黄宾虹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所作山水,元气淋漓、笔墨飞动、意境深邃。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黄宾虹,足见黄宾虹的成就非同一般。黄宾虹《山水册页》(图),此图一眼望见山峦重叠,林木丛生,山路曲折盘旋。山下一条河流穿过,河水中有一只小船行驶于两山之间,以山衬水,以水烘山,意趣生动。<山水册页>黄宾虹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曾入佛门,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还俗后以号行,四川内江人。少年习画,青年时随兄张善孖赴日学画。回国后师从李瑞清及曾熙学习书画。卓绝有才气,遍临先贤作品,尤得益于四僧,得其精髓,所仿石涛作品,几欲乱真。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工笔、写意俱臻于妙境,20世纪30年代时与齐白石齐名,并称“南张北齐”。曾临摹敦煌壁画3年,画风大变,善用复笔重色,丰厚浓重。50年代后,长期居巴西,创泼墨、泼彩新法。1978年,移居台北。传世作品极多,在海内外影响极大。《月下荷影》(图),此幅画作格调清新典雅、色彩绚丽、如诗如梦、意境幽远。前面的白色荷花用线勾勒,以粉染之,花蕊用沥粉法点之。背景以泼墨画荷叶,墨与色自然交融,水气淋漓、亦酣亦畅。《月下荷影》张大千刘海粟(1896—1994),原名槃,又名九,后改名海粟,字季芳,江苏武进人。幼习诗文书画,14岁时赴上海,入布景画传习所学习。1912年,与乌始光等发起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并任副校长。早年多作油画,后以中国画创作为主,工写意山水及花鸟,尤以画黄山闻名,曾经十上黄山。所画山水,多用重墨泼彩之法,气势雄壮,富于个性。传世作品很多。《黄山图》(图)作于1982年、纸本设色,此图是刘海粟先生晚年作品。画家吸收后印象主义画派的笔法,在山水画中采用了泼彩画法,泼彩层层重涂,层层积染,但色彩不呆板,具有韵律的流动感,难能可贵。《黄山图》刘海粟林风眠(1900—199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4年在巴黎与同学林文铮等组织霍普斯会,并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展览。1925年回国,曾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杭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杭州艺专教授,1952年退休后居上海,任上海美协副主席等职。《鹭鸶》(图)是林风眠富有渔村风情的花鸟画代表作之一。林风眠喜欢描绘层层黑云压迫下,跋涉于污泥沼泽之中而洁身自好的白鹭。作品中两只体态修长的鹭鸶徘徊在芦苇沼丛,步履一前一后、羽翅一张一合。清冷、悲凉、空旷而又抒情,如月光清辉,富有诗意。《鹭鸶》林风眠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少年有才,曾在乡村学校任教。后去上海,结识高奇峰。1914年入震旦大学习画,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赴法留学,师事达仰,后入巴黎国立美校。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其作品题材广泛,以画马闻名。《九方皋》(图)作于1931年,纸本设色,国画,139厘米×351厘米。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徐悲鸿有感于这个动人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九方皋的艺术形象。以此来倾吐内心的抑郁,抒发渴望发掘人才的美好意愿。《九方皋》徐悲鸿蒋兆和(1904-1986),四川泸州人。自幼喜画,16岁赴上海以画像和广告、服装设计为生,业余自修油画。受徐悲鸿写实主义主张和改革中国画的思想影响,其作品多以时事生活及历史人物肖像为题,以写实的笔法来反映中国民间生活。其作品造型写实,笔法严谨,融西画写生之法于中国水墨画之中。《流民图》(图)巨卷长28米,高2米。画家从1942年至1943年历经一年时间才完成此作。《流民图》是画家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身处沦陷的特殊背景之下诞生的,是直接揭示战争灾难的作品。画作表达了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对难胞的同情和对侵略战争的控诉。《流民图》蒋兆和李苦禅(1898—1983),原名英杰,后改名英、超三,号励公,以艺名行,山东高唐人。曾就学于北平艺专,1920年拜齐白石为师。他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其笔墨雄阔,气势磅礴,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有独到之处。《群鹰图》(图)创作于1973年,画面上五只雄鹰栖息在苍松郁郁的崖石之上,威猛雄奇。五只雄鹰姿态各异毫无雷同,但都神气十足、不怒自威。《群鹰图》李苦禅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的艺术博采众长,于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潘天寿的画,以线为主、点为缀,用笔凝练、沉健,笔笔清晰、浑朴、凝重、力能扛鼎,墨韵十足、敷彩灵巧。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小龙湫下一角》(图)是潘天寿先生在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方面进行尝试的成功之作。小龙湫是雁荡山著名风景点之一,环境极为幽静,龙湫飞瀑、松涛声声、流水淙淙。《小龙湫下一角》潘天寿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喻人,早年留学日本,攻东方美术史学。擅长山水、人物,早年师法古人,尤其推崇石涛。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进行艺术变革,风格独具,开创了现代金陵画派的全新风格,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图)表现的是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词意。作品描绘的是云开雪霁、旭日东升时,莽莽神州大地“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图景。《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曾入无锡美术专门学校,后拜画家冯超然为师,并结识吴湖帆。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等职。以山水闻名,兼作人物、花鸟。尤善描绘云水,其山水多江河浩淼,云蒸雾霭,变化丰富。《硃砂冲哨口》(图)为其中期的佳作,是他从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的迈进,富有强烈时代感。《硃砂冲哨口》陆俨少吴冠中(1911—),别名荼,江苏宜兴人。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1946年至1950年留学法国,回国后相继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率先提出了“形式决定内容”、“抽象美”等观点,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试图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精神相结合,取二者之长,造出了一种融西方形式规律与东方意境韵味的水墨画。《小桥人家》(图)是吴冠中先生作品典型风格的代表。吴冠中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水乡的画家,对江南水景有着浓厚的深情。如此深深的烙印与真切的情怀,使得先生笔下的水乡流露出情真意浓的雅致与灵秀。《小桥人家》吴冠中

吴作人(1908—1997),安徽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攻素描、油画,功力深厚;间作国画富于生活情趣,不落传统窠臼。晚年后专攻国画,其画作境界开阔,寓意深远,熔古、今、中、西于一炉,具有强烈的个人面目,自成一家。他的水墨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其最擅长的题材有熊猫、骆驼、牦牛等,以水墨点垛造型传神,气韵生动。《牦牛》(图)如果说徐悲鸿的马歌颂了民族的奋起精神,李可染的牛赞美了民族的负重精神,吴作人的牦牛则二者兼而有之,它表现了一种猛进的精神,给人以奋力向上的感染力量。《牦牛》吴作人黄胄(1925—1997),原名梁黄胄,河北蠡县人。1940年起从赵望云学画,1945年随赵望云赴西北写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