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第一、二章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大小:均匀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纬线形状是圆,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经线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经线圈。
、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纬线即赤道,最长纬线。、东西半球分界限:°和°。南北半球的分界限:赤道。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断的旋转;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自转周期为24
小时(或1日夜更替和时差。8、地球的公转: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
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时变化、日夜长短变化、中午太阳高度变化和五
个热量带的形成等。、五带以南回归线(23.5°、北回归线(23.5°N)和南极圈(66.5°S)、北极
圈(66.5°为界分为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10、地图三因素:方向、比率尺、图例和注记。、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地不一样样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山顶(一组闭合曲
线,外低内高)、盆地(一组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鞍部(相邻两山顶之
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低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一般
发育有河流)、绝壁(多条等高线重合处)。12、陆地表面五种基当地形: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13、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和湖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
山、丘陵;棕色表示高原、顶峰;白色表示积雪、冰川。14、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
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地表海陆面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陆散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散布在
北半球,海洋主要散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散布在东半球,海洋主
要散布在西半球;随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2.七大洲,①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②分
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散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
和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四个大洲:非洲、亚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
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北美洲所有在北半球,南极洲所有在南半
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面积:亚洲与欧洲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
土耳其海峡-地中海;亚洲与非洲界限: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界限:巴拿
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界限:白令海峡;3.四大洋: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
度最广的大洋。③面积:太平洋(最大,、海陆变迁的主要原由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起落。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惹起的。、板块结构学说的看法: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结构(欧亚板块、非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此中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
带。第四章天气与天气、天气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气平易降水。、气温的时间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出此刻14时左右,最低温
出此刻日出前后)年变化(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是夏天,
1月气温最低,是冬天,南半球恰好相反。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均匀气温之差
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变化: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②夏天,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
海洋高;冬天,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③气温随海拔的高升而降低;海拔每高升
100米气温降落℃。、降水的空间变化,①赤道地域多,两极地域少;②中纬度地域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部地域多,中、西部地域少;③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天气特点:(1)热带天气种类散布气温特点降水特点热带雨林天气赤道及周边地域终年多雨
终热带草原天气热带雨林天气的南北双侧分干、湿两季
年热带荒漠天气回归线周边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干燥
高温热带季民风候东南亚、南亚分旱、雨两季(2)亚热带天气种类散布天气特点地中海天气纬度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民风纬度25°-35°大陆东候部()温带天气夏天酷热干燥,冬天平易多雨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温少雨种类散布天气特点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域大陆西部(40°-°大陆西岸)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均匀(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温带大陆性气温带地域大陆中部冬冷夏热,降水稀有
候温带季民风候温带地域大陆东部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严寒干
燥、影响天气的因素:纬度地点、海陆地点、地形。
7、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种类有:温室效应,臭氧层被损坏,酸雨危害。xk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权衡人口增加快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的
茂盛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
地域。权衡人口散布疏密的指标: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数(人/平方千
有计划地生育,令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经
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依据人类体质特点(主假如肤色)的差别,世界居民分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世界上的语言主要有: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上影响大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三大宗教都源于亚洲。、聚落有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各样类。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平原地域聚落散布
密集,世界民居:黄土高原-窑洞,内蒙古草原-蒙古包,华北平原-四
合院,湿热地域-竹楼,山区-吊脚楼,北极的因纽特人-冰屋.世界遗产
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法国的巴黎塞纳河边、巴西的国都巴西利
亚、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山西的平遥古城等。第六章发展差别与国际合作
、国家之间的差别:海陆地点不一样样:有临海国、内地国、岛国。经济发展水
平不一样样: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散布:发达国家大多散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
主要散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理解“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结合国(UN)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安全理事会(安理睬)是保持和平易安全的机构,由中、法、俄、英、美五
个常任理事国和10特别任理事中构成。世界贸易组织(O是全世界经济贸易
组织,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第七章亚洲1、地点: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
洋,西临地中海;西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
美洲相望。2、自然地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特点:中部高,周围低,是地
势起伏最大的大洲;河流: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部向周围分流
入海(注意流入三大洋的主要河流里海-世界最大(内地、咸
水)湖,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水量最大淡水
①天气种类复杂多样②季民风候显然③温带大陆性天气
散布广。3、人文地理:人口最多大洲,6个国家人口超出1亿(东亚—中国、日本;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第二节东南亚1、地点【图7.19围:包含中南半岛(位于中国以南)和马来群岛甸与中国陆上相邻。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有2、自然地理【图7.19中南半岛:形成河山相间,纵列散布的态势;马来群岛多山地,多火山地震(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河流: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共6自北向南注入南海。天气【图7.7热带季民风候(中南半岛雨林天气(马来群岛3、人文地理:居民:多为黄色人种;中南半岛的人口、城市主要散布在河流沿
岸及河口三角洲。宗教:中南半岛的泰国、缅甸-佛教(缅甸仰光的大金
塔、柬埔寨的吴哥窟教。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已获得所在国国籍)、华侨(仍保存中国国籍)最大
聚居地(祖籍大多是广东、福建水稻(泰国、越南、缅
西亚-椰子、马来西亚-油棕)、矿产(马来西亚是最大锡矿生产国、印度尼
西亚、文莱是主要石油出口国在印度尼西亚的国都雅加达,10个成员国。第三节南亚(又称1、地点【图7.31,南临印度洋,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2、自然地理:地形【图7.31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
平原,南部德干高原。河流:恒河注入孟加拉湾,被印度教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天气:以热带季民风候为主(天气特点:终年高温,
分雨、旱两季西南季风在不一样样年份因风力强弱和进退早晚
的差别,易致水旱灾祸。3、人文地理: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四大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该区
也是佛教、印度教的起源地。城市【图7.36是印度的麻纺织
工业中心,孟买是最海洋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的”
(高新技术家产中心新德里。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属发展
中国家,核技术、软件家产(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航天
技术较发达。代表性宗教建筑有伊斯兰教风格的泰姬陵。印度妇女传统服
装-纱丽。第四节西亚(世界石油宝库)1、地点【图7.40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地处
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五海(顺时针识记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大内地咸水湖―土耳其
海峡―地中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波
斯湾。P23:差别西亚和中东的范围。2、自然地理【地图册P16高原山地为主。河流稀有,主要有底格里斯
河、幼发拉底河(主要散布今在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
巴比伦文明起源地。天气: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带荒漠天气广布,
天气终年酷热干燥,因此水资源困穷,影响农业生产。3、石油散布【图7.42(本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出
克、科威特、阿拉伯结合酋长国。出口对象:等。输出线路【图7.44,P25海→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中国、东南亚;线路二:波斯湾→霍
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美国;线路三: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
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4、人文地理: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属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起源地。巴勒斯坦地域的耶路撒冷被伊
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
城。西亚长久杂乱的原由:重要的战略地点,丰富的石油资源,困穷的水资
源,复杂的历史、宗教、民族、领土之争。第五节日本(樱花之国)1、地点【图7.48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和韩国相望、隔东海与中国
相望。领土由北海道岛等构成。国都:东京;
国花:樱花。2、自然地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境3/4是日本最顶峰,也
是日本的象征,被称为火山地震(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计。3、人文地理:居民:地狭人稠(人口过亿),黄种人,单调的大和民族,多信仰佛教、神道教。拥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风格: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影响(如文字、建筑、衣饰[和服]经济: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发展工业
的不利条件是资源困穷,国内市场狭窄,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有益条件是科
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分、海运便利。经济种类:外向型经济(入口原料-
加工-出口工业产品”工业布局【图7.62太平洋及濑
户内海沿岸地域;原由:便于入口原料,出口产品,减少运费。工业区:京
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工业区。科技家产新区:北九州微电
子工业基地。重视文化家产--动漫。第八章欧洲1、地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
连亚洲。海岸线最波折大洲。2、自然地理:地形以平原为主,是地势最低的大洲。中部自西向东散布有西
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欧洲最大)、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
部有阿尔卑斯山脉。河流:多瑙河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是
欧洲的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天气受大西洋和西风带的
影响,西部为温带海洋性天气(暖和润湿地中海天气
(夏天酷热干燥,冬天平易多雨3、欧洲西部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域之一,绝大多数国家是发达国家,这里是
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荷兰的鹿特丹港是世
界最大的海港。4、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有:德国(国都柏林)、法国(国都巴黎)、英国(国都。5、欧洲结盟(简称”欧盟”)E使用一致的钱币欧元。总部在比利时国都布鲁塞尔。6、主要旅行地及对应国家: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郁金香;挪威:
峡湾风光、子夜太阳;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钟表王国;法国:巴黎埃
菲尔铁塔、卢浮宫;西班牙:斗牛;意大利:比萨斜塔、水城威尼斯;希
腊:雅典巴特农神庙。7、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是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经济:资源大国
(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铁矿:库尔斯克圣
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
特点:重工业、核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突出,轻工业落伍。交
通部门齐备,运输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散布不均:欧洲部分铁路
网密集(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散布),北亚地域铁路罕见(亚欧大陆
。第九章美洲第一节美洲概括1、地点:西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范围:按自然地
理区分: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美洲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按政治、经济地
理区分:美洲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此中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域称为拉
丁美洲。2、自然地理:地形:北美洲的三大地形区呈纵列散布,西部顶峰区(落基山脉等)-中部平原区(大平原)-东部低山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
平原高原为主,西部顶峰区-东部高原盆地相间散布,有世界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世界最大淡水
湖-苏必利尔湖。第二节美国1、地点范围:当地位于北美洲中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
湾。北与加拿大、西南与墨西哥接壤。领土包含北美中部当地(48州)和
两个外国州(北美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属大洋洲的夏威夷州2、经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GDP居世界第一;世界最大工业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程度高。3、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纽约(最大城市海港金融中心,结合国总
底特律(汽车城)、华盛顿(国都)。南部工业区:新兴的石化、宇
航基地、休斯敦(宇航城)。西部工业区:以高新技术家产为主。洛杉矶、
旧金山。第十章、袋鼠之国――澳大利亚1、地点:南回归线穿过中部;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独一一国独占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2、自然地理: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大分水岭特有动物多:被称为(国徽上有这两种动
鸭嘴兽等。独到自然景观-大堡礁。3、人文地理:小麦出口国;”-世
界重要的铁矿、煤炭出口国。国都堪培拉:最大的工
业、港口城市,标记性建筑第十一章极地地域一、北极地域:【图11.1】北极圈以北的海洋和陆地,包含北冰洋和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
北部的陆地和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岛北极熊。沿岸的因纽特人
(黄色人种)以打鱼狩猎为生,住冰屋,乘狗拉雪橇。
二、南极地域:1、地点范围:南纬60度以南的陆地和海洋,包含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部。2、自然环境:地形:“白
色荒漠企鹅;主要矿产有铁、煤、石油等;淡水资源丰富;
极昼、极夜现象和冰山是两极地域独到景观。3、我国的极地科考站:1:黄河站。
五个科考站中,除长城站外,其余三个科考站都位于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
夜现象。4、极地环境恶化:冰川加速消融(因排放二氧化碳致使全世界气温上
臭氧层变薄并出现空洞(因排放氯氟烃等气体)、北极熊和鲸等动物数目日趋减少(因滥
5、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6、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八年级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领土和人口、我国的地理地点:①半球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海陆地点:位于
亚欧大陆/(或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纬度地点:大多数位于北温
带。、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3、领土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处;最南
端: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会集
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南北跨纬度近50度(致使南北天气差
异大);东西跨经度约62度(致使东西时间差别大)。、我国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崇明岛(第三)等。、我国的行政地域,基安分为省、县、乡三级。识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全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大概轮廓、地点。北回归线穿越的省级行政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我国的人口政策是:推行计划生育(其目的是控制人口增加,提升人口素、我国人口地理分界限: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
、我国人口散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此中汉族人口最多少量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云南省是我国少量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我公民族散布特点:大混居、小聚居,交错乱居。少量民族主要散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域。、主要少量民族的民族节日及民俗习惯: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
水节、孔雀舞;朝鲜族—长激励、跳板;汉族-端午节;藏族—锅庄舞、
晒佛节;彝族—火把节;维吾尔族—赛乃姆舞蹈、抢腰带游戏、开斋节
、全世界华侨和外籍华人约3000多万人,此中以广东、福建两省为祖籍的华侨外籍
华人最多。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我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散布。
、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以平原、丘
陵为主。、我国地形特点P20图2.2: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山脉及散布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山脉构成地形区的界限:大兴安岭(西为内蒙古高原/东为东北平原行山(西为黄土高原/东为华北平原(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
下游平原(西为云贵高原/东为东南丘陵横断山脉(西为青
藏高原/东为四川盆地(北为准噶尔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昆仑
山(北为塔里木盆地/南为青藏高原、主要地形单元散布及特点▲我国的四大高原:(除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级,其余三大高原位于第二级
阶梯)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最高高原。(远看是山,近看作川)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无边无际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土高原-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面波折)
▲我国的四大盆地:(除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级,其余三大盆地位于第二
级阶梯)柴达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荒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四川盆地:因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我国的三大平原:(都位于第三级阶梯)东北平原:最大平原,有“黑土地”之称。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展,由黄河、海河、淮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美名。、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我国第二长河,河流呈“几”字形。流经了4个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河口(内蒙古),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河
南水能资源丰富(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
急,合适兴修水利工程;“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因土质松弛、植被稀有、多暴雨,易受伤害,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黄河的要点是:治沙,在黄土高原张开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种
“地上河加固河堤,植树护堤。、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世界
第三长河。长江和黄河都流经了青海和四川两省、青藏高原。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宜昌(湖北湖口(江西)。长江的主要支
流及湖泊:()上游:雅砻江、岷江(及大渡河)、嘉陵江和乌江;(2)中
游:汉江(长江最大支流)、湘江和赣江(3)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
(最大淡水湖)、太湖和巢湖。长江的开发利用:()上游:水能资源开发,
建有三峡(当前生界最大)、葛洲坝等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溪洛涉水电
2)中下游:洪涝灾祸(河流波折,大批的围湖造田)——举措:退耕
)航运价值大(江阔水深):有“黄金水道”之称。、我国天气特点是:天气种类复杂多样、季民风候显然。、东部地域:热带季风天气、亚热带季风天气、温带季风天气;西北地域:温带大陆性天气;青藏地域:高原顶峰天气。、温度带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原天气区。11、我国气温散布规律:冬天南北温差大,夏天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广泛高温。、我国年降水量的散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递减。依据降水量和蒸
发量的关系,共区分4个干湿地域:润湿地域、半润湿地域、半干旱地
区、干旱地域。1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域和北方地域的分界限;冬天1月0℃
等温线、年等降水量线大概经过地点;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湿
润地域和半润湿地域的分界限;亚热带季民风候与温带季民风候的分界
线。学校位于亚热带、润湿地域、亚热带季民风候。14、我国季民风候显然的成因:海陆之间热力性质差别大。
、冬天最冷处是黑龙江漠河,夏天最热处是新疆吐鲁番、夏天气温最低处
是青藏高原。我国年降水最多处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最少处是吐鲁番
盆地的托克逊。、季风区(受夏天风影响显然的地域)和非季风区的分界限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可重生资源如土地、阳光、丛林、水等,非可重生资源如煤铁等矿产。、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我国的土地利用种类:耕地(旱地和水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我国的土地利用种类散布:耕地和林地主要散布在天气润湿的东部季风区
(耕地:秦岭-淮河以北为旱地,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林地:有东北
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在西北地域。(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我领土地资源的特点是:①总量丰富,但人均量少;②土地种类多样;③
山区面积广大,难以利用的土地多。、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确实保护耕地、平常所说的水资源主假如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我国水资源从空间散布规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沿海多,内地少。解
决水资源空间散布不均的主要举措:跨流域调水。
,冬春少。解决水资源时间散布不均的举措:兴
建水库。3月223月22日至28日。
10、海洋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质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洋
能源等。12、舟山渔场是我国近海最大的渔场。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农业是公民经济的基础家产;农业包含栽种业、林业、畜牧业(或渔业)等部门。、九大商品粮基地: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江
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以及珠江流域
的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别:东耕西牧、北麦南稻、海拔高度的不一样样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散布。、鼎力发展优异、高产、高效、低耗的可连续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5、工业是公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我国工业散布: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
(黄)河、沿(铁路)线的散布大势。长江沿线的重要工业城市有:上海、南
京、武汉、重庆、攀枝花等。我国沿海自北向南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
地:全国最大重:
北方最大、全国第二大综合性;③沪宁(南
京)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④珠
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珠海等)、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赖于大城市,表现出大分别、小集中的点状分
布特点。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家产的核心地域,北京的中关村
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基本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交通运输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分两大组: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南北干线有①京哈-京沪线(北京-哈尔滨、北京-上海)
②京九线(北京-九龙[香港])③京广线(北京-广州)④焦柳线(焦作-柳州)⑤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东西干线有①京包线-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②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兰州-乌鲁木齐,)
③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沪昆线)▲青藏线(青海西宁-格尔木-西藏拉萨10、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
11、北京、上海、广州等是重要的航空港。12、大连、上海和广州是我国的海运中心。、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南米北面,八大菜系:苏、浙、闽、粤、川、湘、
鲁、徽。川菜的主要特点是麻辣、厚味。川菜名肴有“鱼香肉丝麻婆
豆腐、民居与自然环境::坡式屋顶:南方地域,窑洞:黄土高原,四合院:华北地域,蒙古包:内蒙古地域。15、我国一些有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所在省级行政区。
黄山-安徽、泰山-山东、庐山-江西、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北
京、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布达拉宫-西藏、平遥古城-山西、丽
江古城-云南▲四川的世界遗产(共5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九寨沟景色名胜区、黄龙景色名胜区、大熊猫栖息
地、青城山—都江堰第五章各具特点的四大地理单元、依据各地的地理地点、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别,我国区分为四大地理单
元,即:北方地域、南方地域、西北地域和青藏地域。我国北方地域与南方地域
的分界限大概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天气);西北地域和北方地域的分
界限大概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400区高寒,南方地域湿热,北方地域平原散布最广,西北地域干旱。、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限:1月份℃等温线经过的
地方;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限;润湿
地域与半润湿地域的分界限;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冬天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限;北方地域与南方地域的分界限;温带季风天气
与亚热带季民风候的分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双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然的差别。名称秦岭——淮河线以北(北方)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1月均匀气温小于℃大于0℃
河流封冻情况结冰不结冰
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800毫米
植被种类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种类旱地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作物烹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食面食大米
主要经济作物棉花、甜菜油菜、甘蔗
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
干湿区半润湿区润湿区
、新疆的地形结构特点能够概括为“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
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西北地域由高原、盆地构成。位于塔里木
盆地的塔克拉玛干荒漠是我国最大的荒漠。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引黄
河水浇灌的宁夏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夏天气温高,被称为“火
。、西北地域主要的自然特点是干旱;水源是限制西北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西北地
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西北地域的自然景观(地表植被)从东到西依次是:草
原——荒漠草原——荒漠(原由: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寒”是青藏
地域最大的自然特点。牦牛是青藏高原主要的是交通运输工具,因此被称
为“高原之舟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羊八井地热发电站
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修筑
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起点是西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双方企业合作合同
- 2025畜禽产品购销结合合同范文版
- 生产设备订购合同协议
- 电子宠物买卖合同协议
- 电表招标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生态林地出售合同协议
- 甲乙丙三方解除合同协议
- 生物质颗粒采购合同协议
- 电影投融资合同协议
- 瑜伽私教课合同协议
- 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组织架构及岗位说明
- 《工程科学与技术》论文投稿模板
- 精美乒乓球运动活动策划方案PPT
- GB/T 20604-2006天然气词汇
- GB/T 18050-2000潜油电泵电缆试验方法
- GB/T 13803.2-1999木质净水用活性炭
- GB 7793-2010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 FZ/T 24011-2019羊绒机织围巾、披肩
- 煤炭地下气化原理课件
- 金螳螂企业管理课件
-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