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_第1页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_第2页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_第3页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_第4页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1、内迁原因被中原王朝征服后,强制内迁自身发展的需要2、内迁的主要民族?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材料链接1、西晋政府强迫少数民族交税服役、并要他们当兵。并州刺史司马腾把大量少数民族掠到山东出卖为奴隶。2、中原王朝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而少数民族经常过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五胡图中学史观察两幅图,发现黄河流域发生了什么变化?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明确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语,禁用

语。二、北魏孝文帝改革2、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主要内容:⑴迁都洛阳⑵推行汉化政策①穿汉服②学汉语

③改用汉姓

④与汉人通婚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时代主题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迁都洛阳1、平城自然条件不好,粮食缺乏;2、平城位置太北,保守势力强,不利于对中原的统治;3、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资治通鉴》(大意: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学汉语改鲜卑族的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改用汉姓“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通婚姻4、改革的影响(1)使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趋同。(2)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3)加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北方民族融合。胡服汉服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北齐《校书图》中的床榻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思维拓展:评价孝文帝从孝文帝改革中你得到什么认识?1、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持之以恒。3、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

使落后的鲜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民族的大融合,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你如何看待孝文帝的改革?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迁都洛阳内容小结北方的民族汇聚西晋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