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章_第1页
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章_第2页
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章_第3页
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章_第4页
中国经济地理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的人口基础第一节庞大的人口规模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放前-------“高、高、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低、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向“低、低、低”型过渡

新中国人口增长讨论: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意义?1.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人口素质状况明显改善。2.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

人口抚养比: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红利: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依次形成从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到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再到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的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传统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的转变在人口红利条件下,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本会获得超额收益,这样以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就成为自然选择。这种模式支撑了我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的传统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减少。我国劳动力构成已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主要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已经被高中和大学毕业生为主的供给结构所取代。近几年,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大约1600万左右,其中大学毕业生超过700万,占比达44%左右;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600万—700万,占比达40%左右;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只有不足300万,占比不到20%。现在劳动力供给构成带来的是人力资本红利,将更多地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和效益提高。讨论:中国人口多、增长量大的原因,其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人口增长的惯性规律经济原因落后的生产方式较低的养育成本社会原因传统观念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政策失误

1957年分析了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1958年毛泽东提出“人多干劲大”。1970年毛泽东提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的指示。1973年12月中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正式提出“晚、稀、少”政策主要影响?有利有弊一、中国人口结构特点性别结构不平衡,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步向老年型转化。

1964年年轻型人口。1990年人口普查,属典型成年型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已基本上过渡到老年型。人口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仍较低传统型的职业构成正在改变人口城市化水平较低二、人口结构的调整(自学)第二节中国人口结构讨论:导致中国人口性比例失调的原因文化原因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农耕社会里,中国逐步形成了“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养儿防老”,靠男性后代“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文化。经济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和生活主要还是靠体力劳动,很多重体力劳动需要男性承担,人们把发家致富的希望都寄托于男性,是生育偏好男性的经济基础。社会原因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女性在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劳动分配、政治生活参与程度等方面与男性仍有一定差距,这也促使人们的生育意愿倾向男孩。科技原因上述三个原因已存在上千年,以前没有引发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失衡,直到近20多年这一问题才出现。这是因为以往人们尽管有多生男孩的意愿,但是却无力左右生男生女。20世纪80年代,技术发展,使生育选择性别有了可能性。一般认为,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那么该人口就属于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全国老龄办于2005年):从2001年201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2020年: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年-2050年: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年-2100年: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讨论: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个,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超过40‰,这些婴儿在60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最终进入老年期。死亡率急剧下降,平均寿命迅速上升。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建国后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10多年间提高到近60岁,每年增加1岁多。在平均寿命延长的初期,最大的受益者是婴儿和儿童,婴儿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0‰左右急剧下降至两位数,这就使得50至60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更为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成功的计划生育工作缩减了总人口。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却使老龄化的过程突出起来。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普遍规律。课后思考题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分布图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第三节中国人口的分布与移动一、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人口密度大,人口分布极不均衡,2,极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黑河—腾冲线)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各省区人口密度差别很大,1,世界人口密度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讨论: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原因与评价二、中国人口的迁移

(一)比较迁移的动力、机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性旧中国人口的迁移新中国人口的迁移改革开发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讨论:人口迁移对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第四节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生存空间问题人口结构问题

就业问题

老龄化问题城市化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贫困问题......人口数量问题: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美国接受专访时说:“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一句话,概括了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8.6亿人,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把总和生育率继续稳定在1.8左右。现阶段的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多数地区人口增长存在反弹势能。除东部沿海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区域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乃至初期阶段。贫困人口规模大,按照2011年中国制定的新的农村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扶贫对象尚有1.22亿,且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消除贫困任务极为艰巨。人口政策调整: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生育新政的表述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其中有十个字非常关键,一是“坚持”,要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二是“启动”,即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三是“逐步调整完善”,这意味着“单独二孩”只是完善生育政策的第一步。第一,生育新政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过去将计划生育政策简单地等同于独生子女政策,将人口发展战略简单地等同于人口数量控制,忽略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计划生育是“人越少越好”;“少生是一切”,过多地关注少生,忽略了很多人文关怀和人性关怀。此次生育新政的一个重要意义即是改变了上述的思维定式。第二,生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