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第一章地质作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1.gif)
![《工程地质学》第一章地质作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2.gif)
![《工程地质学》第一章地质作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3.gif)
![《工程地质学》第一章地质作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4.gif)
![《工程地质学》第一章地质作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d66488017c7a7b38e3576d2a825be21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质作用第一节内力地质作用主要内容第二节外力地质作用第三节内外力地质作用
的相互关系地球的内圈层构造地壳平均厚度33km大洋5~10km大陆15~80km莫霍(moho)面岩石圈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1000-2900km外地核内地核过渡带过渡层33-1000km古登堡面P波:V=7.6km/s-8.1km/sP波:V=8.1km/s-13.6km/sP波:V=13.6km/s-8.1km/s高温熔融岩浆岩发源地(软流层)硅铝(花岗岩层)硅镁(玄武岩层)primarywavepressure
wave2900km体积83.3%固态硅酸盐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地表以下2900-4642km厚度1216km熔融状态的铁等铁、镍重金属刚度高厚度515km液态过渡到固态固体地壳的真正外壳软流圈风力作用形成的新月型沙丘风化作用火山喷发和熔岩溢出景观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发展的作用。实质上:组成地球的物质以及由其传递的能量发生运动的过程。地质作用的动力源泉:一是地球的旋转能
、重力能以及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内热;二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源,主要是太阳的辐射能;分类(按照能量的来源)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内部的能量(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第1节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tectonism)——构造运动
水平和升降运动。地球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等水平运动(造山)——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褶皱断裂裂谷盆地红海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该断层每年以大约5厘米的速度滑动,目前仍在移动。圣安德列斯断层喜马拉雅山天山祁连山褶皱山系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示意图升降运动(造陆)——垂直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运动。
由地球内部的能量(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第1节内力地质作用夏威夷大岛基劳维亚(Kilauea)火山喷射的熔岩场面从基劳维亚(Kilauea)火山喷射出来的熔岩流
岩浆作用岩浆作用(magmatism)岩浆(Magma)——(1)火山在活动时不但有蒸汽、石块、晶屑和熔浆团块自火山口喷出,而且还有炽热粘稠的熔融物质自火山口溢流出来。前者被称为挥发成分和火山碎屑物质,后者则叫做熔岩流。目前,我们把这种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成分并且主要成分为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的熔融物质称之为岩浆。(2)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岩石。当岩浆喷出地表后,则被称为熔岩。岩浆的温度900ºC~1200ºC,最高达1300ºC。白色≥1150℃金黄色
1090℃橙色
900℃亮的鲜红(樱桃红)700℃暗红色
550~625℃隐约可见的红色
475℃
岩浆作用(Magmatism)——岩浆形成、运动、演化、冷凝形成火成岩的全过程。火山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喷出岩岩浆由地下深处沿各种软弱带上升,往往由于热力和上升力量的不足,或因通道受阻,不能到达地表,只能停留在地下一定深度处,冷凝成岩石的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产生的岩石为侵入岩;深成岩(>3km)、浅成岩(<3km)地下深处的岩浆直接冲破地壳喷射或溢流出地面冷却成岩石的过程称为喷出作用。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内部的能量(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已形成的地壳的各种岩石,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此条件下的岩石为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成分的加入内力地质作用:
由地球内部的能量(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地震作用(earthquake)
地震是地壳快速振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强烈表现。火山喷发、地下溶洞或地下采空区的塌陷、山崩、陨石坠落等都可以引起地震。黄色部分:环太平洋地震带蓝色部分:欧亚地震带绿色部分:海岭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2.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
3.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汶川处在南北地震带中的龙门山地震带(图中松潘红条上)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构造运动(tectogenesis):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动创造通道。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由地球外部能源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等。第2节外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任务就是削高补低,重塑地表形态并产生相应的地质产物——沉积物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一般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硬结成岩的程序进行风化作用(weathering):组成地壳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致逐渐分解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外力地质作用,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矿物在原地只发生机械破坏而不发生化学成分改变的过程叫物理风化作用剥离
物理风化作用冰劈(冻结与融化)晶胀(结晶与潮解)剥离冰劈晶胀氧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水化作用(硬石膏形成石膏)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使岩石的硬度降低、密度变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面貌破坏的作用,称为化学风化作用。氧化作用:
矿物与大气或水中的氧化合生成氧化物的作用。如:
4FeS2(黄铁矿)+19O2+mH2O2Fe2O3.nH2O+8H2SO4溶解作用:
卤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矿物易溶于水的作用。最常见是碳酸盐矿物溶于含CO2的水溶液中,如:
CaCO3(方解石)+H2O+CO2Ca(HCO3)2水解作用:水中H和OH离子置换矿物在水中离解出的离子的作用。如4K[AlSi3O8](钾长石)+6H2OAl4[Si4O10](OH)8(高岭石)+8SiO2(蛋白石胶体)+4K(OH)(溶液)水化作用:水分子结合到矿物晶格中变成为含水的新矿物。如Fe2O3(赤铁矿)+nH2OFe2O3nH2O(褐铁矿)碳酸化作用:当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时,水溶液中除有H和OH离子外,还有碳酸根离子,然后和某些矿物生成碳酸盐类。生物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遭到破坏的过程机械破坏、化学破坏根劈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岩石性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岩性是内在依据,气候是最重要的外因。1.岩石性质:成分、结构和构造(1)成分:其在分化带中的稳定性主要是由其中所含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决定的,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一般易风化而酸性岩较稳定。(2)结构、构造:结构、构造均匀地岩石较难风化。2.气候:气温和降水量(1)气温:
1)温度高低影响化学风化速度2)昼夜温差大小影响岩石的物理风化速度(2)降水量:降水量大,出现潮湿气候,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降水量小,出现干旱气候,温差大,雨量小,物理风化作用显著。3.地质构造:节理对风化作用的影响(增大了化学风化的表面积)4.地形: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剥蚀作用(denudation):通过风力、地面流水、湖泊、海洋和生物等各种外动力因素,把风化后的松散物从岩石表面搬离原地,并以风化物为工具,参与对岩石、矿物进行风化破坏的过程。剥蚀作用的主要产物是陆地;剥蚀作用与风化作用紧密相关,岩石风化后为剥蚀作用提供了条件,剥蚀之后又利于继续风化。
剥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湖、海的冲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吹扬作用和磨蚀作用吹扬作用:风将岩石表面的松散砂粒或风化产物带走。磨蚀作用:风所夹带的砂粒,随风运行,对岩石表面发生摩擦的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按侵蚀作用的方向:下蚀作用、侧蚀作用湖、海的冲蚀作用:湖的波浪和海的拍岸浪。冰川的刨蚀作用:厚的冰层在移动过程中将床底和两侧岩石刨掘、摩擦,形成各种冰川地形。§4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按其发展的方向分为两个类型,一种称下蚀作用,主要是河流对河床底部的侵蚀破坏;另一种称侧蚀作用,是河流对河岸两侧的侵蚀破坏过程。
——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下蚀作用是依靠河水的动能进行的;河水的动能则是由其所具有的势能转换而来。因此可以认为:地形决定河水的下蚀能力。当河水面趋于某一平面高程而停止流动时,其下蚀作用也随之终止,这一平面即河流的侵蚀基准面。基准面分局部和永久性两种,海平面是一切入海河流的永久性侵蚀基准面。基准面可以因气候和构造运动而改变。下蚀作用侵蚀河床底部,使河床加长和加深。河流的侧蚀作用侧蚀作用—
侵蚀河床两侧使之弯曲,河谷加宽,谷坡后退的作用
——蛇曲的发展与裁弯取直作用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地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地貌裁弯取直与牛轭湖轭湖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搬运作用(transportation)
风化、剥蚀后的物质,被流水、风、冰川等介质搬运到其他地方。搬运物质的流体主要是大气和流水,高寒地区的冰川和干旱地区的风也是参与搬运作用的营力。
搬运作用的方式拖拽搬运:粗大颗粒悬浮搬运:较细颗粒溶解搬运:溶解于水中的物质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能力取决于风的强弱和物质的大小、密度。河流的搬运作用:包括化学搬运和物理搬运。湖、海的搬运作用:湖的波浪和海的拍岸浪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携带着岩石碎屑、巨石移动,克服前进的阻力向前推进。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经过一定距离之后,由于搬运介质搬运能力(风速或流速)的减弱,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或在生物作用下被搬运的物质从风或流水等介质中分离出来,形成沉积物的过程。沉积的方式:
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风的沉积作用:风的搬运能力取决于风的强弱和物质的大小、密度。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冲积物。湖、海的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冰川的沉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矿泉水委托加工合作协议书范本
- 连带责任担保公司长期借款合同范本
- 疼痛缓解的新研究动态
-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 科技项目申报委托协议书范本
-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范本
- 陕西省汉中市普通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电机控制器故障诊断的现代技术与挑战
-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2023
- 中药材仓储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
- 阴囊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2024届高考数学高考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 DZ∕T 0051-2017 地质岩心钻机型式与规格系列(正式版)
- 《行业标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监督导则》
- 压力管道穿(跨)越施工工艺规程2015
- 2型糖尿病性增殖性出血性视网膜病的护理查房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 业主授权租户安装充电桩委托书
- 书画同源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中国书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