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科学发展观分析滇池污染状况及其综合防治对策组员:朱
丽;学号:200810405440;负责报告提纲的拟定;龙文纳;学号:200810405203;负责实践报告的写作;张关发;学号:200810405417;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高义来;学号:200810405420;负责报告提纲的拟定;高礼良;学号:200810405411;负责PPT的制作;孙键金(组长);学号:200810405412;负责最后报告、PPT的审核及修改;学院: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和年级: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成绩:
指导教师:黎仕勇
时间:2010年6月摘要
1980——2000年以来滇池草海属异常富营养化水体,外海属富营养化水体,水中TN比TP增加快。以至于滇池水质污染程度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已上升了一个台阶。政府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从污染源治理和控制、内源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并获得很大成效。关键词:滇池污染;富营养化;水污染;污染防治;科学发展观
一﹑概述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宽达12.5km,平均水深4.4km,水面面积306km^2,库容为12.9m^3。滇池北面有一天然湖堤,将其隔为两区,中间有一航道相通,南部为滇池主体称外海,北部支体称草海。入湖河渠20余条,湖水出海口、西园隧道经人工闸门控制流入螳螂川至普度河,最后注入金沙江。
滇池作为一个淡水湖,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滇池由于其坐落在昆明市旁,因此,滇池成了工农业和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源头。而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滇池又成了集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调节气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颗高原明珠。可以说滇池是昆明乃至云南的经济命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非可持续发展,滇池的水质污染也日益严重。草海处滇池上游,靠近城区,接纳了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由于人工闸的分隔,草海水位通常较外海低,水质污染比外海更为严重,氮、磷、有机污染等指标严重超标,水质为劣V类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湖水颜色暗淡,藻类大量漂浮,水葫芦疯长,每年都须进行打捞。外海水质污染日趋严重,藻类形成的“水华”近年来出现面积更大,时间更长的趋势,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有机污染、氮和磷,另外pH也有超标的情况,水质也同样呈严重富营养化,为劣V类水体,为此,国家将滇池污染治理列为“九五”期间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二﹑滇池水质的污染情况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05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62.5,属中度富营养化。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1980-2000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这20多年以来,滇池各营养物的含量有较大的增长,有明显的波动(见表1和表2)。滇池草海的总氮从1982年的1.34mg/L增长到2000年的11.89mg/L,增加量达787.3%;总磷由1982年的0.242mg/L增长到2000年的1.06mg/L,增幅达338%;高锰酸盐指数七十年代为3.62mg/L,到2000年增长为12.54mg/L,增幅达245.3%;生化需氧量七十年代为1.70mg/L,到2000年增长为15.38mg/L,增幅达804.7%。滇池外海总氮从1982年的0.19mg/L增长到2000年的1.98mg/L,增加量达942.1%;总磷由1982年的0.088mg/L增长到2000年的0.28mg/L,增幅达218.2%;高锰酸盐指数七十年代为4.15mg/L,到2000年增长为6.71mg/L,增幅达61.7%;生化需氧量七十年代为1.0mg/L,增幅达447%。蓝藻暴发(实地拍摄的照片)
这些营养物质含量的增加给滇池水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基础和富营养化条件。滇池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指数为特征的有机污染与氮、磷为特征的富营养化具有类似的时空分布。草海1982年的氮磷比值为5.5:1,2000年上升到11.22:1,滇池外海1982年的氮磷比值为2.2:1,2000年上升到7.1:1。而科学研究表明当湖水总氮和总磷浓度的比值在10:1—25:1的范围时,藻类生长与氮、磷浓度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草海氮磷比值已进入其范围,外海也上升接近范围边缘,近年来各类营养物含量的增加,也正是近年来蓝藻大面积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2000-2005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00-2005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三﹑滇池水污染的防治对策1﹑滇池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3)缺乏雨季行洪污水治理技术和措施;(4)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5)湖泊自净能力所剩无几,外海南北水质和水生态差异非常显著。2﹑主要防治对策:(1)建立更多的污水处理厂,严格的控制污水的排放。流域经济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九五”期间已先后投入5.39亿元的巨资建成了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明通河)、第三污水处理厂(运粮河)、第四污水处理厂(北市区下段)、第五污水处理厂(北市区下段)、第六污水处理厂(宝象河)及第一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船房河)、盘龙江综合整治工程之中段和上段截污(截污、清淤绿化)和滇池北岸截污工程(大青河、船房河)。2000年昆明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5%。在此期间完成了大观河综合治理工程(调水、清淤、截污、护堤整理)及大观河下段底泥疏浚工程。(2)对湖中的蓝藻进行捕获滇池近年来蓝藻水华持续爆发,严重影响滇池水环境功能。而由于受风场的影响,可以对滇池北部蓝藻密集区进行捕获。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局部蓝藻水华造成的景观污染,同时也除掉了藻类包含的氮和磷,而蓝藻本身应急工程中,采用机械除藻,共清除蓝藻68951.9吨
(湿重),折合计算后随蓝藻除去氮544.75吨
,除去磷51.17吨。终端治理在目前也还是一条很好的治理途径。(3)建设湿地公园,恢复湖泊的自然生态系统从生态学原理及食物链上分析,为了达到治理和利用相结合,维持水域的生态平衡,作为一个天然湖泊而言,必须配置一个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这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初级生产者(如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藻类等),食草、食藻性动物(如草鱼,鲢鱼等)杂食性动物(如鲫鱼等)和还原者(微生物),这种以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所组成的水生生态系统,才最具稳定性,才最能承受污染负荷。要控制滇池蓝藻泛滥,最根本的是重建滇池良性水生生态结构,强化水体初级生产者的物种多样性建设,已削减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的占有比例。因此,恢复滇池的水生生态系统是解决滇池水污染的根本问题。目前已经建设了六甲湿地、西华湿地、草海湿地、大观湿地等,利用水生植被具有抑制风浪、促进沉降、固持底泥、净化水质的功效和对藻类竞争的抑制作用,逐步用湖滨带和自然湿地取缔防浪堤,促进滇池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在环湖生态方面:政府按照先关闭后处理的原则,全部关闭滇池面山的砖瓦厂、采石场、采沙场、取土点。年内在沿湖四县区拆除防浪堤8.4公里,建设湖滨湿地2800余亩。结合滇池生态湿地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草海北部片区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建立沿岸湖滨带,恢复自然湿地和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种群),利用水生植被具有抑制风浪、促进沉降、固持底泥、净化水质的功效和对藻类竞争的抑制作用,逐步用湖滨带和自然湿地取缔防浪堤,促进滇池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4)加强关于滇池水污染的防治管理﹑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和完善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把各项职责任务分解落实。进一步加强滇池流域的水环境监控,建立监测网络,对滇池的入湖河道的水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在管理的同时加强群众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四、滇池水污染治理的成效2010年4月8日召开的昆明市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暨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第三次会议透露,从今年7月起,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全面进入“内外并举”的攻坚阶段。今年滇池治理工作,核心是控源减污,目标是提升水质,年内确保全面完成滇池治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1﹑主城污水日处理能力两年翻番过去的2009年,以滇池流域为重点的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截至去年底,滇池环湖干渠截污和环湖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实现了基础闭合;“四退三还一护”工作取得突破,退塘、退田4.2万亩,退房74.1万平米,退人1.45万人,完成环湖生态建设5.06万亩;河道及其支流、沟渠治理成效显著,36条出入滇池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主城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0.5万吨,两年翻了一番,再生水日处理能力达7.5万立方米,比2007年增长114%;取消流域内挖沙、采石、取土等矿业权547个,涉及面积1.3万亩,“五采区”植被恢复8181亩,流域林木绿化率达50.6%。对此,省委、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2009年是滇池治理工作力度最大、资金投入最多、治理成效最明显的一年。滇池水质状况
2009年四季度滇池草海水质类别总体劣于Ⅴ类,主要监测指标中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超过Ⅴ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81.7,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类别没有变化,均为劣Ⅴ类,营养状况均为重度富营养。
2009年四季度滇池外海水质类别为Ⅴ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3。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类别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营养状态没有变化,均为中度富营养。主要入滇池河道水质状况监测的滇池入湖河道共有29条,其中进入草海的河流7条,进入外海的河流22条。从入湖断面监测结果显示,除西坝河监测时断流,无监测数据外,有11条河流达到其水质保护目标要求:柴河、东大河的水质类别为Ⅱ类;南冲河、淤泥河的水质类别为Ⅲ类;洛龙河、胜利河(捞鱼河)、大河(白鱼河)、茨巷河(原柴河)的水质类别为Ⅳ类,老宝象河、马料河、古城河水质类别为Ⅴ类;其余17条出入湖河流水质均未达标,水质类别均为劣Ⅴ类,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和总磷等。河流名称水功能类别2010年1季度与上游断面比较水质状况是否达标水污染指数水污染指数比较%污染变化趋势评价盘龙江Ⅳ断流----劣Ⅴ类未达标154--断流----断流----新宝象河ⅤⅢ类达标53--Ⅲ类达标56--劣Ⅴ类未达标148164.3显著加重大观河Ⅳ劣Ⅴ类未达标173--劣Ⅴ类未达标135-22.0显著减轻金汁河Ⅳ劣Ⅴ类未达标354--劣Ⅴ类未达标1276260.5显著加重断流----劣Ⅴ类未达标744--表32010年1季度滇池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结果乌龙河Ⅳ劣Ⅴ类未达标108--南冲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16--劣Ⅴ类未达标15130.2显著加重五甲宝象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33--虾坝河Ⅴ劣Ⅴ类未达标246--海河Ⅴ劣Ⅴ类未达标343--中河(城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54--捞鱼河ⅤⅣ类达标68--Ⅲ类达标43-125.0显著减轻劣Ⅴ类未达标106146.5显著加重淤泥河ⅤⅣ类达标62--柴河ⅤⅡ类达标34--白鱼河(大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19--茨巷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27--采莲河Ⅳ劣Ⅴ类未达标311--劣Ⅴ类未达标212-31.8显著减轻劣Ⅴ类未达标61096.1显著加重大青河(含明通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623--劣Ⅴ类未达标156-90.4显著减轻洛龙河ⅤⅡ类达标22--Ⅱ类达标21--Ⅲ类达标43--老运粮河Ⅳ劣Ⅴ类未达标477--劣Ⅴ类未达标653--劣Ⅴ类未达标517--劣Ⅴ类未达标265-51.7显著减轻劣Ⅴ类未达标217-18.1显著减轻古城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10--牧羊河ⅡⅡ类达标22--小清河Ⅴ劣Ⅴ类未达标348--东大河ⅤⅣ类达标76--六甲宝象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24--老宝象河ⅤⅣ类达标80--姚安河Ⅴ劣Ⅴ类未达标196--老盘龙江ⅣⅤ类未达标86--枧槽河Ⅴ劣Ⅴ类未达标651--劣Ⅴ类未达标204-68.7显著减轻螳螂川Ⅴ劣Ⅴ类未达标360--劣Ⅴ类未达标204-43.3显著减轻新河(新运粮河)Ⅳ劣Ⅴ类未达标1037--劣Ⅴ类未达标645-37.8显著减轻劣Ⅴ类未达标1517--劣Ⅴ类未达标744-31.2显著减轻王家堆渠Ⅴ劣Ⅴ类未达标492--冷水河ⅡⅡ类达标27--马料河ⅤⅤ类达标96--劣Ⅴ类未达标11620.8显著加重断流----西坝河Ⅳ劣Ⅴ类未达标177--船房河Ⅳ劣Ⅴ类未达标208--劣Ⅴ类未达标198-4.8基本不变金家河Ⅴ劣Ⅴ类未达标489--劣Ⅴ类未达标406-17.0显著减轻2﹑四个“更加注重”加快推进综合分析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在会上指出,开展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下更大的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用更实的举措,努力做到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合理规划、远近结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标本兼治,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科学治理,更加注重遵循规律、防灾减灾。加快推进市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让全市人民共享水利之益,远离污染之害。仇和强调,2010年既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的决战之年,也是蓄势冲刺“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更是滇池治理标志性、里程碑式的一年。从今年7月起,滇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术后早期活动管理护理查房
- 老年患者药物管理与护理措施
- 江口中学一模数学试卷
- 2025年度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九)
- 2025年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真题【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巴西混血人种课件介绍
- 工程造价自学全套课件
- 2025年度国际货运航空物流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人才住房集资房买卖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现代化冷链物流冷库项目设备销售安装及冷链技术支持合同
- 车辆悬架空气弹簧产品生产技术现状
- 现场观摩会策划方案
- 酒店安全培训
- 手术室甲状腺术中护理
- 安全与急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酒店贵重物品寄存室管理制度
- 医用气体管道专业施工方案
- 【正版授权】 ISO 13408-5:2006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5: Sterilization in place
- 二下《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课件
- 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术
- 填料塔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