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要点_第1页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要点_第2页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要点_第3页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要点_第4页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开展和社会变化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7年春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后来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到了哪里去娶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由契丹人建立的辽、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根本史实;2.认识这一时期的地图;3.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新课探究一、契丹族与党项族辽宋夏形势图传说钩史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开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1、契丹的兴起北宋西夏金南宋辽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北宋〕苏颂契丹引马图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发源于中国辽河上游一带,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到唐朝时,契丹已经逐渐强大起来。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建立政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开展:阿保机建国后,开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1、契丹的兴起发源辽河流域契丹文字契丹货币北宋西夏金南宋辽辽(契丹)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史称辽。辽(契丹)1、契丹的兴起时间:都城:建立者:国号:民族:重大事件:10世纪初上京阿保机〔辽太祖〕契丹〔有时又称辽〕契丹族占领幽云十六州2、党项族——羌族的一支

找一找:党项族兴起的地区。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天的银川登基称帝,从此西夏开始了它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元昊统治时期,西夏的势力有很大的开展,其辖境“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宁夏同心县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和陕西北部、内蒙一局部。元昊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辽西夏金南宋北宋辽(契丹)北宋西夏2、西夏的建立3.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根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澶渊之盟耶律阿保机960年西夏4.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稳固政权?〔1〕辽:阿保机建国后,开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开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辽北宋西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辽宋燕云十六州探究一: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探究一: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3.澶渊之战澶

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以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探究一: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1.读史料: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

材料二:澶渊之盟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què),互市贸易。在边界设置的贸易市场辽北宋西夏1、宋辽:罢征战盟澶渊〔1〕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背景:辽军攻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开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开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表达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二〕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辽北宋西夏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宋史新论?2.根据材料,概括宋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宋夏关系:休战事定君臣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开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防止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遥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开展。对于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和西夏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北宋和吐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