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1页
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2页
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3页
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4页
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铜板带即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而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铜板带可以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类板带。按照轧制工艺又分为热轧板带及冷轧板带,热轧板带的厚度一般在4~25mm之间,冷轧板厚度在0。2mm~15mm之间,最大宽度2500mm,长度最大可达6000mm。近年来中国铜板带材料产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4-2019年之间国内铜板带材产量从297。1万吨上升至358万吨。中国铜板带材的生产与消费量位居世界第1位,约占全世界总产量和消费量的五分之二。2014-2019年铜板带材产量变化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铜板带材约占国内铜合金材料产品比重的19。71%,铜板带材的下游主要面向的是高端产业。其下游行业包括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通讯设备、汽车、船舶和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当前随着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国内普通铜合金带材的需求量逐步下降,而高精度、高性能专用铜及特殊铜合金带材的需求量随着中国工业产品档次的提升而迅速增长,半导体芯片、5G通讯、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对铜板带材的消费量较大,但由于综合技术工艺水平上的不足,国内的大量产能尚难以达到真正高精度铜材的质量要求,目前中国铜加工行业的现状是普通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2019年中国铜合金材料细分产品结构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生产铜板带材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生产集中化程度较低,2019年全行业产量前十位企业的总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23%左右。据估算中国有能力生产铜板带材的企业数量达到300家左右,但是年产能超过1万吨的仅为10%,且中国铜板带产品面临品种少、精度低、均匀性差等不足,整体低档生产能力过剩。虽然国内部分大型铜板带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已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但在新型合金优化等高端核心技术方面仍相对落后。而普通板带材的需求量已基本稳定,供需趋向平衡。但由于汽车、电子电器、电力、通讯、服装等行业的发展迅猛,对铜板带产品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同时还体现在品种、质量、性能和规格等方面的高要求上。2019年全国铜板带生产企业产量TOP10公开信息整理三、铜板带进出口情况而在进出口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板带材进口国之一。除了中国,日本、德国、美国三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板带材生产国。主要铜板带材出口国和地区为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兴起,对于高精度铜板材的需求不断上升。总的来看中国的高精度铜板进口远高于出口,但是贸易逆差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20年全年进口高精铜板金额达到2。62亿美元,连续两年下降,表明国内产能正在逐步满足市场对于铜板材的需求。2015-2020年中国高精铜板进出口金额变化四、下游应用市场分析从未来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高精铜板带主要定位的移动通信、电子、汽车、电力等行业等将继续保持增长,包括通信行业用射频电缆铜带、电子电气用锡青铜、白铜等连接器铜带和引线框架铜带、电力变压器绕组带等的消费需求也将保持同比增长。其中连接器是通过连接两个有源器的器件来传输电流或信号的电子元器件,目前国内5G渗透率处于高速发展期,连接器在通信、消费电子、智能化设备等领域的需求广阔。2020年预计中国连接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8。6%,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连接器制造业也会为铜板带材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市场前景。2010-2020年中国连接器制造业销售收入变化公开信息整理受益于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政府补助以及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气化程度较高,对于连接器及线束产品的需求相对于传统汽车更高。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当中变压器是非常关键的部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不仅仅是单车用铜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其他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